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82.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11 01: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趙碧玉
研究生(外文):Chau, Bi-Yu
論文名稱:警察人員休閒參與和休閒阻礙之研究-以國道公路警察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Constraints among Policemen using National HighwayPolice Bureau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陳欣怡陳欣怡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Hsin-I
口試委員:李青松 林慧生
口試日期:2011-12-2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生活應用科學系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生活應用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7
中文關鍵詞:警察人員休閒參與休閒阻礙
外文關鍵詞:PolicemenLeisure participationLeisure constraint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7
  • 點閱點閱:45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警察人員休閒參與和休閒阻礙之現況,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警察人員休閒參與和休閒阻礙的差異情形,以及相互間的關係。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國道公路警察局之警察人員為研究對象,取得有效問卷533份,分別進行描述性統計、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比較、皮爾森積差相關、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論如下:
警察人員最常參與休閒活動前五項為「與家人共處」、「在家看電視」、「在家休息」、「閱讀書籍、報紙」、「泡茶聊天」;而「休閒阻礙」因素最高的前五項為:「放假不正常」、「休閒活動時的天氣狀況」、「時間不足」、「安全性」及「交通壅塞」。
教育程度、子女情況、休閒花費、服務年資、職務配階、職稱、服務地區等不同背景變項在「整體休閒參與」上有顯著差異。職稱背景變項在「整體休閒阻礙」上有顯著差異;職稱、職務配階在「個人內在阻礙」及職稱、服務地區在「人際阻礙」上亦達顯著差異。
警察人員之「整體休閒參與」和「整體休閒阻礙」呈現有顯著相關性。「整體休閒阻礙」對於「整體休閒參與」之迴歸模式效果顯著,「整體休閒阻礙」可以預測警察人員之「整體休閒參與」 0.8 % 的變異量。
希望透過本研究之結果,能提供警察人員、警政機關及後續研究之參考,對警察人員休閒生活層面有所助益。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constraints of policemen , an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constrai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constraints. The study method was questionnaire survey. Taking National Highway policem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researcher obtains 533 valid questionnaires.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 test, one-way ANOVA, Scheffe'e post hoc comparison,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are adopted for data analysis. A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have been reached:
The top five leisure activities most frequently participated by policemen were “with their families” , “ watching TV at home”, “rest at home”, “reading books, newspapers” , “chatting and Chinese tea party” while the top five leisure constraints were: “vacation timing is unusual”, “insufficient time”, “depends on the weather conditions”, “safety of activities”, “traffic jam”.
The factors of the education background, situation of children, leisure spending, advanced seniority, official rank, work's title and working place reveal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isure participation.The factors of the work's title reveal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isure constraints. The factors of the work's title and official rank reveal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trapersonal constraints. The factors of the work's title and working place reveal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constraints.
The relatlonship between“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 leisure constraints” has a significant relation. “Leisure constraints” has a significant indication for the predication of “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the indication index are 0.8 %.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police institution, police constable and further research, hopefully to benefit the policemen's real life in entertainment and their off-duty relaxation gives suggestions.

內容目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內容目錄 v
表 目 錄 viii
圖 目 錄 xi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0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0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07
第一節 休閒參與理論及相關研究 07
第二節 休閒阻礙理論及相關研究 15
第三節 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相關研究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4
第二節 研究假設 26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3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4
第五節 研究流程 42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5
第一節 個人背景變項資料分析 44
第二節 警察人員休閒參與、休閒阻礙之現況描述 51
第三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警察人員在休閒參與之差異情形 59
第四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警察人員在休閒阻礙之差異情形 90
第五節 警察人員之休閒參與和影響休閒活動阻礙因素之相關性研究 109
第六節 警察人員的休閒阻礙對休閒參與的預測力之迴歸分析 11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6
第一節 結論 126
第二節 建議 140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43
參考文獻 144
中文部份 144
英文部分 150
網路部分 153

附 錄 154
附錄一 休閒參與量表使用同意書 154
附錄二 休閒阻礙量表使用同意書 155
附錄三 預試問卷 156
附錄四 正式問卷 16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文崇一(1990)。臺灣居民的休閒生活。臺北:東大書局。
王敏政(2009)。警察人員休閒阻礙、休閒參與與健康生活品質關係之研究-以苗栗縣警察局為例。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朱俶儀(2003)。國民中學教師其生活型態與休閒參與之關係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0)。休閒運動專書。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行政院主計處(2008)。九十三年度社會發展趨勢調查。臺北:行政院主計處。
