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舉要
一、文本
《革新版‧彩畫本紅樓夢校注》《全三冊》,清.曹雪芹.高鶚原著,馮其庸等校著,台北:里仁書局,2003年2月,初版七刷。
《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增訂本》,陳慶浩編著,台北:聯經出版社事業公司,2011年3月,二版二刷。
二、古籍 (依四部十三經及時代先後排列)
《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王弼著‧樓宇烈校釋,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3年9月,初版。
《詩經通釋》,王靜芝著,台北:輔仁大學文學院,1995年3月,十四版。
《詩經正詁》,余培林著,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1月,修訂二版二刷。
《周禮今註今譯》,林尹註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9月,第五版。
《禮記集解》,孫希旦撰,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8月,第一版。
《春秋左傳正義》,【周】左丘明著‧李學勤主編,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0月初版一刷。
《莊子集釋》,郭慶藩輯,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3月,臺照印一版。
《莊子今註今譯》,陳鼓應註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0月,初版。
《維摩詰所說經註》,【姚秦】鳩摩羅什譯‧僧肇註,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2月台一版二刷。
《大智度論》,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7月再版。
《六祖壇經箋註》,【唐】釋法海撰‧【民國】丁福保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6月,二版五刷。
《五燈會元‧丹霞子淳》,【宋】普濟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4月,初版。
《滄浪詩話》,【宋】嚴羽著‧黃景進撰述,台北:金楓出版社,1999年4月,革新一版。
《李贄文集》,【明】李贄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
《傳奇小說南柯記》,【明】湯顯祖著,台北:華正書局,1974年8月臺一版。
《湯顯祖詩文集》,【明】湯顯祖原著,﹝民國﹞徐朔方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版1刷。
《牡丹亭》,【明】湯顯祖原著,〔民國〕徐朔方、楊笑梅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10月,初版3刷。
《明清善本小說叢刊──情史類略》,【明】馮夢龍著,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5月。
《薑齋詩話箋注》,【清】王船山著‧戴鴻森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
《王觀堂先生全集》,【清】王國維著,文華出版公司1968年印行。
《人間詞話新注》,【清】著‧滕咸惠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7年8月一版。
《大正新修大藏經》,大正藏編修委員會主編,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修訂版。
《叢書佛教文獻類編》,本書編委會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5月一版一刷。
三、今著(依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一)《紅樓夢》專書
一粟撰著,《紅樓夢卷》,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10月,台一版。
王希廉著,《王希廉評本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廣文書局印行。
王國維‧林語堂等著,《紅樓夢藝術論》,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1月,初版。
王佩琴著,《紅樓夢夢幻世界解析》,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3月,初版一刷。
白盾主編,《紅樓夢研究史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7月,一版一刷。
朱淡文著,《紅樓夢研究》,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12月,初版。
朱嘉雯著,《紅樓夢論集──林黛玉的異想世界》,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0月,一版。
余英時著,《紅樓夢的兩個世界》,台北:聯經出版社事業公司,1996年2月,初版第五刷。余英時‧周策縱等著,《紅樓夢與紅樓夢》,台北:里仁書局,1985年1月,再版。
余國藩著,《重讀石頭記-《紅樓夢》裡的情欲與虛構》,台北:城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3月,初版一刷。
周策縱著,《紅樓夢案-棄園紅學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周汝昌著,《紅樓夢與中華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6月,北京第二次印刷。
林景蘇著,《不離情色道真如-《紅樓夢》賈寶玉的情欲與悟道》,台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一刷。
俞平伯著,《俞平伯論紅樓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88年3月,第一版。
俞平伯著,《紅樓夢研究》,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6月,初版二刷。
