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秀燕 (2002)。國中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CCU0332040王柏壽 (1986)。幼兒同儕關係之研究。嘉義師專學報,16,179-208。王柏壽 (2004)。班級裡的人際關係。教師之友,45(2),15-24。王健任 (2004)。國中生網路遊戲成癮傾向及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93NHLTC576004
王勝欽 (2003)。青少年在網咖中使用網路成癮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KNU0395031王澄華 (2001)。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江南逸 (2003)。國中生使用網路之偏差行為和網路沈迷程度對生活適應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CCU00102025
朱美慧 (2000)。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李安妮 (1986)。社會連結與少年偏差行為。中國社會學刊,10:137-161。
李旻陽 (1994)。國中學生學業成績、師生互動與偏差行為關係之探討。人本學報,56:75-103。
李佳蓁 (2005)。高職學生網路成癮相關因素及學習成就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縣。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CYCU5396009
李曉君 (2006)。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國中
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TWCAT115009
吳玉珠 (1996)。烏來地區泰雅族少年偏差行為之成因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吳秀櫻 (1987)。一般青少年與偏差行為青少年親子關係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臺中縣。吳峻豪 (2007)。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和自我概念之研究 – 以台中
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市。
何咏俞 (1993)。不同家庭結構中父母管教方式對子女自尊心與偏差行為之影響
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何振珮 (2006)。花蓮市國民中學學生網路成癮傾向與身心健康、學業成績之相關
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慈濟大學,花蓮縣。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TCU05058007
林以正 (2000)。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子計畫四:網路人際關係對網路沈迷的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計畫編號: NSC 89-2520-S-002-0
林世欣 (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林唯斯 (2008)。國中生網路成癮、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 之研究--以瑞芳附近地
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台北市。
周榮、周倩 (1997)。網路上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
探。中華傳播學會1997 年會論文,新北市。
孟繁中 (2011)。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人際關係與攻擊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柯文生 (2003)。學童網咖沉迷與偏差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PTT1328007范國勇 (2001)。少年偏差行為理論整合之預測模式。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2,75-100。
范傑臣 (2003)。高中生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對網路沉迷的影響 – 以桃園縣某高
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元智大學,桃園縣。
侯夙芳 (1996)。客家籍少年偏差行為研究---Hirschi控制理論之部份驗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台北市。
侯崇文 (1996)。巨視社會控制、微視社會控制與青少年犯罪。犯罪學期刊2:15-48。
馬傳鎮 (1988)。中華民國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報告之八-少年犯罪心理與環境
因素之研究。中華民國台灣省政府委託研究。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2011)。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財團法人台灣網路
資訊中心,台北市。100年5月24日,取自:http://www.twnic.net.tw/
張仁獻 (2002)。台南縣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對網路沈迷現象的影響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張高賓 (2009)。父母教養態度、家庭心理環境與青少年網路成癮之相關研
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6期,頁93-117。
張楓明 (1999)。社會控制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以雲嘉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張楓明 (2005)。親子、師生及同儕關係對國中學生初次偏差行為影響之動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TNT5576055
許仲毅 (2007)。國小學生網路成癮、從眾行為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許明遠 (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人際關係之研究 –
以臺北市兩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許春金 (1986)。青少年犯罪原因論。桃園:中央警官學校。
許春金 (1993)。青少年犯罪原因論---社會控制理論之中國研究。台北:五南。
許春金 (1997)。閩南籍、客家籍、山地籍少年偏差行為之類型、盛行率及成因之比較分析。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0,141-180。
許春金 (2003)。犯罪學。台北市 : 三民。
許春金、馬傳鎮 (1997)。少年偏差行為早年預測之研究--第一年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許春金、楊士隆 (1993)。社區與少年偏差行為:社區解組犯罪理論之實證研究。警政學報23:183-218。陳玉書 (1988)。社會連結與女性少年偏差行為— Hirschi社會控制理論之實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陳玟如 (2005)。國小學童網路成癮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陳波汎 (2006)。商職生網路使用行為、生活適應與網路成癮關係研究-以台中縣
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CUE5316074
