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美芬與熊召弟著(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吳四明譯(2001)。柏拉圖靈丹。方智。
李咏吟(1989)。教學原理。台北:遠流。
邱美虹(2000)。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8(1),1-34。林清山譯(1991)。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作者:Richard E. Mayer)。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87)
洪文東(1996)。科學的本質。屏師科學教育,3,2-9。洪振方(2003)。探究式教學的歷史回顧與創造性探究模式之初探。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師大學報,15,641-662。高廣孚(1976)。杜威教育思想。臺北:水牛。
郭重吉(1980)。學生科學知識認知結構的評估與描述。彰化師大學報,1,279-320。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5),548-570。郭鴻銘(1978)。公立中小學統合科學課程。科學教育月刊,16,22-30。
郭鴻銘與沈青嵩(1976)。科學素養的涵義。科學教育月刊,1,9-17。
姜滿(1997)。國小學童地球運動之想法與概念改變歷程。台南師範學院學報,30,217-243。耿筱曾(1997)。為什麼概念構圖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9,76。涂志銘、林秀玉、張賴妙理與鄭湧涇(2008)。符合建構論理念的教學策略對植物的養分與能量概念學習的成效。科學教育學刊(16),1,75-103。陳文典(1996)。實作評量研究報告教育部支助,MSPAP研究團體研究,研究程期1993~1998。
陳惠芬(2000)。「科學趣味競賽」引入國小教學活動成效研究-以水火箭之學習環模組為例(未出版)。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素貞與何寶珠(1993)。設計並進行實驗技能之評量研究一酸與鹼(高中化學)。國科會研究報告:NSC 82-01111-5-003-00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陳義勳(2005)。以科學玩具融入自然生活科技教學之舉隅。科學研習刊。44(3) 4-9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張淑瑩 (2006)。科學故事融入動手做教學對學生對科學的態度之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春興與林清山(1987)。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黃台珠(1984)。概念的研究及其意義。科學教育,66,44-56。
盛承堯與陳義勳(2003)。趣味科學。台北市:五南。
趙仰雄(1986)。杜威與孔孟教育思想的異同。台北:幼獅文化。
楊連智( 2007 )動手作探究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對國小五年級力學學習成效比較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楊龍立(1999)。科學教導學。臺北:文景。
楊龍立(2002)。中西科學教育發展簡史。臺北:文景。
熊召弟、王美芬、段曉林與熊同鑫(譯)(Glynn,S.M. & Yeany,R.H.原著)(1996)。科學學習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鍾聖校(1984)。國小自然科新舊課程學生科學過程能力之比較研究。臺北師專學報,11,1-44。魏明通(1997)。科學探究教學法。臺北市:大中國。
魏明通(1999)。科學教育。台北市:五南。
二、英文部分
Ausubel, D. P. (196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leicher, R. E., &; Lindgren, J. (2005). Success in science learning and preserves science teaching self-efficacy.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16(3) 205-225.
Budd, R. T. (2003). A hands-on approach to maglev for gifted students. Gifted Child.Today, 26(1), 17-21.
Carr, M. (1996). Interview about instances and interviews about events. In D. F. Treagust, R. Duit, &; B. J. Fraser(Eds), Improv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32-43). New York: Teachers Collage Press.
Deboer, G. (1991). A history of ideas in science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Dewey, J. (1933). How we think. Boston: D. C. Heath, &; Company.
Duit, R., &; Treagust, D. F. (2003). Conceptual change: A powerful framework for improving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5(6), 671-688.
McBride, S. L. (2003). Whatever floats your boat. Science Scope, 26(6),12-13.
Piaget, J. (1971). Genetic Epistemology .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Reif, F. (1987). Instructional design, 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to the teaching of scientific concep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4(4), 309-324.
Tolman, M. N. (1999). Hands-on science activities for grades 5-6 book III. New York, Parker 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