苗懷明主編,《尋夢金陵話紅樓》,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
孫遜著,《紅樓夢探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康來新著,《紅樓夢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4月,初版。
康來新著,《石頭渡海-紅樓夢散論》,台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2月,初版。
康來新著,《紅樓長短夢》,板橋:駱駝出版社,1996年11月,初版一刷。
梅新林著,《紅樓夢哲學精神》,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第三刷。
郭玉雯著,《紅樓夢淵源論──從神明到明清思想》,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1年3月,初版再刷。
陳美玲著,《紅樓夢中寧國府》,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5月,初版一刷。
張畢來著,《紅樓佛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年6月,一版一刷。
張愛玲著,《紅樓魘》,台北: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9月,典刷四刷。
圓香著,《紅樓夢與禪》,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9月,再版。劉夢溪編,《紅學三十年論文選編》,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2-1984年,一版一刷。
劉夢溪著,《紅樓夢與百年中國》,台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5月,初版。劉夢溪著,《牡丹亭與紅樓夢》,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5月第一版初刷。
劉再復著,《紅樓夢悟》,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刷第三刷。
劉再復著,《紅樓夢哲學筆記》,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06年2月,第一版第一刷。
鄭明娳著,《經典‧曹雪芹 紅樓夢》,台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2月1日,初版一刷。
歐麗娟著,《紅樓夢人物立體講》,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3月,初版。
(二)現代佛學專書
王新水著,《維摩詰經思想新論》,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10月,一版一刷。
印順法師著,《佛法概論》,新竹:正聞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2刷。
牟宗三著,《般若與智慧》,台北:學生書局,2011年7月修訂版八刷。
皮朝綱著,《禪宗的美學》,高雄:麗文文化事業,1995年9月,初版一刷。
吳言生著,《禪宗哲學象徵》,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6月,一版一刷。
李中華注譯‧丁敏校閱,《新譯六祖壇經》,台北:三民書局,2010年1月,二版三刷。
阿部正雄著,《禪與西方思想》,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5月,初版一刷。吳汝鈞著,《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2月,初版一刷。
東初老和尚者,《般若心經思想史》,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3月,2版1刷。
梶山雄一等著‧《般若思想》,許洋主譯,台北:法爾出版社,1989年1月,第一版第一印。
陳引馳‧林曉光注譯,《新譯維摩詰經》,台北:三民書局,2010年1月,初版四刷。
陳學仁著,《龍樹菩薩中論八不思想探究》,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年2月,再版二刷。
湯用彤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板橋:駱駝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
鈴木大拙著,《禪與生活》,台北:志文出版社,1989年3月再版。
聖嚴法師著,《心經新釋-心的經典》,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3月,2版1刷。
羅因著,《「空」、「有」與「有」、「無」──玄學與般若學交會問題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3年7月初版。
(三)一般文學專書
巴赫金著,《陀思妥耶夫基詩學問題》,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7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李正治著,《至情祇可酬知己──文學與思想世界的追尋》,台北:業強出版社,1986年10月,初版。宗白華著,《美學散步》,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1年8月,初版。
吳光正著,《『文學』的獨立與文學的『真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12月,初版第一次印刷。
祖保泉著,《司空圖的詩歌理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2月初版。
浦安迪著,《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第二次印刷。
張哲永評注,《千家詩評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3月三版一刷。
張高評著,《春秋書法與左傳史筆》,台北:里仁書局,2011年3月,初版。
葉 朗著,《中國小說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87年,初版。
楊 義著,《中國古典白話小說史論》,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初版。
