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1.王淑苓(2011),「國小學童公平知覺、班級氣氛與校園霸凌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研究所。2.王惠玿(2010),「失業家庭青少年雙親教養方式知覺、壓力因應策略及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3.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4.朱文雄(1993),《班級經營》,高雄:復文。
5.朱美瑰(2008),「看不見的拳頭-高雄市國中生網路霸凌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6.李淑慧(1996),「國小一年級兒童教室生活紀律之研究」,《教育研究資料》,第4卷第4期,13-35。7.李巍(2010),《你的孩子被霸凌了嗎?》,台北:驛站文化。
8.李政璋(2008),「父母管教方式、親子依附關係與其國中少年寂寞感之相關研究-以南區後備指揮部志願役軍人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9.李志偉(2011),「青少年霸凌類型與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研究所。10.李雅君(2010),「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被霸凌現況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研究所。11.李惠怡(2005),「防治國小學童校園欺凌行為教學計劃及其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12.吳麗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第30卷第1期,91-132。13.吳清山、林天祐(2005),「校園霸凌」,《教育研究月刊》,第130期,143。
14.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三版)》,台北:知城。
15.吳鼎(1974),《教學原理》,台北:國立編譯館。
16.吳美玲(2001),「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17.吳紋如(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受霸凌知覺及反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18.吳璟誼(2011),「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態度對校園霸凌傾向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19.吳宏斌(2010),「臺東縣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與受網路霸凌的經驗覺察及反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20.谷瑞勉(1989),「幼稚園的常規管理 - 一個大班的觀察報告」,《屏師初等教育研究》,第1期,311-346。21.邱靖惠、蕭慧琳(2009),「臺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 第15期,147-170。22.周新富(2003),「行動研究法在班級經營的應用」,《嘉大國教所國民教育研究學報》,第10期,315-339。23.林生傳(2002),《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24.林項爵(2010),「父母教養型態、教師管教方式與國小高年級學生霸凌行為之相關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研究所。25.林珈瀅(2011),「青少年霸凌行為與情緒管理、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26.林瑞英(2011),「國小學生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與校園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研究所。27.林淑燕(2005),「青少年父母教養方式,人際關係與寂寞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立高中職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28.洪福源(2003),「校園欺凌行為的本質及其防治策略」,《教育研究月刊》,第110期,88-98。29.洪若馨(2003),「國小一年級級任教師常規建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30.孫敏芝(1995),「國民小學教師對班級常規觀點之質化研究」,《屏東師院學報》,第8期,43-70。31.張秀敏(1997),「如何做好班級經營」,《班級經營》,第2卷第2期,21-36。32.張德銳(1996a),「有效能的班級常規經營策略」,《國教月刊》,第43卷第12期,28-33。33.張德銳(1996b),「班級紅綠燈 - 有效能的班級常規管理」,《班級經營》,第 1卷第2期,23-29。34.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35.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36.張春興,林清山(1998),《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37.許憶真(2004),「父母管教方式及國小學生自我概念對其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38.郭惠玲(2009),「國小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39.陳珮育 (2004),「靜思語教學應用於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40.陳湘玲(2000),「國小一年級級任教師班級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41.陳如瑾(2011),「高雄市國小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與校園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42.陳永發(1999),談班級常規的建立,教育資料文摘教育,第43卷第6期,157-163。43.曾恕華(2007),「基隆市國民小學教師處理學生霸凌行為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行政領導研究所。44.曾有慶(2006),「金門地區少年偏差行為成因及其防制對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研究所。45.研究所。黃妙玟(2008),「父母管教方式、收看暴力電視節目與校園霸凌之相關研究-以台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46.黃琬婷 (2003),「開啟班級經營的另一扇窗-全面品質管理之應用」,《國教天地》,第152期,39-46。47.黃德祥(1995),「班級經營的困境與突破」,《教育實習輔導》,第4卷第1期,1-7。48.黃志弘(2010),「高雄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生命態度與校園霸凌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所。49.黃淑惠(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親教養方式、教育期望與親子關係之模式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50.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51.黃振賢(2011),「國小學生班級同儕關係與霸凌行為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研究所。莊麗雯52.莊麗雯(2002),「國小學童的家庭狀況、親子互動與依附風格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53.教育部(2006)。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評鑑規準(參考版)2012年02月22日,取自http://140.111.34.34/moe/index.php
54.教育部(2011)。認識校園霸凌。教育部防治校園霸凌專區。2012年02月22日,取自 https://csrc.edu.tw/bully/bullying.asp
55.單文經(1995),「國民中學班級常規的經營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第6期,9-11。56.單文經(1994),《班級經營策略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57.楊振岳(2008),「創新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58.楊宜學(2009),「台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59.楊如馨(2001),「音樂資優生之父母管教方式、A型性格、認知風格與音樂表演焦慮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60.臺灣立報(2009年,12月17日)。 2009全國兒童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2012年06月02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6AWp7uaRBkXF98pK6g--/article?mid=5944
