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丁仁東,能源危機,(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9月一版一刷)。
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著;曾育慧譯,地球.地殏如何在質變的地球上生存?(Eaarth : Making a Life on a Tough New Planet)(臺北:高寶國際出版,2011年6月初版)。
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黃煜文、高忠義譯,氣候變遷政治學(The Politics Of Climate Change),(臺北市:商周出版,初版2011年5月3日)。
艾爾.高爾(Al Gore)著,張瓊懿、欒欣譯,不願面對的真相(臺北市:商周出版,初版,2007年)。
丘昌泰,美國環境保護政策-環境年代發展經驗的評估(台北: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出版部,1993年5月初版)。
兔束保之原著/李錦楓、林志芳、李華楓編譯,生質能源利用科學,(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5月初版一刷)。
汪中和,「全球暖化與「±2℃」的多重意義」,陳翠蘭主編:100個即將消失的地方(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4月12日初版三刷)。
於幼華,「環境問題的種類」,環境與人-環境保護編/於幼華主編(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8年5月16日初版一刷)。
林曜松、趙榮台,生物多樣性的保育與永續利用,生態環保/施正鋒主編(台北;國展會、台灣心會,初版,2004年)。邱盈翠,范建得主編,京都議定書與清潔發展機制(CDM)100問,(臺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4月初版一刷)。
格溫.戴爾(Gwynne Dyer)著/林總毅譯,氣候戰爭2.0(臺北市:財信出版有限公司,二版一刷,2010年12月)。
陳荔彤,海洋法論(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初版第2刷)。
陳慈陽,環境法總論(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再版)。
陳慈陽,「環境法總論」,(臺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11月三版第一刷)。
陳文茜,「氣候變遷取代了戰爭」,陳翠蘭主編:100個即將消失的地方(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4月12日初版三刷)。
魏國彥、許晃雄編著,「全球變遷導論」,臺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1997年。
台灣地區未來氣候變遷預估報告(臺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2008年)。
黃異,國際法(臺北縣:啟英文化公司,2009年10月版)。
黃異,國際法(台北市: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2月一版一刷)。
施文真,綠化WTO?:貿易、環境與台灣(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1月初版)。
葉欣誠,抗暖化關鍵報告:台灣面對暖化新世界的6大核心關鍵(台北市;新自然主義出版,2010年5月初版)。
葉俊榮主編,國際環境法-條約選輯與解說,(台北市: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初版1020年6月)。
柳中明、華昌宜、游保杉,我國「全球氣候變遷長期評估與衝擊調適
策略之整體綱要計畫」草案建議,2009年。
郭箴誠文字總編輯,暖化戰爭/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首部曲(臺北:商鼎數位出版有限公司,初版一刷,2011年4月)。
顧洋,各國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簡介,(臺灣科技大學,2009年9月23日印製)。
羅昌發、林彩瑜、楊培侃主編,兩岸當代重要衛生法議題研究,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11年1月初版。
現在就採取行動-突圍水危機、捍衛水資源,經濟部水利署出版品,2011年12月,2011氣候變遷國際研討會發表。
(二)博碩士論文
宋書帆,「論我國應有之溫室氣體減量法制」,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吳鈴筑,「國內外環境教育法比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6月)。陳欣湉,「氣候變遷時代的新興管制:全球行政法啟示」,國立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7月。陳慧文,「生物多樣性與海洋環境保護法制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蔡俊楷,「從經濟分析法學觀點論我國溫室氣體減量法制」,南台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7月)。羅勝軒,「哥本哈根會議後國際氣候變遷調適法制化進程之研究-以農業部門之調適政策措施為例」,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6月。翁敏皓,「京都議定書清潔發展機制之研究-兼論我國之適用可能性」,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6月)。(三)期刊
林子倫,「後京都談判的五大難題」,看守臺灣第11卷第3期,2009年。
張州男,「人在做-天在看」,中興工程季刊,臺北市: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第111期,2011年4月。
