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6 19:2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方紀強
研究生(外文):Ji-Ciang Fang
論文名稱:多功能嬰兒手推車的概念設計
論文名稱(外文):Conceptual Design for a Multifunction Baby Stroller
指導教授:陳正光陳正光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劉昭華徐正會
口試日期:2012-07-1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機電整合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機械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6
中文關鍵詞:嬰兒餐桌安全座椅手推車多功能品質機能展開
外文關鍵詞:Dining-chairBaby-car-seatStrollerMulti-function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65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由於出生率降低以及居住空間的限制,使得嬰兒輔具逐漸朝向多功能、容易收折且不佔空間的方向發展。本研究是先針對單一功能的嬰兒輔具進行了解,之後針對國內、外的專利和論文以及市面上所販售的多功能的嬰兒手推車加以分析,並了解其設計重點以及其優缺點。再透過品質機能展開方法之問卷調查,由結果統計分析,得知期望嬰兒手推車所欲整合之功能的排序以及找出使用者所重視的需求,將之轉變為設計要素。因此,本研究結合嬰幼兒手推車、嬰兒安全座椅、嬰兒餐桌、尿布平台、小椅子於一體,設計簡單的機構提供各功能之間的轉換。此研發的多功能嬰兒手推車已分別利用Pro-ENGINEER & Solid works軟體建構出實體模型,並進行動態模擬,最後利用Solid works軟體進行應力分析,確定所設計機構之強度,初步證實此概念設計的可行性。

Due to the declining-birth-rate and limited living spac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baby- assistant device have been moving towards multifunction, pragmatic, easy-folding and small-volume. Firstly, this study focuses on reviewing the related literature in single-function baby-assistant device and multi-function strollers, including patents from Taiwan and other countries, to realize each design’s specified point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n, we applied the questionnaires of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FD) to know what functions do people expect to integrate in a baby-stroller and what requirements do users pay attention to. The results from QFD are transferred into design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he results from QFD, therefore, this design study decides to integrate the following four functions with a baby stroller: baby-car-seat, dining-chair, small chair and platform for changing diapers. This novel design applies simple mechanisms to provide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functions. This study has used Pro-ENGINEER & Solid works software to design and build up its solid model, and perform the dynamic simulation. Finally, the strength of the novel design has been checked by stress/strain analysis function in Soilidworks software.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have confirmed this novel conceptual design’s feasibility.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方法與步驟 3
1.3 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各類型嬰兒輔具 5
2.1.1 嬰兒手推車 5
2.1.2 嬰兒安全座椅 6
2.1.3 兒童餐椅 8
2.2 具有多功能的嬰兒輔具 9
2.2.1 美國專利 #4832354 10
2.2.2 中華民國專利 #336441 11
2.2.3 美國專利 #5398951 11
2.2.4 美國專利 #5104134 12
2.2.5 一種多功能嬰幼兒推車設計 13
2.2.6 一種多功能嬰兒彈床的機構概念設計 13
