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建楠、吳重達(2006)。青少年之身心發展及行為表現。基層醫學,21(11),326-332。尤秀菁(2008)。台中縣某國中學生健康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尤建忠、邱再亨、曹貴雄(2005)。我國高中生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探討。雄工學報。6。283-292。仇方娟(1996)。南區五專生健康促進型態及其相關因素-研究論文。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院,高雄市。仇幼娟(2011)。南部某科技大學五專部學生性知識、性態度、性行為影響因素之探討。美和科技大學健康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健康促進學校(2002)。學校衛生法。網址:http://www.hps.pro.edu.tw/AboutTaiWan01.aspx。
丘桓興(1998)。客家人與客家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
行政院衛生署(2004)。死因別統計:行政院衛生署。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_P.aspx?f_list_no=312&;fod_list_no=2425&;doc_no=13717。
行政院衛生署(2011)。死因別統計:行政院衛生署。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_P.aspx?f_list_no=312&;fod_list_no=2425&;doc_no=13717。
行政院衛生署(2012)。死因別統計:行政院衛生署。取自http://health99.hpa.gov.tw/Hot_News/h_NewsDetailN.aspx?TopIcNo=6798。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3)。青少年保健調查系列1:國高中學生健康行為調查。取自http://www.bhp.doh.gov.tw。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青少年保健調查系列:國高中學生健康行為。取自http://www.bhp.doh.gov.tw。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8)。青少年健康檢查。取自http://www.bhp.doh.gov.tw。
任麗華、傅凱祺(2006)。未婚懷孕少女生育之福利需求與政策內涵:人文區位的分析。台大社會學刊,13,41-108。
江承曉(2007)。青少年健康促進議題─青少年性教育之探討。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7,93-114。何智靖(2008)。某大學學生對學校飲食政策和飲食環境之認知與飲食行為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北。何嘉雯(1998)。台北縣市大學生親子關係、婚姻態度對婚前性行為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李育純(2006)。論青少年未婚懷孕及其影響。網路社會學通訊學刊。
李逢堅(2006)。青少女墮胎經驗之研究,台灣性學學刊。12(1),25-40。
李逢堅、陳彥聿(2006)。青少女墮胎經驗之研究。台灣性學學看,12(1),25-39。
李景美(2003)。青少年菸害預防-策略層面之探討。醫護科技學刊,5(4)293-307。李景美、苗迺芳、林宜蕙、廖信榮、李淑卿、龍芝寧、顏麗娟、林世華、周怡汝(2005)。閃亮的青春-推動臺北市無菸校園計畫。學校衛生,46,117 -137 。吳明燁(2007)。色情出版物、青少年性行為與升學意願。國立台灣大學,台北。
林美嫺(2006)。臺灣地區青少年危害健康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林俊賢(2003)。網路素養、網路成癮、網路色情與性態度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教師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林惠生(2002)。台灣地區高中、高職及五專在校學生之性知識、性態度及危害健康行為與網路之使用。台灣性教育協會第五屆第二次年度大會暨學術研討會。
林麗美、車慧蓮、葉美玉(2008)。探討阿美族青少年親密行為與性行為之預測因子。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30,35-52。晏涵文、劉潔心、馮嘉玉(2009)。青少年網路交友與約會、婚前性行為影響因素探討。台灣衛誌,28(4),322-333。
郭靜靜(2004)。青少年憂鬱傾向、生活壓力、冒險行為對其婚前性行為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郭鐘隆(2004)。健康促進學校。2009.2.10,取自:健康教育教學資源網站,http://teacher.he.ntnu.edu.tw。
郭鐘隆(2005)。推動學校本位的健康促進學校。臺灣教育,634,14-19。莊華堂(1998)。客家人、福佬客的開發背景與分佈現況。.台北: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
教育部(200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領。網址: http://teach.eje.edu.tw/9CC/context/97-07-3.html
教育部(2009)。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健康與護理」課程綱要。網址: 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35/健康與護理-必修.pdf
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2011) 取自https://csrc.edu.tw/Main.mvc/IndexNotLogin
陳政友(2001)。台彎地區高中(職)與大專學生健康生活型態與相關因素研究。學生衛生,38,1-30。
陳敏麗、黃松元(2005)‧某社區民眾糖尿病篩檢中血糖值與糖尿病高危險因子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探討‧衛生教育學報,(24),1-23。陳婉倩、陳政友(2011)。臺北市高中學生危害健康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學校衛生,第59期,1-26。陳致豪(2007)。高中職學生接觸網路色情與性態度、性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國民營養健康變遷調查(2010)。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署 。取自http://consumer.fd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507
湯慧娟、何明璇、林婉玉、吳建霖、王政梧、王暐博(2007)。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危害健康行為之相關研究。遠東學報,24(1),43-54。曾素琴(2011)。國中生吸菸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以桃園縣某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曾慧青(2008)。青少年藥物濫用問題分析。2010年4月13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article.php?sid=4293&;topic=3。
