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參考文獻
一、歷年我國商用網路帳號總數 資策會FIND(2011/12)。 P2
二、歷年我國經常上網人口成長情形資策會FIND(2011/12)。 P2
三、資策會MIC,2005。 P3
四、iLife100保險資訊網站 2012/01/23。 P4
五、陳繼堯,危險管理論,P156,2008年10月。 P11
六、江朝國,論我國保險法第六十四條據實說明義務之規定-以對價平衡之概念,載「保險法論文集(一)」,頁141,1993年7月。 P11七、安全電子商務的法制基礎初探: 從資訊安全宏觀角度談我國數位簽章
立法方向與原則,熊愛卿(1998)。 P13
八、金管會開放保險業網路投保及電子保單範圍2005.09.02公告。 P15
九、亞洲公開金鑰基礎建設論壇中華台北推動委員會,2002。 P16
十、行政院內政部憑證管理中心,2003。 P17
十一、陳志龍,2005。 P18
十二、內容分析法,吳芝儀、李奉儒議,1995。 P27
十三、內容分析法,朱柔若,2000。 P27
英文參考文獻
一、See e.g., Tom Baker, 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 Hazard, 75 Tex. L. Rev. 237, 238 (1996))。 P11
二、See, e.g., Mary Crossley, Discrimination Against the Unhealthy in Health Insurance, 54 U. Kan. L. Rev. 73, 77-78 (2005). P12
三、Turban et al.(2000)。 P13
四、Diffusion of Innovation Theory, Rogers, 1983,2003。 P17
五、Moore & Benbasat(1991)。 P18
六、Content Analysis, Patton,1990。 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