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9 04:33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鄭香孟
研究生(外文):
Hsiang-Meng Cheng
論文名稱:
應用Six Sigma程序改善台北捷運系統新北投支線之噪音
論文名稱(外文):
Noise reduction for Taipei Mass Rapid Transit Xinbeitou Branch Line Using Six Sigma process
指導教授:
黃秀英
口試委員:
陳嘉勳
、
簡孟樹
口試日期:
2012-07-31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
車輛工程系所
學門:
工程學門
學類:
機械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7
中文關鍵詞:
磨耗
、
噪音
、
小曲率半徑
、
循彎式輪緣潤滑器
、
潤滑油
、
6 Sigma
、
DMAIC
、
Gauge R&R
外文關鍵詞:
wear
、
noise
、
small turning radius
、
6 Sigma
、
DMAIC
、
Gauge R & R
相關次數:
被引用:0
點閱:607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2
軌道車輛因為輪軌間的磨擦因而產生磨耗及噪音,尤其是通過小曲率半徑彎道時的高頻噪音更是明顯。新北投支線最小曲率半徑只有249公尺,雖然電聯車配置有循彎式輪緣潤滑器,居民的房子距離軌道很近長期忍受密集的噪音,營運單位台北捷運公司遭受民眾不斷的抱怨,故為減低民怨同時提昇公司形象,解決新北投支線民眾抱怨尖銳噪音問題已刻不容緩。
本研究使用6 Sigma解決問題的流程DMAIC來進行,同時也使用Gauge R&R的評定方法以確保實驗所需噪音計和拉力計的適用性,實驗包含使用噪音計測量改善前的音量並且訂定70%為改善的目標值,以拉力計試驗出各種介質的輪軌間摩擦係數,找出主要關鍵因素後觀察車下潤滑油噴嘴角度及作動週期、行進間輪軌接觸關係以及觀察大雨過後軌道面的情形等,分別尋求改善對策,施行改善後再以噪音計測量噪音量並且統計輪軌的磨耗數據趨勢以確認成效。
經過驗證及實施改善對策的結果,超出標準值的音量從1,000,000PPM改善到55,335萬PPM,而原本高頻噪音的最大音量降低約27%,軌道的磨耗量至少改善了25.81%,車輪所能使用的行駛里程數平均增加了57.20%。整體來看使用6 Sigma來改善成效是顯著的。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wheels and the rails produces much wear and noise, and people can hear the high-frequency noise produced when the rolling stock pass through with small turning radius.The turning radius Xinbetou branch line is 249 meters.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rolling stock is equipped with flange lubricators, the inhabitants living near Xinbetou branch line are suffering the intensive noise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Receiving much complaint from the public, Taipei Rapid Transit Corporation tries to solve the noise keep and improve the image of the company.
The researcher used 6 Sigma DMAIC process to solve the issue. The Gauge R & R were used to ensure both the noise and tension meters are adequate for the study. The noise meters measured the loudness of the noise before the improvement made. The goal was to set 70% improvement from the orginal baseline. The tension meters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wheels and rails.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loudness of the noise were the angles of the lubricator nozzles beneath the bogie, the frequency, the lubricator functioned, the contact conditions between the wheels and rails, and the weather effect. Improvements were made corresponding to each listed factors.
From the results, the defacts of the hight-frequency noise is reduced from1,000,000 PPM to 55,335 PPM. The maximum loudness of the hight-frequency noise is reduced by 20.10%. The wear of the rail is improve more than 25.81%. The usage of the wheel mileage in average is increased more than 57.20%. Overall improvement made using Six sigma is significant.
目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前言 1
1.2 文獻回顧 4
1.3 研究目的與方法 8
1.4 架構 11
第二章 電聯車與軌道系統介紹 12
2.1 電聯車簡介 12
2.2 電聯車子系統 13
2.3 轉向架功能 18
2.4 轉向架總成簡介 18
2.5 軌道系統 28
2.6 車輪與鋼軌接觸概述 31
第三章 新北投支線民眾抱怨問題 34
3.1 界定(Define) 34
3.2 魚骨圖 38
3.3 新北投支線噪音影響因素樹狀圖 39
3.4 期望標準評估 41
第四章 衡量(Measure) 42
4.1 實驗器材簡介 42
4.2 實驗量具的重複性與再現性 47
4.3 量具驗證結果 55
第五章 分析 56
5.1 噪音的現況說明 56
5.2 噪音的現況分析與改善目標訂定 57
5.3 輪軌摩擦力實驗 59
5.4 磨擦係數與噪音的關聯性 63
5.5 主要關鍵因數分析 66
第六章 改善 72
6.1 噴油嘴角度調整之改善 72
