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玲(2000)。我國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績效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佳妙、侯嘉政(2010),國立大學校院實施校務基金經營績效指標之研究:
平衡計分卡之應用。主計月刊,653,25-31。
王明源(2003)。我國大學校院學雜費政策之探析。教育資料與研究,54,62-74。
王則閔(2010)。我國教育大學校務基金實施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王棣、楊淑蘭(2007)。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實施成效及相關財務問題之探討。主計月刊,614,45-50。
王麗珍(2009)。運用校務基金訪視制度之量化指標評估國立大學校院經營績
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臺灣評鑑協會(2008)。97年度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訪視評估專案計畫。
2013年2月20日,取自http://www.twaea.org.tw/download/97nuf-
accth1.doc
立法院(1999)。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下半年及八十九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總
說明。2013年2月20日,取自h
http://win.dgbas.gov.tw/dgbas01/89xdoc/89b0.htm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2a)。100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附屬單位決算及綜計表
(非營業部分):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決算彙總表。2013年2月20日,取自
http://www.dgbas.gov.tw/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2b)。100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附屬單位決算及綜計表
(非營業部分):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校務基金決算表。2013年2月20日,取自
http://www.dgbas.gov.tw/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2c)。102年度非營業基金預算案(甲、總說明:壹、基
金概況)。2013年2月20日,取自http://win.dgbas.gov.tw/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2d)。102年度非營業基金預算案(乙、作業基金:二、
附屬單位預算表: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預算綜計表分析說明)。2013年2
月20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2e)。102年度非營業基金預算案(乙、作業基金:二、
附屬單位預算表: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校務基金分析說明)。2013年2月20
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
何卓飛、倪周華、徐玉齡(2009)。近十年高等教育政策與經費探討。主計月
刊,648,48-54。
吳文弘(2004)。政府會計與非營利會計。臺北市:五南。
吳政達(2008)。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二版)。臺北市:高等教
育。
吳淑芬(2010)。桃園地區國立高中職試辦校務基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桃園縣。
吳清基(1994)。公私立專科學校合理學雜費政策之研訂。臺灣教育,528,31-34。
宋棋超、楊桂杰 (1995)。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草案之評估。立法院院聞,23(6),34-46。
沈艷雪(2002)。校務基金績效評估-以某大學個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周祝瑛(2007)。學雜費之外:臺灣地區大學生教育費用之研究。教育研究,154,110-123.
周祝瑛、鄭慧娟(2010)。臺灣地區高等教育學雜費政策之探究。比較教育,
68,1-25。
林江亮(譯)(2004)。政府與非營利會計(原作者:S.W.Martin &;
E.N.West)。臺北:湯姆生。
林佑倫(2003)。我國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營運績效之評估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世新大學,臺北市。
林慰慈(2003)。我國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麗淑(2004)。會計人員對校務基金制度的工作調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嬿惠(2010)。國立高級中等學校經常支出總額分配制之探討。主計月刊,
653,32-38。
姚秋旺(2010)。最新政府會計(含非營利會計)(九版)。臺北:華泰。
柯承恩(1998)。大學校務基金之問題與發展。主計月報,85(1),24-28。洪佳琪(2003)。新公共管理思潮下之大學校務基金制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韋伯韜(2006)。公共財務學:公共資源的來源、用途及管理。
臺北市:華泰。
姬維娜(2004)。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運用績效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孫嘉鴻(2002)。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運作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徐仁輝(2005)。公共財務管理:公共預算與財務行政(四版)。
臺北市:智勝。
秦夢群(2012)。教育行政:實務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馬秀如、彭火樹、俞洪昭、蔡博賢(1999)。研訂實施校務基金之學校內部控
制制度。教育部會計處委託研究報告(編號:F0036379)。
臺北:教育部。
高雲卿(2012)。臺北市地區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校務基金實施現況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真理大學,新北市。
張四明、方清風(2003)。非營業基金的理論基礎及其與總預算之關係。財稅研究,35(3),40-60。
張國保(1994)。我國大學學雜費政策之現況與發展趨勢。臺灣教育,528,28-31。
張敬川(2010)。國立中等學校校務基金實施成效分析一以臺南地區三所學校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張瑞雄(2005)。高等教育何去何從一從大學學雜費問題談起。師友月刊,
