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5 03: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懿純
研究生(外文):Lee,Yi Chun
論文名稱:晚明注《莊》思想研究—以沈一貫、釋德清、釋性通為核心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Annotations on Chuang-Tzu in the Late Ming -- Base on Shen Yi-Guan, Shi De-Qing, and Shi Xing-Tong
指導教授:高柏園高柏園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袁保新趙中偉莊耀郎胡正之
口試日期:2013-01-22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34
中文關鍵詞:三教沈一貫以儒解莊釋德清以佛解莊釋性通以道解莊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67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晚明注《莊》思想研究—以沈一貫、釋德清、釋性通為核心」主要探論的乃是《莊子》「注本」在晚明三教氛圍下所開展出的註疏意義,本論文採取「以儒解莊」、「以佛解莊」及「以道家解莊」作為研究視角,分別選取沈一貫《莊子通》、釋德清《莊子內七篇註》與釋性通《南華發覆》作為研究對象。主要論述三注本在晚明莊學發展中,所代表的注本意義與特殊價值,由此補足當前晚明莊學注本研究之不足;並由此三注本之研究,揭示出一條晚明注《莊》思想,在思想史上發展的系統脈絡。本論文共計六章:
第一章〈導論〉,說明研究動機及目的,並為「晚明莊學」與「注本選取」作出界定與標準。繼而針對沈一貫、釋德清、釋性通在注《莊》上的前人研究成果提出檢討,並說明研究方法與論述進路。
第二章〈晚明注《莊》思想之背景〉,考察王學的發展與莊學的復興之歷史關連,並對「二王」思想與莊學持續不墜作背景探論。接續對三教思想的發展與融合,作一歷史溯源,再說明晚明三教思想影響莊學注本,使莊學注本別具意義。
第三章〈沈一貫以儒解《莊》之思想〉,由沈一貫生平背景出發,繼而說明其《莊子通》「以儒解莊」之基本立場,並由此探論《莊子通》在「心性論」、「修養論」、「境界論」上之內容特色與註解價值。
第四章〈釋德清以佛解《莊》之思想〉,由釋德清生平背景出發,繼而說明其《莊子內篇註》「以佛解莊」之基本立場,並由此探論《莊子內篇註》在「心性論」、「修養論」、「境界論」上之內容特色與註解價值。
第五章〈釋性通以道解《莊》之思想〉,由釋性通生平背景出發,繼而說明其《南華發覆》「以道解莊」之基本立場,並由此探論《南華發覆》在「心性論」、「修養論」、「境界論」上之內容特色與註解價值。
第六章〈晚明注《莊》思想之意義〉,總論沈一貫《莊子通》、釋德清《莊子內七篇註》與釋性通《南華發覆》三家注之思想淵源與註疏內涵,並由此三家注《莊》理出一條晚明注《莊》思想之發展脈絡,最後反省三家注《莊》在莊學上之得失,由此展現本論文之研究成果。
第七章〈結論〉,說明三家注《莊》之註疏意義與研究價值,由三家注《莊》說明晚明莊學注本在思想史上的發展脈絡。最後,總論晚明注《莊》思想之未來發展與研究方向。


第一章 導論……………………………………………………………0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001
一、 「晚明莊學」之界定………………………………………003
二、 「莊學注本」之選取………………………………………005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之檢討………………………………………………011
一、 沈一貫「以儒解莊」之研究成果…………………………013
二、 釋德清「以佛解莊」之研究成果…………………………015
三、 釋性通「以道解莊」之研究成果…………………………018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論述進路………………………………………………021

第二章 晚明注《莊》思想之背景………………………………………025
第一節 王學的發展與莊學的復興…………………………………………025
一、 「二王」與莊學復興………………………………………026
二、 莊學思想的持續不墜……………………………………037
第二節 三教思想的發展與融合……………………………………………045
一、 三教思想的歷史發展……………………………………046
二、 晚明三教思想與莊學……………………………………054
第三節 晚明《莊子》注本的意義與選取……………………………………059

第三章 沈一貫以儒解《莊》之思想……………………………………061
第一節 沈一貫之生平與著作………………………………………………062
第二節 沈一貫《莊子通》之基本立場………………………………………067
一、 莊子本淵源孔氏之門……………………………………069
二、 莊子宜當居三教之間……………………………………071
三、 沈氏對歷代莊注評斷……………………………………075
第三節 沈一貫《莊子通》之內容特色………………………………………077
一、 沈一貫《莊子通》之「心性論」……………………………080
二、 沈一貫《莊子通》之「修養論」……………………………086
三、 沈一貫《莊子通》之「境界論」……………………………093
第四節 小結…………………………………………………………………097

