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井敏珠(1992)。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富民(2006)。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成靜傑(1997)。補習班成人學生之內外控人格特質、不確定感、社會支持、考試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朱名之(2009)。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人格特質、情緒智力、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關係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朱芝屏(2011)。國民中學音樂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江國樑(2000)。高屏澎地區國小教師自我概念、內外控信念與工作滿足感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江榮亮(2006)。國中教師兼任處室主任工作壓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江錦樺(2001)。人格特質與組織文化之適配性對工作績效之影響—以高科技 F 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江鴻鈞(1995)。臺灣省國民小學初任校長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臺中市。吳子輝及吳靜吉(1975)。內外控取向與自由選擇對閱讀成績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宗立(1997)。國民中學組織衝突、外在壓力、行政決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吳忠道(2006)。北部地區國民中學總務主任壓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吳明順(2002)。國民中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吳清山、林天祐(2007)。教育e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林天祐(2005)。工作壓力。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5,135。
吳榮福(2002)。台南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吳錦隆 (2001)。影響國中訓導主任工作壓力與工作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吳聰增(2006)。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宋曉真(2011)。台中市國小資源班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宋尹寧(2007)。內外控人格特質、資訊素養、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關聯性之研究-以我國高級職業學校行政人員為例。淡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巫錦秀(2012)。教師工作壓力、人格特質及工作投入對教學品質之影響研究。大葉大學工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李文銓(1991)。內外控,工作特性,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身心健康間之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良哲 (1985)。中年男人自我認同的生活目標、生活壓力、內外控與其憂鬱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坤龍(2009)。臺南縣國民小學教師人格特質、因應策略對工作壓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李怡芬(2007)。國小教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桃竹苗地區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旺憲(2008)。屏東縣兼任組長教師之人格特質、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耗竭之相關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杜昌霖(2005)。行政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國民小學主任暨組長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周立勳(1986)。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控制信念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周育呈(2009)。國中輔導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周宜靜(2011)。內外控人格特質對工作生活平衡之影響-以工作壓力為中介變項,元智大學領導學程碩士論文。周金蘭(2011)。高雄市國小級任教師人格特質、生活壓力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周惠莉(2003)。五大人格特質、性別角色與轉換型領導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周樂馥(2012)。國中特教組長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林杏霞(1997)。壓力危機與調適。社教資料雜誌,225,4~6。林幸台(1986)。國民中學輔導人員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輔導學報,9,205-238。
林信安(2010))。國民中學學務主任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林昭男(2001)。國小初任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林學誠(2010)。內外控人格特質、工作特性、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宜蘭地區郵局員工為例。佛光大學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林麗珍 (2008) 。高雄縣國民小學主任人格特質、知覺校長領導風格、學校組織文化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林寶生(2005)。組織氣候、工作特性、內外控人格、自我效能與工作績效之關係研究-以陸軍某基地進訓基層單位為例。大葉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邱靖惠(2006)。教師兼任行政人員人格特質與壓力因應方式之關聯性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明道大學教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邱書璇 (1993)。已婚職業婦女之社會支持、內外控取向與壓力適應方式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未出版,臺北市。
邱碧珣(2004)。學校行政主管人格特質與衝突管理策略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國小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金育文(2009)。兼任行政職務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國民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洪有義(1975)。內外在制握與洛氏制握量表簡介。測驗年刊,22,99-103。
侯望倫(1985)。員工工作壓力之實證研究--以護理人員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姚佩伶(2009)。轉換型領導與主計人員內外控特質與其工作滿足、角色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探討-以屏東縣為例。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國際企業所在職專班碩士學程論文,未出版,屏東縣。柯倢伃(2010)。高雄縣市國民中學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關係之研究。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柯純義(2007)。成就動機、內外控、工作特性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公立高級中學教師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洪靜惠(2005)。高雄縣市國民中學專任行政人員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紀翠玲(2002)。國小間認行政教師制握信念、工作特性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郁淑芳(2009)。澎湖縣國民中學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相關性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徐秋榮(2007)。中學實習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對因應策略之關聯性硏究:以台北市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徐明宗(2010)。北北基地區國民中學教務主任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胡立霞(2000)。國小教師教學視導風格選擇取向與教師人格特質相關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高景志(2005)。國民小學訓導人員角色壓力、人格特質與工作效能之相關研究-以高高屏地區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張育仁(2011)。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彰化縣國小教師為例。康寧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張芳琪(2008)。 教師人格特質、工作特性及評鑑制度對工作壓力之影響研究-以彰化縣國小教師為例。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臺灣東華。