458,1-3。
張瑞雄(2008)。就學貸款與學雜費政策省思。師友月刊,489,38-43。張碧娟(1994)。我國大學校院學雜費政策之探析。教育與心理研究,17,203-232。
張鴻春(2002)。政府會計與非營利會計(三版)。臺北市:三民。
楊瑩(1982)。大學院校學雜費調整的問題。中國論壇,14(7),61-64。楊瑩(1983)。我國大學院校學雜費徵收標準及助學貸款等措施之研究:兼論我
國大專院校學生家庭社經背景。國立編譯館館刊,12(1),275-340。
詹火生(1979)。大專院校學雜費徵收標準之檢討。中國論壇,8(7),40-42。
教育部(1998)。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制度宣導手冊問答彙編。
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0)。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問答彙編。2013年2月20日,取自
http://www.ntnu.edu.tw/accwww/file_download/rule/rule2011120 8.pdf
教育部(2006a)。因應人口結構變遷之教育對策。2013年2月20日,取自
http://140.111.34.34/docdb/files/dmaa7a75de10f9.pdf
教育部(2006b)。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校務基金實施方案。2013年2月20日,
取自http://accounting.tchcvs.tc.edu.tw/eboards.htm
教育部(2007)。推動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校務基金與國立社教機構作業
基金之背景及實施重點。2013年2月20日,取自
http://accounting.tchcvs.tc.edu.tw/eboards.htm
教育部(2009a)。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會計制度之一致規定。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9b)。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校務基金會計制度。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9c)。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校務基金績效考核指標草案。2013年2月
20日,取自
http://www.fhsh.khc.edu.tw/mediafile/434008/news/19/2009-
4/2009-4-16-15-11-49-nf1.rar
教育部(2010a)。中華民國98年度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校務基金附屬單位決算。
2013年2月20日,取自
http://www.tpde.edu.tw/ap/infoopen0.aspx
教育部(2010b)。近16年我國教育發展統計分析(83~98學年度)。臺北市:
作者。
教育部(2011a)。中華民國99年度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校務基金附屬單位決算。
2013年2月20日,取自
http://www.tpde.edu.tw/ap/infoopen0.aspx
教育部(2011b)。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黃金十年、百年樹人。
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2a)。中華民國100年度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校務基金附屬單位決
算。2013年2月20日,取自
http://www.tpde.edu.tw/ap/infoopen0.aspx
教育部(2012b)。教育統計指標。2013年2月20日,取
https://stats.moe.gov.tw/files/ebook/indicators/100indicators.xls
莊貴玉(2005)。強化國立高中職財務經營理念之思維與作為。主計月刊,597,55-60。
許崇源、林慰慈(2004)。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制度實施績效之檢討。主計月刊,582,46-53。
許皓萱(2005)。我國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委外經營可行性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郭添財(2012)。國立高中職改隸地方的困境與協商途徑。臺灣教育,676,
32-33。
郭淑麗(2010)。國立高級中等學校實施校務基金工作適應與工作績效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秀鳳(2009)。國立高級中等學校實施校務基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姿蓉、黃佩琦(2009)。國立高中職與社教館所實施作業基金的成效及展
望。主計月刊,648,70-75。
陳春榮(2006)。實施作業基金的必要性及急迫性。師友月刊,469,68-73。
陳春榮(2007)。國立高中職與各館所推動作業基金概況及實施重點。主計月刊,620,6-13。
陳敏(2002)。國立大學校務基金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惠芬(2010)。國立高中職校試辦校務基金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陳雅惠(2007)。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預算執行鬆綁策略之探討。主計月刊,614,37-43。
陳德華(2005)。國立大學實施校務基金的成效與展望。主計月刊,597,40-47。
陳麗珠(2001)。國立大學校務基金政策實施成效之檢討。教育政策論壇,4(1),118-166。
陳振遠(2000)。校務基金績效考核指標與制度之建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
託研究報告(編號:F0035201)。臺北市:教育部。
彭宏志(2006)。論國立大專校院實施校務基金後應有的積極作為。主計月刊,606,24-31。
曾麗蓉(2003)。校務基金績效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馮如馚(2008)。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績效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一平衡計分卡觀
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世鑫、徐仁輝、張哲琛(編著)(1995)。政府預算。新北市:空大。
黃良志、張炳騰、謝松益(2001)。三種模糊德菲法之比較—以銀行員甄選因素之評估為例。工業工程學刊,18(1),74-86。
黃佩玉(2006)。我國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實施績效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楊永慈(2009)。我國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政策之研究:歷史制度論的觀點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德川(1999)。如何提升國立大學校務基金之管理效能。主計月報,525,47-53。