第四章 釋德清以佛解《莊》之思想……………………………………099
第一節 釋德清之生平與著作………………………………………………101
第二節 釋德清《莊子內篇註》之基本立場…………………………………109
一、 由善自他宗以融攝道家…………………………………110
二、 借老莊之語以闡揚佛教…………………………………113
三、 明唯心識觀以統攝三教…………………………………115
第三節 釋德清《莊子內篇註》之內容特色…………………………………119
一、 釋德清《莊子內篇註》之「心性論」………………………123
二、 釋德清《莊子內篇註》之「修養論」………………………135
三、 釋德清《莊子內篇註》之「境界論」………………………146
第四節 小結…………………………………………………………………157

第五章 釋性通以道解《莊》之思想……………………………………159
第一節 釋性通之生平與著作………………………………………………161
第二節 釋性通《南華發覆》之基本立場……………………………………166
一、 以道解莊回歸莊意………………………………………167
二、 莊子通篇本於老子………………………………………169
三、 注莊之繼承與轉化………………………………………173
第三節 釋性通《南華發覆》之內容特色……………………………………176
一、 釋性通《南華發覆》之「心性論」…………………………180
二、 釋性通《南華發覆》之「修養論」…………………………184
三、 釋性通《南華發覆》之「境界論」…………………………190
第四節 小結…………………………………………………………………195

第六章 晚明注《莊》思想之意義………………………………………197
第一節 晚明注《莊》思想之淵源……………………………………………198
一、 「莊子思想淵源」之兩條線索……………………………199
二、 「繼承蘇軾莊學」之兩條線索……………………………203
第二節 晚明注《莊》思想之內涵……………………………………………205
一、 三家注《莊》之「心性論」…………………………………205
二、 三家注《莊》之「修養論」…………………………………207
三、 三家注《莊》之「境界論」…………………………………211
第三節 晚明注《莊》思想之意義……………………………………………214
一、 三家注《莊》之思想脈絡…………………………………214
二、 三家注《莊》之註疏得失…………………………………216

第七章 結論……………………………………………………………219
第一節 晚明注《莊》思想之研究價值………………………………………219
第二節 晚明注《莊》思想之系統脈絡………………………………………222
第三節 晚明注《莊》思想之未來發展………………………………………223

參考書目…………………………………………………………………225

一、原文文獻(依時代排列)
晉 郭象注、成玄英疏:《南華真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7月)。
隋 智顗著;李安校釋:《童蒙止觀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唐 韓愈:《韓昌黎文集校注》(台北:世界書局,1982年3月四版)。
宋 蘇軾:《蘇東坡全集》(台北:世界書局,1985年9月五版)。
宋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11月)。
明 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初版)。
明 王畿:《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3月初版)。
明 王艮:《王心齋全集》(台北:廣文書局,1975年)。
明 文秉:《先撥志始》(台北:廣文書局,1967年10月再版)。
明 李贄:《焚書》(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5月10日)。
明 焦竑:《莊子翼》(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63年7月初版)。
明 陸西星:《南華真經副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3月)。
明 沈一貫:《老子通》(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明 沈一貫:《易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 沈一貫:《敬事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明 沈一貫:《喙鳴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 沈一貫:《喙鳴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 沈一貫:《新科李太史選釋國策三注旁訓評林》,《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彙刊:史部第12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明 釋德清:《老子道德經憨山註;莊子內篇憨山註(附觀老莊影響論一名三教源流異同論)》(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4月初版)。
明 釋德清:《中庸直指》,《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珍本初編儒家子部第十六冊《中庸彙函》(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
明 釋德清:《大乘起信論直解》(台北:臺灣印經處,1958年10月初版)。
明 釋德清:《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八十卷,《卍續藏》第十二冊1至15卷;《卍續藏》第十三冊16至67卷;《卍續藏》第十四冊68至80卷(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8月)。
明 釋德清:《金剛經決疑》,《卍續藏》第三十九冊(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8月)。
明 釋德清:《般若心經直說》,《卍續藏》第四十一冊(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8月)。
明 釋德清:《妙法蓮華經擊節》,《卍續藏》第四十九冊(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8月)。
明 釋德清:《妙法蓮華經通義》,《卍續藏》第四十九冊(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8月)。
明 釋德清:《楞嚴經通議》(台中:青蓮出版社,1997年)。
明 釋德清:《性相通說》(台北:大千出版社,1999年4月)。
明 釋德清:《圓覺經直解》(台南:和裕出版社,2002年)。
明 釋德清:《肇論略注》(台北:佛教出版社)。
明 福善記錄、福徵述疏:《憨山大師年譜疏註》(台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4月初版)。
明 福善日錄、通炯編輯:《憨山老人夢遊集》(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2月)。
明 釋性通:《續修四庫全書˙南華發覆八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 釋性通:《古今禪藻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 顧炎武:《原抄本日知錄》(台北:明倫書局,1979年)。
清 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清 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4月初版)。
清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 計六奇:《明季北略》(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9月)。
清 永瑢、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年5月初版)。
清 紀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 王夫之:《張子正蒙注》(台北:世界書局)。
清 王夫之:《莊子解》(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9月初版)。
清 方苞:《欽定四書文》(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 宣穎:《莊子南華經解》(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8年7月初版)。
清 陳壽昌:《南華真經正義》(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8年7月初版)。
清 王先謙、劉武:《莊子集解、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12月30日初版)。
清 郭慶藩:《莊子集釋》(台北:世界書局,1955年11月)。
民國 嚴靈峰:《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民國 嚴靈峰:《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民國 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列莊三子集成補編》(台北:成文出版社,1982年)。