張郁芬(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張鈺崴(2011)。新竹市東區國小級任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社會學習領域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張嘉怡(2011)。內外控人格特質、自我效能與角色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以新北市雙和分區在職進修教師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梁淑媛(2011)。工作壓力、人格特質及情緒管理對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所。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莊坤穎(2008)。台南縣國小校長領導風格與主任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管所學校經營與管理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莊淑灣(2005)。中部地區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國民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莊耀嘉和李雯娣(2001)。兒童性格結構:五大模型的本土化檢驗。中華心理學刊, 43(1)。 65-82。
郭旭修(1982)。電信話務人員心理變數與工作壓迫感及服務績效之實證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郭浚經(2008)。臺北縣市公立國民中學訓導主任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秋雅(2012)。國小教務主任工作壓力、復原力及幸福感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甦彰(1981)。組織成員工作壓迫感之個案實證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陳聖芳(1999)。臺東地區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陳蓮妃(2003)。國民中學訓導主任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陳錫港(2005)。中部四縣市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傅朝華(2004)。國民中小學校長工作壓力與學校行政決定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單小琳(1988)。國中教師專業倦怠與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調適的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曾固瑨(2008)。高中職學務主任的人格特質、組織承諾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台北市。曾繁基(2010)。高級中等學校學務主任人格特質、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游家興(2010)。公立國民中學學務主任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程一民(199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市立台北教育大學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程可欣(2006)。外勤警察之內外控人格特質對工作壓力與壓力反應之相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高雄。
馮美珠(2008)。國小教師人格特質、生活壓力、因應策略與憂鬱傾向知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黃淑嫆(2004)淑嫆(2004)。幼稚園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深振(2005)。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以高雄縣市為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黃惠鈴(2008)。國小女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義良(1999)。國小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的工作壓力與調適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黃鈴雅(2006)。高職綜合職能科教師班級經營策略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黃榮真(1992)。啟智教養機構教保人員工作滿意、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國樞(1999)。中國人的五大性格向度:本土化的實徵研究。中華心理學年會。葉兆祺(1999)。國民小學實習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葉龍源(1998)。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鄒家芸(2011)。新北市國中主任工作壓力及復原力與憂鬱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趙白玉(2008)。人格特質、社會支持、壓力知覺與憂鬱程度之關係。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趙雪君(2007)。國民中學兼任行政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因應方式、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趙傑夫(1988)。我國臺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壓力之研究—光做壓力與社會支持、因應方式、工作滿足關係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劉叔玫(2010)。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劉錫琨 (2009)。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的關係—內外控人格特質之調節效果。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蔡志成(2005)。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南五縣市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管所學校行政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蔡澍勳(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蔡璧煌(1989)。國民中小學教師壓力之研究。師大學報,34, 75-114。濮世緯(1997)。國小校長轉型領導、教師制握信念與教師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繆敏志(1994)。單親兒童學業成就、人格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謝月英(1989)。三種輔導介入策略對國小教師工作倦怠、非理性信念及內外控信念影響效果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謝秀味(2010)。彰化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人格特質與因應策略對教師心理健康之影響研究。大葉大學管理學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謝玫芸 (2008)。高雄市國小教師外向性人格、角色壓力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謝琇玲(1990)。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氣氛,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謝祥永(2001)。參與九年一貫課程教師之工作特性與專業倦怠。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謝菊英(2002)。高屏區國小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的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謝慧雯(2009)。國小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中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鄭悅琪(1998)。國民小學組織氣氛、教師制握信念與教師溝通恐懼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鄭凱元(2011)。工作壓力對工作滿意之影響─以五大人格特質為調節變項。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鍾庭良(2005)。桃園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藍采風(1985)。生活的壓力與適應,台北,幼獅出版社。
英文部分
Allport, G.W. (1937). Personality, New York,
Beehr,T.,&; Newman,J.(1978).Job stress,employee health,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A facet analysis, model and literature review.Personal Psychology,31,665-699.
Bhatnagar, D. (1988). Professional women in organizations: New paradigms for research an action. Sex Roles,18, 343-355.