2.3具有多功能的嬰兒輔具文獻探討總結 15
第三章 品質機能展開之應用 16
3.1 多功能嬰兒輔具之品質展開 17
3.1.1 品質要求展開 18
3.1.2 問卷調查實施與分析 20
3.1.3 品質企劃 23
3.2 固有技術之展開 27
3.2.1 品質機能展開 27
3.2.2 品質表之製作 29
3.2.3 品質機構展開 31
3.2.4 瓶頸技術之決定 34
3.3 品質機能展開的應用總結 35
第四章 概念設計 36
4.1 設計規範及流程 36
4.1.1 設計規範 36
4.1.2 設計流程 39
4.2 概念設計 41
4.2.1 底部收摺機構之概念設計 41
4.2.2 手把裝置之概念設計 50
4.2.3 餐桌裝置之概念設計 57
4.2.4 椅背調整機構與聯接機構之概念設計 61
4.2.5 側墊轉換機構之概念設計 66
4.2.5.1 下側墊轉換機構之概念設計 66
4.2.5.2 上側墊轉換機構之概念設計 70
4.2.6 收摺機構之概念設計 73
4.2.7 固定裝置之概念設計 77
4.3 模型干涉檢查 80
4.4 概念設計總結 82
4.4.1 嬰兒手推車 82
4.4.2 嬰兒安全座椅 83
4.4.3 嬰兒餐桌 84
4.4.4 小椅子 85
4.4.5 換尿布平台 86
4.4.6 收摺型態一 87
4.4.7 收摺型態二 88
4.4.8 小結 89
第五章 應力分析 91
5.1 應力分析流程 91
5.2 底部收摺機構應力分析 92
5.2.1 底部收摺機構之應力分析 92
5.2.2 底部收摺機構應力分析結果 92
5.3 側墊轉換機構應力分析 95
5.3.1 側墊轉換機構之應力分析 95
5.3.2 側墊轉換機構之應力分析結果 96
5.4 手把裝置應力分析 98
5.4.1 手把裝置之應力分析 98
5.4.2 手把裝置之應力分析結果 99
5.5 餐桌裝置應力分析 102
5.5.1 餐桌裝置之應力分析 102
5.5.2 餐桌裝置之應力分析結果 103
5.6 固定裝置應力分析 105
5.6.1 固定裝置之應力分析 105
5.6.2 固定裝置之應力分析結果 106
5.7 應力分析總結 10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10
6.1 研究成果 110
6.2 未來研究方向與建議 112
參考文獻 113
附錄A 115
作者簡介 117


[1]台灣人口出生人口數、總出生率,內政部戶政司、統計處,2010。
[2]歷年年底人口三階段年齡結構,內政部戶政司、統計處,2010。
[3]Comibaby 嬰兒用品http://www.combibaby.com.tw/products_list.php?itemView=pro_class&class_no=1,2010年。
[4]中華民國交通部條文「小型車附載幼童安全乘坐實施及宣導辦法」。
[5]交通事故傷害統計,美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2008。
[6]聯合報,陳鉉煒,台中市陳鉉煒小兒科院長(作者亦為新生兒科專科醫師),2006/11/23
[7]J. Camille Tucker, Klaus D. Weiswurm, “Combination automobile seat and stroller”, U.S. Patent # 4762331, Aug 9, 1988.
[8]Varouj G. Baghdasarian, “Convertible infant seat”, U.S. Patent # 4786064, Nov 22, 1988.
[9]Terry R. LaFreniere, “Combination stroller and car seat”, U.S. Patent # 4832354, May 23, 1989.
[10]Gordon Kennel, “Combination infant seat and stroller”, U.S. Patent # 4872693, Oct 10, 1989.
[11]Valerie Owens, “Combination infant carrier, car seat and stroller”, U.S. Patent # 5133567, Jul 28, 1992.
[12]江茂欽,“多功能嬰兒座椅”, 中華民國專利公告#336441,1997。
[13]David K. Sanchas, “Convertible car seat stroller”, U.S. Patent # 4828281, May 9, 1989.
[14]Choon W. Ryu, “General utility child seat apparatus”, U.S. Patent # 5398951, Mar.21, 1995.
[15]Richard E. Cone, “Child’s combination car seat and stroller”, U.S. Patent # 5104134, Apr.14, 1992.
[16]魏裕德,“多用途嬰兒手推車”, 中華民國專利公告#M293876,2006。
[17]游士頡、楊偉民、陳正光,「一種多功能嬰幼兒推車設計」,第五屆精密機械與製造技術研討會論文集,屏東墾丁,台灣,2007,E02。
[18]何宗翰,具學步車及彈床與餐桌功能的嬰兒手推車設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製造科技研究所,台北,2010,論文編號:98568036。
[19]水野滋、赤尾洋二,品質機能展開法:如何有效掌握顧客需求,先鋒企管,台灣,1989.11。
[20]林盛生 譯,Sullivan著,品質機能展開:實務技術手冊,金工出版社。台北,1987。
[21]李傳政、張志強、鄭凱文、劉武,系統化品質機能展開實務技術手冊,中國生產力中心,1991年。
[22]葛西健造、山本博康、橫山浩一,“嬰兒車 STROLLER”,中華民國專利公告#I220893,2004。
[23]王俊傑,嬰兒手推車與汽車安全座椅兩用機構設計與結構分析,碩士論文,逢甲大學材料與製造工程機械工程組碩士班,台中,2008。
[24]顏鴻森、吳隆庸,機構學,東華書局,2009。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