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一)書籍
1.《2006年中國的國防》,北京: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6年12月。
2.《2010年中國的國防》,北京: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1年3月。
3.《中華民國89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2000年8月。
4.《中華民國97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2008年9月。
5.《中華民國98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2009年9月。
6.《中華民國99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2010年9月。
7.《中華民國100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2011年9月。
8.《國軍軍語辭典》,台此:國防部,2004年3月。
9.丁樹範,《中共軍事思想的發展》,台北:唐山出版杜,1996年9月。
10.王文榮,《戰略學》,台北:國防大學,2001年10月。
11.亓樂義,《捍衛行動》,台北:黎明文化,2006年12月。
12.尹元隆譯,容安瀾(Alan D. Romberg)、麥戴偉特(Michael McDevitt)著,《中共與飛彈防禦:美中戰略關係》,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12月。
13.石之瑜,《中共外交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2月。
14.任德厚,《政治學》增訂五版,台北:三民書局,1999年4月
15.朱宏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2000年4月。
16.曲立樹主編,《航空母艦及其剋星》,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2003年4月。
17.何世同,《戰略概論》,台北:黎明文化,2004年9月。
18.吳彩光編,《中共最新術語彙編(1977-1985年)》,台北:國防部總攻戰部,1985年7月。
19.吳奇達、高一中、黃俊彥譯,蘇珊‧布斯卡(Susan M. Puska)編,《下下一代的共軍》,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2月。
20.吳惠民等譯,Mark Burles and Abram N. Shulsky著,《中共動武方式》,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3月。
21.吳惠民譯,Keith Crane, Roger Cliff, Evan Medeiros, James Mulvenon, William Overholt合著,《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機會與挑戰》,台北:國防部空軍司令部,2008年9月。
22.吳福生譯,Zahmay M. Khalilzad等著,《美國與崛起中的中共-戰略與軍事意涵》,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10月。
23.吳戶粦,《高技術戰爭與國防現代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1年11月。
24.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關中心,1995年12月初版3刷。
25.沈偉光,《戰爭新思維》,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年1月。
26.林中斌,《核霸-透視跨世紀中共戰略武力專文:點穴戰》,台北:學生書局,1999年2月。
27.林中斌主編,《廟算臺海-新世紀海峽戰略態勢》,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12月。
28.林中斌,《以智取勝-國防兩岸事務》,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出版,2005年1月。
29.林中斌,《偶爾言中-林中斌前瞻短評》,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0月。
30.林宗達,《震懾屈敵-中共信息戰之威懾戰》,台北:晶典文化事業出版社,2005年5月。
31.林宗達,《先發制人-中共信息戰之制敵機先》,台北:晶典文化事業出版社,2005年5月。
32.林宗達,《以劣勝優-中共信息戰之不對稱戰》,台北:晶典文化事業出版社,2005年5月。33.李美華等譯,Earl Babbie 原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台北:時英出版社,1998年2月。
34.李育慈譯,施道安(Andrew Scobell)、伍爾澤(Larry M.Wortzel)編,《中共軍力成長》,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4年1月。
35.李繼紅主編,《局部戰爭戰役政治工作》,北京:國防大學出版杜,1992年7月。
36.周林、魏俊岐、徐利劍、韓玉敏、盧曉莉,《未來戰爭的制勝之道》,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年1月。
37.倪世雄著,包宗和校訂,《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出版社,2003年3月。
38.胡光正、簫顯社編,《影響到二十一世紀的爭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12月。
39.高一中譯,羅伊德‧馬修著,《挑戰美國:美國會被打敗嗎?》,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11月。
