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3 03:1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思宜
研究生(外文):Szu-Yi Lee
論文名稱:概念構圖學習策略對國中學生自然科學習成就及後設認知能力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Effects of Concept Mapping Learning Strategy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ciences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Metacognition Ability
指導教授:黃雅萍黃雅萍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a-Ping Huang
口試委員:蘇照雅李世忠
口試日期:2012-06-0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科技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1
中文關鍵詞:概念構圖後設認知自然科學習成就
外文關鍵詞:concept mapmetacognitionscience learning achieve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34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的目的在了解不同型式的概念圖學習策略對自然科學習成就及後設認知能力之影響。採準實驗研究法,以國中三年級四班 136 人為研究對象,分成填充概念圖組、閱讀概念圖組、自繪概念圖組及傳統教學法組。每組再依據其國二自然科六次段考成績的平均值區分成科學程度高分組、中分組、低分組三種層次,探討教學法與科學程度在自然科學習成就及後設認知能力的交互作用情形,以及不同教學法對自然科學習成就及後設認知能力的影響。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為自然科學習成就測驗及後設認知量表,採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以自然科學習成就前測及後設認知前測作為共變量,自然科學習成就後測及後設認知後測為依變項進行二因子共變數分析。研究結果為:
(一)教學法對自然科學習成就的影響
1.教學法和科學程度之間有交互作用的情形。
2.對科學程度高分組而言,概念圖學習法是優於傳統教學法的,但三種型式的概念圖法則沒有顯著差異。
3.對科學程度中、低分組而言,三種型式的概念圖法及傳統教學法皆沒有顯著差異。
(二)教學法對自然科學習成就進步量的影響
1.教學法和科學程度之間沒有交互作用的情形。
2.填充概念圖法優於傳統教學法。
(三)教學法對後設認知的影響
1.教學法和科學程度之間沒有交互作用的情形。
2.概念圖學習法優於傳統教學法。
3.三種型式的概念圖法則沒有顯著差異。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concept map learning strategy in different patterns on natural science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metacognitive
abilities. The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was adopted in the study. The subjects participating in the study were 136 seniors from four classes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filling concept map, reading concept map,self-drawing concept map,and traditional methodology. Each group was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high,medium and low,by the mean score of six monthly natural science exams for the junior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ethodology and science competence in natural science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metacognitive abilities as well as the effects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methodology have posed on natural science achievement and metacognitive abilities.
The research tools for the present study were natural science learning achievement test and metacognition scale. The study has the nonequivalent pretest-posttest design with pretest of natural science achievement and pretest of
metacognition as the covariates,posttest of natural science achievement and posttest of metacognition as the dependable variables for two-way ANCOVA.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below.
1.The effect of methodology on science learning achievement
1)There was an interactive effect between methodology
and science level.
2)For the “high”group,concept map learning wa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methodology. Nevertheles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three different
patterns of concept map.
3)For the “medium”and “low”group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three patterns of
concept maps and traditional methodology.
2.The effect of methodology on science learning achievement on progress scale
1)There was no interactive effect between methodology and
science level.
2)Filling concept map wa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methodology.
3.The effect of methodology on metacognition
1)There was no interactive effect between methodology and
science level.
2)Concept map learning wa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methodology.