閻亢宗,「地緣政治格局下氣候變遷對亞太安全的影響」,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1卷第4期,臺北市: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10年10月。
盧重興、蘇峰生,「台灣CO2捕獲與再利用技術的發展與展望」,經濟前瞻第131期,(2010年9月5日)。
施文真,「由片面宣言效力與禁反言原則於WTO爭端案件之適用論我國片面遵守環保公約之政策」,政大法學評論,第79期,(2007年6月)。蘇義淵,「以國際氣候變遷法制觀點評論我國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興大法學第6期,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10年5月)。
蘇義淵,「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之財務支援機制-全球環境機構」,科技法學評論,第6卷第1期,(2009年4月)。
楊豐碩,「建立合理能源政策,有效節能減碳」,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5卷第1期,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出版,(2012年1月)。
宋國誠,「氣候論述權-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立場與論辯」,中國大陸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54卷第3期,(2011年9月)。
王毓正,氣候變遷議題下之法學變遷-「以氣候變遷與巨災風險之預防與調適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99期,(2011年12月)。
郭彥廉,「聯合國發展規畫署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綱領與其應用」,經社法制論叢,第42期,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年)。石信智,「國際碳交易市場發展與國內規劃現況」,永續產業發展第41期,2008年。翁鳳英,「德國最大離岸風力園區開張」能源報導2010年08月,經濟部能源局出版。
陳芃,「擘劃綠色之路—歐盟國家能源發展近況」,能源報導2010年08月,經濟部能源局出版。
張文綺、顏志偉,「我國海洋能開發現況探討」,能源報導2010年08月,經濟部能源局出版。
余建成,「型塑低碳社會——高效率先進發電技術與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能源報導2010年10月,經濟部能源局出版。
林素貞、張永盛、劉家豪、李珮蓓、李學姰,「投入產出結合生命週期評估-以半導體業為例」,工業污染防治第119期,經濟部工業局編印。
許峻賓,「歐美再生能源貿易戰」,能源報導2010年09月,經濟部能源局出版。
許峻賓,「中國風電發展與中美貿易爭端」,能源報導2011年2月,經濟部能源局出版。
林杏秋、蔡憲坤、詹益亮,「節能減碳新趨勢──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能源報導2011年10月,經濟部能源局出版。
李堅明,「實踐低碳經濟與社會之動力與作法」,能源報導2010年10月,經濟部能源局出版。
張四立,「淺論氣候變遷下能源產業調適策略」,能源報導2011年4月,經濟部能源局出版。
編輯室輯國內能源翦影,「100%全面換裝LED交通號誌燈9月完成」,能源報導2011年9月,經濟部能源局出版。
歐陽湘、廖啟雯/作者任職於工研院綠能所,「國際溫室氣體減量及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能源報導2011年10月。
何佩芬,「下一步?國際碳管理經驗交流研討會」,能源報導2011年1月,經濟部能源局出版。
羅新衡、高淑芳、葉旭輝,「日本、韓國及中國大陸能源效率管理現況」,能源報導2011年4月,經濟部能源局出版。
林忠欽、黃新薰、黃運貴,交通部運研所「國際運輸節能」,能源報導2010年11月,經濟部能源局出版。
丁涴屏,「溫室氣體減量關鍵工具建立實務探討」,工業污染防治,第119期,經濟部工業局編印,2011年10月。
于眾峰,「國外考察紀實-2010 年國際能源會議的重點議題」,碳經濟第18期,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經濟研究處,出版日期2010年8月。
黃宗煌、李堅明、黃韻勛,「美國溫室氣體管理制度規劃」,碳經濟,第18期,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經濟研究處,出版日期2010年8月。
李珣琮、施勵行,「論述我國再生能源發展政策之效益評估模型架構」,碳經濟第19期,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經濟研究處,出版日期2010年10月。
政策動態,碳經濟第19期,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經濟研究處,出版日期2010年10月。
廖宗聖,「從英國氣候變遷調適法制談行政部門如何發展調適計畫及措施」,碳經濟第20期,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出版日期2011年2月。
陳彥豪、左峻德、胡均立、陳疆平,「我國石化業能源需求與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預測」,碳經濟第20期,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出版日期2011年2月。
莊昇勳、連興隆,「碳外匯-在境外碳權經營與國際合作的應用」,碳經濟第21期,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出版日期2011年5月。
張蓓琪、黃宗煌,「臺北市綠色產業能量地圖建置與應用」,碳經濟第21期,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出版日期2011年5月。
