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中文書籍 日本岡崎研究所彈道飛彈防禦小組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印,新核武戰略及日本彈道飛彈防禦,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1月。外交部情報司編,雅爾達會議會議秘密文件-有關中國及遠東部分,台北:外交部情報司編譯,1955年3月。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林添貴譯,大棋盤(TheGrand Chessboard),台北:立緒文化出版,1998年4月。朱松柏,南北韓的關係與統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2004年12月。朱松柏、柯玉枝編,新世紀的中國大陸情勢與東亞,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年7月。沈明室,戰略縱橫,台北:時英出版社,2005年1月。李志綏,毛澤東的私人醫生回憶錄,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李根信主編,2007:國際軍備控制與裁軍報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5月。李英明主編,2002-2003亞太形勢發展與展望,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3年。宋永祐著,韓中關係論,漢城:南韓知永社出版,1993年。呂亞力,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邵毅平,朝鮮半島:地緣環境的挑戰與應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波丹斯基,北韓危機,金日成之死與北韓核武效應,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9月。林輝基,亞太地區國際關係概論,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邱為君,史學方法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周煦,後冷戰時期亞太地區之和平與安定,台北:政治大學外交系,1993年6月)。周煦,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台北:生智出版社,1998年。美國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所編,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印,中共崛起構成的挑戰:亞洲觀點,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11月。美國國防部部長辦公室著,高一中譯,核生化武器擴散:威脅與回應,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2年。高連福主編,東北亞國家對外戰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8月。陳啟懋,中國對外關係,台北:吉虹資訊有限公司,中華歐亞教育基金會授權出版,2000年3月。陳峰君、王傳劍,亞太大國與朝鮮半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郭生玉,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書局,1996年。張五岳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出版社,2007年7月。張亞中、孫國祥合著,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生智文化,1999年。張亞中、李英明合著,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4月。張淑雅,韓戰救臺灣?解讀美國對臺政策,台北:衛成出版社,遠足文化發行,2011年10月。張啟雄主編,戰後東北亞國際關係,台北: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計畫,2002年12月。彭懷恩著,國際關係概論,台北:風雲論壇有限公司,2008年12月。彭懷恩,當代國際關係與現勢Q&A,台北:風雲論壇有限公司,2008年11月。楊永明,國際安全與國際法,台北:元照出版社,2003年2月。楊毅主編、王寶付、段克競副主編,國際戰略形勢分析2006-2007,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4月。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出版社,2002年。趙紫陽,於中國共產黨第13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內容,北京:中國共產黨,1987年10月25日。傅夢孜、袁鵬主編,中美戰略關係新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5月。潘世偉,投身亞太新合縱的南韓,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3年2月。蔡瑋、蔡增家主編,變動中的東亞國際關係,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6年6月。蔡瑋、柯玉枝主編,中國和平發展與亞太安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5年7月。劉必榮,國際觀的第一本書,台北: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劉志庚,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騰飛,北京:中山大學出版社,1993年3月。劉雪蓮,地緣政治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蕭新煌、劉復國主編,2006亞太和平觀察,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06年12月。藍普頓(David M Lampto),同床異夢:處理1989至2000年之中美外交,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關中,美國與中共:充滿變數和矛盾的關係,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建基金會,1992年9月。蘇起,論中蘇共關係正常化,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1月。 Christopher W.Hughes著,中華民國國防部譯印,日本安全議題,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8年11月。 