陳昭佑 (2010)。臺北市國小學童家庭環境對網路成癮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陳淑惠 (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沈迷
現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2/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陳淑惠 (2003)。探問e 世代青少年的迷「網」問題。學生輔導,86,12-15。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 (2003)。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 (3), 279-294。陳淑慧 (2007)。高職學生人格特質、網路使用類型與網路成癮關係之探討-以
中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NCUE5331021
梁良淵 (2007)。探討嘉義地區國小學童之休閒活動類型、學習態度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HU05396002郭豫珍 (2004)。Hirschi 控制理論的原初觀點與發展:家庭與父母管教方式在子女非行控制上的角色。犯罪學期刊,7(1),49-80。
黃志宗 (2011)。網路成癮對青少年運動能力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聖約翰科技大學,新北市。黃拓榮 (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40(3):114-134。
黃俊傑、王淑女 (2001)。家庭、自我概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應用心理研究,11,45-68。
黃俊豪 (2005)。高職資料處理科學生網路成癮相關因素及其影響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CU05396012黃琪皎 (2007)。大學生依附風格、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黃雅彗 (2006)。生活壓力與網路沈迷之相關研究—以新莊地區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傅義婷 (2007)。國中學生人際關係、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馮莉雅 (1997)。國中學生偏差行為與社會控制因素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教育資料文摘,39(2),171-192。
彭郁歡 (2003)。青少年休閒時間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游森期 (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溫婉玉 (2007)。大學生人際關係、自尊、網路使用時間和網路成癮傾向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楊正誠 (2003)。大學生網路成癮、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台中市。楊青垂 (2005)。少年沉迷網路之研究─子女與父母管教態度之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楊國樞 (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董潔如 (2002)。高中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個人特性與網路沉迷現象
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詹志禹、林邦傑、謝高橋、陳木金、楊順南 (1995)。我國青少年犯罪研究之整
合分析。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劉文尚 (2004)。國小學童網路成癮及網路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劉玉玲 (2002)。青少年心理學,台北:五南。
劉 祉 (1988)。台北市完整家庭與破碎家庭子女失調行為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劉玲君 (1995)。國中生之家庭特質與其心理需求、偏差行為之分析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83NCUE0464009
葉士如 (2009)。國中學生網路成癮與偏差行為之研究 – 以基隆市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台北市。葉俞均 (2006)。探討大學生憂鬱症狀、拒網自我效能、社會支持在網路成癮模
式中之角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CKU5666010
蔡沛錡 (2004)。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研究 – 以嘉義市國小高
年級學童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廖思涵 (2005)。高雄市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沉迷與生活適應、學業成就
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蔣東霖 (2003)。依附、社會學習與少年偏差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蕭惠華 (2004)。中學生網路使用現況問題:教師的知覺與輔導經驗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CTU5331002蕭銘鈞 (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謝美英 (1998)。青少年同儕關係與倫理。訓育研究,37(3),55-60。謝寶蓮 (2006)。臺北縣國中生網路成癮與電腦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台北科技大學,台北市。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TIT05677023
韓佩凌 (2000)。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沉迷現象之影響。(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顏如佑 (2004)。青少年網路成癮相關因子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縣。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KMC05152008顏維翰 (2005)。國中生網路成癮城鄉差距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義守大學,高雄縣。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ISU05396008。蘇尹翎 (1999)。社會控制理論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都市地區與非都市地間的比較研究。第二屆台灣教育社會學論壇論文集,291-328。
蘇尹翎 (2003)。社會連結與雲嘉地區少年偏差行為之研究。載於齊力、董旭英(主編),台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剖析(頁81-110)。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龔慧玲 (2010)。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真實與網路人際關係與相關
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二、英文部分
Akers, R. L. (1997). Criminological theories: Introduction and evaluation(2nd ed.).
Chicago: Roxbury Press.