二、學術專著(依姓氏筆畫排列)
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2月初版)。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11月再版)。
方勇:《莊子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初版)。
方勇:《莊學史略》(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8年9月初版)。
方祖猷:《王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初版)。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中國哲學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5年8月初版)。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8月初版)。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4月)。
王叔岷:《莊子校詮》(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年6月)。
王玲月:《憨山大師的生死觀》(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11月)。
王國良:《明清時期儒學核心價值的轉換》(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初版)。
王凱旋:《明代科舉制度考論》(瀋陽:瀋陽出版社,2005年6月初版)。
王煜:《老莊思想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3月初版)。
王煜:《明清思想家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4月)。
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45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4月)。
任繼愈:《道藏提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7月)。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2月初版)。
任繼愈主編的《中國道教史》(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3月初版)。
江燦騰:《明清民國佛教思想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11月)。
江燦騰:《晚明佛教叢林改革與佛學諍辯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為中心》(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12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8月修訂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1月)。
何俊:《西學與晚明思想的裂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初版)。
吳光明:《莊子》(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9月)。
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6月初版)。
吳怡:《中國哲學發展史》(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6月初版)。
吳怡:《逍遙的莊子》(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4年10月初版)。
吳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4月初版)。
吳震:《泰州學派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4月初版)。
李書增、岑青、孫玉杰、任金鑒:《中國明代哲學》(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李焯然:《明史散論》(台北:允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2月)。
李興源:《晚明心學思潮與士風變異研究》(台北:花木蘭出版社,2009年9月)。
杜保瑞:《莊周夢蝶》(台北:書泉出版社,1995年2月初版)。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0月)。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3月初版)。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8月初版)。
周群:《儒釋道與晚明文學思潮》(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3月初版)。
季芳桐:《泰州學派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5年12月初版)。
岡田武彥:《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初版)。
岡田武彥:《宋明哲學の本質》(東京:木耳社,昭和59年11月20日)。
帕瑪著;潘德榮譯:《詮釋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3月)。
帕瑪著;嚴平譯:《詮釋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9月初版)。
忽滑谷快天:《中國禪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林繼平:《王學探微十講》(台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7月)。
林繼平:《明學探微》(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12月初版)。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4月初版)。
洪修平:《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初版)。
郎擎霄:《莊子學案》(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12月初版)。
唐大潮:《明清之際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6月初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2月校訂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4月初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5月初版)。
徐聖心:《青天無處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會通管窺》(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2月)。
秦家懿:《王陽明》(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月再版)。
荒木見悟:《佛教と陽明學》(東京:株式會社第三文明社,1990年7月30初版)。
荒木見悟:《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台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荒木見悟:《陽明學の開展と佛教》(東京:研文社,1984年)。
袁光儀:《晚明之儒家道德哲學與世俗道德範例研究—劉蕺山《人譜》與《了凡四訓》、《菜根譚》之比較》(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9月)。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9月初版)。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5月初版)。
高柏園:《禪學與中國佛學》(台北:里仁書局,2001年3月31日初版)。
崔大華:《莊學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初版)。
曹秉仁:《四明方志叢刊:寧波府志(三)》(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7年10月)。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7月)。
莊耀郎:《郭象玄學》(台北:里仁書局,1998年3月10日初版)。
連清吉:《日本江戶後期以來的莊子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12月)。
郭朋:《中國佛教思想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
野上俊靜:《中國佛教史概說》(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12月二版)。
陳永革:《陽明學派與晚明佛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初版)。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12月初版)。
陳清輝:《李卓吾生平及其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0月初版)。
陳鼓應:《老莊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9月)。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11月修訂版)。
陳榮波:《哲學、語言與管理》(桃園:逸龍出版社,1992年2月初版)。
陶國璋:《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4月)。
麻天祥:《中國禪宗思想發展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
傅偉勳:《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3月)。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7月初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0月)。
嵇文甫:《左派王學》(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4月初版)。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3月初版)。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史學出版社,1974年4月二版)。
費振鐘:《墮落時代—重讀大時代:明代文人的集體墮落》(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5月初版)。
馮達文:《宋明新儒學略論》(湛江: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初版)。
黃宗羲:《明儒學案》(台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2月臺一版)。
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5月初版)。
楊軍:《宋元三教融合與道教發展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9年11月初版)。
葉海煙:《莊子的生命哲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再版)。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初版)。
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中國老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第2版)。
熊鐵基、劉固盛、劉韶軍:《中國莊學史》(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初版)。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3月初版)。
劉季倫:《李卓吾》(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7月)。
劉笑敢:《老子》(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4月初版)。
劉笑敢:《兩種自由的追求:莊子與沙特》(台北:正中書局,1998年12月)。
劉笑敢:《道教》(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12月初版)。
樊樹志:《晚明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初版)。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年8月初版)。
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9月,增訂版)。
蔡金昌:《憨山大師的三教會通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6月)。
蔣維喬:《中國佛教史》(台北:史學出版社,1974年1月二版)。
鄧志峰:《王學與晚明的師道復興運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1月初版)。
鄧瑞全、王冠英編著:《中國緯書綜考》(合肥:黃山書社,1998年7月)。
賴永海:《佛學與儒學》(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
錢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9月初版)。
錢穆:《莊子纂箋》(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月重印四版)。
錢穆:《莊老通辯》(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2月)。
鮑世斌:《明代王學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4年11月初版)。
繆天綬選註:《明儒學案》(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12月臺五版)。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1月臺一版)。
羅蘭˙巴爾特:《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選》(台北:時報文化,1997年4月1日初版)。
釋聖嚴:《明末佛教研究》(台北:東初出版社,1993年11月)。
釋曉雲:《讀晚明諸師遺集》(台北:原泉出版社,1983年11月再版)。
龔鵬程:《晚明思潮》(宜蘭:佛光人文社會科學編譯出版中心,2001年10月30日初版)。