Evan S.Medeiros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中共的國際行為:積極參與、善用機會、手段多樣,(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11年5月)。 Edited by Uk Heo/Shale A.Horowitz合編,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印,亞洲衝突 南北韓、台海、印巴,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8年10月。 Joshua S. Goldstein原著,歐信宏、胡祖慶合譯,國際關係,(台北:雙葉書廊,2003年7月)。 Kent E. Calder著,戴保羅譯,亞洲致命危機,(台北:經典傳訊文化,1998年)。 Richard B.Morris著,楊宗翰譯,美國歷史文獻,(香港:今日世界出版,1970年11月)。 Richard D. Fisher Jr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印,中共軍事發展區域與全球勢力佈局,(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11年11月)。 Shicuien著,曾文中譯,國防譯粹精華彙集4,(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5年6月)。 William Cohen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印,美國「東亞暨太平洋地區安全戰略」報告,亞太安全譯文彙輯3,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7月。 Zalmay Khalizad合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印,美國與亞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1年12月。 貳、中文期刊、專文、學問論文 一、中文期刊 王慶榮,「六方會談對朝鮮半島區域安全之影響-從權力平衡觀點」,國防雜誌,第22卷第6期(2007年12月)。古仲惟,「二戰後韓戰爆發原因的層次發析」,陸軍學術雙月刊,第47卷,第520期(2011年12月)。朱松柏,「中共與南北韓的政經關係」,中國大陸研究,第37卷,第3期,(1994年1月)。朱松柏,「朝鮮半島核武危機」,問題與研究,第33卷,第7期,(1994年7月)。朱松柏,「南北韓高峰會的意義與前景」,問題與研究,第33期第10期,(2000年10月)。朱松柏,「兩韓和解與東北亞新秩序」,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1期(2001年2月)。巫莫夫,「北韓砲擊延坪島系列報導之2-北韓南侵問題」,全球防衛雜誌,第317期(2011年1月)。李明,「2003年北韓核武危機的意義與發展」,海峽評論,第147期,(2003年)。李明,「近期北韓核武危機亟待解決」。中華歐亞研究基金會研究,第6卷(2003年3月)。李明,「南北韓爆發黃海軍事衝突的與影響」,海峽評論,第241期(2011年1月)。李庚嬉,「美韓聯合軍演對朝鮮半島情勢的影響」,海峽評論,第237期,(2010年9月)。何晨青,「第一次朝鮮島核危機」,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2010年)。邱坤玄,「中共與朝鮮半島核武危機」,韓國學報,第14期,(1996年5月)。邱坤玄,「冷戰後中共與朝鮮半島的權力平衡」,中國事務,第4期(2001年4月)。林佳玲,「年來共軍重要領導出訪特點探討」,中共研究,第45卷第8期(2011年8月)。金強一,「論中國的東北亞區域戰略」,延邊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2004年)。紀舜傑,「韓國民主化與國家認同-美國、核武與統一」,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6卷,第4期,(2010年冬季號)。徐緯地,「朝鮮半島核危機的化解與半島走出冷戰」,共黨問題研究,第20卷第8期(1994年8月)。唐仁俊,「後冷戰時期中共對朝鮮半島的外交政策之分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6期第7期,(2000年7月)。張沅沅,「由穆倫訪陸探析美『中』安全關係」」,中共研究,第45卷第8期(2011年8月)。. 張志勇,「中國收購世界的獨角戲」,證券市場週刊,2011年第41期(2011年)。張登及、王似華,「中美建交三十年:北京對美政策與雙邊關係回顧」,全球政治評論,第32期,(2010年10月)。秦亞青、閻學通、張文木、時殷弘、馮紹雷,「國際關係研究方法論筆談」,中國社會科學,第145期,(2004年1月)。陳文賢,「美國歐巴馬政府亞太政策初探」,新世紀智庫論壇,第45期,(2009年3月30日)。陳宗權,「1954-1979美中在朝鮮半島上的戰略互動:主動威攝與被動威攝」,雲南社會科學,第5期,(2009年)。陳建民,「中共國家新安全觀的戰略思維與外交實踐」,東亞研究,第40卷第1期(2009年1月)。陳亮智,「尋找解釋美中戰略競爭的驅動力量:安全困境,權力平衡,或是權力轉移」,中國大陸研究,第52卷,第1期,(2009年3月)。黃鴻博,「中共與北韓核武危機」,共黨問題研究,第22卷第2期(1992年2月)。游智偉、洪銘德,「中國東北亞安全政策的本質與目的:以六方會談為例」,東亞研究,第41卷第1期,(2010年)。楊永明,「美國亞太安全戰略之理論分析」,美歐季刊,第12卷,第3期,(1997年,秋季號)。歐陽國南、王陸桓著,「中共出兵韓戰之戰役研究」,國防雜誌,第24卷第2期(2009年4月)。蔡明彥,「東亞安全秩序建構:霸權穩定論、權力平衡與多邊機制的思辯」,全球政治評論,14期(2006年)。蔡明彥,「當前東亞安全問題中的中國因素分析-以地緣政治、經貿整合與北韓核武問題為例」,全球政治評論,第26期(2009年4月)。蔡東杰,「後冷戰時期美國東亞政策及其戰略佈局」,東亞研究,第39卷,第2期,(2008年7月)。蔡增家,「北韓砲擊延坪島系列報導之2-南北韓軍事衝突與東北亞安全局勢」,全球防衛雜誌,第317期(2011年1月)。劉宴慈著,「論冷戰後美國東北亞軍事戰略布局對中共的影響」,國防雜誌,第26卷第2期(2011年4月)。劉新華、秦儀,「海陸勢力在東北亞對抗的演變及其特點」,武漢大學學報,第59卷第3期(2006年5月)。劉達才,「倡導亞太集體安全體系之研究」,中華戰略學刊,(1993年3月)。劉德海,「中共對北韓政策之變遷-從戰略合作到政治支持」,南韓學報,第12期,(1993年)。劉德海,80年代中期以來的南韓對外關係,(台北:劉德海出版-自行發行,1997年)。劉德海,「後冷戰時代北韓的戰略外交、外交戰略及其對東北亞的影響」,國際戰略研究,第1卷第2期,(1999年4月)。劉德海,「變遷中的朝鮮半島國際環境特徵與東北亞的和平與安定」,國際事務研究,創刊號(2007年6月)。劉德海,「變遷中的南韓中國政策」,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5卷第2期(2009年/夏季號)。戴政龍、劉秋苓著,「大國博奕:從天安艦事件後美韓首波軍演看各國在東北亞的權力競逐」,陸軍學術雙月刊,第46卷第514期(2010年12月)。謝奕旭,「論國際關係體系中的權力平衡」,復興崗學報78期(民92)。 