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1.239)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8 20:0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邱麗萍
研究生(外文):Li-Ping Chiu
論文名稱:班級常規、父母教養方式、網路使用行為與校園霸凌之關連性研究:以桃園縣國小高年級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Relationship among Classroom Disciplines,Parenting Styles,Internet Usage and School Bullying—Senior Grades at Primary School in Taoyuan County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何建德何建德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en-TeHo
口試委員:李伯謙吳英銓
口試日期:2012-7-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元智大學
系所名稱: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7
中文關鍵詞:班級常規校園霸凌父母教養方式
外文關鍵詞:classroom disciplineschool bullyingParenting styl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48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本研究結果顯示:
一、霸凌者所採用霸凌的方式通常不會以單一的形式出現,大多同時包含了二種或二種以上的霸凌方式。
二、傳統霸凌裡的「肢體霸凌與受凌」與「綜合式霸凌」男性多於女性,而「語言與關係霸凌與受凌」則是女性多於男性。
三、在網路霸凌與受凌部分,男生與女生則沒有顯著差異。
四、傳統霸凌中的「肢體霸凌與受凌」、「言語關係霸凌與受凌」與「綜合式霸凌」在背景變相「年級」中並無顯著差異。
五、六年級對於「網路霸凌與受凌」的覺知高於五年級。
六、五年級對於「關係受凌」的覺知高於六年級。
七、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校園霸凌」行為上無顯著差異。
八、班級氣氛越好,學生感受到的「肢體霸凌與受凌」與「言語關係霸凌與受凌」也就越低。
九、「訂定合理的班級規範與獎懲規定」對「言語、關係霸凌與受凌」解釋力則達到顯著水準,但是對城市的學校為正向預測效果,對鄉村的學校為負向預測效果。
十、不同「父母教養方式」對「校園霸凌」有部分顯著差異。
十一、「購物、線上戀愛遊戲、認識新朋友」、「網路社群活動與資料查詢下載」對「言語、關係霸凌與受凌」、「網路霸凌與受凌」、「關係受凌」有顯著預測力。
十二、「上網玩戰略冒險廝殺打鬥角色扮演遊戲」、「上網頻率」對「肢體霸凌與受凌」、「綜合式霸凌」顯著預測力。
十三、「購物、線上戀愛遊戲、認識新朋友」、「上網玩戰略冒險廝殺打鬥角色扮演遊戲」以及「上網頻率」對於傳統霸凌中的「綜合式霸凌」的聯合解釋達11.9%
以上結果,供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國民小學、家長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ings:
1.Bullying exists usually in differing forms, including two or more than two bullying ways.
2.In original bullying, boys do more than girls in “body bulling and victims” and “compounded bullying.” However, girls do more in “verbal and relation bullying.”
3.In cyber-bulling and victims, boys are similar to girls.
4.In original bullying, “body bulling and victims”, “verbal and relation bullying”, and “compounded bullying” are similar in “grades” as the background variables.
5.The 6th grades have higher awareness than the 5th grades toward “cyber-bullying and victims.”
6.The 5th grades have higher awareness than the 6th grades toward “relation bullying.”
7.Seniors of differing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are similar in “school bullying.”
8.Under better class climate, students are less aware of “body bullying” and “verbal and relation bullying.”
9.“Clear and reasonable class disciplines” strongly supports the explanation of “verbal and relation bullying.” This predicts in urban schools; while it negatively predicts in rural schools.
10.Different parenting style is parti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perception of school bullying.
11.“Shopping, online romantic game, making new friends” and “online community and data researching/downloading” strongly predict “verbal bullying”, “cyber-bullying” and “relation bullying.”
12.“Online RPG strategy games”, “the frequency of Internet use” strongly predict “body bullying and victims” and “compounded bullying.”
13.“Shopping, online romantic game, making new friends”, “Online RPG strategy games” and “the frequency of Internet use” can be combined to explain 11.9% in total.
Based on this research findings,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guidance, primary schools, parents and further studies are proposed.