曾櫻花、馮瑞鶯、曾莉淑(2009)。青少女的性知識、態度與行為—比較護理及非護理大專生的差異。護理雜誌,56(2),53-61。彭玉章、蘇千田、呂淑妤、游伯村(2007)。探討醫學院學生性行為與接觸色情資訊經驗之相關性。北市醫學雜誌,4(5):393-402。黃松元、江逸群、陳政友、呂昌明、楊慕慈、胡益進、馬藹屏、林美伶(2005)。台北市青少年危害健康行為及相關因子調查衛生教育活動計畫,未出版,台北。
黃韻芝(2006)。臺閩地區道路交通事故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張素菁 (2008)。台北市國中學生成癮物質使用行為與社會影響因素、風險知覺之關係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162。張富琴(2002)。台北市高中生危害健康行為之研究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張德聰(2005)。從青少年次級文化談校園危機處理。2005年3月11日,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basis3/14/gh7.htm。
楊裕仁、林婉玉(2005)。未婚青少女學生之墮胎經驗及相關照護需求研究。學校衛生,(46),53-77。蔡偉德、劉育昇(2007)。青少年藥物濫用行為對性活動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35(4),379-413。趙善如、樊台聖、李ㄧ靜、范慧華。原住民的人口特徵、健康相關行為與健康情形。醫護科技學刊2007,9:169-86。
劉芝伶、賴香如(2009)。台北市國中八年級學生知覺學校氣氛與危害健康行爲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31):31-50。劉潔心、晏涵文(2005)。臺灣健康促進學校整體行動方案芻議--專業支持輔導機制之建構。臺灣教育,634,2-13。鄭斐芬、李景美(2002)。屏東縣國中學生對嚼檳榔之知識、態度及嚼食行為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8 期,167-184頁。羅雅玲(2004)。苗栗縣國中生健康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英文部份
Agrawal A, Grant JD, Waldron M, Ducan AE, Scherret JF, Lynskey MT, et al. (2006) Risk for initiation of substance use as a function of age of onset of cigarette, alcohol and cannabis use: Findings in a Midwestern female twin cohort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New Jersey:Prentice Hal: Englewood Cliffs.
Eaton, DK., Kann, L., Kinchen,S., Shanklin, S., Ross, J., Hawkins, J., Harris,W.A., Lowry, R., McManus,T., Chyen, D., Lim,C.,Whittle,L., Brener,N.D.,Wechsler,H.(2010).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United States 2009.Surveillance Summaries,59,1-37.
Eric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Fulker son, J. A., Sherwood, N. E., Perry, C. L., Neumark-Sztainer, D., &; Story, M. (2004).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adolescent eating and health behaviors:a multifaceted view in a population-based sample. Preventive Medicine, 38, 865–875.
Kasl, S. V., &; Cobb, S.(1966).Health behavior, illness behavior, and sick role behavior. Achives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12,246-266.
Pender, N. J. (1987).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2rd).Stamford, Connecticut :Appleton &; Lange
Pullen, L. M. ,Modrcin-McCarthy, M. A. &; Graf, E. V.(2000).Adolescent depression:important facts that matter. Journal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Nursing, 13(2),69-75.
Stears, D. (2000). Profiling the health-promoting school: valuing assets and evaluating the management of change. Health Education, 100(2), 74
Steube r, T. L., &; Danner, F. (2006). Adolescent smoking and depression: Which comes first? Addictive Behaviors, 31(1), 133-136.
Stephen, K., Napoli, M., &; Marsiglia, F. F. (2002). Ethnic pride, biculturalism, and drug use norms of urban American Indian adolescents. Social Work Research, 26 (2), 101-112.
Sue, B., &; Chris, T. S. (2000). The health-promoting school in Wales: an overview. Health Education, 100(4), 154-160.
Walker, S. N., Volkan, K., Sechrist, K. R., & Pender, N. J. (1988).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s of older adults : comparision with young and middle-aged adults, correlates and patterns 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 11.(4.), 76-90.
WHO (2005). Creating health promoting schools. Retrieved October 10, 2006, from WHO Web sit. http://www.who.int/school_youth_health/media/en/sch_local_action_en.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