Caplan, R. D. (1987). Person-environment fit theory and organizations:
Cattell, R. B.(1965). Personality, role, mood, and situation perception:A unifying theory of modulators. Psychological Review, 70, 1-18.
Cooper &; Marshall,C.L.&; Marshall,J.(1978).Sources of managerial and white collar stress.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Croom, D. B.(2003).Teacher burnout in agricultural educatio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44(2), 1-13.
Costa, P. T., Jr., McCrace, R. R. &; Holland. J. L.(1984). Personality and vocational interests in an adult sampl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9, 390-400.
Eysenck, H. J.(1975). The inequality of man San Diego, Calif.:Edits Publishers.
French, J.R. Jr.(1974).Adjustment as person-environment Fi. In G. V. Coelho., D. A. Hamburg, &; J.E. Adans (Eds),Coping and adaptation , New York:Basica Books.
French,Rodgers &; Cobb (1974).Adjustment as person -environment fit. In Coehlo &; Hamburg. Coping and adapt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Friedman &; Roseman (1974). Type A and Your Heart. New York: Knoph.
Gadzella, B. M., Ginther, D. W., Tomcala, M., &; Bryant, G. (1991). How business professionals view their stress. Psychological Reports, 68(2), 396-398.
Gmelch(1988).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Administrative Stress: Cause, Reactions Responses And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 134-140.
Gmelch, W. H. (1988).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administrative stress: Cause, reactions responses and consequence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 26(2), 222-231.
Guilford(1965),Fundamental Statistics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4th, New-York: McGraw-Hill
Gupta &; Beehr(1979). Job stress and Employee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a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23,373~387
Jamal, M. (1990). Relationship of Job Stress and Type-A Behavior to Employees,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Psychosomatic Health Problems and Turnover Motivation . Journal of Human Relations, 43(8), 727-738.
Kaplan, P.S. &; Stein, J. (1984).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Calif.:Wadsworth Publish Company.
Kassarjian, H. H. (1971). Personality and Consumer Behavior, A Review.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09-410.
Kroes, W. H. &; Margolis, B. (1974). Job Stress in Police Administrators, Journal of Police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 2, 281-327.
Kyriacou &; Sutcliffe (1978).A model of teacher stress. Education studies, 4, p.1-6.
Leach, D. J. (1984). A model of teacher stres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 17 (2), summer, 157-171.
Libert, R. M. &;; Libert, L. L. (1998). Personality: Strategies and Issues. (8th ed.), New York: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
Litt &; Turk(1985).Sources of stress and dissatisfaction in experienced high school teach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78(3),178-185.
McLean, A. A. (1979). Work stress. USA: Addison-Wesley.
MacNeil, D. H. (1981). The relationship of occupational stress to burnout. IL: London House Management Press.
McCrae & Costa (1992). Discriminant Validity of NEO-PIR Facet Scal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52, pp.229-237.
Moracco, J. C., &; Mcfadden, H. (1982).The Coun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May.p550.
Parker,D.F.,&; DeCotiis,T.A.,(1983).Organizational determinants of job stress.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37,160-177.
Pervin, L. A. &; John, O. P.(1997) Personality:Theory and research(7th ed.).New York:John Wiley.
Phares, E. J., &; Chaplin, W. F. (1997).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4th ed.).New York:Longman.
Rotter J. B., (1966).“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Vol. 80, pp. 1-27.
Schultz, D., & Schultz, S. E. (1994).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Australia : Wadsworth.
Scott &; Mitchell.(1972). Organization Theory (Rev ed.). Homewood I ll, R. D. Irwin.
Sheldon, S. R. (1985). An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 absenteeism and the theoretical dimensions of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6(4), 867.
Selye, H. (1979). The stress concept: Past, and some of it simplication. In V. Hamilton &; D. M. Warbuton(Eds).Human stress and Cognition: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 .NewYork: John Wiley &; Sons.
Spielberger, D. C., &; Reheiser, E. C. (1995). Measuring occupational stress: The job stress survey. In H. Crandall &; P. L. Perrewe (Eds.), Occupational stress: A handbook .Washington, DC: Taylor &; Francis.
Steers, R. M., &; Black, J. S. (1994).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St. Paul, Minnesota: West Publishing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