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1. 王禎輝(2009)。電子書包應用於小學教育之可行性分析以某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2. 台北市政府(2002)。各級學校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暨行政應用評鑑計畫。台北市,台北市政府。
3.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1991)。童工女工禁止從事危險性或有害性工作認定標準。
4. 行政院(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台北市,行政院。
5. 行政院(2008)。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劃。台北市,行政院。
6. 李若松、李名揚(2002年3月5日)。數位學習40億計畫國科會2005年推電子書包。聯合報,22版。
7. 李俊賢(2000年1月25日)。大人的期許比書包更重。國語日報,15版。
8. 吳振遠(2008)。以Moodle建置中學數位學習平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縣。9. 吳清基(2011)。數位閱讀與數位學習-電子書包導入教學之政策與實務。研考雙月刊,2,87-94。
10. 呂國禎(2000年12月1日)。電子書有啥優點?自立晚報,第5版。
11. 呂翠夏(1993)。方案教學與傳統教學之比較。國教之友,3(45),18-21。12. 林雅宣(2001)。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下背痛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醫學大學,高雄縣。13. 胡六金(2002)。國民小學教師對實施「電子書包」之可行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縣。14. 施君蘭(2005)。中崙高中圓了比爾蓋茲的夢。天下雜誌,7。
15. 桃園縣中壢市華勛國民小學(1999)。桃園縣中壢市華勛國民小學八十八學年度書包減重實施計畫。
16. 孫蓉華(1999)。書包減重。台北市,聯合報,17版。
17. 翁翠萍(2000)。台灣開始電子書包可行性研究期能領先全球。中央通訊社,教育文化。
18. 陳年興(2000)。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之比較分析。遠距教育,15、16,153-163。
19. 教育部(1999)。台閩地區男女生身高、體重、胸圍各種指數平均值。教育部88.9.6台(88)國字第八八一○四四七○號函。
20. 教育部(1999)。減輕國小學生書包重量試辦要點。教育部88.9.6台(88)國字第八八一○四四七○號函。
21. 教育部(1999)。「電子書包實驗教學試辦學校暨輔導計畫」新聞稿補充資料。
22. 陳良基等(2002)。行政院國科會九十年度電子書包使用性之研究執行成果報告。台北,行政院。
23. 張明侃(2000)。桃園縣華勛國民小學書包減重實驗研究成果報告書。桃園縣。
24. 張明侃(2000b)。華勛國小書包減重實驗開步走。桃縣文教,15,63-65。
25. 許健平(2002)。未來教室學習。論文發表於曾志朗(主持人),無線與行動電腦及電子書包在教育上的應用。國立中央大學主辦之「2002學習科技研究成果發表暨研討會」研討會,台北。
26. 許健平、王緒溢(2002)。學習無疆界一未來教室。載於陳德懷、林玉珮(主編),啟動學習革命。台北:遠流。
27. 張瑞振(1999年9月20日)。書包小一點,歡笑多一點。自由時報,15。
28. 張瑞振(1999年9月20日)。書包減重,先從文具開始。自由時報,15。
29. 陳德懷(2002)。「電子書包」是不是「書包」。載於陳德懷、林玉珮主編,啟動學習革命-全球第一個網路教育城市亞卓市,195-208。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30. 陳麗娜、王永嘉、詹雅蘭(2004)。電子書包—改變傳統學習型態。師大圖資所。
31. 黃以敏(1999年5月5日)。教科書民編書包變重了。自由時報,7。
32. 黃世傑(1998)。脊椎側彎知多少。台大骨科衛教資訊,21。33. 黃佳麟(2002)。台南縣國小學童書包減重策略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縣。34. 黃哲斌(2010年1月30日)。隨身碟開機模式 偏鄉教育宅急便。中國時報。
35. 陳英姿(2002年7月28日)。電子書包e化教室。聯合報。
36. 蔡郁薇(2011)。調查台灣家戶電腦普及率。資策會FIND。
37. 楊清雄(1999年5月5日)。小學生載重超過阿兵哥。民生報,2。
38. 溫蘭英(2000年1月11日)。書包減重困難多多。國語日報,13。
39. 劉子鍵、王緒溢、梁仁楷(2001)。當電子書包進入教室:高互動學習環境之系統建置與應用模式。教育研究月刊,99。40. 賴升慧(2006)。以數位學習輔助國小五年級學童學習「溫度與熱」概念的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41. 鍾佩珍、林銘川、賴金鑫(1998)。國小學童脊柱側彎之篩檢。台北台安醫院復健科。42. 謝明勳(1999)。88年學童書包減重會議。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
43. 謝銘勳(1999)。教育部書包減重研討會專題報告。載於全國各縣市書包減重實驗學校工作籌備會研習手冊。
44. 鍾蓮芳(1999年5月5日)。她書包重五公斤。民生報,2。
45. 饒怡雲(2010)。培育未來夢想家。天下雜誌,教育特刊,2010年2月。
46. 蘇進棻(2006)。九年一貫「一綱多本」教科書政策衍生問題與因應策略。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英文部分
1. Assey, J. (1999). The future of technology in K-12 arts education. In Forum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Envisioning the Future,.Washington, D. C.. Vol.99. No.12. pp. 1-2.