40.高一中譯,石明楷(Mark A. Stokes)著,《中共戰略現代化》,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4月。
41.高一中譯,Abram N. Shulsky著,《嚇阻理論與中共行為》,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11月。
42.秦耀祁主編,《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概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1年12月。
43.紐先鍾譯,克勞塞維茲著,《戰爭論精華》,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8月。
44.紐先鍾譯,Ander Beanfre原著,《戰略緒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9月。
45.鈕先鍾,《中國戰略思想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11月。
46.紐先鍾,《戰略研究入門》,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9月1日。
47.袁方,《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書局,2002年5月。
48.翁明賢主編,《2010中共軍力評估》,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1月。
49.翁明賢主編,翟文中、蘇紫雲合著,《新戰爭基因:RMA,軍事事務革命》,台北:時英出版社,2001年5月。
50.翁明賢,《新戰略論》,台北:五南出版社,2007年8月。
51.翁明賢,《解構與建構:臺灣的國家安全戰略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2010年4月。
52.國防部史編局譯,克勞塞維茲著,《戰爭論》,台北:國防部史編局,1991年。
53.國防部史編局譯,Antoine Henri Jomini原著,《戰爭藝術》,台北:國防部史編局,1995年。
54.國防部史編局印頒,《美國國防部軍語辭典》,台北:國防部史編局,1995年6月。
55.國防部史編局譯,C.Dennison Lane,etc,ed.著,《中共軍事現代化》,台北:國防部史編局,1998年7月。
56.國防部史編局譯,漢斯‧拜尼迪克(Hans Binnendijk)主編,《中共戰略趨勢》,台北,國防部史編局,1999年4月。
57.國防部情報參謀次長室譯,David A. Shlapak編,《可怕的海峽?中共-臺灣衝突之軍事層面及美國政策選擇》,台北,國防部,2001年1月。
58.國防部史編局譯,漢斯‧拜尼迪克(Hans Binnendijk)主編,《中共戰略趨勢》,台北,國防部史編局,1999年4月。
59.國防部史編局譯,James R. Lilley and David Shambaugh著,《共軍的未來》,台北:國防部史編局,2000年8月。
60.國防部史編局譯,布魯辛斯基著,《中共軍文變化》,台北:國防部史編局,2006年4月。
61.國防部史編室譯,許勖(Uk Heo)、謝爾.霍羅威茨(Shale A. Horowitz),《亞洲衝突:南北韓、臺海、印巴》,台北:國防部史編室,2008年10月。
62.陳舟,《現代局部戰爭理論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9年3月。
63.陳東龍,《中共軍備總覽》,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2000年11月。
64.陳東龍,《新世代共軍》,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2003年4月。
65.郭修煌主編,《精確制導技術》,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9年8月。
66.張五岳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
67.張德方,《臺海戰略安全研析-美國軍事介入臺海軍事衝突可能性之研究》,桃園:國防大學,2005年12月。68.張旭成主編,《中共看未來戰爭》,台北:大晟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12月。
69.張明濬,《解放軍戰略決策的辯證》,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2003年。
70.許衍華,《精兵合成高效-中共高技術局部戰爭能力的虛實》,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5年4月。
71.喬良、王湘穗,《超限戰》,北京:共軍文藝出版社,1999年7月。
72.曾復生,《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一輯》,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4年11月。
73.曾復生,《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二輯》,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4年11月。
74.曾復生,《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三輯》,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6年10月。
75.曾祥穎譯,日本岡崎研究所彈道飛彈防禦小組著,《新核武戰略及日本彈道飛彈防禦》,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11月。
76.黃天中、潘錫堂合著,《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五南出版杜,1994年4月初版2刷。
77.黃文啟譯,Roy Kamphausen & Andrew Scobell編,《解讀共軍兵力規模》,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10年8月。