3)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three
patterns of concept map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概念圖的內涵 9
第二節 後設認知 22
第三節 概念圖在教學上的實證研究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 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6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教學設計 50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54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55
第一節 教學法對自然科學習成就的影響 55
第二節 教學法對自然科學習進步量的影響 75
第三節 教學法對後設認知的影響 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 結論 89
第二節 建議 90
參考文獻 92
附錄一 自然科學習成就測驗 98
附錄二 後設認知策略量表 102
附錄三 概念圖學習活動教案 107
附錄四 概念圖學習活動學習單 110
附錄五 概念圖學習活動ppt 115
附錄六 三種型式之概念圖學習單 124
附錄七 各單元之概念圖 128
表目錄
2-1-1 概念圖在教育上的四大應用向度 20
3-1-1 實驗變項項目整理表 41
3-1-2 實驗設計模式 42
3-3-1 各項教學處理之人數表 43
3-3-2 科學程度分組人數 44
3-3-1 自然科學習成就測驗雙項細目表 46
3-3-2 自然科學習成就測驗試題分析整理表 47
3-3-3 自然科學習成就測驗難易度題數統計表 48
3-3-4 自然科學習成就測驗鑑別度題數統計表 48
3-4-1 概念圖學習活動之課程設計 51
3-4-2 概念圖融入各單元之課程設計 52
3-4-3 實驗處理分項說明表 52
4-1-1 各種教學法中不同科學程度學生自然科學習成就後測之描述性統計 55
4-1-2 組內回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56
4-1-3 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56
4-1-4 科學程度高分組之敘述統計 57
4-1-5 科學程度高分組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57
4-1-6 科學程度高分組學生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差 58
4-1-7 科學程度高分組調整後平均數差異之事後比較 58
4-1-8 科學程度高分組在不同教學法下自然科學習成就影響之差異情形 59
4-1-9 科學程度中分組之敘述統計 59
4-1-10 科學程度中分組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59
4-1-11 科學程度中分組學生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差 60
4-1-12 科學程度中分組調整後平均數差異之事後比較 60
4-1-13 科學程度中分組在不同教學法下自然科學習成就後測差異情形 61
4-1-14 科學程度低分組之敘述統計 61
4-1-15 科學程度低分組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61
4-1-16 科學程度低分組學生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差 62
4-1-17 科學程度低分組調整後平均數差異之事後比較 62
4-1-18 科學程度低分組在不同教學法下自然科學習成就後測差異情形 63
4-1-19 填充概念圖組之敘述統計 63
4-1-20 填充概念圖組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63
4-1-21 填充概念圖組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差 64
4-1-22 填充概念圖組調整後平均數差異之事後比較 64
4-1-23 不同科學程度在填充概念圖組自然科學習成就差異情形 65
4-1-24閱讀概念圖組之敘述統計 65
4-1-25閱讀概念圖學習策略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65
4-1-26閱讀概念圖組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差 66
4-1-27閱讀概念圖組調整後平均數差異之事後比較 66
4-1-28不同科學程度在閱讀概念圖法自然科學習成就後測差異情形 67
4-1-29自繪概念圖組之敘述統計 67
4-1-30自繪概念圖組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67
4-1-31自繪概念圖組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差 68
4-1-32自繪概念圖組調整後平均數差異之事後比較 68
4-1-33不同科學程度在閱讀概念圖法下自然科學習成就後測差異情形 69
4-1-34傳統教學組之敘述統計 69
4-1-35傳統教學組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69
4-1-36傳統教學組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差 70
4-1-37傳統教學組調整後平均數差異之事後比較 70
4-1-38不同科學程度在傳統教學法下自然科學習成就後測差異情形 71
4-2-1自然科學習成就進步量的描述性統計 75
4-2-2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6
4-2-3不同教學法之自然科學習進步量平均數標準差統整表 76
4-2-4教學法對自然科學習成就進步量之事後比較 77
4-2-5不同教學法對自然科學習成就進步量之差異情形比較表 78
4-3-1不同教學法下各種科學程度學生後設認知後測的描述性統計 80
4-3-2四種不同教學法的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81
4-3-3不同型式概念圖三個組別的組內迴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81
4-3-4閱讀概念圖、自繪概念圖及傳統教學法等三組別的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考
驗摘要表 82
4-3-5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82
4-3-6三種型式之概念圖學習策略的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差 83
4-3-7三種型式之概念圖學習策略平均數差異之事後比較 83
4-3-8三種型式的概念圖對後設認知後測之差異情形 83
4-3-9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84
4-3-10閱讀概念圖、自繪概念圖及傳統教學法的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差 84
4-3-11閱讀概念圖、自繪概念圖及傳統教學法的平均數差異之事後比較 85
4-3-12三種教學法對後設認知之差異情形 85
4-3-13詹森-內曼分析摘要表 86
4-3-14後設認知前測分數低於98.41之人數統計表 87
圖目錄
2-1-1 概念圖的結構組織舉例說明 11
2-1-2 概念圖的概念圖 14
2-2-1 Flavell的後設認知模式 22
2-2-2 Brown的後設認知模式 23
2-2-3 Paris的後設認知模式 24