61.劉哲宇(2009),「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研究所。62.劉素倫、林清文(2007),「國中教師班級經營與學生學習動機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第29卷第1期,1-24。63.鄭雅尹(2009),「國小霸凌防治課程設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研究所。64.黎素君(2006),「國小校園欺凌行為重複被害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犯罪研究所。65.賴保禎(1972),《父母管教態度測驗》,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66.鮑宜岑(2011),「一位國小高年級導師因應班級霸凌行為的策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研究所。67.賴坤瑞(2012),「父母管教方式、涉入線上遊戲與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關聯性研究-以嘉義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68.謝宏明(2001),「網際網路法律問題管轄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69.謝雅苓(2010),「臺北縣、市國中生覺知父母教養方式與心理資本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70.蕭明潔(2010),「該怎麼教才好?家長教養行為對學前幼兒社會能力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71.簡楚瑛(1997),《幼稚園班級經營》,台北:文景。
72.羅佳芬(2002),「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73.蘇秀慧(2007),「國小導師運用部落格(Blog)協助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二、翻譯書部分
1.Barbara Coloroso.(2011)‧陪孩子面對霸凌:父母師長的行動指南(魯宓、廖婉如譯)‧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2003)。
2.Mustafa Jannan. (2011)‧只能被欺負嗎?-零霸凌,這樣做就對了!(林碧清譯)‧台北:推手文化(原著出版於2008)。
三、外文部份
1.Baumrind, D.(1980). New directions in socialization research. American Psychologist, 35, 639-652.
2.Becker, W. C.(1964).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parental disciplines. In M. I. Hoffman &; I.W. Hoffman(Eds), 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4, New York:Russel Sage Foundation
3.Chris,M. (2007). Cyberbullying. HI_TrendsTudes, 6(4),1-5.
4.DeVries, R., &; Zan, B.(1994). Moral classroom, moral children: Creating a constructivist atmosphere in early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5.Evertson , C. M., Emmer, T. E. & Worsham, M. E.(2000). Classroom management for elementary teacher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6.Fields, M. V., & Boesser, C.(1998). Constructive guidance and discipline. Upper Saddle River, N.J.:Merrill.
7.Hurlock, E. B.(1978). Child development. New York:McGrow-Hill.
8.Hetherington, E. M., &; Frankie, G.(1967). Effects of parental dominance, warmth, and conflict on imitation in childre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 119-125.
9.Hetherington, E. M., &; Parke, R. D.(1999). Child Psychology: A Contemporary Viewpoint(5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College.
10.Hinduja, S., &; Patchin, J.(2008). Offline consequences of online victimization: school violence and delinquency. Journal of School Violence, 6(3), 89-112.
11.Li ,Q(2007). New bottle but old wine: A research of cyberbullying in schools. Computersin Human Behavior July, 23(4), 1777-1791.
12.Maccoby, E. E., &; Martin, J. A.(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nt of the family: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 H. Mussen(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4, N. Y.:John Wiley &; Sons.
13.Mead, D. E.(1976). Six approaches to child rearing. Prove, Utah.: Brigham University.
14.Media Awareness Network(2006).Cyber bullying: Understanding and preventing online harassment and bullying. School Libraries in Canada , 25(4), 1.
15.Olweus, D.(1996).Bully/victim problems at school: Facts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 Reclaimimg children and youth. Journal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5(1),15-22.
16.Sanders, C. E., Field, T. M., Diego, M., & Kaplan, M.(2000). The Relationship ofInternet Use to Depression and Social Isolation among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35, 237-242.
17.Shirley L.Bull &; Jonathan E.Solity(1987).Classroom management:principles to practice.USA:Croom Helm.
18.Smith, P. K., &; Sharp, S.(1994). School bullying : Insights and perspectives.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19.Strom, P., &; Strom, R.(2005). When teens turn cyberbullies. Education Digest, 71(4), 35-41.
20.Thomas, A., &; Chess, S.(1977). Temperament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Brunner/Mazel.
21.UCLA Center for Communicaion Policy(2003). The UCLA Internet report: Surveying the digital future. Los Angeles:Author.
22.Willard, N.(2003). Off-campus, harmful online student speech. Journal of SchoolViolence, 1(2), 65-93.
23.Wachtel, P.(1973). Psychodynamics, behavior therapy and the implacable experimenter: An inquiry into the consistency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3, 324-34.
24.Ybarra, M., &; Mitchell, K.(2004). Youth engaging in online harassment: associations with caregiver-child relationships, Internet use,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Journal of Adolescence, 27(3), 319-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