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資料。2013年1月20日取自
http://www.wttc.org/
交通部觀光局觀光統計資料。取自2013年1月20日取自
http://admin.taiwan.net.tw/
交通部觀光局(2010),《中華民國99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報告》,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2011),《中華民國99年觀光業務年報》,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2012),《中華民國100年觀光業務年報》,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李子奈、葉阿忠(2000),《高等計量經濟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李世昌、李森源、張紋菱(2007),「月眉育樂探索樂園遊客旅遊動機、觀光意象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屏東教大體育》,(11),146-166。李皇照、陳郁方(2004),「國內旅遊市場消費者特性分析」,《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1(1),1-21。李銘輝、郭建興(2000),《觀光遊憩資源規劃》,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林士彥、林卓民、李俊彥(2007),「應用多項羅吉特模型分析消費支出與服務品質之研究─以溫泉區旅館為例」,《戶外遊憩研究》,20(2),39-57。周明道、林光、李選士、顏進儒(2003),「國內學生返鄉運輸模式之選擇分析」,《運籌研究集刊》,(3),133-148。周逸衡、巫喜瑞(2003)「台灣地區休閒農場遊客旅遊動機、資訊搜尋與選擇評估準則之研究」,《觀光研究學報》,9(2),1-23。
曹勝雄(2001),《觀光行銷學》,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張清標、陳賢明(2008),「鄉村旅遊意象之區隔研究—以頂菜園鄉土館為例」,《鄉村旅遊研究》。2(1),15-42。
黃紀、王德育(2012),《質變數與受限依變數的迴歸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彭美玲(2010),「台灣廠商技術策略選擇之研究:以多選項 Logit 模型」,《經濟與管理論叢》,6(1),133-155。劉欣芸(2001),「農家已婚婦女勞動參與的多重選擇模型」,《農業經濟半年刊》,(69),31-54。
陳昭明(1981),《台灣森林遊樂需求、資源、經營之調查分析》,台北:臺灣大學森林學系森林遊樂研究室。
謝淑芬(2007),「臺灣地區國民旅遊消費型態與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Two-Stage Tobit估計法」,《觀光研究學報》,13(2),139-164。謝淑芬(2007),「溫泉遊憩區遊客對溫泉館選擇行為之研究」,《旅遊管理研究》,7(2),165-186。謝淑芬(2007),「家計單位人口結構對旅遊消費支出影響之研究-分量迴歸模型之應用」,《戶外遊憩研究》,20(3),47-72。謝淑芬(2009),「遊客對文化觀光活動選擇與旅遊消費支出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4(1),1-21。
蘇鈺雯、林惠玲(2012),「台灣觀光需求─ 停留天數與消費金額之實證研究」,《戶外遊憩研究》,25(1),85-109。
Gladwell, N. (1990) ,“A Psychographic and Sociodemographic Analysis of State Park Inn Users,”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8(4),15-20.
Greene, W. H., (2008) ,Econometric Analysis,6th Edition,Upper Saddle River, NJ:Pearson Prentice Hall.
Hausman, J. and D. McFadden (1984) ,“Specification Tests for the Multinomial Logit Model”Econometrica,52(5),1219-1240.
Kotler, Phili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9th Edition, 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
McFadden, D.(1973) ,“Conditional Logit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Choice Behavior,” In P. Zarembka (ed.) ,Frontiers in Econometrics,105-142, New York:Academic Press.
Thrane, C. (2002) ,“Jazz festival visitors and their expenditures:Linking spending patterns to musical interest,”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40(3), 28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