簡慧貞、胡文正、黃偉鳴、盧裕倉、王俊勝、楊日昌,專題分析「台灣氣候政策:比較性研究」,碳經濟第22期,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經濟研究處,出版日期2011年9月14日。
黃宗煌、李堅明、黃韻勛,「美國溫室氣體管理制度規劃」,碳經濟,第18期,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經濟研究處,出版日期2010年8月。
廖宗聖,「從英國氣候變遷法調適法制談行政部門如何發展調適計畫及措施」,碳經濟第20期,出版日期2011年3月2日。
王京明,「COP17德班氣候談判發展與動向之研析」,碳經濟第23期,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出版,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吳銘圳、李穆生,「高雄市碳權管理模式之研究」,城市學學刊第一卷第二期,2010年。
何建坤、劉濱、王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對我國的挑戰與對策」,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北京),第5期(2007年)。
張文貞,「面臨全球化-臺灣行政法發展的契機與挑戰,當代公法新論(中)」: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2002年。
蔣本基、顧洋、鄭耀文、林志森,「我國溫室氣體整體因應策略」,科學與工程技術期刊,第2卷第1期,(2006年)。傅傳訓,「我國稅制綠化之芻議」,財稅研究,第38卷第2期,(2006年3月)。潘家華,「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的爭議焦點與反思」,紅旗文稿(北京),第5期(2010年)。
冉鵬程、呂文林,「中美兩國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的分歧與啟示」,江蘇工業學院學報(常州),第11卷第2期(2010年6月)。
王京明,「我們要如何調適?」,經濟前瞻第128期,中華經濟研究院發行。
王京明,「氣候變遷與我國因應之道」,經濟前瞻第134期,中華經濟研究院發行。
楊豐碩,「建立合理能源政策,有效節能減碳」,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5卷第1期,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出版,(2012年1月)。
(四)其他
立法院第7屆第2會期第13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374號及政府提案第8643號之一,2002年12月11日印發。
立法院第7屆第7會期第11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374號及政府提案第12579號,2011年4月27日印發。外交部81年2月19日訂定發布(修正日期民國98年5月5日)。
陳慈陽,「環境國原則建構下我國之環境預防及救濟機制」,公平交易與環境保護之新思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行政法學會,會議日期2011年1月22日。
葉欣誠,「國際社會對氣候變遷的管理機制趨勢」,2011年經濟部推動綠色貿易專案綠色貿易文官學程課程講授,中華經濟研究院舉辦,課程日期:2011年4月7、14日。
廖宗聖,「我國氣候變遷調適法制的建構-從英國調適法制談起」,兩岸氣候變遷政策與法制研討會會議日期101年4月9日,中正大學法律系主辦。
賴宇松,「氣候變遷調適政策及法制之初探」,21世紀環境法之新挑戰-環境法暨災害防救法國際學術研討會,主辦單位: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公法研究中心、台灣法學會,研討會日期2012年1月7-8日。
蘇義淵,「氣候變遷法制下我國公共衛生法制建置之研究」,2008年國科會結案報告。
葉俊榮,「氣候變遷對法律的衝擊與因應」,2011年氣候變遷與國際環境法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國際法學會與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主辦,會議日期2011年10月29日。
101年度「臺北市環境教育行動方案暨推動執行計畫」,臺北市環境保護局主辦,委託財團法人臺灣產業服務基金會,2012年5月5日。
許春鎮,行政法總論講義第二章,尚未出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法所課程講義,2010年。
洪思竹,當代國際環境法問題第二章,尚未出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法所課程講義,2011年。
姚嘉文,世界貿易法專題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法所課程講義,2011年9月24日、2011年10月22日。
陳文輝,「歐盟環保指令」,中華經濟研究院,2011年經濟部推動綠色貿易專案綠色貿易文官學程課程講授,課程日期:2011年4月7、14日。
童慶斌,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國家通訊衝擊調適資料建制-氣候、水文、生態部分(一),(行政院環保署,2000年。)
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之運作標準作業程序,參見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草案,2010 年4 月。
鄭克聲,氣候變遷對降雨時空分布特性影響之探討(Ⅱ)(行政院農委會,2003年)。
呂學榮,氣候變遷對中西太平洋鮪魚資源及漁場變動之影響研究(行政院農委會,2003年)。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訪談紀錄,姚教授嘉文領隊,趙永全秘書長接待,訪談日期2011年11月2日。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訪談紀錄,姚教授嘉文領隊,李執行秘書、陳科長等訪談接待,訪談日期2011年11月2日。