2-2-4 本研究的後設認知模式 26
3-1-1 研究架構圖 39
3-2-1 研究對象分組圖 45
3-4-1 研究流程圖 53
4-3-1填充概念圖組及傳統教學法之迴歸線相交情形圖 86


中文部分
王士豪(2007)。應用概念圖教學探討國中生學習成效之研究-
以「功」單元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碩士論文。
王靜如、周錦婷(2008)。國小教師科學教學基準系列報導(六):教
學與學習。屏東教大科學教育,27,35-49。
丘立岡(2006)。教學原理-學習與教學。台北:學富。
江淑卿(1997)。知識結構的重要特性之分析暨促進知識結構教學策
略之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

吳文芳(2006)。不同概念構圖教學策略對社會領域學習成就研究。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
文。
吳鳳君(2011)。概念構圖學習策略對國二學生概念連結能力之影
響-以「電解質與酸鹼鹽」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李咏吟(2001)。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台北:心理。
李明芬(1997)。從另類觀點詮釋後設認知。社會教育學刊,26,
181-203。
李妍儀(2004)。國中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的概念構圖之探討。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論文。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商鼎。
余民寧、陳嘉成(1996)。概念構圖:另一種評量方法。國立政治大學
學報,73,161-200。
余寧民、陳嘉成、潘雅芳(1996)。概念構圖法在測驗教學上的應
用。中國測驗年會測驗年刊,43,195-212。
邱上真(1989)。知識結構評量:概念構圖技巧的發展與試用。特殊
教育學報,4,215-244。
周文欽、歐滄和、王蓁蓁(2005)。學習輔導。台北:國立空中大
學。93
林志忠(1999)。後設認知策略對資優兒童科學解題能力影響之研。
師大學報,1&2,61-81。
林素妃(2007)。運用概念圖教學探究國中生概念改變之研究-以
「壓力」單元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
文。
林純年 (1997)。概念圖對國小學童自我學習科學說明資料之影響。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筱雯(2002)。運用概念構圖為後設認知工具於國小二年級自然科
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建平(1997)。學習輔導: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林進才(1999)。教學原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達森(2005)。不同導入訓練歷程之「概念構圖教學法」對國小階
段生物能量概念學習與態度影響之實徵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9,
105-122。
洪琮琪(2002)。網路出題與合作學習對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成功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欣(2007)。概念構圖學習成效與影響因素之相關性研究。國立
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欣、于富雲(2006)。概念構圖學習成效相關影響因素之探討。
中華民國第 22 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265-271。
陳嘉成(1998)。合作學習式概念構圖在國小自然科教學之成效研
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1,107-128。
陳嘉成、余民寧(1996)。概念構圖:另一種評量方法。國立政治大
學學報,73,161-200。
陳嘉成、余民寧(1998)。以概念構圖為學習策略之教學對自然科學
習的促進效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7,201-235。
柴蘭芬、林志哲、林淑敏(2006)。教育心理學。台北:台灣培生
郝永崴、鄭佳君、何美慧、林宜真、范莎惠、陳秀玲(2007)。有效
教學法。台北:五南。94
教育部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綱要及實施要點。台北:教育部。
梁青惠(2005)。後設認知策略在高商會計學課程教學之探討。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商業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麗萍(2010)。概念圖之物理教學研究。東北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
碩士論文。
程炳林(2000)。中學生自我調整學習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玉佳(2003)。概念構圖與摘要對不同性別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達三(2006)。概念圖在科學教學上的應用。研習資訊,23(4),
75-86。
黃萬居(1993)。國小學生的概念構圖和自然科學習成就之研究。台
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4,47-59。
喻鴻鈞(2001)。概念構圖促進國中學生「密度」概念學習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世頌(1990)。教育心理學。台北:三民。
楊宗仁(1991)。後設認知的源起及其理論。資優教育季刊,38,
16-25。
楊明祥(2003)。融入概念構圖教學策略於國中光學單元之研究。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天民(2002)。概念構圖對國小學童自然科學學習成就、學習態度
及態度改變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自然科學教
學碩士論文。
蔡佳芳(2004)。以概念構圖評量方式探討運用改良式概念圖之學習
成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新德(2008)。不同的概念圖策略與線上搜尋能力關係探討-以國
小高年級學童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論文。
蔡麗萍、吳麗婷、陳明德(2004)。從概念構圖研究探討其在教學上
之應用。台東特教,19,48-55。
鄭麗玉(2006)。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簡惠燕(2000)。國小學童在科學問題解決過程中創造力及後設認知
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秀豔、賴阿福(2008)。電腦概念構圖軟體融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
技領域教學之學習成效—以環保概念為例。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
刊,50,1-20。
謝富榮(2006)。概念構圖策略與認知型能對國小自然科網路化學習影
響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7,83-110。
