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82.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2 16:5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翠霞
研究生(外文):Jang Tsuey Shya
論文名稱:企業授信及個人授信衡量指標之權重分析 -以台灣某大型銀行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Corporate credit and personal credit measurement indices and priority analysis- an empirical study of a large bank in Taiwan
指導教授:李欣怡李欣怡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 HSIN Y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華大學
系所名稱: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9
中文關鍵詞:模糊層級分析法資料倉儲授信決策授信衡量指標
外文關鍵詞:FAHPData WarehousingCredit DecisionCredit MeasurementIndic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1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銀行之主要業務乃以授受及創造信用之手法調節資金之供給與需求,在謀求自身利潤之同時,亦須擔任金融中介的角色,促進國家經濟之發展,使經濟活動更加活絡有效率。近年因金融環境之改變,銀行業務日趨複雜,風險亦日益增加,如何有效管理風險,確保銀行穩健經營,為目前銀行業者之重要課題。銀行經營最主要問題就是盡力降低呆帳,大量的呆帳會侵蝕盈餘,甚至讓銀行轉盈為虧。若銀行在授信決策時,能加強授信品質之控管,即可以大幅降低授信之風險。因此,銀行若要降低呆帳率,就必需於融資前,做好借款人徵信工作。
實際分析國內銀行資料倉儲的應用,在量化資料的評等系統已有健全發展,但因質化資料不易建置下,對於質性評等系統並未有效建立。本研究以銀行授信人員的立場,透過銀行實務的審核及看法,利用模糊層級分析法,瞭解銀行授信決策時所考量之因素,將企業金融授信及個人授信衡量指標分別作評等權重之分析,並建立一授信評估因素權重準則,藉由量測值分析,能讓銀行實際從事徵授信人員能加速及正確判斷授信風險,以期做好徵授信控管之工作,支援銀行行員授信決策,並讓銀行業者了解即時產業及經營環境相關資訊提供及分析之重要性,進而提升徵、授信品質,降低風險增加銀行獲利。

The main business of banks is to regulate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funds by providing and creating credit. While seeking their own profit, banks also serve the rol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o enhance the liveliness and efficiency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changes in the financial environment, the banking busines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the risks of operations increase substantially. How to effectively manage risks and to ensure the sound operation of bank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for bankers. The essential task banks need to work on is to reduce bad debts. If the banks can strengthen the credit quality control in the credit granting stage, the credit risk can be reduced significantly.
An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banking shows that data warehouse of quantitative data for the rating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soundly. However, the qualitative rating system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effectively due to the fact that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is not easy to colle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perspective of bank credit officers, and uses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understand the measurement indices for bank credit decision-making. The priorities of indices are analyzed for the corporate credit and personal credit, respectively. The information can support bank clerks in making credit decisions, and allow the banks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providing and analyzing instant information of industry and business environment. As a result, the banks can enhance the credit quality, reduce the risk, and increase the profitability.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辭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3
第四節 研究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銀行授信概述 6
第二節 銀行授信決策與評估因素 9
第三節 資料倉儲的定義、效益 12
第四節 層級分析法 14
第五節 模糊理論 23
第六節 模糊層級分析法(FAHP) 25
第七節 探討銀行授信評等系統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2
第一節 研究對象 32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3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42
第一節 授信評等指標權重之運算 42
第二節 授信戶授信評等審核過程 5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3
第二節 研究貢獻 64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65
參考文獻 66
附錄A 69
附錄B 101
附錄C 104





表目錄
表 1 授信決策評估之相關研究 10
表 2 Simon的決策制定四階段與網路 13
表 3 資料倉儲應用之相關研究 13
表 4 AHP成對比較評量尺度意義及解釋 19
表 5 隨機指標表隨機指標表 21
表 6 三角模糊語意之語意值表 25
表 7 應用AHP、FAHP之相關研究 28
表 8 個人授信指標定義表 37
表 9 企業授信指標定義表 38
表10第一位銀行授信專家對個人授信目標構面之成對比較矩陣 42
表11第一位銀行授信專家對企業授信目標構面之成對比較矩陣 42
表12整合授信專家對個人授信目標構面間矩陣 44
表13整合授信專家對企業授信目標構面間矩陣 44
表14解糢糊化整合授信專家對個人授信目標構面間矩陣 44
表15解糢糊化整合授信專家對企業授信目標構面間矩陣 45
表16整合授信專家於個人授信三大構面之評等權重及特徵向量 45
表17整合授信專家於企業授信六大構面之評等權重及特徵向量 46
表18整合授信專家於個人授信指標之評等權重及特徵向量 46
表19整合授信專家於個人授信次指標之評等權重及特徵向量 47
表20整合授信專家於企業授信指標之評等權重及特徵向量 48
表21整合授信專家於企業授信次指標之評等權重及特徵向量 49
表22個人授信評等權重評選架構之綜合分析 52
表23企業授信評等權重評選架構之綜合分析 53
表24受評個人授信戶A之評分表 56
表25受評企業授信戶B之評分表 57
表26語意尺度轉換表 58
表27個人授信戶A評量指標之明確值 58
表28企業授信授信戶B評量指標之明確值 59
表29個人授信戶A之評等量表 61
表30企業授信戶B之評等量表 61