楊 義著,《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一版。
樂蘅軍著,《古典小說散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11月,一版一刷。
魯 迅著,《中國小說史略》,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月,一版一刷。
錢鍾書著,《管錐篇》,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8月出版。
四、論文(依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一)期刊論文
丁吉茂著,〈《紅樓夢》的寫作意圖──從解構閱讀的現象來論〉,(明道通識叢論),2008年11月第5輯,頁75。王志堯著,〈「好」與「了」的徹悟──賈府的興盛與衰敗論略〉,《巢湖學院學報》2004第六卷第5期。
江寶釵著,〈論《紅樓夢》的真假結構所顯示的意義〉,《紅樓夢學刊》1996第二輯。
白小易著,〈佛教思想:隱藏於夢幻中的「紅樓大廈」基座〉,《紅樓夢學刊》1997年第1輯。
付麗著,〈《紅樓夢》情愛觀構建的哲學解析--兼析《紅樓夢》與晚明啟蒙思潮中尚情思想的關係〉,《紅樓夢學刊》2007年第3輯。
杜景華著,〈《紅樓夢》與禪宗〉,《紅樓夢學刊》1990第三輯。
余國藩著‧李奭學譯,〈情憎浮沈錄──論《石頭記》的佛教色彩〉,《中外文學》,1991.01李華生著,〈《紅樓夢》夢幻意旨與曹雪芹夢幻心態〉,《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03。
呂啟祥著,〈人生之謎和超驗之美──體悟《紅樓夢》〉,《紅樓夢學刊》1997增刊。
何旺生‧王海洋著,〈萬種豪華原是幻--《紅樓夢》夢境之原型解析〉,《紅樓夢學刊》2002 年第1輯。
沈新林著,〈試論《紅樓夢》中的「兼美」形象〉,《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5年6月第2期。
李祝喜著,〈「兼美」「淫喪」本一身──論秦可卿的生命存在〉,《咸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08年1月。
吳汝鈞著,〈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中華佛學學報》,1987年3月第1期。周汝昌著,〈《紅樓夢》與「情文化」〉,《紅樓夢學刊》1993.02。
高志忠‧曾永辰著,〈《紅樓夢》與禪宗〉,《中國文學研究》1987年第二期。
高淮生著,〈「兼美」綜論〉,《紅樓夢學刊》2011第一輯。
高源著,〈論「諸法實相」與《紅樓夢》「情」之本體的挺立〉,《江漢大學學報》2010年2月第29卷第1期。
徐又良著,〈試論湯顯祖對曹雪芹的影響〉,《紅樓夢學刊》1992年第1輯。
馬明奎著,〈飲宴•盛筵•家族敘事──試論太虛幻境作為《紅樓夢》核心意象的結構功能〉,浙江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第1期。
孫愛玲著,〈「治人」之和與「成人」之和──賈府祭祖與寶玉過生日的文化意蘊〉,《紅樓夢學刊》2004年第二輯。
孫愛玲著,〈「以情悟道」──論《紅樓夢》前五回的詩性哲思〉,《濟南大學學報》2010年第20卷第5期。
陳詔著,〈從《紅樓夢》看清代的筵宴風俗 〉,《紅樓夢學刊》1988第三輯。
陳維昭著,〈彷徨於「色」與「空」之間─論《紅樓夢》的存在體驗〉,《紅樓夢學刊》1994第一輯。
陳怡君著,〈石頭渡海──近三十年台灣地區研究紅之碩博論文述要〉,《紅樓夢學刊》2007年第一輯。
健鷹著,〈《左傳》中飲食活動及宴飲詩研究〉,《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03年(1)
梅向東著,〈正反悖謬風月鏡--《紅樓夢》對一種文化困境的意識與隱喻〉,《安慶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第2期。
梅新林‧葛永海著,〈從「原欲」到「情本」:晚明至清中葉江南文學的一個研究視角〉,《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第32卷。
梅新林著,〈「旋轉舞台」的神奇效應──《紅樓夢》的宴會描寫及其文化蘊義〉,《紅樓夢學刊》2001第一輯。
傅述先著,〈《紅樓夢》的虛實相生〉,《紅樓夢學刊》1996第二輯。
黃南珊著,〈論曹雪芹的情禪思想〉,《紅樓夢學刊》1992第四輯。
黃南珊著,〈論馮夢龍的情感美學觀〉《江漢論壇》1999.10。
張錦池著,〈論《紅樓夢》的三世生命與兩種聲音──說《紅樓夢》思想之精髓〉,《紅樓夢學刊》1997增刊。張岳林著,〈從民俗事象到小說悲劇景觀──《紅樓夢》中的生日描寫〉,《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7月第四期
張安琪著,〈《詩經》宴飲詩與西方古代相關抒情詩的考略〉,《太原大學教育報院學報》2008年12月第26卷第4期。
裘新江著,〈亦真亦假 若有若無──賈寶玉作為假寶玉的原型意義〉,《紅樓夢學刊》,2006年第6輯。
董超著,〈《紅樓夢》中宴會描寫的多重效應〉,《語文學刊》2007年。
楊志賢著,〈《紅樓夢》所蘊涵的大乘佛教思想〉,《紅樓夢學刊》,2009年第1輯。
劉永良著,〈《紅樓夢》的生日描寫〉,《紅樓夢學刊》1999年第二輯。
劉保忠著,〈兼美女子空餘恨--解讀《紅樓夢》中的秦可卿〉,《成陽師範學院學報》2006.06第21卷第3期。
潘寶明著,〈《紅樓夢》中賞宴氛圍比較〉,《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01年第1期。
(二)學位論文
李淑伸著,《紅樓夢與中國傳統審美觀之內在聯繫》,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李 華著,《漢魏六朝宴飲文學研究》,山東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
吳梅屏著,《在理想與現實衝撞中追尋生命之真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郝曉麗著,《論《紅樓夢》宴會描寫》,河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陳竣興著,《兼美論──紅樓夢關係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黃懷萱著,《紅樓夢佛家思想的運用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謝德俊著,〈論秦可卿與《紅樓夢》的悲劇主題〉,福建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