書名頁 i
審定書 ii
授權書 iii
中文摘要 iv
英文摘要 vi
誌 謝 viii
目 錄 ix
表 目 錄 xi
圖 目 錄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義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班級常規 6
第二節 父母教養方式 11
第三節 校園霸凌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0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2
第五節 研究分析方法 3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8
第一節 正式樣本因素分析 38
第二節 正式樣本背景結構分析 41
第三節 正式樣本差異分析 44
第四節 逐步多元迴歸分析 58
第五節 調節變項之多元迴歸分析 62
第六節 綜合討論 6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8
第一節研究主要發現 78
第二節 結論 83
第三節 未來研究之建議 84
參考文獻 85
附錄 93
中文部份
1.王淑苓(2011),「國小學童公平知覺、班級氣氛與校園霸凌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研究所。
2.王惠玿(2010),「失業家庭青少年雙親教養方式知覺、壓力因應策略及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
3.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4.朱文雄(1993),《班級經營》,高雄:復文。
5.朱美瑰(2008),「看不見的拳頭-高雄市國中生網路霸凌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6.李淑慧(1996),「國小一年級兒童教室生活紀律之研究」,《教育研究資料》,第4卷第4期,13-35。
7.李巍(2010),《你的孩子被霸凌了嗎?》,台北:驛站文化。
8.李政璋(2008),「父母管教方式、親子依附關係與其國中少年寂寞感之相關研究-以南區後備指揮部志願役軍人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
9.李志偉(2011),「青少年霸凌類型與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研究所。
10.李雅君(2010),「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被霸凌現況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研究所。
11.李惠怡(2005),「防治國小學童校園欺凌行為教學計劃及其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12.吳麗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第30卷第1期,91-132。
13.吳清山、林天祐(2005),「校園霸凌」,《教育研究月刊》,第130期,143。
14.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三版)》,台北:知城。
15.吳鼎(1974),《教學原理》,台北:國立編譯館。
16.吳美玲(2001),「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17.吳紋如(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受霸凌知覺及反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18.吳璟誼(2011),「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態度對校園霸凌傾向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
19.吳宏斌(2010),「臺東縣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與受網路霸凌的經驗覺察及反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20.谷瑞勉(1989),「幼稚園的常規管理 - 一個大班的觀察報告」,《屏師初等教育研究》,第1期,311-346。
21.邱靖惠、蕭慧琳(2009),「臺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 第15期,147-170。
22.周新富(2003),「行動研究法在班級經營的應用」,《嘉大國教所國民教育研究學報》,第10期,315-339。
23.林生傳(2002),《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24.林項爵(2010),「父母教養型態、教師管教方式與國小高年級學生霸凌行為之相關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研究所。
25.林珈瀅(2011),「青少年霸凌行為與情緒管理、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26.林瑞英(2011),「國小學生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與校園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研究所。
27.林淑燕(2005),「青少年父母教養方式,人際關係與寂寞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立高中職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28.洪福源(2003),「校園欺凌行為的本質及其防治策略」,《教育研究月刊》,第110期,88-98。
29.洪若馨(2003),「國小一年級級任教師常規建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30.孫敏芝(1995),「國民小學教師對班級常規觀點之質化研究」,《屏東師院學報》,第8期,43-70。
31.張秀敏(1997),「如何做好班級經營」,《班級經營》,第2卷第2期,21-36。
32.張德銳(1996a),「有效能的班級常規經營策略」,《國教月刊》,第43卷第12期,28-33。
33.張德銳(1996b),「班級紅綠燈 - 有效能的班級常規管理」,《班級經營》,第 1卷第2期,23-29。
34.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35.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36.張春興,林清山(1998),《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37.許憶真(2004),「父母管教方式及國小學生自我概念對其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
38.郭惠玲(2009),「國小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39.陳珮育 (2004),「靜思語教學應用於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40.陳湘玲(2000),「國小一年級級任教師班級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
41.陳如瑾(2011),「高雄市國小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與校園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42.陳永發(1999),談班級常規的建立,教育資料文摘教育,第43卷第6期,157-163。
