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1.84.185) 您好!臺灣時間:2023/05/30 07:2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周奕志
研究生(外文):Chou, Yi Chih
論文名稱:三星電子、宏達電和台積電的外匯曝險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The foreign exchange rate exposure of Samsung Electronics、HTC and TSMC
指導教授:林建秀林建秀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Jian Shio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金融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財務金融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7
中文關鍵詞:三星電子宏達電台積電營運避險財務避險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7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探討三星電子、宏達電和台積電,除了可能因產品面、營運面的操作影響公司價值外,在面臨外匯波動的競爭環境時,是否有做好足夠的避險措施來抵銷外匯風險,採取的實證方法為,曝險彈性模型、現金流量迴歸模型和股價迴歸模型等,資料時間由2003年至2012年。
從實證結果來看,三星電子在營運避險和財務避險的操作都相當合適,都能有效的降低外匯風險。而台灣的主要企業-宏達電和台積電均有相似的避險問題,融資現金流量過度的曝險,推測為外幣負債操作的不足,造成財務避險不足,無法有效降低外匯風險,這部分相較於主要競爭對手-三星電子而言是比較可惜的地方,必須盡快改善財務避險策略,以防止公司在外匯波動上承受匯兌損失。
而在台幣是否該貶值以刺激出口的論點裡,可以發現不同時間點,公司對於台幣貶值的反應不同,時間點若是近十年來,則台幣貶值對於公司的幫助並不大,故不應該支持台幣貶值以刺激出口。但若把時間點分成金融海嘯前後,兩間公司對於台幣貶值的反應則有反轉的現象,在金融海嘯後,台幣貶值對於這兩間公司均是有利的結果,故由此應該支持台幣該大幅貶值以刺激出口。

謝辭 I
摘要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I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4
第一節 exposure puzzle 4
第二節 解決exposure puzzle 6
第三節 不對稱的外匯曝險 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0
第一節 外匯曝險彈性模型 10
第二節 現金流量及股價迴歸 10
第四章 公司介紹 12
第一節 三星電子 12
第二節 宏達電 15
第三節 台積電 17
第五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18
第一節 資料說明 18
第二節 現金流量和相關性分析 19
第三節 外匯曝險彈性分析 28
第四節 現金流量和股價迴歸分析 3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43
第一節 結論 43
第二節 建議 45
參考文獻 46


1. Adler, M., &; Dumas, B. (1984). “Exposure to Currency Risk
: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13:41-
50.
2. Bartov, E., &; Bodnar, G.M.(1994). ”Firm Valuation,Earnin-
gs Expectations, and the Exchange Rate Exposure Effect”
Journal of Finance 44:5:1755-1785.
3. Bartram, S.M. (2008) . ”What lies Beneath : Foreign Exch-
ange Rate Exposure, Hedg- ing and Cash Flows.”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32, 1508-1521.
4. Bartram, S.M., &; Bodnar, G.M.(2007).” The exchange rate
exposure puzzle” Managerial Finance 33.9:642.
5. Bartram, S.M., Brown, G.W., &; Minton, B.A.(2010)."Resolv-
ing The Exposure Puzzle : The Many Facets of Exchange Ra-
te Exposure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95,148-173.
6. Bodnar, G.M., &; Gentry, W.M.,(1993).”Exchange Rate Expos-
ure and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Evidence from Canada,J-
apan, and the US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 Fin-
ance, February, 29-45.
7. Bodnar, G.M., &; Marston, R.C. (2002). “Exchange Rate Exp-
osure : A Simple Model” Working Paper.
8. Bodnar, G.M., Dumas, B., &; Marston, R.C.(2002). “Pass th-
rough and Exposure” Journal of Finance,February,199-232.
9. Choi, J.J., &; Prasad, A.M.(1995). “Exchange Risk Sensiti-
vity and Its Determinants: A Firm and Industry Analysis
of U.S. Multinationals.” Financial Management24:377-88.
10.He, J., &; Ng, L.K.(1998).”The Foreign Exchange Exposure
of Japanese Multinational Coporations” Journal of Finance
55:2:733-753.
11.Jorion, P.(1990).”The Exchange-Rate Exposure of United-
States Multinationals” Journal of Business 63,331-345.
12.Koutmos, G., &; Martin, A.D. (2003). “Asymmetric exchange
rate exposure: 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Internati-
onal Money and Finance 22,365-383.
13.Oxelheim, L., Wihlborg, C.G. (1995) . ”Measuring Macroec-
onomic Exposure: The Case of Volvo Cars. ”European Fi-
nancial Management 1:3:241-263.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