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內政部(1987),世界各國兵役制度概論(上冊),臺北,頁151-154。
王水華(1995),中國古代兵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王忠民(2011),國軍在救災體系功能之探討,碩士論文,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王銘福(2008),我國派遣軍隊從事災害救援之執行現況與問題改善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丘樹華(2003),分秒必爭,台北市:幼獅,頁88-91。
朱浤源(1999),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正中書局。
江弘達(2012),國軍參與災害防救之風險管理架構:協力治理的觀點,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班。吳秉恩(1991),組織行為學,台北:華泰書局。
吳信忠(2007),海巡署岸巡勤務工作績效之研究-國軍精實案之影響評估,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吳嘉財(2010),青年學子報考志願役士兵意向研究,聯合後勤季刊第20期,頁131-144。
李志堯(2003),中華民國軍事戰略與兵役制度—募兵制之研究,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頁145-146。
李意超(2010),我國高中與大學應屆畢業生對兵役制度轉型為「募兵制」的態度與職業選擇之研究,碩士論文,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杜永祥(2005),國軍人才招募策略之研究:整合行銷傳播途徑,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杜崇瑋(2011),國軍莫拉克風災救援官兵社會適應之研究:生態系統觀點,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沈有忠(2004),兵役制度中徵兵制與募兵制的比較研究,國防雜誌,第19卷第2期,頁68-76。沈明室(2009),國軍部隊在鄉鎮市級災害防救體系功能之探討,國防雜誌,第24卷第6期,頁31-41。
林惠茹(2012),我國推動全募兵制度可行性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林澤助(2010),影響國軍推動「募兵制」關鍵因素探討,國防雜誌,第25卷第2期,頁102-112。
姜愛珠(2008),國內實施募兵制之推動策略和配套措施之研究,碩士論文,義守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班。洪福建(2003),921震災受創者災後身心反應之變動與維持:災後環境壓力、因應資源與因應歷程的追蹤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孫克難(1992),徵兵制與募兵制之經濟分析─臺灣地區的應用,經濟前瞻,第27期,頁123-126。孫易鼎(2012),從感動到行動-參與救災實務工作者之經驗探討,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徐炳岳(2006),國軍志願役士兵環境認知、機動取向、生活適應與生涯發展相關問題之研究,碩士論文,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台北:華泰,頁207。
袁方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國防部(2009),民國98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
國防部(2011),民國100年國防報告白皮書。
國防部(2013),民國102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
張中勇(2009),災害防救與我國國土安全管理機制之策定,國防雜誌,第24卷第6期,頁3-17。
張立良(2004),國軍實施募兵制成本效益評估之研究,碩士論文,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張瑞鈴(2011),從國內救災作為探討國軍非軍事行動支援能力,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張樹禮(2008),我國推行單一募兵制之政策論證研究,碩士論文,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許庭婷(2005),國軍志願役士(官)兵招募作業之研究,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郭添漢(2008),精進海軍志願役士官留營意願之研究—以海軍陸戰隊為例,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2卷第1期,頁20-40。郭添漢(2013),我國募兵制招募政策與作為檢視,國防雜誌,第28卷第1期,頁117-132。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陳伯璋(2003),新世紀的課程研究與發展,國家政策季刊第2卷第3期,頁149-168。陳勁甫(2010),我國國軍投入災害救援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頁70-90。
陳原裕(2010),經濟環境變動與人力政策對募兵制的影響:以志願役士兵為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陳國勝(2001),海岸巡防法逐條釋義,桃園縣 : 中央警大出版社。
陳敏郎(2006),我國推行募兵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陳菁雯等譯(2009),政治學方法論,David March and Gerry Stoker著,台北:韋伯文化。
陳進賢(2008),志願役士兵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對離職傾向之研究—以陸軍南部地區部隊為例,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陸紀豪(2011),國軍募兵制現況之分析,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曾善仁(2010),從組織觀點探討影響募兵制實施績效之研究,碩士論文,開南大學企業與創業管理學系。賀忠文(2004),國軍參與災害防救之研究─危機管理理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黃秋龍(2010),非戰爭性軍事行動對制度創新之啟發,國防雜誌,第25卷第2期,頁13-26。
黃英忠(2001),企業內有效的任用策略:企業人力發展的方法,高雄,中山大學,頁53-55。
黃慶隆(2004),災害防救專職人員制度之研究,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黃獻忠、張名佑(2012),從歷年災害防救行動探究國軍應有之精進作為,國防雜誌,第27卷第6期,頁126-140。
葛惠敏(2012),論國軍推行募兵制人力素質提升-以人力資源發展觀點分析,國防雜誌,第27卷第5期,頁124-139。
劉恕忠(2012),我國招募志願役士兵之政策執行:政策行銷觀點之應用,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戰略與國際事務所。劉鎰碩(2012),國軍支援災害防救之研究:以南瑪都風災為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歐錫富(2008),從全民災防看外軍及解放軍救災,國防雜誌第24卷第6期,頁43-53。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文輝(2010),社會學,台北:三民,頁84。
蔡鴻池(2004),我國實施募兵制可行性之研究—從經濟面向分析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蔣才選(2006),我國兵役制度之研究:全面募兵制改革的預評估,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公共事務在職專班。錢尹鑫(2012),國軍後備體系因應非傳統安全威脅之研究-以莫拉克颱風災害防救為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學系政治研究碩士班。璩德平(2003),國軍人才招募廣告之研究-從閱聽人角度分析,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工業關係學系。謝登旺、張揚興(2011),各級學校全民國防教育實務工作之推動,「100年全民國防教育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
韓岡明、黃文鍵(2010),國軍與盟邦災難救援機制研究-以八八水災為例,國防雜誌,第26卷第3期,頁61-76。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譚傳毅(1998),從兵役制度看軍隊國家化的問題,軍事社會科學半年刊,第3期,頁135-174。二、英文部份
Carrison, D., and Walsh, R.(2000). Business leadership the marine corps way.
Cooper, R., and Kaplan, R. S. (1988) How Cost Accounting Distorts Product Costs? Management Accounting. April, 20-27.
Lincoln, Y. S. and Guba, E.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s.
Patton, M. Q., (1995).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Yuan, Li-Chung,(2009).The All-Volunteer Force: Prospect of Taiwan's New Defense Policy, UK, The Queen's University Thesis , p6.
Waller, J. M. (2007). Fighting the War of Ideas like a Real War, Washington, PA: The Institute of World Politics Press, p38.
三、網路部分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http://www.ndppc.nat.gov.tw/。
中華民國國防部,http://www.mnd.gov.tw/Default.aspx。
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nfa.gov.tw/main/index.aspx。
日本自衛隊法,http://law.e-gov.go.jp/htmldata/S29/S29HO165.html#。
日本海上自衛隊,http://www.diic.com.tw/mag/220-4.htm。
全國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http://law.moj.gov.tw/。
國防部後備指揮部,http://afrc.mnd.gov.tw/thenewindex/default.aspx。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