43.曾恕華(2007),「基隆市國民小學教師處理學生霸凌行為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行政領導研究所。
44.曾有慶(2006),「金門地區少年偏差行為成因及其防制對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研究所。
45.研究所。黃妙玟(2008),「父母管教方式、收看暴力電視節目與校園霸凌之相關研究-以台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
46.黃琬婷 (2003),「開啟班級經營的另一扇窗-全面品質管理之應用」,《國教天地》,第152期,39-46。
47.黃德祥(1995),「班級經營的困境與突破」,《教育實習輔導》,第4卷第1期,1-7。
48.黃志弘(2010),「高雄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生命態度與校園霸凌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所。
49.黃淑惠(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親教養方式、教育期望與親子關係之模式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50.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
51.黃振賢(2011),「國小學生班級同儕關係與霸凌行為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研究所。莊麗雯
52.莊麗雯(2002),「國小學童的家庭狀況、親子互動與依附風格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
53.教育部(2006)。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評鑑規準(參考版)2012年02月22日,取自http://140.111.34.34/moe/index.php
54.教育部(2011)。認識校園霸凌。教育部防治校園霸凌專區。2012年02月22日,取自 https://csrc.edu.tw/bully/bullying.asp
55.單文經(1995),「國民中學班級常規的經營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第6期,9-11。
56.單文經(1994),《班級經營策略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57.楊振岳(2008),「創新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58.楊宜學(2009),「台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
59.楊如馨(2001),「音樂資優生之父母管教方式、A型性格、認知風格與音樂表演焦慮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60.臺灣立報(2009年,12月17日)。 2009全國兒童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2012年06月02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6AWp7uaRBkXF98pK6g--/article?mid=5944
61.劉哲宇(2009),「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研究所。
62.劉素倫、林清文(2007),「國中教師班級經營與學生學習動機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第29卷第1期,1-24。
63.鄭雅尹(2009),「國小霸凌防治課程設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研究所。
64.黎素君(2006),「國小校園欺凌行為重複被害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犯罪研究所。
65.賴保禎(1972),《父母管教態度測驗》,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66.鮑宜岑(2011),「一位國小高年級導師因應班級霸凌行為的策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研究所。
67.賴坤瑞(2012),「父母管教方式、涉入線上遊戲與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關聯性研究-以嘉義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68.謝宏明(2001),「網際網路法律問題管轄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
69.謝雅苓(2010),「臺北縣、市國中生覺知父母教養方式與心理資本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70.蕭明潔(2010),「該怎麼教才好?家長教養行為對學前幼兒社會能力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
71.簡楚瑛(1997),《幼稚園班級經營》,台北:文景。
72.羅佳芬(2002),「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73.蘇秀慧(2007),「國小導師運用部落格(Blog)協助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二、翻譯書部分
1.Barbara Coloroso.(2011)‧陪孩子面對霸凌:父母師長的行動指南(魯宓、廖婉如譯)‧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2003)。
2.Mustafa Jannan. (2011)‧只能被欺負嗎?-零霸凌,這樣做就對了!(林碧清譯)‧台北:推手文化(原著出版於2008)。
三、外文部份
1.Baumrind, D.(1980). New directions in socialization research. American Psychologist, 35, 639-652.
2.Becker, W. C.(1964).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parental disciplines. In M. I. Hoffman &; I.W. Hoffman(Eds), 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4, New York:Russel Sage Foundation
3.Chris,M. (2007). Cyberbullying. HI_TrendsTudes, 6(4),1-5.
4.DeVries, R., &; Zan, B.(1994). Moral classroom, moral children: Creating a constructivist atmosphere in early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5.Evertson , C. M., Emmer, T. E. & Worsham, M. E.(2000). Classroom management for elementary teacher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6.Fields, M. V., & Boesser, C.(1998). Constructive guidance and discipline. Upper Saddle River, N.J.:Merrill.
7.Hurlock, E. B.(1978). Child development. New York:McGrow-Hill.
