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98.82.140.17)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8 08:43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簡月翠
研究生(外文):
Yueh-Tsui Chien
論文名稱:
我國政府推動以工代賑方案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
A Research on Work Relief Program in Taiwan:A Case Study of Taipei City Government
指導教授:
邱志淳
指導教授(外文):
Chih-Chun Chiu
口試日期:
2012-06-08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
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
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
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8
中文關鍵詞:
以工代賑
、
社會救助
、
低收入戶
、
工作能力
、
清寒戶
外文關鍵詞:
Work Relief
、
Social Assistance
、
Low-Income Household
、
Work Competence
、
Poverty.
相關次數:
被引用:
5
點閱:459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2
社會救助最積極的目的是希望促進低收入戶自立,藉由救助資源與機會的提供,助其脫離對救助措施的依賴,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鼓勵低收入戶就業。以一天500元的收入,要想養家糊口或脫離貧窮,其背後影響之問題值得深入研究探討。
本研究發現台北市以工代賑方案自1968年推動至今,無論於政策上或實務上均無大幅檢討修正,研究結果有以下幾項發現:政府政策方案上宣導不足、執行單位未妥善運用該類人力、救助與就業福利互斥、無淘汰機制相配合、受賑者要求更多照顧等各方面相關問題,使台北市以工代賑人員長期留在救助系統者比比皆是。
本研究提出幾項建議:好手好脚的受賑者就應該工作、以工作做為弱勢謀生及自我成長途徑、強化訓練資源以促進就業、社政與勞政單位密切結合、確實受賑家庭之整體追蹤等,以加強以工代賑人員職業訓練及助其就業順利,進而達到幫助窮人脫離貧窮的目的。
The most active purpose of social assistance is to assist the low-income households in gaining self-sufficiency,to free them from social aid dependence through providing the relief resources and opportunities.To achieve this goal,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increase the labor participation of low-income households.It is an issue that worth studying further for how a 500NT daily income to make a living or escaping poverty.
We discovered that the policies and practices of Taipei City welfare-to-work project has not been largely reviewed nor revised since 1986 up to now.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shows relative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policy promotion,without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manpower,without an elimination mechanism,the social aids and employment benefits affect each other and so on;these problems lead to an ineffective social relief system.
According to these findings,here we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the able-bodied people ought to work,the employment is the path to bread-earning and self-growth, strengthen training courses and employment services, establish a closer link of interagency interactions, keep track on the circumstances and so on;the prime purpose is to enhance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smoothness to welfare-to-work people,furthermore, helping them to escape from povert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四節 相關名詞界定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3
第一節 理論探討 23
第二節 相關政策與法規 26
第三節 台北市現況分析 30
第四節 小結 3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41
第二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4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對象 47
第四節 訪談設計與大綱 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57
第一節 代賑工的工作動機 57
第二節 代賑工的工作意願 59
第三節 代賑工的工作能力 61
第四節 政策與管理的分析 63
第五節 小結 67
第五章 結論 7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72
第二節 政策建議 75
參考文獻 81
附錄 本研究訪談逐字稿 87
表次
表1-1 台灣有關最近十幾年社會救助各項措施之補助情形 4
表1-2 全國以工代賑歷年統計表 10
表1-3 台北市以工代賑的工種分類表 12
表2-1 我國各縣市貧窮線之標準 16
表2-2 我國最低生活費用標準 20
表2-3 我國近十年貧窮率統計概況 22
表2-4 台北市以工代賑的進用順序及標準一覽表 33
表3-1 受訪者基本資料一覽表 49
表3-2 台北市以工代賑的工作內容分類一覽表 52
圖次
圖1-1 以工代賑方案為我國社會救助政策之重要方案 3
圖2-1 台北市以工代賑之行政流程 38
圖3-1 研究架構 42
圖3-2 研究過程 43
圖3-3 研究設計 53
一、中文部分
尤詒君(2009),台北市社會救助之挑戰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24:15-26。
王永慈(2004),失業家庭的經濟生活分析-以臺灣兩次失業潮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8(2):159-192。
王篤強(2001),「強制工作」與「財產累聚」:兩種貧窮對策觀點」,社區發展季刊,95:85-95。
王菁菁(2005),以工作福利的理念檢視以工代賑方案執行之效果-以嘉義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朱玲、蔣中一(2006),中國的以工代賑:貧困地區勞動密集的的公共工程中的一種新的實踐,就業:消除貧困和糧食保障,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
王文科、王智弘譯(2002),James H. McMillan Sally Schumacher原著,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江亮演、洪德旋、林顯宗、孫碧霞(2000),社會福利與行政,初版,台北:五南。
