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4 01:2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政農
研究生(外文):Jeng-Long Yang
論文名稱:台灣光復初期家產繼承舊慣對於土地登記制度承接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During the retrocession of Taiwan , The impact of the customary on family property inheritance against the legal acceptance of the land registration system.
指導教授:張鈺光張鈺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KUANG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碩士班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8
中文關鍵詞:繼承制度家產家產制度舊慣戶主繼承家產分析請求權土地權利憑證繳驗程序土地總登記更正登記
外文關鍵詞:the customary on family property inheritancethe land registrationinheritancefamily proper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62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論文之研製,起因於個人工作所接觸的實務案例,引發研究台灣光復初期,舉辦代替土地總登記之土地權利憑證繳驗程序時,因前後兩個法律體系之差異及台灣人民家產舊慣間之衝突所造成之問題。
台灣光復後,因「政權更替」連帶發生「法權更易」,即國民政府將在台灣統治長達五十年的日本法體制,轉換成國民政府在中國大陸所建構之中華民國法體制,在這前後兩個法律體制下,就繼承法、物權法已存在相當之差異性,加上我國民法關於不動產物權係採取權利登記制(登記生效主義),但台灣於日本統治期間,自一九二三年一月一日起,有關不動產物權之變動係採契據登記制(意思生效主義),則當時究竟如何承接兩種不同的物權法體系及土地登記制度?
由於當時現實環境存在法律規定與社會意識脫節之情形,致使在辦理土地權利憑證繳驗程序時,因台灣人民仍保有家產舊慣觀念,認為家長乃家產對外代表人,且基於家族團體中之家屬服從家長的支配關係,常常發生「因基於台灣傳統家產共有及家長對外為家產管理人之觀念,人民在政府進行確定土地權利憑證繳驗程序中,誤將實質屬於共有關係之家產,而僅登記為共有人中之家長、尊長或年長者之一人所有,而造成權利減損甚或喪失權利之情形」之案例。
自西元一八九八年進入日治時期起至今,在近代台灣土地登記制度歷史上,可歸納出三次的土地權利調查程序,即「日治時期的土地調查查定程序」、「國治時期台灣及澎湖地區的土地權利憑證繳驗程序」及「國治時期金門地區的土地總登記程序」等三個程序,都曾經發生類似案例,本文對於各時期之處理方式提出說明及建議。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背景說明與研究動機
第二節: 案例事件說明
第三節: 問題界定與研究目的
第四節: 研究範圍
第二章: 我國繼承制度之沿革
第一節: 前言---「由身分而契約」
第二節: 繼承之意義
第三節: 中華民族的繼承發展
第四節: 家制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日治時期台灣之繼承制度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日治時期民事法適用背景
第一項: 軍政時期
第二項: 律令原則時期
第三項: 內地延長主義時期
第三節: 「判例法」體制對於舊慣之改造
第一項: 台灣民事習慣法的法典化終未實現之緣由
第二項: 家產分析與繼承觀念之轉變
第四節: 日治時期台灣之家產制度
第一項: 男子為尊長(家長)之順序
第二項: 家長及尊長權
第三項: 家產之管理權
第四項: 繼承權
第五項: 家產之性質
第六項: 家產共有關係
第七項: 家產之分析
第五節: 戶主繼承與財產繼承
第一項: 一般效力
第二項: 財產繼承
第三項: 私產繼承
第六節: 小結
第四章: 台灣土地登記制度之演變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土地登記法制沿革
第三節: 我國土地登記之特色
第四節: 土地登記之效力
第五節: 日治時期土地登記制度
第一項: 沿革
第二項: 適用舊慣時期
第三項: 土地台帳建立時期
第四項: 台灣不動產登記規則之實施
第五項: 日治時期之台灣土地登記規則施行時期
第六項: 日本民法施行時期
第七項: 關於繼承未定地之管理
第六節: 日治時期之處理方式
第七節: 小結
第五章: 土地權利憑證繳驗工作(土地總登記)之實施
第一節: 土地總登記程序
第二節: 土地權利憑證繳驗之實施
第一項: 實施前之籌備
第二項: 實施法令之沿革
第三項: 得申請登記之土地權利
第四項: 公告期間與二二八事件
第三節: 土地法第七十三條之一之修法沿革
第四節: 國治時期之處理方式
第五節: 小結
第六章: 結論及建議
專書(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王泰升,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聯經出版社,1999年版。
王泰升,台灣法的斷裂與連續,元照出版,2002年7月版。
王泰升,台灣法律史的建立,自版,1997年9月版。
王泰升,台灣法律史概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三人編著,追尋台灣法律的足跡,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7月。