78.黃文啓譯,美國防部,《2010年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撿討報告》,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10年11月。
79.黃淑芬譯,Andrew Scobell & Larry M. Wortzel編,《中共軍文變化》,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6年4月。
80.彭光謙、王光緒,《軍事戰略》,北京:軍事科學院,1989年
81.彭光謙,《中國軍事戰略問題研究》,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
82.鈕文英,《教育研究方法論文寫作》,台北:雙葉書廊,2007年1月。
83.溫熙森,《國防科學技術論》,北京:國防科技大學出版杜, 1995年12月。
84.楊建安譯,竹田純一原著,《中共的高科技人民戰爭》,亞太安全譯文彙輯Ⅱ,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
85.楊紫函譯,James C. Mu1venon等合著,《中共對美國軍事變革之反應》,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10年2月。
86.齊正鈞主編,《新時期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發展》,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1年。
87.廖文中主編,《中共軍事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1年。
88.趙錫君主編,《懾戰-導彈威懾縱橫談》,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3年5月。
89.趙雲山,《中國導彈及其戰略─共軍的核心武器》,台北:明鏡出版社,1997年4月。90.趙全勝,《解續中國外交政策》,台北:月旦出版杜,1999年5月。
91.蔣緯國,《國家戰略概論》,台北:三軍大學,1979年。
92.滕建群等譯,Harlan K.Ullman等著,《世界新軍事變革譯叢-震懾論》,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年1月。
93.鄧定秩,《國家戰略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中華戰略學會,2007年1月。
94.潘明宏等譯,Chava Frankfort-Nachmias.ed.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2001年。
95.閻鑄,《軍事戰略導論》,北京:社會科學院, 1992年。
96.蕭光霈譯,美國國防部編,《2006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檢報告》,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7年5月。
97.蔡鳳震、田安平等著,《空天一體作戰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8月。
98.蔡翼主編,《崛起東亞-聚焦新世紀共軍》,台北:勒巴克顧問公司,2009年9月。
99.謝永亮,《未來軍事家必讀之必勝兵法》,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5年5月。
100.謝茂淞,《亢龍有悔-中共反介入戰略之研究》,台北:高手專業出版社,2010年3月。
101.蘇彥榮主編,《軍界熱點聚焦-高技術局部戰爭概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杜,1994年4月。
(二)期刊
1.丁樹範,〈中共精簡軍隊內容、性質、未來〉,中國大陸研究,第35卷第9期,台北,1992年9月。
2.何任華譯,〈美國憂心中共日益壯大〉,空軍學術雙月刊第594期,台北,空軍總司令部,2006年10月。
3.吳兵,〈當代中國航天器的發展〉,現代軍事第390期,北京:現代軍事雜誌社,2009年7月。
4.吳傳國,〈嚇阻在國家安全戰略上的運用與實踐─兼論小國嚇阻之道〉,國防雜誌雙月刊第24卷第2期,桃園八德,國防大學,2009年4月。5.李柏彥譯,Timothy L.Thomas著,〈中共軍事戰略思維〉,國防譯粹第35卷第8期,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8年8月。
6.李柏彥譯,H. B. Warimann著,〈再談中共軍事現代化〉,國防譯粹第35卷第9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8年9月。
7.李柏彥譯,〈中共新水下核武嚇阻戰略、準則與能力〉,國防譯粹第35卷第10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8年10月。
8.李柏彥譯,Sam J.Tangredi著〈反制中共攻船彈道飛彈〉,國防譯粹第37卷第6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10年6月。
9.李育慈譯,Richard Halloran 著,〈共軍威脅日增〉,國防譯粹第37卷第7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10年7月。
10.孟昭宇、段伴虬、劉達生、劉基全,〈多戰區、多波、多層彈道飛彈防禦問題探討〉,國防雜誌雙月刊第22卷第4期,桃園八德,國防大學,2007年8月。11.周敦彥譯,Norman Friedman著〈中共致力發展攻船彈道飛彈〉,國防譯粹第33卷第11期,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6年11月。
12.姚雲竹,〈中國的核戰略〉,中國學者看世界-國際安全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1月。
13.高一中譯,Doug Richardson著,〈戰略打擊:各國彈道飛彈發展現況〉,國防譯粹第36卷第2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9年2月。