林子倫,「全球治理與在地行動:美國加州氣候政策之分析」,2011年氣候變遷與國際環境法研討會,台灣國際法學會與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主辦,會議日期2011年10月29日。
林子倫,全球氣候治標-氣候變遷政策制度面向之研究-氣候政策網絡與調適策略分析(行政院國科會-氣候變遷長期影響評估及因應策略研議委託辦理計畫,2009年)。
洪德生,「台灣核能發電及再生能源政策與展望」,第四屆海峽兩岸能源經濟學術研討會,2011年10月22日。
洪德生,「當前經濟情勢及綠色新政」,創新能源低碳臺灣-建國百年能源領域研討會簡報,經濟部能源局、台灣經濟研究院主辦,研討會日期2011年11月24日。
柳中明、華宜昌、游保杉,氣候變遷長期影響評估及因應策略研議計畫(行政院經建會,2008年)。
劉廣英講述/文大大氣科學系教授, TVBS訪問報導彭啟明主播/大愛、中廣氣象主播、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2011年1月2日。
沈世宏,「開幕致詞」,頁11,2011年氣候變遷與國際環境法研討會,台灣國際法學會與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主辦,會議日期2011年10月29日。
2011年經濟部推動綠色貿易專案綠色貿易文官學程(2011年4月7日、2011年4月14日)於中華經濟研究院舉辦。
署長沈世宏,「建構低碳循環社會-開展百年永續環境」,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業務概況及立法計畫(立法院第7屆第7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書面報告),(2011年3月)。
莊紘愷、楊毓齡、阮國棟,「台日境外碳權國際合作推動實務芻議」,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永續發展室,2009年。
黃宗煌、李堅明,「後京都機制發展與我國參與策略之國際協商機制」,EPA-98-FA11-03-A197,2010年。
「總統環境政見實施兩周年成果報告與未來展望」,行政院環保署,2010年5 月20 日。
高村ゆかり,「後京都議定書時期氣候變遷法制的法律問題」,2011年氣候變遷與國際環境法研討會論文集,頁14-15,台灣國際法學會與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主辦,會議日期2011年10月29日。
陳慈陽,環境國原則建構下我國之環境預防及救濟機制,「公平交易與環境保護之新思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行政法學會,2011年1月22日。
中華民國國際貿易發展概況.2011-2012,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編,2010年8月初版。
蘇美惠、左峻德,台灣發展小型風力機產業推動策略研析,2010 台灣風能學術研討會,2010 年12 月17 日。
蘇美惠、左峻德,台灣發展小型風力機產業推動策略研析,2010 台灣風能學術研討會,2010 年12 月17 日。
曲新生,氣候變遷下的綠色商機,2010年10月27日。
國科會國際合作簡訊2011年10月號,行政院國科會國際合作處暨駐外科技組共同發行2011年10月31日。
100年度「臺北市環境教育行動方案及推動執行計畫」期中報告,100年8月1日-10月14日,委辦單位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執行單位綠信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五)網路、報紙資料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規劃推動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及行動計畫,「2009年全球氣候變遷長期評估與衝擊調適策略」,
http://apf.cier.edu.tw/main.asp?ID=7&Tree=1&OPENID=2
,查訪日期:2011年4月6 日。
司法院公報第36卷2期4-15頁,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五)(98年10月版)第488-510 頁,解釋日期:民國82年12月24日http://law.moj.gov.tw/LawClass/ExContent.aspx?ty=C&K1=&K2=&K3=&CC=D&CNO=329,查訪日期:2011年4月6日。
立法院公報,第98卷第4期,第7屆第2會期,黨團協商會議紀錄,頁24~29,2009年1月12日。參見立法院網址http://lis.ly.gov.tw/qrcgi/book/qrbook?F0@0@0@0@980404@@lgcgi/ttswebebq%A1H@26:404593957:T,查訪日期:2011年4月8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A0000001,查訪日期:2011年4月6日。
工業技術研究院,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資訊網,版權所有行政院環境保護署,http://unfccc.saveoursky.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category&layout=blog&id=27&Itemid=5&limitstart=4。查訪日期:2011年4月6日。
立法院法律系統-法條沿革
http://lis.ly.gov.tw/lgcgi/lglaw?@25:1804289383:f:NO%3DE03707*%20OR%20NO%3DB03707$$10$$$NO-PD,91年12月11日制定環境基本法。查訪日期:2011年2月27日。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sta.epa.gov.tw/nsdn/CH/PAPERS/nation.htm。查訪日期:2011年4月10日。