圖目錄
圖 1 本國銀行逾期放款比率表 2
圖 2 本研究流程圖 5
圖 3 銀行授信業務類別 7
圖 4 一般放款作業流程圖 8
圖 5 AHP方法進行之流程圖 16
圖 6 AHP層級架構圖 18
圖 7 三角模糊數之隸屬函數圖 24
圖 8 授信審核應用系統及其報表流程圖 34
圖 9 個人授信評等權重評選模式 35
圖10企業授信評等權重評選模式 36
圖11第一位銀行授信專家對個人授信目標構面之模糊成對比較矩陣 43
圖12第一位銀行授信專家對企業授信目標構面之模糊成對比較矩陣 43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銀行公會(2012年10月20日),中華民國銀行公會會員授信準則,100年12月30日全授字第1000002622A號函修訂,檢索日期2012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ba.org.tw/law02-1.aspx?sn=5

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2013年04月17日)。本國銀行逾期放款比率表,檢索日期2013年4月17日。取自http://www.cbc.gov.tw/ct.asp?xItem=995&;ctNode=523&;mp=1

王文崇(2009)。銀行中小企業授信戶之違約預警及風險預測系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台中市。

李明峰(2001)。銀行業對企業授信『信用評等表』財務比率預警有效性之實證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台中市。

李壽田(2004)。台灣金融業發行現金卡經營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新竹市。

李昇暾、吳宜錚(2011)。決策支援與企業智慧系統,第9版。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達凱(2007)。銀行業建立企業信用評等以管理授信信用風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吳熖煌(2011)。應用模糊層級分析法於工程專案計畫書風險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同大學工程管理學系碩士班,台北市。

柯志騰(2008)。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授信評估因素與品質關係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台中市。

施貴騰(2009)。銀行授信業務之台灣實證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經濟學系,台北市。

徐仲秋(2009)。國軍導入「政府歲計會計資訊管理系統」關鍵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新竹市。

翁振益、周瑛琪、張保隆(2007)。決策分析方法與應用。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勝春(2001)。模糊類神經在銀行授信決策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台中市。

張欣義(2007)。企業導入資料倉儲績效評估準則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同大學資訊經營研究所,台北市。

張馨仁(2007)。供應商垂直整合策略之研究-以電子零件商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新竹市。

陳木林(2009)。銀行中小企業金融授信不良放款關鍵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會計學系,彰化市。

陳慶益(2010)。應用模糊層級分析法於首購屋者對居 住外部環境選擇架構之研究-以台中市西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環境資訊科技碩士班,台中市。

郭家瑋(2002)。國內企業採行資料倉儲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郭瑞基、蔡敏華(2003)。風險評估報告與銀行授信決策之分析。當代會計,4(1),57-76。

黃貞美(2011)。運用模糊分析層級程序法於國小優良教師評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新竹市。

游金華(2002)。銀行徵信機制對授信品質影響之研究-以台灣銀行個案分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台中市。

劉志寬(2003)。財務比率分析於金融機構授信決策之研究-個案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管理學院在職專班,台北市。

鄧振源、曾國雄(1989a)。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27(6),5-22。

鄧振源、曾國雄(1989b)。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27(7),1-20。

賴怡瑾(2006)。影響資料倉儲使用者滿意度因素之研究以銀行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龔惠茹(2010)。應用模糊層級分析法於銀行授信因素權重分析-以電動車產業授信案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碩士班,台北市。

Buckley, J. J. (1985). Fuzzy Hierarchical Analysis.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7, 233-247.

Dubois, D., &; Prade, H. (1983). Ranking Fuzzy Number in the Setting of Possibility Theory. Information Science, 30, 183-22.

Gorry, G. A., &; Morton, M. S. S. (1971). A Framework f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3(1), 55-70.

Inmon, W. H. (2005). Building the Data Warehouse, 4th ed. New York: Wiley.

Keen, P. G. W., &; Scott-Morton, M. S. S. (1978).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An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Klir, G. J., &; Folger, T. A. (1988). Fuzzy Sets. Uncertainty and Information.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Klir, G. J., &; Yuan, B. (1995). Fuzzy Sets and Fuzzy Logi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Hall.

Kepner, C., &; Tregoe, B. (1998). The New Rational Manager. Prenceton: Kepner-Tregoe.

Narasimhan, R. (1983). An Analytic Hierarchical Process to Supplier Selection. Journal of Purchasing &; Material Management, 19(1), 27-32.

Parzinger, M. J., &; Frolick, M. N. (2001). Creat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Data Warehousing. Information Strategy, 17(4), 10-15.

Saaty, T. L. (1977). A Scaling Method for Priorities in Hierarchical Structure.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 15(3), 234-281.

Saa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New York: McGraw-Hill.

Saaty, T. L. (1990). How to Make a Decisi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 48(1), 9-26.

Saaty, T. L., &; Vargas, L. G. (1982). The Logic of Priorities. Boston: Kluwer-Nijhoff.

Simon, H. (1977). The New Science of Management Decision.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Turban, E., Sharda, R., &; Delen, D. (2010). Decision Support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Systems (9th Edition). Hawaii: Prentice Hall.

Zadeh, L. A. (1965). Fuzzy Sets.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8, 338-353.

Zadeh, L. A. (1975). The Concept of a Linguistic Variabl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pproximate Reasoning I, II, III. Information Science, 8, 199-251, 301-357, 9, 43-80.

Zhang, G., &; Zou, P. W. X. (2007).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Risk Assessment Approach or Joint Venture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33(10), 771-779.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