王泰升『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年4月初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印行(根據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台灣銀行發行之台灣文獻叢刊重新勘印),台灣文獻叢刊台灣私法債權編,1994年復印版影像檔。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台灣省通誌-卷三政事志地政篇』(第一冊),1971年6月。
史尚寬,土地法原論,正中書局,1975年2月。
艾馬克(Mark A Allee)著,王興安譯,十九世紀的北部台灣:晚清中國的法律與地方社會,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2003年9月版。
行政院民國49年9月29日台內字第1109號令。
李鴻毅『土地法論』,中國地政研究所,1997年22版。
來璋『土地登記之理論與實務』,1968年2月初版。
姉齒松平,《本島人ノミニ關スル親族法並相續法ノ大要》,台北:台法月報發行所,收藏於國立台中圖書館之數位典藏網影像檔http://das.ntl.gov.tw,1938年版。
姉齒松平,祭祀公業與台灣特殊法律之研究,中文翻譯版,眾文圖書公司,1994年版。
邱聯恭著,司法之現代化與程序法,三民書局,1999年9月六刷。
侯木仲『中國土地法論』,環球書局,1959年1月初版。
張晉藩,中國法制史,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張金土,台灣地籍整理之沿革,地政局地籍測量人員訓練班,1953年4月初版。
張金鑑,中國政治制度史,三民書局,2006年版。
張瑞成編『光復台灣之籌畫與受降接收』光復台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南天書局出版,1990年版。
梁煒智,台灣南島民族土地繼承的變遷,收錄於以台灣為主體的法律史研究,王泰升、劉恆妏主編,2007年版。
許玉秀,釋字第668號解釋協同意見書,資料來源:司法院網站http://www.judicial.gov.tw。
陳立夫,土地法研究(二),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6月版。
陳惠馨,我國近代有關「訂婚」規定之比較及其發展,收錄於陳惠馨,親屬法諸問題研究,月旦出版,1993年版。
陳棋炎、黃宗樂、郭振恭著,民法繼承新論,1999年版,三民書局。
陳鳴鐘、陳興唐『台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上冊),南京出版社,1989年。
焦祖涵,土地登記之理論與實務,三民書局,1983年3月版。
程家潁『台灣土地制度考查報告書』(民國3年),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11月。
黃茂榮,稅捐法論衡,自版,1991年8月初版。
黃越欽,附合契約,政大法學評論,1977年。
黃靜嘉,日本殖民統治對於台灣法文化之影響,收錄於柳立言主編中國史新論之法律史別冊,聯經出版公司、2008年版。
楊松齡,土地法制定之沿革與台灣實施經驗之評析,收錄於台灣法制一百年論文集,台灣法學會,1996年11月版。
楊松齡,實用土地法精義,五南出版社,2006年11月。
溫豐文,土地法,三民書局,2000年9月版。
董保城,國家責任法,神州圖書出版社,2002年版。
廖義男,國家賠償法,自版,1993年版。
鄭昆山,從「比較刑法史學」觀點論二二八事件,收錄於以台灣為主體的法律史研究,台灣法律史學會叢書系列2,元照出版,2007年。
盧靜儀,民初立嗣問題的法律與裁判,五南圖書,2006年。
蕭錚『土地改革五十年』,中國地政研究所,1980年12月初版。
戴東雄,論中國家制的現代化,收錄於親屬法論文集,三民書局,1993年版。
戴炎輝,中國法制史,三民書局,1998年版。
戴炎輝、戴東雄合著,中國繼承法,1998年3月版,三民書局,頁5。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冊),自版,2003年版。
顔慶德、雷生春,台灣土地登記制度之由來與光復初期土地登記之回顧,內政部印、1992年版。
學術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魏家弘,台灣土地所有權概念的形成經過-從業到所有權,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李志殷,台灣光復初期土地權利憑證繳驗工作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班論文,2003年12月。
宮加奈子,日治前期台灣不動產登記制度之研究—以台灣土地登記規則為主軸,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7月。
曾文亮,台灣家產制度的演變,收錄於思與言第40期(1),2002年3月。
曾文亮,日治時期台灣土地調查事業中的「家產」問題及其解決,發表於黃富三教授榮退暨第二屆台灣商業傳統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9月。
曾文亮,全新的「舊慣」:總督府法院對台灣人家族習慣的改造(1898-1943),台灣史研究,第十七卷第一期,2010年3月。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計畫主持人:羅彤華,同居共財---唐代家庭研究(財產處理篇)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
鄭梓,戰後台灣行政體系的接收與重建-以行政長官公署為中心之分析,思與言第二十九卷第四期,1991年12月。
政府文獻:
內政部編,土地登記審查手冊,2011年版。
內政部編,中華民國地政史,1993年版。
法務部編印,台灣民事習慣調查報告,2004年5月版。
金門縣政府編印,金門土地改革,1968年版。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