14.袁治中譯,Joseph G. Garrett and Peter Franklin 著,〈全球彈道飛彈防禦〉,國防譯粹第34卷第11期,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7年11月。
15.馬振坤,〈中共軍力擴張與限制〉,國防雜誌雙月刊第21卷第6期,桃園龍潭,國防大學,2006年12月。16.唐仁俊,〈中共對信心建立措施之立場、實踐經驗與策略運用〉,中國大陸研究季刊,第47卷第1期,台北,2004年3月17.唐仁俊,〈中共軍事戰略發展與演變〉,空軍軍官雙月刊,岡山,2005年1月第124期。
18.陳子平,〈中共「不對稱作戰」的發展與影響─從美國《2006年中共軍力報告》的觀察〉,國防雜誌雙月刊第21卷第6期,桃園龍潭,國防大學,2006年12月。19.章俊文,〈中共「傳統戰略精準打擊/區域拒止」武器開發及相關材料工程發展〉,空軍學術雙月刊第620期,台北:空軍學術雙月刊社,2011年2月1日。
20.張德方,〈美國尋求解除來自太空的威脅〉,國防雜誌第19卷第2期,桃園龍潭:國防大學,2004年2月。
21.曾復生,〈美國因應「中國崛起」趨向細緻靈活〉,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析)100-006 號,台北:2011年3月4日
22.曾復生,〈共軍發展嚇阻戰略的新趨勢〉,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548期,台北:2011年3月25日
23.曾復生,〈美新任國防部長對共軍發展的看法〉,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602期,台北:2011年7月27日。
24.越勇民等,〈現代條件下人民戰爭指導原則探討〉,國防大學學報,北京:1999年第2期。
25.黃文啓譯,Henry A. Obering Ⅲ著〈美國彈道飛彈防禦現況報告及未來規劃〉,國防譯粹第34卷第1期,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7年1月。
26.黃文啟譯,Richard Halloran著,〈中共崛起〉,國防譯粹第34卷第11期,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7年11月。
27.黃淑芬譯,Larry M. Wortzel著〈中共核武的作戰、訓練、準則、指管及戰役規劃〉,國防譯粹第34卷第9期,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7年9月。
28.黃淑芬譯,Larry J. Dodgen著〈整合全球飛彈防禦〉,國防譯粹第33卷第5期,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6年5月。
29.舒孝煌,〈美國海軍最新攻擊潛艇維吉尼亞號舉行命名儀式〉,全球防衛雜誌第229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3年9月30.傅應川,〈從美國2008年「中國軍力報告」看亞太地緣戰略情勢發展〉,中華戰略學刊97年冬季刊,台北:中華戰略學會,2008年12月。31.趙春山,〈論中共的對外開放政策〉,東亞季刊第26卷第1期,1994年7月32.廖文中,〈中共核武戰略現代化〉,全球防衛雜誌第249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5年5月。
33.劉德海,〈後冷戰時期中共對朝鮮半島政策與日本政策〉,國際關係學報第9期,台北:政治大學,1994年10月34.劉斐,〈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基本系統建設完成的影嚮與展望〉,中國航天第5期,北京:中國航天編輯部,2011年5月),
35.蔡志昇,〈共軍軍種戰略之研析(上)〉,空軍軍官雙月刊第136期,高雄,空軍軍官學校,2007年10月。
36.蔡志昇,〈共軍軍種戰略之研析(下)〉,空軍軍官雙月刊第137期,高雄,空軍軍官學校,2007年12月。
37.鄭大誠,〈中共飛彈對國際之威脅〉,陸軍學術雙月刊第491期,桃園:陸軍學術雙月刊社,2007年2月。38.鄭繼文,〈中共彈道和反艦飛彈發展〉,全球防衛雜誌第110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1993年10月。
39.鄧小平,〈在軍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40.錢錕,〈美國海軍X-47B艦載無人機研製計劃〉,現代軍事第387期,北京:現代軍事雜誌社,2009年4月
41.鍾堅,〈中共航太計畫對我國家安全之影響〉,尖端科技216期,台北: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2002年8月。42.應天行,〈珠海航展外一章─中共發射「北斗一號」導航衛星的展望〉,全球防衛雜誌第197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出版社,2001年1月。
43.應紹基,〈中共的導航定位衛星系統〉,國防雜誌第18卷第12期,桃園龍潭:國防大學,2003年6月。44.譚傳毅,〈高技術條件下解放軍之作戰指導〉,跨世紀兩岸軍力發展與區域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空軍官校,1999年。
45.蘭寧利,〈中國的反艦彈道飛彈〉,亞太防務雜誌第620期,台北:粵儒文化創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2010年3月。
(三)論文
1.呂其國,〈中共「反介入戰略」中電子戰能力虛實〉,(台北: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6月。2.馬仕偉,〈中共「反介入戰略」中反潛作戰能力虛實〉,(台北: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6月。3.秦君惕,〈中共高技術局部戰爭能力之研究-以「天軍」發展為例〉,(台北: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6月。4.陳金寧,〈中共「空天一體」戰略能力虛實評估-以空天戰場C4ISR系統發展為例〉,(台北: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6月。5.程盈彰,〈中共「反介入戰略」中核動力潛艦的能力虛實〉,(台北: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6月)。6.劉正弘,〈中共「反介入戰略」空軍嚇阻能力虛實〉,(台北: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6月)。7.羅承烈,〈中共的高技術局部戰爭能力之研究─以彈道飛彈發展為例〉,(台北: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6月。(四)報紙