何而淵(2007)。國軍人員人格特質與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以空軍軍官為例。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明榮(2000)。休閒活動領導。國立臺灣體育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素娟(2009)。國道公路警察工作壓力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湧清(1987)。臺灣地區警民關係之調查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湧清(1995)。警察勤務之研究。桃園縣:中央警察大學。
沈清華(2006)。軍官休閒阻礙與休閒參與關係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吳正文(2007)。警勤區佐警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對職務輪調意向影響之研究一以高雄市政府警察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項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佳玲(2003)。觀光業職業婦女角色衝突、休閒阻礙與休閒活動參與之探討。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明隆(2000)。SPSS統計應用實務。臺北市:松崗文魁出版社。
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知城。
吳承典(2003)。雲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吳萬億、林清河(2000)。企業研究方法。臺北市:華泰書局。
吳櫻花(2008)。高雄縣警察人員休閒活動參與行為和生活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杜家妤(2006)。牙醫師之休閒活動類型與休閒阻礙。立德學報,3(2),67-86。
周佳慧(2001)。休閒運動與休閒阻礙。中華體育,15(3),144-149。
周勝方(2003)。影響警察工作疏離和休閒活動參與因素之研究-以臺中市警察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林禹良(2003)。基層警察人員休閒阻礙之現況研究。大專體育學刊,5(1),49-61。
林錦坤(1999)。臺灣地區基層警察人員自殺傾向影響因素與預防對策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邱朋潭(2008)。臺南市警察人員休閒參與與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體育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紀成進(2011)。臺中市國民中學教師兼任行政工作人員工作壓力、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翁宗慶(2008)。國軍義務役士官兵休閒態度、休閒需求、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度之研究-以臺灣本島及金門外島為例。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翁萃芳(2002)。臺灣地區警察人員的工作壓力。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書,32(5)。33-66。
翁萃芳(2002)。臺灣地區警察人員休閒活動參與及相關因素之分析。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33(3),25-60。
胡信吉(2003)。花蓮地區青少年休閒活動現況與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碧津(2004)。警察人員休閒運動阻礙及幸福感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高懿楷(2005)。基隆市基層警察人員休閒參與現況和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梁玉芳(2004)。彰化地區國中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和休閒阻礙因素之探討。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張玉鈴(1998)。大學生休閒內在動機、休閒阻礙與其休閒無聊感及自我統合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孝銘、高俊雄(2001)。休閒需求與休閒阻礙間之相關研究-以彰化市居民為實證。體育學報,30,143-152。
張錦麗(1998)。影響基層員警適應與求助因素的探討。警專學報,2(4),61-83。
張春興(1991)。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酒雄(1995)。青少年對休閒活動看法之研究。高師大教育季刊,11, 107-144。
張臺衛(2007)。國軍軍人休閒活動與休閒阻礙之研究。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智淵(2002)。TYPE A-B 行為對休閒內在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之差異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石定(1993)。警察心理壓力與危機調適之探討。警專學報,6,23-49。
陳美玲(1997)。從成人發展觀點探討嘉義地區成人休閒態及、休閒參與及其相關因素。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彰儀(1990)。工作與休閒。臺北市:淑罄出版社。
陳世瑜(2004)。輪班工作人員休閒參與程度和休閒心理需求、休閒阻礙關係之探討:以臺北市服務業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姿萍(2005)。職業軍人休閒阻礙和休閒參與之研究-以憲兵司令部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葦諭(2003)。臺北市基層警察休閒參與對工作壓力關係之探討。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藝文(2000)。休閒阻礙量表之建構-以北部大學生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曾中正(2008)。基層員警之工作壓力、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與生活滿意度之探討-以臺南地區為例。運動知識學報,5,293-304。
賴美娟(1992)。基層警察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現況及期望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賴美娟(1997)。高雄市基層警察工作壓力、休閒活動參與現況。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1,203-226。
賴家馨(2004)。休閒阻礙量表之編製-以臺北市大學生為例。公民訓育學報,16,1-18。
連婷治(1999)。臺北縣市國小教師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金柱(2006)。國中教師休閒參與阻礙之研究-以新竹地區爲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3),53-70。
黃金柱(2007)。休閒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俊彥、曾中正(2006)。臺南縣基層警察人員的休閒參與度、休閒滿意度與生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警學叢刊,36(4),271-292。
黃意文(2003)。臺中縣市國小教師休閒覺知自由、休閒參與和休閒阻礙之相關研究。臺中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庭芳(2003)。花蓮市職業婦女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與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黃翠紋(2000)。警察工作壓力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7,102-110。
楊國展(1995)。警察工作壓力與適應之調查研究。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葉瑞穗(2008)。基層員警休閒生活型態與休閒活動參與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亞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休閒遊憩管理組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劉泳倫(2003)。基層消防人員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相關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鄭順璁(2001)。大學生活型態、休閒動機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韓惠華(1997)。電子業女性勞工休閒參與及需求滿足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鐘瓊珠(1997)。大運動員休閒行為之研究一以國立臺灣體專專長學生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蔡志和(2004)。「問題導向」警察執勤模式及其可行性之研究─以國道公路警察為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德輝、吳學燕、蔡志忠、許秀琴與鄧煌發(1993)。基層員警生活適應及工作適應。臺北:正中書局。
蘇廣華(2001)。憂鬱傾向與休閒參與、休閒阻礙及休閒滿意關係研究:以臺南護專學生為例。國立體育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警政署統計室(1998)。臺閩地區員警自殺人數狀況分析。臺北市:內政部警政署。
警政署(2002)。警政統計年報。臺北市:內政部警政署。
警政署統計室(2004)。臺灣地區員警傷亡人數狀況分析。臺北市:內政部警政署。
警政署(2005)。警政署教育組諮商室謝老師。

英文部分
Amalia, D., George , T., & Kyriaki, M.(2010).Leisure constraints experienced by university students in greece. The Sport Journal,13(4).