Andy Oppenheimer著,周敦彥譯,「東南亞安全變局」,國防譯粹,第38卷第7期(2011年7月)。 Dirk K. Nanto,Mark E. Manyin,Kerry Dumbaugh等合著,「中共與北韓關係」,國防譯粹,第37卷第8期(2010年8月)。 James J.Przystup著,高一中譯,「北韓問題的挑戰、利益與政策」,國防譯粹,第37卷第4期(2010年4月)。 James J.Przystup著,楊嘉智譯,「美國與亞太區域的國家利益與戰略要務」,國防譯粹,第36卷第7期(2009年7月)。 John W.Bauer著,章昌文譯,「朝鮮半島作戰管制權轉移的哲學依據」,國防譯粹,第38卷第4期(2011年4月)。 Robert M.Gates著,高一中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安全角色」,國防譯粹,第37卷第5期(2010年5月)。 二、專文 王綺年,「中國在東亞區域經濟外交策略之運用」,發表於中共建政暨兩岸分治60週年學術研討會(台北:政大東亞所、中共研究雜誌社暨展望與探索雜誌社共同舉辦,2009年9月24日)。朱新民、陳梓龍,「全球化時代下中國大陸的政治發展趨勢座談會發言資料」,全球化時代下中國大陸的政治發展趨勢座談會 (舉辦地點:台北遠景基金會,2002年6月13日)。李明,「北韓核武發展與東北亞國際政治變局」,國際關係與外交政策新展望學術研討會(舉辦地點:政治大學綜合院館五樓國際會議廳,2006年12月16日)。李明,「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的功能與前景」,林正義、歐錫富主編,2009亞太和平觀察,(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11年)。李明峻,「北韓戰爭邊緣政策的形成與國際環境」,發表於台灣國際研究學會瞭解當代韓國民主政治學術研討會,台灣師範大學綜合大樓509國際會議廳,2010年9月17日。金強一,「中國的東北亞區域戰略與朝鮮半島問題」,發表於延邊大學《知名學者講壇》第十講講稿提綱,延邊大學綜合樓七樓報告廳,2010年6月8日。林正義,「美國國家安全政策」,何思因主編,美國,(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4年4月)。國際危機組織,「中國與朝韓黃海衝突」,亞洲報告2011年1月27日,(2011年1月)。添谷芳秀著,「新亞洲情勢及其因應,試從政治、安保領域探討之」,亞洲新情勢及因應對策:台日論壇2005年東京會議論文集,(2005年)。陳文賢,「美國歐巴馬政府亞太政策初探」,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時事評析(舉辦地點:台北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2009年3月16日)。陳世民,「核擴散或無核武世界?歐巴馬上任後核擴散管制之發展與中共的因應」,2010非傳統安全-反洗錢、不正常人口移動、毒品、擴散學術研討會(舉辦地點:台北,2010年)。黃義凱,「從邊緣策略看北韓核武賽局」,國防大學83週年校慶基礎學術研討會,國防大學戰略與國際事務研究所主辦,(2007年6月)。楊永明,「東亞的政治經濟動脈:多重雙邊關係與東亞區域主義的交錯」,於APEC 重要議題研究,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編(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2008 年)。關中,「十年必辯,十年必變-五十年美國對華政策的轉折」,國政研究報告,(2002年4月1日)。 三、學位論文 何仁傑,「駐韓美軍議題與中國立場之研究」,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陳光炳,「中共在北韓核武危機之角色」,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論文(2005年)。潘建華,「生物戰對我國國家安全威脅之研究」,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論文(2008年)。 参、英文書目 Doug Bandow,Tripwire:Korea and U.S.Foreign Policy in a Changed World Washington D.C.:Cato Institute,1996 Hans J.Morgenthau,Politics Among Nations’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New York:Knopf,1967.4th ed) John Franklin Copper,”China’s Foreign Aid :An Instrument of Peking’s Foreign Policy”Lexington, Massachusetts: Lexington Book,1976 James E.Dougherty&Robert L.Pfaltzgraff , Jr.,Contenting Theoris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AComprehensive Survey,5th edition(New York:Priscilla McGeehon,2001),p.43 Kenneth N. Waltz,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Londonl:Addision-Westey Publishing Company,1979. Raymond Tanter,Rogue Regimes New York:St.Martin’s Press, 1997 William M.Drennan,”The U.S.Role in Korean Reunification,”korea and World Affairs, Summer 1998 肆、英文期刊 Andrew Scobell,”Crouching Korea,Hidden China:Bush Administration Policy toward Pyongyang and Beijing,”Asian Surver,vol.XLII,No.2,March/April 2002,pp.346-350 Bull,Hedley,1995.”Society and Anarchy in Intemational Relations(1996),”In Der Derian ed., Internationa Theory,pp.75-93. Byung Chul Koh,”Unification Poilcy and North-South Relation,”in Robert A. Scalapion and Jun-Yop Kim (eds.) North Korea Today: Strategic and Domestic Issuse (Berkeley: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3),pp.274-275 Condoleezza Rice,”The U.S. Position in Asia:Stronger than Ever,”The Heritage Foundation,June 18,2008. Department of State Bulletin,23 January,1950,pp.111-118.see also Dean G..Acheson,pp.462-467. 