Akers, R. L. &; Sellers, C. S. (2004). Criminological theories : introduction,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4th ed.). Los Angeles, CA : Roxbury.
Durkheim, E. (1961). Moral education(E.K. Wilson &; H. Schnurer, Trans.).
New York: Free Press of Glencoe.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25)
Eri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2nd ed.). New York: Norton.
Erikson, K. G., Crosnoe, R., &; Dornbusch, S. M. (2000). A social process model of
adolescent deviance: Combining social control and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perspectives. Youth and Adolescence, 29(4), 395-425.
Freeman, E. M. (1992). Addiction behaviors: Effective social approaches. New York: Logman.
Glueck, Sheldon and Eleanor Glueck (1962). Family Enviroment and Delinquenc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Goldberg, I.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Internet Addiction Support Group. Retrieved
from July 15, 2008, from http://www-usr.rider.edu/~suler/psycyber/supportgp.html.
Griffiths, M., (2000). “Does Internet and computer "addiction" exist? Some case study evidence",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vol. 3, no. 2, pp.211-218.
Healy, W. and A. L. Bronner (1926). Delinquents and Criminals:their making and
unmaking. New York: Macmildan.
Hirschi, T. (1969). Causes of Delinquenc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irschi, T. and M. R. Gottfredson (1994). The Generality of Deviance. New 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Huebner, A. J., &; Betts, S. C. (2002). Exploring the utility of social control theory for
youth development. Youth &; Society, 34 (2), 123-145.
Kelly, D. H. and William T. Pink. (1973). School commitment, youth rebellion and
delinquency, Criminology 10 : 473-485.
Kelly, D. H. (1977). Label amd the Consequences of wearing a delinquent label in a school
setting, Education 77 : 371-380.
Kingsley, E. (2005). Juveniles and status offenses: The impact of Hirschi's bonds on
juvenile delinquency. Scholars, 6. Retrieved from August 24, 2005, from
http://faculty.mckendree.edu/scholars/summer2005/kingsley.htm
Krohn, M. D. &; Massey, J. L. (1980). Social control and delinquent behavior: An
examination of the elements of the social bond. Sociological Quarterly 21(4),
529-543.
Le, T. N., Monfared, G. &; Stockdale, G. D. (2005). The relationship of school, parent, and
peer contextual factors with self-reported delinquency for chinese, cambodian,
aotian or mien, and vietnamese youth. Crime and Delinquency, 51(2), 192-219.
Matza, D. (1964). Delinquency and drift. New York:Wiley.
Nye, F. Ivan (1958). Family Relationship And Delinquent Behavior. New York: Wiley.
Payne, A. A., Gottfredson, D. C., &; Gottfredson, G. D. (2003). Schools as communiti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mmunal school organization, student bonding, and
school disorder. Criminology, 41(3),749-778.
Reckless, Walter C. (1961). A New Theory of Delinquency and Crime. Federal Probation
25: 42-46.
Reiss, A. J. (1951). Delinquency as the failure of personal and social control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6, 196-207.
Roe, K. and Muijs, D. (1998). Children and computer Games- A profile of the heavy user.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13(2), 181-200.
Sampson, Robert J. and John H. Laub (1993). Crime in the making: Pathways and Turning Points Through Lif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imon, R. L. &; Robertson, J. F. (1989). The impact of parenting factors, deviant
peers, and coping type upon adolescent drug use. Family Relation, 38,
273-281.
Skyes,Gresham M. and David Matza (1957). Techniques of neutralization:a theory of
delinquency, Americian Sociology Review 22 : 664-670.
Suler, J., (2004). 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analytic Studies, vol. 1, pp.359-362.
Sutherland, Edwin H. and Donald R. Cressey (1978). Criminology. (10th ed).
Lippincott.
Wiatrowiski, Michael D.,David B.Griswold,and Mary K.Robert (1981). Social control
theory and delinquency,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 46 : 525-541. Vold, G. 1979
Thoretial Crimin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Young K. S. (1998). Caught in the net: How to recognize the sign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a winning strategy for recover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