2. Bolster, A. S. (1983). Toward a more effective model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Vol.83. No.53. pp. 294-308.
3. Brooks-Young, Susan (2008).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s. Second Edition.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merica.
4. Clark, R. and Mayer, R. (2003). E-learning and the science of instruction: Proven guidelines for consumers and designers of multimedia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Pfeiffer.
5. Duhaney, D. C. and Zemel, P. C. (2000). Technology and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Transforming Classroom Activities.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Media. Vol.27. No.1. pp. 67-72.
6. Hwa-Wei Ke and Tzu-Chen Liu(2001).When tecnology come to classroom .GCCCE 2001.
7. Karen, G and Marie W. Gender-age environmental associates of adolescent low back pain. Applied Ergonomics 2000;31:343-360.
8. Kelsey, JL and White AA 3d. Epidemiology and impact of low-back pain. Spine 1980;5(2):133-142.
9. Mean, B., Blanco, J., Olson, K., Middleton, T., Morocco, C., Remz, A., and Zorfass, J. (1993). Using Technology to Support Education Reform, Office of Research.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10. Negrini, S, Carabalona R. and Sibilla P. Backpack as a daily load for Schoolchildren Lancet 1999;4354:1974.
11. Tham,C. M., and Werner, J. M. (2004). Designing and evaluating 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 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s. 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 Vol.11. No.2. pp. 15 -26.
12. Liu, Tzu-Chen Wang, Hsue-Yie Liang,Jen-Kai Tak-Wai Chan and Jie-Chi Yan(2002).Applying Wireless Technologies to Build a Highly Interactive LearningEnvironment.WMTE 2002.
網路部份
1. Pchome Kids數位小天才(2010年9月)。離線也可以學習。取自: http://pchomekids.pixnet.net/blog/post/32222756
2. 人間福報(2006年9月15日)。快閃記憶卡 學生書包減重。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anthony-chien/article?mid=242&;next=241&;l=f&;fid=27
3. 也平(2011年02月22日)。電子書包:試點容易普及難。取自:
http://finance.sina.com/bg/tech/sinacn/20110222/2308233530.html
4. 台北市忠義國民小學,取自:http://www.cips.tp.edu.tw/
5. 何英煒(2002年6月28日)。推廣電子書包業界熱 學界冷。奇摩新聞-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tw.news.yahoo.com/2002/06/28/technology/ctnews/3336699.htm.
6. 余美鳳(2008年10月10日)。書包過重的潛在危險。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8/10/11/n2292675.htm
7. 林信昌(2002年10年28日)。微軟平板電腦、將登台造勢。取自:http:183//tw.news.yahoo.com/2002/10/28/technology/ctnews/3614542.
html.
8. 知新數位月刊編輯部(2007年8月30日)。帶著電子書包輕鬆上學去。取自: http://openepaper.nat.gov.tw/epaper/org_new/26/26_03.htm
9. 教育部資訊全球網,取材自:
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n=2813&;pages=0
10. 陳英姿(2002年7月28日)。電子書包 e化教室。取自:
http://ccv.src.ncu.edu.tw/ccv/Press/udn20020728a.htm
11. 國家實驗研究院(2007年7月4日)。成本節約大作戰 資訊教學新選擇自由軟體開發:企鵝龍DRBL與再生龍Clonezilla之民生與教育貢獻記者會。取自:http://www.narl.org.tw/tw/news/news.php?news_id=458
12. 莊舒仲(2009年10月13日)。電子書包和電子書不同。取自:
http://www.scs.edu.hk/esb/news19.htm
13. 黃哲斌(2010年1月30日)。簡易電腦20g筆電 洪朝貴數位狂想。取自:
http://holmes000.blogspot.com/2010/02/20g.html
14. 黃瑞仁(2012年1月16日)。實現iPad電子書包 減輕竹市學子包袱。取自:http://news.cts.com.tw/nownews/society/201201/201201160917431.html
15. 智勝國際(2011年10月24日)。自強基金會與智勝國際聯手打造!!全新USB數位學習新環境。取自:
http://www.caidiy.com/TW/soEZBook/index.html?gclid=
COXPlpSq76wCFUIa6wod8DW3Mw
16. 網韻資訊(2010年2月20日)。電子書包行動學習計畫。取自
http://www.cybertutor.com.tw/editor_model/u_editor_v1.asp?id=60
17. 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發展計畫(2003年)。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發展計畫網站。取自http://elnp.ncu.edu.tw/about_ state.php
18. 數位典藏與學習 國家型科技計畫網站,取自:http://teldap.tw/
19. 閻驊(2002年7月)。電子書包狂想曲。取自:
http://www.1001yeah.com.tw/article/020183.html
20. 蘇碩鈞(2007年4月20日)。用IT增進下一代學習力。取自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2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