三、期刊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列)
(一)中文論文
李懿純:《憨山德清註莊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6月)。
夏清瑕:《憨山大師佛學思想研究》(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0年),《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二十九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4月初版)。
崔森:《憨山思想研究》(四川聯合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二十九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4月初版)。
張玲芳:《釋德清以佛解老莊思想之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6月15日)。
陳松柏:《憨山禪學之研究—以自性為中心》(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12月)。
陳運星:《儒道佛三教調合論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會通思想為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陸冠州:《泰州學派化俗思想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1月)。
曾瓊瑤:《憨山治妄工夫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黃文樹:《泰州學派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1997年1月)。
黃申如:《晚明諸子學的復興—以道家的儒學化為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謝明陽:《明遺民的莊子定位論題》(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6月)。
釋見曄:《明末佛教發展之研究—以晚明四大師為中心》(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12月)。
釋會雲:《釋德清三教會通思想之研究—以《莊子內篇註》為中心》(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12月)。

(二)外文論文
Hsu, Sung-peng. A Buddhist Leader in Ming China :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Han-shan Te-ching. University Park: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9.

(三)中文期刊
王克嬰:〈明末浙黨領袖沈一貫簡論〉,《南開學報》1999年第3期。
王志遠:〈唐宋之際「三教合一」的思潮〉,《文史知識》編輯部編《儒、佛、道與傳統文化》(中華書局)。
王紅蕾:〈憨山德清注《莊》動機與年代考〉,《北方論叢》2007年第2期。
王開府:〈憨山德清儒佛會通思想述評—兼論其對《大學》、《中庸》之詮釋〉,華梵大學哲學系《第三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選輯》,1998年12月26日。
王鐳:〈儒佛道三教的研究〉,《道教文化》1981年5月第3卷第1期。
史繼忠:〈儒道佛的紛爭與融合〉,《貴州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3期。
任昉:〈明末的黨爭與三案〉,《歷史百題》。
任繼愈:〈佛教與儒教〉,《文史知識》編輯部編《儒、佛、道與傳統文化》(中華書局)。
朱子彥:〈論明代的內閣與黨爭〉,《社會科學戰線(歷史學研究)》1996年第1期。
江心力:〈明朝內閣官僚群體形成因素析論〉,《史學叢刊》1996年第3期。
江燦騰:〈晚明佛教復興運動背景的考察—以憨山德清在金陵大報恩寺的磨鍊為例〉,《東方宗教研究》1987年9月第1期。
江燦騰:〈晚明憨山德清中興曹溪祖庭及其周邊問題〉,《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996年9月第28期。
李霞:〈論明代佛教的三教合一說〉,(《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9月第24卷第5期。
李霞:〈憨山德清的三教融合論〉,《安徽史學》,2001年第1期。
李曦:〈釋德清《道德經解》評述〉,《五台山研究》,1988年第3期。
林文彬:〈宗密《原人論》三教和會思想初探〉《國立中興大學台中夜間部學報》1997年11月第3期。
林文彬:〈釋德清《觀老莊影響論》初探〉,國立中興大學《文史學報》2001年6月第31期。
林順夫:〈推門落臼:試論憨山大師的《莊子內篇注》〉,《清華學報》2004年12月第2期。
林聰舜在〈論莊子的「小大之辯」與「齊物」及其關係〉,《漢學研究》1987年12月第5卷第2期。