8.Hetherington, E. M., &; Frankie, G.(1967). Effects of parental dominance, warmth, and conflict on imitation in childre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 119-125.
9.Hetherington, E. M., &; Parke, R. D.(1999). Child Psychology: A Contemporary Viewpoint(5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College.
10.Hinduja, S., &; Patchin, J.(2008). Offline consequences of online victimization: school violence and delinquency. Journal of School Violence, 6(3), 89-112.
11.Li ,Q(2007). New bottle but old wine: A research of cyberbullying in schools. Computersin Human Behavior July, 23(4), 1777-1791.
12.Maccoby, E. E., &; Martin, J. A.(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nt of the family: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 H. Mussen(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4, N. Y.:John Wiley &; Sons.
13.Mead, D. E.(1976). Six approaches to child rearing. Prove, Utah.: Brigham University.
14.Media Awareness Network(2006).Cyber bullying: Understanding and preventing online harassment and bullying. School Libraries in Canada , 25(4), 1.
15.Olweus, D.(1996).Bully/victim problems at school: Facts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 Reclaimimg children and youth. Journal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5(1),15-22.
16.Sanders, C. E., Field, T. M., Diego, M., & Kaplan, M.(2000). The Relationship ofInternet Use to Depression and Social Isolation among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35, 237-242.
17.Shirley L.Bull &; Jonathan E.Solity(1987).Classroom management:principles to practice.USA:Croom Helm.
18.Smith, P. K., &; Sharp, S.(1994). School bullying : Insights and perspectives.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19.Strom, P., &; Strom, R.(2005). When teens turn cyberbullies. Education Digest, 71(4), 35-41.
20.Thomas, A., &; Chess, S.(1977). Temperament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Brunner/Mazel.
21.UCLA Center for Communicaion Policy(2003). The UCLA Internet report: Surveying the digital future. Los Angeles:Author.
22.Willard, N.(2003). Off-campus, harmful online student speech. Journal of SchoolViolence, 1(2), 65-93.
23.Wachtel, P.(1973). Psychodynamics, behavior therapy and the implacable experimenter: An inquiry into the consistency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3, 324-34.
24.Ybarra, M., &; Mitchell, K.(2004). Youth engaging in online harassment: associations with caregiver-child relationships, Internet use,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Journal of Adolescence, 27(3), 319-336.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6.李淑慧(1996),「國小一年級兒童教室生活紀律之研究」,《教育研究資料》,第4卷第4期,13-35。
2. 12.吳麗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第30卷第1期,91-132。
3. 20.谷瑞勉(1989),「幼稚園的常規管理 - 一個大班的觀察報告」,《屏師初等教育研究》,第1期,311-346。
4. 21.邱靖惠、蕭慧琳(2009),「臺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 第15期,147-170。
5. 22.周新富(2003),「行動研究法在班級經營的應用」,《嘉大國教所國民教育研究學報》,第10期,315-339。
6. 28.洪福源(2003),「校園欺凌行為的本質及其防治策略」,《教育研究月刊》,第110期,88-98。
7. 30.孫敏芝(1995),「國民小學教師對班級常規觀點之質化研究」,《屏東師院學報》,第8期,43-70。
8. 31.張秀敏(1997),「如何做好班級經營」,《班級經營》,第2卷第2期,21-36。
9. 32.張德銳(1996a),「有效能的班級常規經營策略」,《國教月刊》,第43卷第12期,28-33。
10. 33.張德銳(1996b),「班級紅綠燈 - 有效能的班級常規管理」,《班級經營》,第 1卷第2期,23-29。
11. 42.陳永發(1999),談班級常規的建立,教育資料文摘教育,第43卷第6期,157-163。
12. 46.黃琬婷 (2003),「開啟班級經營的另一扇窗-全面品質管理之應用」,《國教天地》,第152期,39-46。
13. 47.黃德祥(1995),「班級經營的困境與突破」,《教育實習輔導》,第4卷第1期,1-7。
14. 50.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
15. 55.單文經(1995),「國民中學班級常規的經營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第6期,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