Crawford, D., Jackson, E., & Godbey, G. (1991).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s, 13, 309-320.
Crawford, D. W., & Godbey, G. C.(1987). Reconcep 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s, 9, 119-127.
Coleman, D., & Iso-Ahola, SE (1993). Leisure and health: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and self- determin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5 (2), 111-128.
Dumazedier, J. (1967). Toward a society of leisure .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Francken, D.A., Van Raaij, W. R. (1981). Satisfaction with leisure time activiti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3, 337-352.
Folkman, S., & Moskowitz, J. T. (2000). Positive affect and the other side of cop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6), 647-654.
Henderson, K. A.(1991). The contribution of feminism to anunder standing of leisure constraint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3(4), 363-377.
Henderson, K. A., Stalnaker, D., & Taylor, G(198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rriers to recreation and gender-role personality traits for wome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0(1),69-80.
Hsieh, S., Spaulding, A., & Riney, M. (2004). A qualitative look at leisure benefits for taiwanese nursing students. The Qualitative Report, 9(4), 604-629.
Henderson, K. A. (1991). The contribution of feminism to an understanding of leisure constraint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3, 363-377.
Iso-Ahola, S. E. & Crowley, E. D. (1991). Adolescent substance abuse and leisure boredom.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3(2), 260-271.
Iso-Ahola. S. E. & Weissinger, E. (1987). Leisure and boredom.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3), 356-364.
Iso-Ahola, S. E. & Weissinger, E. (1990). Perceptions of boredom in leisure: Conceptualization,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leisure boredom scal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2(1), 1-7.
Iso-Ahola, S.E. (1993). Leisure life and health. In D. Compton & SE Iso-Ahola (Eds.), Leisure and Mental Health (42-60). Park City, UT: Family Development Resources.
Iso-Ahola, SE (1997).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leisure and health. In J. Haworth (Ed.), Work Leisure and Well-being (131-144). New York: Routledge.
Jackson, E. L.(1988). Leisure constraints: A survey of pastre search. Leisure Sciences,10, 203-215.
Jackson, E. L. (1991). Is constraint an internally homogeneous concept. Leisure Sciences, 13(1), 167-184.
Jackson, E. L., & Dunn, E. (1991). Is constrained leisure an internally homogeneous concept? Leisure Sciences, 13(3), 167-184.
Jackson, E. L. & Henderson, K. A. (1995). Gender based analysis of 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s, 17, 31-51.
Jackson, E. L. & Rucks, V. C. (1995). Negotiation of leisure constraints by junior-high and high-school stud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7(1), 85-105.
Kelly, JR, & Freysinger, VJ (2000). 21st century leisure: Current issues . Boston: Allyn & Bacon.
Lu, L., & Argyle. M. (1994).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happiness as a function of leisure activity. Journal of Kaohsiung Medical Science, 10 , 89-96.
Mannell, R. C., & Kleiber, D. A. (1999).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Murphy, J. (1974). Concepts of leisure .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Murphy, J. (1981). Concepts of leisure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Neulinger, J. (1981).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2nded.). Springfield, IL: Thomas.
Patterson, I., & Carpenter, G. (1994). Paricipation in leisure activities after the death of a spouse. Leisure Sciences, 16, 105-117.
Ragheb, M. G. & Griffith, C. A (1982).The contribu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to life satisfaction of older person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4), 295-306.
Samdahl, D. M. & Jeckubovich, N. J. ( 1997 ). A critique of leisure constraints : Comparative analyses and understandings.
Tinsley, HHA, & Eldredge, BD (1995). Psychological benefit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 taxonomy of leisure activity based on their need-gratifying properti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2 (2), 123-132.
Raymore, L., Godbey, G, Crawford, D., & Von Eye, A. (1993).Nature and process of leisure constraints: An empirical test. Leisure Sciences, 15, 99-113.
Raymore, L. A., Godbey, G. C. & Crawford, D. W. (1994). Self-esteem, gender,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their relation to perception of constraint on leisure amo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6(2), 99-118.
Searle, M. S., & R. E. Brayley. (2000). Leisure in Canada: An Introdution. (2th ed.).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Sharp, A., & Mannell, R. C. (1996). Paticipation in leisure as a coping strategy among bereaved women. Eighth Canadian Congress on Leisure Research , 241-244. Ottawa, University of Ottawa.
Mannell, R. C.,&Kleiber, D. A. (1999).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網路部分
國道公路警察局(2011)。國道公路警察局組織編制圖。2011年1月10日,取自http://www.hpb.gov.tw/fox/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0002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