邱敏捷:〈憨山《莊子內篇注》之特色〉,《中國文化月刊》2001年9月第258期。
段亞利、覃敏:〈論明代沈鯉的政治人生〉,《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4月第26卷第2期。
洪修平:〈論道家思想的曲折發展及其現代意義—以儒佛道三教關係為視角〉,《宗教學研究》2007年第1期。
洪修平:〈儒道佛三教與傳統文化的「人學」特質〉,《哲學與文化》1992年2月第19卷第2期。
唐大潮:〈「三教合一」思想成因初探〉,《宗教哲學》1997年1月第3卷第1期。
夏清暇:〈從憨山和王陽明的《大學》解看晚明儒佛交融的內在深度〉,《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8卷第6期。
孫雪霞、何光順:〈「以莊解莊」方法論淺析〉,《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3月第22卷第1期。
荒木見悟:〈陽明學的心學特質〉《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92年12月。
荒木見悟:〈憨山德清の思想〉《池田末利博士古稀紀念東洋學論集》,1980年9月1日。
常成:〈明代科舉制與八股文評價論述〉,《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年10月第9卷第5期。
張勇:〈再論明萬曆朝黨爭的起源〉,《六盤水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10月第21卷第5期。
張洪興:〈論明代中後期莊子學的勃興及其表現特徵〉,《蘭州學刊》2012年1月。
張學智:〈憨山德清的以佛解老莊〉,《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初版。
郭武:〈明清雲南儒釋道三教合流簡論〉,《宗教哲學》1996年4月第2卷第2期。
陳松柏:〈憨山老學之思考方式與世間特質〉,華梵大學哲學系《第六次儒佛會通論文集(下冊)》,2002年7月。
陳俊民:〈宋明「三教合一」思潮中的「心性」旨趣論稿〉,《鵝湖》1989年10月第15卷第4期。
曾瓊瑤:〈憨山「即念而修」之對治妄念工夫研究〉,台北華嚴蓮社《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2009年。
黃紅兵:〈沈一貫的莊學思想研究〉,《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0年2月第29卷第1期。
黃紅兵:〈釋德清和釋性通二人的莊學思想及其比較〉,《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3月第25卷第3期。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中國哲學與文化(第四輯)》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初版。
裘樟鑫:〈嘉興的詩僧,嘉興的僧詩〉,《嘉興日報》2009年7月23日。
廖肇亨:〈從「清涼聖境」到「金陵懷古」—由尚詩風習側探晚明清初華嚴學南方系之精神圖景〉,《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10年9月第37期。
熊召政:〈籌國無成疑燕雀—記老滑頭沈一貫〉,《明清史事》。
劉海濤、謝謙:〈明代《莊子》接受論〉,《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11月總第219期。
劉海濤:〈《周秦漢魏諸子知見書目》明代《莊子》書目匡補〉,《圖書館雜誌》2009年第5期。
劉海濤:〈憨山德清注《莊》時間相關問題再論—兼與王紅蕾博士商榷〉,《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
劉學智:〈「三教合一」義蘊辨微—兼談心性論與當代倫理實踐〉,《宗教哲學》1995年10月第1卷第4期。
蔡振豐:〈憨山德清的禪悟經驗與他對老莊思想的理解〉,《法鼓人文學報》2006年12月第3期。
鄭志明:〈莊子〈齊物論〉的三籟說〉,淡江大學:「《莊子齊物論》研究」學術研討會,2002年5月9日。
蕭振邦:〈莊子〈齊物論〉的三種解讀面相之釐清〉,淡江大學中文系:「莊子〈齊物論〉學術研討會」,2002年5月9日。
簡光明:〈宋人「佛學思想源於莊子說」析論〉,《中國學術年刊》1994年3月1日第15期。
簡光明:〈莊學註疏「回歸原典」的方法及其檢討〉,《屏東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2009年3月第32期。
簡光明:〈陳治安探求《莊子》本義的方法〉,《中國學術年刊》2009年9月第31期(秋季號)。
顏崑陽:〈莊子思想與般若思想比較研究〉《中山學術文化集刊》,1978年3月。
魏月萍:〈三教交涉的詮釋法則難題—評徐聖心著《青天無處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會通管窺》〉,《東吳哲學學報》2012年2月第25期。
蘇曉旭:〈《南華發覆》與《莊子內篇注》釋義比較及成書年代考〉,《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5月第27卷第3期。
蘇曉旭:〈《南華發覆》與《莊子內篇注》釋義比較及成書年代考—以《逍遙遊》篇為例〉,《法制與社會》2009年10月(中)。