余桂霖(2010),當代正義理論,初版,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官有恒譯(2000)。David Macarov原著,社會福利:結構與實施,初版,台北:雙葉。
李明政(1998)。意識形態與社會政策,初版,台北:洪業文化事業。
李淑容(2007),臺灣新貧現象及其因應對策,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193-219。
林萬億、李淑容、王永慈(1995),我國社會救助政策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林萬億(2005),「從工作換取福利」到「以福利促成工作」,載於孫建忠、鄭麗珍、王永慈編,立脫貧方案操作手冊,台北,內政部。
林萬億(2006),台灣的社會福利: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初版,台北:五南。
林萬億(2010),社會福利。初版,台北:五南。
林淑娥、謝宜容(2007),臺北市出人頭地發展帳戶專案的實施與挑戰,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林淑慧、陳月娥(2006),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動就業諮詢業務成效評估,台北,勞委會職訓局。
林瑞鑫(2000),「以工代賑」就業補助措施政策執行之研究-以九二一大地震就業補助措施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1996),行政學(二),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周麗芳(2003),貧窮線界定與社會福利政策相關措施之研究,台北,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洪惠芬(2002),對依賴者的道德責任:另一種詮釋「福利依賴」的觀點,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4(3):409-464。
邱孟堯(2000),推動以工代賑加速災區重建,就業與訓練,18(1):97-101。
孫健忠(1999),我國社會制度發展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
郭靜晃(2000),社會問題與適應,二版,台北:揚智文化有限公司。
郭登聰(1990),對以工代賑計畫問題的評析與對策,社區發展季刊,51。
陳正鋒(1998),貧窮的落入、持續與脫離-以嘉義縣低收入戶為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陳世嫈(2006),社會救助受助者烙印感受之探討—以高雄市為例,暨南大學,南投。
陳皎眉、王玉珊、謝宜容(2001),臺北市社會救助之新思考方向,社區發展季刊,95:26-33。
黃世鑫、林志鴻、林昭吟等(2011),新貧問題與社會福政策,社會司網站發布。
黃孟儒(2000),「以工代賑」就業服務措施積極性思考,就業與訓練,18(1):10-12。
許晉福譯(2011),Arthur M. Okun原著,公平與效率:你必須有所取捨,台北:經濟新潮社。
許雅惠(2001),社會救助新契約-英國福利改革經驗與省思,社區發展季刊,95:164-180。
張世雄(2001),社會救助、新貧問題與多層次-多面向分析,社區發展季刊,95:55~71。
覃怡輝譯(1979),Peter Kaim-Caudle原著,比較社會政策與社會安全,台北:黎明。
楊靜利(2000),社會保險的意義與社會福利體系,台灣社會福利學刊,1:170-172。
龔婉如譯(2000),門倉貴史著,窮忙族:新貧階級時代的來臨,初版,台北:聯經。
蔡漢賢、李明政、徐娟玉等(2011),中華社會福利經典選析,初版,台北:松慧。
蔡漢賢、李明政(2004),社會福利新論,初版,台北:松慧。
詹火生(1988),社會福利發展之研究:從經驗到理論建構,社會福利發展:經驗與理論。
詹火生(2011),低收入戶有工作能力未就業者就業服務調查研究,內政部社會司。
廖偉君(1992),有工作的貧窮雙親家庭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珍(2001),臺北市低收入戶家庭經濟自立方案規劃與評估研究,台北市政府委託研究報告。
鄭麗珍(2001),資產累積與社會救助政策對話,社區發展季刊,95:122-132。
鄭麗珍(2001),工作貧窮與社會救助之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鄭麗珍(2007),發表於儲蓄發展帳戶脫貧策略之實施、成效與挑戰研討會(2007年11月9日),嘉義:台北富邦銀行基金會、台灣社會福利學會主辦。
蔡明砡(2004),社會救助法修正芻議,社區發展季刊,106:364-375。
賴秦瑩(2008),美國福利改革經驗的研究:工作福利政策焦點的分析,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劉冠良(2010),我國社會救助法以工代賑方案政策執行力之研究,東海大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潘皓(1991),中國社會福利思想與制度,初版,台北:臺灣中華。
賴秀玲、鄭萬助、梅家瑗(2004),貧窮線內涵與我國低收入、中低收入戶標準及人數之探討,主計月刊,577:62-71。
薛承泰(2005),台灣的低收入戶與脫貧政策,國政研究報告,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會。
謝秀芬,(2011)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二版,台北:雙葉。
二、網站部分
New Deal for Long-Term Unemployed/New Deal 25 Plus,http://www.monetos.co.uk/pensions/state-pensions/state-benefits/new-deal/long-term-unemployed/,下載日期:2012年2月9日。
Ruggles, Patricia(1990)Drawing the Line: Alternative Poverty Measures and Their Implication for Public Policy. Washington D.C.: The Urban Institute Press.WestDunbartonshireCounc,http://www.wdcweb.info/business-and-trade/employability/etf/,下載日期:2012年5月9日。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2005). The future of social security. http://www.socialsecurity .gov.下載日期:2012年5月9日。
人力資源統計年報,網址:
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8844&ctNode=4944,
下載日期:2012年2月20日。
內政部統計月報,網址:http://www.sowf.moi.gov.tw/stat/month/list.htm,下載
日期:2012年2月20日。
內政部社會司,網址:http://sowf.moi.gov.tw/10/new10.htm,下載日期:2012年2月20日。
內政部統計處 http://www.moi.gov.tw/stat/month/list.htm,下載日期:2012年5月24日。
中國大陸國家以工代賑管理辦法,網址: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PI-c/1080133.htm,下載日期:2012年4月10日。
台灣社會智庫,網址: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page/chinese_attachment_1/2011/0406.pdf,下載日期:2012年4月10日。
台灣社會福利學刊(電子期刊)第一期,網址:
http://www.sinica.edu.tw/asw/journal/paper0105.pdf,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5月10日。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網址:http://www.bosa.tcg.gov.tw/a/a0100.asp,下載日期:
2012年4月30日。
行政院主計處 http://www.dgbas.gov.tw,下載日期:2012年5月25日。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網址:
http://taza-kssa.kcg.gov.tw/?prog=2&b_id=6&m_id=83&s_id=638,下載日期:2012年3月6日。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臺北市有工作的貧窮雙親家庭之研究
2.