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China and North Korea:Comrades Forever?Asia Report No.112,February 1,2006,p.19. John Gerard Ruggie,”Continuity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World Politics:Toward Neorealist Synthesis,”World politics,Vol.35,No.2 (January,1983) ,pp.261-286。 Korea Central News Agency of DPRK,Talks Held between DPRK and Chinese Premiers,October 4,2009. Kyung-Won Kim,”No Way Out:North Korea’s Impending Collapse,”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Vol.Ⅷ,No.2,Spring 1996,p.24. Robert M.Gates,”A Peace Regime in Northeast Asia and Korea ,”in new Discourses on a Peace Regime in Northeast Asia and Korea:Contending Views and New Alternatives(Seoul:Th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December 1996),p.41. Thomas A. Schwartz, Statement before the 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27 March 2001,p.4 Young-Ho Park,”U.S.-North Korea Relations and ROK-U.S. Policy Cooperation,”Korea and World Affair,Vol.26,No.1,Spring 2002,p.6-7. Young Jeh Kim,”An Analysis of Korean-American Diplomatic Relations in 2001 and Beyond,”Korea Observer,Vol 32,No.3,Autumn 2001,p.342-343. 伍、報刊 一、中文報刊 中國時報自由時報青年日報 二、英文報刊 The New York Times Washington Post 陸、網站資料 一、中文網站資料 人民日報新聞網,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7/27/c_121725596_2.htm 大紀元新聞網,http://www.dajiyuan.com/b5/3/4/25/n304277.htm 中央社, http://www.news.sina.com.tw/article/20091219/2569843.html 中國報導週刊網站,http://www.china-week.com/html/1635.htm 中國網-財匯資訊,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20315/KFJ5TALT7TT6Y.shtml?c=sh_stock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之軍事技術史,http://www.mod.gov.cn/hist/node_41249.htm 今日新聞網,http://www.nownews.com/2009/04/10/142-2434781.htm#ixzz1ntUbQY30 今日新聞網,http://www.nownews.com/2011/10/09/142-2748077.htm#ixzz1q92V4S1c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網站,http://www.faps.org.tw/issues/subject.aspx?pk=153 耶魯全球網站, http://yaleglobal.yale.edu/cn/content/%E8%A7%A3%E8%AF%BB%E4%B8%AD%E5%9B%BD%E5%AF%B9%E6%9C%9D%E9%B2%9C%E7%9A%84%E5%A4%96%E4%BA%A4%E6%94%BF%E7%AD%96 政府戰略論壇,www.state.gov/secretary/rm/2009a/02/117333.htm 朝鮮日報中文網,http://chn.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11/05/25/20110525000026.html 黃長燁回憶錄- 我看懂了歷史的真諦,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10/13/840524_59827171.shtml 新紀元週刊網站,http://www.epochweekly.com/b5/088/index.htm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C%8A%E5%8A%9B%E5%B9%B3%E8%A1% 聯合早報網,http://www.zaobao.com/special/korea/pages1/korea270204.html 聯合新聞網, http://und.com/NEWS/WORLD/WOR3/5787960.shtml 嚴家祺,「『抗美援朝』救台灣」,http//www.asiademo.org/gb/2000/06/20000627b.htm Nuclear Threat Initiative (NTI),北韓核武歷史,http://www.nti.org/ BBC中文網,http://news.bbc.co.uk/trad/hi/news-4260000/newsid-4260000/4260046.stmm 二、英文網站資料 Secretary Condoleezza Rice,”Remarks to the Travelling Press on the North Korean Declaration,” Kytoto, Japan,June 26,2008,via http://www.state.gov/ President Delivers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January 29,2002, 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2/01/20020129-11.html President Clinton:U.S.-China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White House at Work, June 11,1998. Available from http://www.whitehouse.gov/WH/Work/06119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