(四)外文期刊
Wu, Pei-Yi. “The Spiritual Autobiography of Te-Ching.” The Unfolding of Neo-Confucianism. Ed. Wm. Theodore de Bar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5. 67-92.

四、研究報告
簡光明:「明代莊學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4年2月3日。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11月再版)。
2. 野上俊靜:《中國佛教史概說》(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12月二版)。
3. 黃文樹:《泰州學派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1997年1月)。
4. 王開府:〈憨山德清儒佛會通思想述評—兼論其對《大學》、《中庸》之詮釋〉,華梵大學哲學系《第三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選輯》,1998年12月26日。
5. 王鐳:〈儒佛道三教的研究〉,《道教文化》1981年5月第3卷第1期。
6. 江燦騰:〈晚明佛教復興運動背景的考察—以憨山德清在金陵大報恩寺的磨鍊為例〉,《東方宗教研究》1987年9月第1期。
7. 江燦騰:〈晚明憨山德清中興曹溪祖庭及其周邊問題〉,《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996年9月第28期。
8. 林文彬:〈宗密《原人論》三教和會思想初探〉《國立中興大學台中夜間部學報》1997年11月第3期。
9. 林文彬:〈釋德清《觀老莊影響論》初探〉,國立中興大學《文史學報》2001年6月第31期。
10. 林順夫:〈推門落臼:試論憨山大師的《莊子內篇注》〉,《清華學報》2004年12月第2期。
11. 邱敏捷:〈憨山《莊子內篇注》之特色〉,《中國文化月刊》2001年9月第258期。
12. 唐大潮:〈「三教合一」思想成因初探〉,《宗教哲學》1997年1月第3卷第1期。
13. 荒木見悟:〈陽明學的心學特質〉《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92年12月。
14. 郭武:〈明清雲南儒釋道三教合流簡論〉,《宗教哲學》1996年4月第2卷第2期。
15. 陳松柏:〈憨山老學之思考方式與世間特質〉,華梵大學哲學系《第六次儒佛會通論文集(下冊)》,200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