(Act on Climate Change,2009),http:/eng.me.go.kr/docs/news/hotissue view.html?seq=48,查訪日期:2011年5月1日。
高雄都因應氣候變遷調適計劃網站, http://www.green99.com.tw/plans/policy_gg.asp。
http://tw.events.urlifelinks.com/2008carbon/?mode=about_carbon碳足跡的計算網站。
台灣氣候變遷調適資訊平台網站:http://climate.cier.edu.tw
中華經濟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http://climate.cier.edu.tw)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uk/2009/11/091112_carbon.shtml,BBC中文網。
林琮盛記者報導,「IMF:2016中國經濟超越美國」,旺報,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628/、112011042700206.html,檢視日期:2011年4月27日。
林琮盛記者報導,「IMF:中經濟5年後超美」,旺報,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628/112011042700116.html,查訪日期:2011年4月27日。
陳筑君報導,「將躍升成世界第一 林毅夫:大陸經濟規模20年後超美」,中國時報,A3版,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50506608/112011032400234.html ,查訪日期:2011年3月24日。
黃文正報導,「北極40%臭氧層破損 創新高」,中國時報2011年4月6日,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50405949/112011040600132.html,查訪日期:2011年4月6日。
蕭清仁,「防糧荒 可鼓勵跨國農業投資」,中國時報,2011年3月11日,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31100458.html,查訪日期:2011年3月11日。
周桂田,「我們有氣候變遷政策嗎」,蘋果日報報紙A19版,2011年3月31日。
李宗祐報導,「暖化變常態 台灣又熱又溼」,中國時報,2011年3月10日,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271/112011031000155.html,查訪日期:2011年3月10日。
許晃雄/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全球暖化是一頭大象」,中國時報,2007年5月2日,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print/0,4634,110514×1120,查訪日期:2011年3月2日。
記者陳姵君報導/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周仲島,「氣候變遷影響;國安層級問題」,台灣醒報,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10/115/2ns9q.html ,查訪日期:2011年3月10日。
王正寧特稿,進軍立院 會做事不敵會跑攤,中國時報A12版,2011年6月3日。
石文南/台北報導,設衛生警察 郝龍斌表支持,中國時報C2版,2011年6月7日。
法新社哥本哈根17日電,南韓搶國際發聲權-2012氣候會議在南韓,聯合晚報A6版,2009年12月18日。
李宗祐、殷偵維、陳芃、石文南/綜合報導,「暴雨飆全台 北桃大淹水 北市水利處長下台」,中國時報A1版,2012年6月13日。
蔡長泰,氣候變遷對災害防治衝擊調適與因應策略整合研究-總計畫等及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參見http://www.ncdr.nat.gov.tw/Disasters/ Disasters Detail.aspx?DCID=3&ID=4。
清流月刊,http://www.mjib.gov.tw
立法院資料庫,http://lis.ly.gov.tw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中央研究院電子報,http://newsletter.sinica.edu.tw
中國法理網,http://www.jus.cn
中國國際法學會,http://www.gvm.com.tw
台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cgi-bin
法務部政風司,http://www.ethics.moj.gov.tw
二、英、日文書籍等
Held, David edited. Angus Fane-Hervey and Marika Theros, The governance of climate change : science, economics, politics and ethics,(Cambridge : Polity, 2011).
Houghton, John. Global warming : the complete briefing, (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Calvin , William H., Global fever : how to treat climate change,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8).
Hannah, Lee Jay, Climate change biology, London : Academic, 2011.
ハンス.マルティソ.フツセル,气候变化に对すゐ适应计划-概念.评价 アブローチ.主たゐ知見,地球溫暖化防止の国际的枠组みーボスト2012はいかにあゐべきか,(環境經濟.政策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