6.2 修改電路使非主控端噴油嘴一併作動 73
6.3 噴油週期調整最佳化 75
6.4 大雨過後加速軌面潤滑 77
6.5 改善成效 80
第七章 成效控制 95
7.1 噪音抱怨控制 95
7.2 軌道的磨耗趨勢 96
7.3 車輪磨耗趨勢 98
7.4 改善前後之比較 101
第八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103
8.1 結論 103
8.2 未來展望 104
參考文獻 105
符號彙編 107
參考文獻
[1]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ilways,UIC Code/UIC 860-O,France,1986。
[2]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ilways,UIC Code/UIC 510-2 OR,France,2004。
[3]Association of American Railroads,AAR M-107/M-208,American,2007。
[4]張思、張寬勇、鄭國雄,「隧道內軌道環境污染防治探討」,台北,1999。
[5]王致遠、潘燕昇,「台北捷運噪音特性調查」,中華民國音響協會第十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2006。
[6]李昱瑩,台北捷運軌道運輸噪音改善需求指標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台北,2007。
[7]游明輝,一種軌道車輛系統之動態穩定分析的新模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台南,2005。
[8]廖元聖,輪對運動對輪軌接觸蠕率滑/力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台南,2007。
[9]黃世虎,臺北捷運系統使用不同的鋼軌研磨車對軌道養護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研究所,台北,2009。
[10]Y. Sone and J. Suzumura,〝Fundamental Study on traction oil wheel/rail lubricants〞,軌道總研報告,2009年。
[11]王總守,高運量電聯車轉向架特別技術規範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台北,2001。
[12]黃慶祥,鐵道車輛輪緣改良型潤滑系統之研製,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桃園,2005。
[13]林鴻宇,六標準差專案遴選準則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台南,2003。
[14]房性中,「漫談六標準差與價值管理」,價值管理,第四期,2003,第6頁。
[15]張妤慧,整合六標準差之通用問題管理歷程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桃園,2002。
[16]李承勳,六標準差DMAIC流程改善模式,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新竹,2007。
[17]邱先煌,企業六標準差訓練規劃實務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新竹,2004。
[18]邱學偉,六標準差之策略導入與績效探討,碩士論文,私立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高雄,2008。
[19]方正中、王鵬森、李妤莉「量測重複性與再現性分析之研究」,屆科際整合管理研討會,台北,2006。
[20]江巧玉,量測系統重覆性與再現性的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統計研究所,台南,2002。
[21]林郁智,產品與量測人員有交互作用存在下之量測重複性與再現性分析,碩士論文,私立南台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台南,2005。
[22]KHI,RUNNING MAINTENANCE MANUAL,Japan:川崎重工,2005。
[23]KHI,HEAVY REPAIR MAINTENANCE MANUAL,Japan:川崎重工,2005。
[24]陳建財,台北捷運電聯車製程與組裝介紹,台北捷運公司,2000。
[25]交通部,捷運軌道車輛技術標準規範(高運量鋼軌車輛),交通部,1998。
[26]陳誠源,「漫談捷運軌道噪音振動」,捷運技術半年刊, 第39期,2008。
[27]黃國倫,「軌道運輸與環境控制」,土木水利,第三十四卷,第三期, 2007。
[28]黃漢榮,軌道工程學,台北:台灣高立圖書有限公司,1993。
[29]李英豪、顏少棠、吳炘達、劉耀斌,「版式軌道自動化應力分析程式之建立與應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30]捷運局機設處,CK371/CL601/CE631/CH321A/TAA001標特別技術規範,台北:捷運局,2003。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整合六標準差之通用問題管理歷程之研究
2.
六標準差專案遴選準則之探討
3.
量測系統重複性與再現性的分析研究
4.
企業六標準差訓練規劃實務之研究
5.
高運量電聯車轉向架特別技術規範之研究
6.
台北捷運軌道運輸噪音改善需求指標之研究
7.
一種軌道車輛系統之動態穩定分析的新模型
8.
輪對運動對輪軌接觸蠕滑率/力之影響
9.
鐵道車輛輪緣改良型潤滑系統之研製
10.
臺北捷運系統使用不同的鋼軌研磨車對軌道養護影響之研究
11.
全面品質管理與六倍標準差實施方案之比較分析-以台灣地區之企業為例
12.
武器系統建造品質導入6Sigma之實証研究─以光華X號計畫自建工程為例
13.
運用六標準差DMAIC手法於研發時程縮短之研究
14.
應用六標準差提昇血糖試片品質之研究
15.
新產品開發階段導入6SIGMA之研究
1.
[27]黃國倫,「軌道運輸與環境控制」,土木水利,第三十四卷,第三期, 2007。
2.
[26]陳誠源,「漫談捷運軌道噪音振動」,捷運技術半年刊, 第39期,2008。
3.
[14]房性中,「漫談六標準差與價值管理」,價值管理,第四期,2003,第6頁。
1.
台北捷運軌道運輸噪音改善需求指標之研究
2.
台北捷運系統中運量電聯車轉向架環軸承摩擦塊異音改善之研究
3.
鐵道車輛輪緣改良型潤滑系統之研製
4.
隔熱紙實車日曬實驗模擬分析與實務驗證
5.
車用雙LED頭燈組驅動器之實現
6.
自駕車底盤系統設計流程建置與平台開發
7.
防滾桿故障分析探討
8.
車道偏移警示系統研究之研製
9.
網路購物失敗下的再購情境因素
10.
碳纖維機車車架疲勞改善設計
11.
應用人偶傷害指數改善車輛前碰撞安全性能
12.
改善煞車來令片磨耗所造成的煞車系統振動
13.
大學傳習制度及其對新進教師專業發展影響之研究
14.
建築工程業融資授信-以層級分析法對個案公司之信評研究
15.
醫療產業導入雲端服務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