中文部分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紅葉文化
王 鑫(1991)。自然中心戶外環境教學之意義與初步構想。環境教育季刊,15,36-41。
王 鑫(1995)。戶外教學發展史及思想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組(2011)。臺灣國家公園建設之整合與實務。第16屆海峽兩岸國家公園暨自然保護區研討會。
行政院環保署(1987)。現階段環境政策綱領。 行政院76.10.2台(76)衛字第22427號函核定。臺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吳青燕(2003)。民間創辦環境學習機構與實踐經驗歷程之研究—以二格山自然中心為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汪靜明(1995)。社會環境教育之推動與落實。教育資料集刊,20,213-235。汪靜明(2000)。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環境教育季刊,43,11-27。汪靜明(2009)。國家公園生態資訊整合暨環境教育平台推廣理念與建置構思-以臺灣櫻花鉤吻鮭為例 。2009陽明山國家公園建構新世代解說策略與願景研討會。臺北: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汪靜明(2011)。陽明山國家公園生態資源整合暨環境教育推廣先期計畫。陽明山國家公園99年度委託研究暨保育計畫成果發表會論文集。臺北: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汪靜明、楊冠政、戴文雄(1990)。環境教育資料庫之規劃與建立。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汪靜明、燕琍婷、陳雅萍、楊嘉芸、魏竹秀、林敬勛、周邑駿、胡至翰(2012)。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教育發展推動實務。2012臺灣國家公園與環境教育實務研討會。臺北:內政部營建署、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邱文彥、薛憲文、周儒、郭照榮、楊芳玲(1993)。研訂國家環境教育法之研究。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研究報告(編號:EPA-82-E204-09-12)。臺北:行政院環保署。
周儒(2000)。行動研究與教師環境教育能力之發展。臺灣教育,589,22-28。周儒(2001)。尋找一個環境教育的實踐場所—「環境學習中心」的需求與概念。中華民國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周儒(2011)。實踐環境教育-環境學習中心。臺北:五南。
周儒、呂建政、陳盛雄、郭育任(1998)。建立國家公園環境教育中心之規劃研究—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周儒、林明瑞、蕭瑞棠(2000)。地方環境學習中心之規劃研究—以台中都會區為例。臺北: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
周儒、張子超、呂建政(1996)。教育部委辦自然教育中心實施狀況之研究。臺北: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心理出版社。
林玲(2009)。臺灣國家公園志工制度之研究。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吳俊憲,林怡君 (2007)。社區—學校課程發展夥伴關係的建立:從通學步道談起。 國教之友,584,77-84。吳鈴筑(2010)。國內外環境教育法比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柯淑婉(1992)。日本環境教育概述。環境教育季刊,14,8-18。徐國士、黃文卿、游登良(1997)。國家公園概論。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張子超(1996)。環境教育在網際網路上的資源與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27,21-30。張菱芷(2005)。中國環境教育立法研究。重慶大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碩士論文,中國:重慶市。
教育部(1991)。教育部加強推行環境教育計畫。臺北:教育部。
梁明煌(1992)。美國自然與環境教育中心目標的設定問題。環境教育季刊,15,32-35。梁明煌(2003)。我國環境教育法之立法推動與爭議問題整理。2003年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郭育任(2007)。全國步道系統藍圖規劃之芻議。臺灣林業,33(1),39-49。陳姿伶(2002)。創新傳播於農業技術推廣之應用。農業推廣文彙47:147-161。
陳維立(2009)。實踐解說的核心價值:保育、專業、傳承。2009陽明山國家公園建構新世代解說策略與願景研討會。臺北: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曾正茂(1990)。我國環境教育之推動與展望(上)。環境教育季刊,7,16-24頁。曾鈺琪(2011)。戶外環境教育之教學資源運用-以國家公園系統為例。環境教育法師資培育研習工作坊:校外教學與校園環境教學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訓處。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2011)。陽明山國家公園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草案)。臺北: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游登良(1994)。國家公園-全人類的自然襲產。花蓮縣: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黃聖佑(2005)。陽明山國家公園解說志工自評帶隊解說表現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臺北市: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楊冠政、楊榮祥、呂光洋、石再添(1985)。墾丁國家公園環境教育系統規劃期末報告。屏東: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蔡慧敏(1994)。國家公園環境教育執行之概況。環境教育季刊,21,19-35。
蔡慧敏、郭瓊瑩、周儒(2000)。國家公園資訊及教育訓練中心-「資訊及環境教育訓練實施計畫與整體經營管理」。臺北:內政部國家公園資訊及教育中心。
潘慧玲(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Approache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臺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臧輝艷(2008)。美國環境教育及其立法研究。中國海洋大學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shbaugh, B. L. (1971). Nature center purposes and value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 (3), 4-5.
Airasian, P.W., &; Gay. L.R.(2003).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Denzin, N.K. &; Lincoln, Y.S. (1994). "Introduction: Entering the field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K Denzin and Y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1-17).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Evans, B. &; Chipman-Evan, C. (1998). How to Create and Nurture A Nature Center in Your Community. Austin , TX: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Fraenkel, J. R., &; Wallen, N. E. (1993). 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Knapp, C. (1990). Outdoo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Yesterday, today and tomottow. In K. McRae (Ed.), Outdoor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Diverse purposes and practices (pp. 28-40). South Melbourne, Australia: The Macmillan Company of Australia Pty LTD.
Stake, R. E. (1995). 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Yin, R. K. (1994)。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Thousand Oaks, CA:Sage。
網頁資料
陽明山國家公園(2011-10-12)。陽明山國家公園園區簡介【網頁文字資料】。取自http://www.ymsnp.gov.tw/nweb/1175.aspx。
陽明山國家公園(2011-10-12)。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教育資源【網頁文字資料】。取自http://www.ymsnp.gov.tw/nweb/1351.aspx。
相關法規
立法院(1972)。「國家公園法」,中華民國六十一年六月十三日總統(61)台統(一)義字第 878 號令制定公布全文 30 條。
立法院(2002)。「環境基本法」,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09100238990 號令制定公布全文 41 條。
立法院(2010)。「環境教育法」,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六月五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09900137311 號令制定公布全文 26 條。
行政院環保署(2011)。「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及管理辦法」,中華民國一百年六月二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署綜字第 1000046543C 號令訂定發布全文 19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