1.人民日報(北京)。
2.大公報(北京)。
3.中央日報(台北)。
4.中國時報(台北)。
5.共軍報(北京)。
6.自由時報(台北)。
7.旺報(台北)。
8.青年日報(台北)。
9.解放軍報(北京)。
10.環球時報(北京)。
11.聯合報(台北)。
12.蘋果日報(台北)。
二、英文書目
1.《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7》(美國2007年中共軍力報告書),美國國防部下載。
2.《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8》(美國2008年中共軍力報告書),美國國防部下載。
3.《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9》(美國2009年中共軍力報告書),美國國防部下載。
4.《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0》(美國2010年中共軍力報告書),美國國防部下載。
5.AIR & SPACE POWER
6.Ballistic Missile Proliferation and Geopolitics of terror,Jane,s International Defense Review, vol.10, no.12, Dec.1998.
7.Ballistic Missile Shadow Lengthens, Jane,s International Defense Review, vol.2, no.2, Feb.1997.
8.China,s View of Strategic Weapons, Jane,s Intelligence Review, vol.8, no.3, Mar.1996.
9.Jane,s Defense Weekly.
10.Jencks, Harlan,“People’s War Under Modern Conditions:Wishful Thinking, National Suicide, or Effective Deterrent?”The China Quarterly 98(June 1984)
11.Mark Burles and Abram N, Shulsky, Patterns in China’s Use of Force: Evidence from History and Doctrinal Writings (Washington D. C.:Santaa Monica, 2000)
12.Roger Cliff, Mark Burles, Michael S. Chase, Derek Eaton, Kevin L. Pollpeter, “Entering the Dragon’s Lair-Chinese Antiaccess Strategi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Santa Monica, CA:RAND Corporation, 2007)。
13.Wendell Minnick,〈China''s Anti-Access Plans Worry U.S Navy〉《Defense News》,March 17,2008。
三、網際網路
1.hinet新聞網,〈中國東風16導彈正式服役〉,2011年8月29日http://times.hinet.net/times/article.do?newsid=5980009 &option=mainland
2.大公網,〈美刊:中國1900枚導彈阻美入台〉,2010年4月11日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10/04/11/junshi07-1241811.htm
3.中國評論新聞網,〈美智庫提出擊敗共軍反介入戰法的“妙計”〉, 2010年5月21日,http://www. chinareviewnews.com /doc/1013/2/9/5/101329578.html? coluid=4&kindid=16&docid=101329578
4.中國評論新聞網,〈外媒:美航母不入黃海默認屬中國勢力範圍〉,2010年7月31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doc/1013/9/7/7/101397799.html?coluid=4&kindid=16&docid=101397799&mdate=0730235439
5.中國評論新聞網,〈美智庫質疑中國彈道導彈反航母缺乏偵察手段〉,2010年8月15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doc/1014/1/4/9/101414955.html?coluid=4&kindid=16&docid=101414955&mdate=0815094659
6.中國評論新聞網,〈美稱中國反航母彈道導彈命中率最高達50%〉,2010年8月11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doc/1014/1/0/8/101410821.html?coluid=4&kindid=16&docid=101410821&mdate=0811102711
7.中國評論新聞網,〈美稱中國三遙感衛星組監視網導引DF21D〉,2010年8月20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doc/1014/2/0/4/101420427.html?coluid=0&kindid=0&docid=101420427&mdate=0820102615
8.中國評論新聞網,〈社評:臺灣為誰建構飛彈防禦系統?〉,2010年9月8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4 /3/8/3/101438387.html?coluid=93&kindid=3850&docid=101438387&mdate=0908001711