美國福利改革經驗的研究:工作福利政策焦點的分析
3.
以工作福利的理念檢視以工代賑方案執行之效果—以嘉義縣為例
4.
「以工代賑」就業補助措施政策執行之研究──以九二一大地震「以工代賑」就業補助措施為例
5.
我國社會救助法以工代賑方案政策執行力之研究
6.
臺北市社會救助政策脫貧方案之研究
7.
九二一震災政府社會救助政策之探討
8.
社會救助審查中工作能力人口群界定問題之探討─以台中縣為例
9.
老親經濟安全保障-以私扶養與公扶助之關係為中心
10.
我國生活扶助給付規範之研究-兼論日本生活保護制度
11.
女性單親家庭福利政策及需求之探討-以台中市低收入戶女性單親家庭為例
12.
社會救助法制之建構-我國與法國法制之比較研究-
13.
製造低收入戶-鄉愿福利國家之社會救助官僚實作
14.
我國貧窮線設定何以無法涵蓋實際貧窮人口─一個執行面的研究
15.
區公所基層官僚執行社會救助的省思-以高雄市旗津區為例
1.
尤詒君(2009),台北市社會救助之挑戰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24:15-26。
2.
王永慈(2004),失業家庭的經濟生活分析-以臺灣兩次失業潮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8(2):159-192。
3.
王篤強(2001),「強制工作」與「財產累聚」:兩種貧窮對策觀點」,社區發展季刊,95:85-95。
4.
李淑容(2007),臺灣新貧現象及其因應對策,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193-219。
5.
洪惠芬(2002),對依賴者的道德責任:另一種詮釋「福利依賴」的觀點,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4(3):409-464。
6.
邱孟堯(2000),推動以工代賑加速災區重建,就業與訓練,18(1):97-101。
7.
郭登聰(1990),對以工代賑計畫問題的評析與對策,社區發展季刊,51。
8.
陳皎眉、王玉珊、謝宜容(2001),臺北市社會救助之新思考方向,社區發展季刊,95:26-33。
9.
黃孟儒(2000),「以工代賑」就業服務措施積極性思考,就業與訓練,18(1):10-12。
10.
許雅惠(2001),社會救助新契約-英國福利改革經驗與省思,社區發展季刊,95:164-180。
11.
張世雄(2001),社會救助、新貧問題與多層次-多面向分析,社區發展季刊,95:55~71。
12.
楊靜利(2000),社會保險的意義與社會福利體系,台灣社會福利學刊,1:170-172。
13.
詹火生(1988),社會福利發展之研究:從經驗到理論建構,社會福利發展:經驗與理論。
14.
蔡明砡(2004),社會救助法修正芻議,社區發展季刊,106:364-375。
15.
賴秀玲、鄭萬助、梅家瑗(2004),貧窮線內涵與我國低收入、中低收入戶標準及人數之探討,主計月刊,577:62-71。
1.
我國社會救助法以工代賑方案政策執行力之研究
2.
以工作福利的理念檢視以工代賑方案執行之效果—以嘉義縣為例
3.
「以工代賑」就業補助措施政策執行之研究──以九二一大地震「以工代賑」就業補助措施為例
4.
我國脫貧政策執行評估之研究
5.
臺北市社會救助政策脫貧方案之研究
6.
社政人員行使行政裁量權之析探-以臺中市低收入戶審查為例
7.
我國貧窮線設定何以無法涵蓋實際貧窮人口─一個執行面的研究
8.
從第一線官僚之行政裁量權分析低收入戶社會救助政策-以嘉義縣為例
9.
臺北市貧窮家庭與社會救助服務之互動
10.
台灣與日本社會救助法制之比較研究 ─以有工作能力者之最低生活保障與就業支援為主軸
11.
我國私立大專院校退休制度之探討-以新北市某大學為例
12.
我國軍職人員參與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關係研究--以國防部軍備局技術訓練中心為例
13.
製造低收入戶-鄉愿福利國家之社會救助官僚實作
14.
女性單親家庭福利政策及需求之探討-以台中市低收入戶女性單親家庭為例
15.
社會救助法以工代賑方案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