楊馥菁(2007)。我國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經費籌措與管控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鄒瓊貞(2006)。大學校務基金績效評估之探討—以某國立大學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熊秉元(1999)。「專款專用」和經濟理論。經社法制論叢,23,199-217。蓋浙生(2007)。國(公)立高中職校實施校務基金的展望。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3),83-97。
蓋浙生(2008年12月)。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的未來展望。楊弘敦(主持),公
共政策論壇—高等教育系列11: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管理與運用。臺北:國立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
彭火樹、馬秀如(2000)。國立大學校務基金運作之效率及效果評估。行政院
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9-2416-H-123-004-
EA),未出版。
劉三錡(1996)。教育財務制度之檢討與調整。教育資料與研究,85(9),30-35。
劉三錡(1998)。校務基金之我見。主計月報,85(5),12-15。劉敏欣(譯)(2005)。政府和非營利組織會計(原作者:M. H.
Granof)。臺北市:臺灣西書。
劉順仁(2004)。建立非營業特種基金績效衡量指標之研究。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共同委託研究報告(編號:RES-93-03)。臺北
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劉頌平(2011)。臺灣地區國立高中職校校務基金運作現況及成效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鄧進權(2009)。我國高中教育資源管理績效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鄧陽僖(1996)。設置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之探討。立法院院聞,24(12),79-85。
趙揚清(2003)。非營業基金之設置及相關問題之探討─以中央政府為例。國政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3年2月20日取自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FM/092/FM-R-092-015.htm
審計部(2010)。中華民國98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2013年2月20
日,取自http://www.audit.gov.tw/
審計部(2011)。中華民國99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2013年2月20
日,取自http://www.audit.gov.tw/
審計部(2012)。中華民國100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2013年2月20
日,取自http://www.audit.gov.tw/
賴明芳(2007)。國立高中職學校校務基金政策對學校經營之影響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臺中市。
謝文全(2008)。教育行政(三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顏國樑(2010)。教育法規(第四版)。高雄市:麗文。
顏添進(2010)。從財務面探討國立大學校務基金之問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魏駿吉(2002)。財務自主性對學校經營效率影響之研究-以我國國立大學校
院校務基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新北市。
Buchanan, J. M. (1963). The Economics of Earmarked Tax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1, 457-469.
Buchanan, J. M. (1965). An economic theory of clubs,
Economica, 35, 1-14.
Buchanan, J. M. (1976). Taxation in fiscal exchange,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6(2) , 1-14.
Buchanan, J. M., and Brennan, G. (1978). Tax instruments as
constraints on the disposition of public crevenue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9, 301-18.
Chen, S. J. and Hwang, C. L. (1992). Fuzzy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NY :
Springer,
Granof , M. H. (2005). Government and non-for-profit
accounting concepts and practices(3rded.). NY : John
Wiley &; Sons.
Granof, M. H., Khumawala, S. B. (2011). Government and not-
for-profit accounting : Concepts and practices.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Hsiung, Bingyuang (2001). A Note on Earmarked Taxes .Public
Finance Review, 29(3), 223-232.
Kosko, B(1993). Fuzzy thinking : the new science of fuzzy
logic. New York : Hyperion.
Martin, S. W., &; West, E. N. (2003).Today's Essentials of
Governmental and Not-for-Profit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Otay: Southwestern College.
Reza, K.,Vassilis, S. M.(1988).Delphi Hierarchy Process
(DHP): A Methodology for Priority Setting Derived from
the Delphi Method and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37,347-354.
Williams, G. (1992). Changing Patterns of Finance in Higher
Education.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