9.中國評論新聞網,〈美國獵鷹高超音速飛行器將成為常規戰略武器〉,2011年8月19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8/0/5/4/101805449.html?coluid=4&kindid=16&docid=101805449&mdate=0819101428
10.東方網,〈反航母武器:中國東風21C中程彈道導彈〉,2009年9月22日,http://big5.eastday.com:82/gate/big5/mil. eastday.com/eastday/mil1/m/ybzbqjd/u1a4679944.html
11.東方網,〈美少將反駁航母無用論稱中國反航母導彈不足懼〉,2009年9月12日, http://big5.eastday.com:82/gate/ big5/mil.eastday.com/m/20090912/u1a4653648.html
12.東方網,〈專家稱中國導彈具備反航母能力需要5年以上時間〉,2009年9月25日,http://big5.eastday.com:82/gate/ big5/mil.eastday.com/eastday/mil1/m/60year/u1a4687074.html
13.海峽資訊網,〈東風-21D提升戰力 成中國反外部介入戰的殺手〉,2010年9月8日,http://www.haixiainfo.com.tw/118530.html
14.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華美因應中共「反介入戰略」的思維〉,2010年6月17日,http://www.npf.org.tw/getqr/7677
15.新華網,〈美軍稱中國導彈配新雷達可獵殺航母〉,2008年12月4日,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 xinhuanet.com/mil/2008-12/04/content_10456404.htm
四、參考網站
1.大公網,http://www.takungpao.com.hk
2.大軍事網,http://www.dajunshi.com
3.王朝網路,http://tc.wangchao.net.cn
4.中央社,http://www.cdns.com.tw
5.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
6.中國國防科技信息中心,http://home.cetin.net.cn:8080
7.中國國防報,http://news.boxun.com
8.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9.中國網,http://big5.china.com.cn
10.中青網,http://news.backchina.com
11.中華網,http://military.china.com
12.世界新聞報,http://gb.cri.cn
13.百度網,http://hi.baidu.com
14.自由時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15.東方軍事網,http://mil.eastday.com
16.東森新聞報,http://www.ettoday.com.tw
17.空軍世界,http://www.airforceworld.com
18.政策資訊,http://www.policy.com
19.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http://www.ncuscr.org
20.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http://www.ncalp.org
21.美國白宮,http://www.whitehouse.gov.tw
22.美國國防部,http://www.defenselink.mil
23.美國國務院,http://www.state.gov
24.美國蘭德公司,http://www.rand.org/publications/RB/RB32.html
25.軍事天地網,http://mil.big5.anhuinews.com
26.軍事博覽報,http://jczs.sina.com.cn
27.香港文匯報,http://www.wenweipo.com
28.倍可親全球快訊,http://news.backchina.com
29.海峽資訊網,http://www.haixiainfo.com.tw
30.國防部軍事新聞網,http://news.gpwb.gov.tw
31.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
32.國際展望雜誌,http://mypaper.pchome.com.tw
33.國際線上,http://big5.cri.cn
34.陸委會,http://www.mac.gov.tw
35.華夏經緯網,http://big5.huaxia.com
36.華聯網,http://www.newsgogo.com
37.項目2049年學會,http://project2049.net/
38.搜狐網,http://www.sohu.com
39.新浪網,http://www.sina.com.cn
40.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
41.鼎盛軍事,http://mil.jschina.com.cn
42.維克斯討論區,http://www.wahas.com
43.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
44.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http://www.csis.org
45.龍虎網,http://www.longhoo.net
46.聯合國,http://www.un.org.tw
47.聯合報,http://udn.com
48.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ma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