戴衛慶(2010)。促進後設認知及科學探究能力之國小自然科教學行
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96

西文部分
Akinsanya, C. & Williams, M. (2004). Concept mapping for
meaningful learning.Nurse Education Today, 24(1), 41-46.
Carroll, J. B. & Timpson, William M. (2002). Concept
mapping: A tool for teaching,training, and technical
assistance. Journal of Adult Education. 31(1),1-7.
Diekhoff, G. M. & Diekhoff, K. B. (1982). Congitive maps as
a tool in communicating structural knowledge. Educational
Technology,22(4),28-30.
Flavell, J. H. (1976). Metacognitive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fnitive delelopment
inquiry.American Psychologist,34,906-911.
Flavell, J. H. (1985). Cognitive Development.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Flavell, J. H., Miller, P. H., & Miller, S. A. (2002).
Cognitive Development.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Flavell, J. H. (1976). 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 In Resnick, L. (Ed.)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einze-Fry, J. A. (1987). Evaluation of concept mapping as
a tool for meaningful education of college biology
student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48(1), ED
954. (University Microfilms No. DA 8736742).
Novak, J. D. (1990). Concept maps and Vee diagrams: two
metacognitive tools to facilitate meaningful learning.
Instructional Science, 19(1),29-52.
Novak, J. D. (1996). Concept mapping:A tool for improving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Novak, J. D. & Gowin, D. B. (1984). Learning how to learn.
Cambridge, Londi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ovak, J. D. & Musonda, D. (1991). A twelve-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science concept learning. Journal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28, 117-153.97
Oliver, K. M. (2009). An investigation of concept mapping
to improve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science texts.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18(5), 402-
414.
Pankratius, W. J. (1990). Building an organized knowledge
base:concept mapping and achievement in secondary school
physic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7
(4),315-333.
Paris, S. G., Lipson, M. Y., & Wixson, K. K. (1983) .
Becoming a strategic reader.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 293-316.
Reigeluth, C. M. (1979). In Search of a Better Way to
Organize Instruction: The ElaborationTheory.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2(3), 8-14.
Ritchhart, R., Turner, T., & Hadar, L. (2009). Uncovering
students'' thinking about thinking using concept maps .
Metacognition and Learning , 4(2),145-159.
Ruiz-Primo, M. A. & Shavelson, R. J. (1996). Problems and
Issues in the use of concept maps in science assessmen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33(6), 569-600.
Schmid, R. F. & Telaro, G. (1990). Concept mapping as an
instructional strategy for high school biolog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4, 78-85。
Seaman, T. (1990). On the high road to achievement:
cooperation concept mapping.ERIC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35140
Shavelson, R. J. (1974). Methods for examining
representations of subjectmatter structure in a student’
s memor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11,
231-249.
Stice, C. F. & Alvarez, M. C. (1986). Hierarchical concept
mapping:Young children learning how to learn. ERIC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74-946.
Wallace. J. D. & Mintzes, J. J. (1990). The concept as a
rsearch tool:Exploring conceptual change in biolo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7,923-93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