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王少農(2006)。《易經經營策略寶典》。臺北:安妮斯頓。
內政部(2004)。《2004年營建統計年報》。內政部營建署。
內政部(2011)。《「社會住宅短期實施方案」核定本》。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內政部營建署(1991)。《歷年國宅政策及建設文獻彙整》。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丘昌泰(1995)。《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臺北:巨流。
______(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______(2001)。《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巨流。
______(2010)。《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巨流。
江亮演、賴保禎(1986)。《社會科學概論》。臺北:商鼎。
江明修(1999)。《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臺北:智勝。
余致力、毛壽龍、陳敦源、郭昱盈(2008)。《公共政策》。臺北︰智勝。
李允傑、丘昌泰(2003)。《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元照。
林水波(1999)。《公共政策新論》。臺北:智勝。
______(2011)。《公共管理析論》。臺北:五南。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臺北:巨流。
吳定(2003)。《公共政策》。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明隆、張毓仁(2011)。《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五南。
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臺北:華泰文化。
翁興利、施能傑、官有垣、鄭麗嬌(1998)。《公共政策》。新北:國立空中大學。
孫同文(2003)。《從威權政府到民主治理—臺灣公共行政理論與實務之變遷》。臺北:元照。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張世賢(2009)。《公共政策分析》。臺北:五南。
張奕華、許正妹(2010)。《質化資料分析︰MAXQDA軟體的應用》。臺北:心理。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揚智文化。
彭懷恩(2004)。《政治傳播與溝通》。臺北:風雲論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蔡勇美、廖培珊、林南(2007)。《社會學硏究方法》。臺北:唐山。
劉坤億(2005)。《臺灣推動行政法人化之經驗分析》。臺北:晶典文化。
(二)期刊論文
江岷欽(1995)。〈論行政中立與公共利益(上)〉。《人事月刊》,第21卷第4期,頁34-39。江大樹(2006)。〈建構地方文官培訓藍海策略:網絡治理觀點〉。《研習論壇月刊》,第72期,頁1-21。江穎慧(2011)。〈社會住宅的迷思〉。《臺灣新社會智庫》,第15期,頁30-31。
江明芸(2011)。〈社會住宅,從民間倡議到政府爆衝〉。《臺灣新社會智庫》,第14期,頁9-12。
江尚書(2011)。〈以社會住宅的實踐凝聚城市的進步性〉。《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會刊雜誌》,第62期,頁31-34。
朱政德、盧珮珮(2011)。〈高雄市國民住宅之發展脈絡與供給特性〉。《設計學研究》,第24卷第2期,頁23-46。
李宇中(2005)。〈再談荷蘭土地與社會住宅政策〉。《跨越季刊》,第8期,頁12-15。
李子瑋、李長晏(2013)。〈社會住宅政策問題建構與對策提出〉。《中國地方自治》,第66卷第6頁,頁20-40。
金家禾(2011)。〈住宅政策與市場房價調整〉。《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會刊雜誌》,第63期,頁19-20。
林英彥(2008)。〈評「住宅法」草案〉。《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7卷第4期,頁137-144。林育如(2011)。〈社會住宅在臺灣的實踐之路〉。《臺灣新社會智庫》,第14期,頁17-20。
林益厚(1999)。〈當前住宅問題與政策〉。《住宅學報》,第8期,頁91-96。林勝義(2008)。〈社會住宅與社區營造的轉型及其結合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21期,頁57-70。林萬億(2003)。〈論我國的社會住宅政策與社會照顧的結合〉。《國家政策季刊》,第2卷第4期,頁53-82。花敬群(2011)。〈從房子到服務輸送平臺—社會住宅的現代合宜觀點〉。《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會刊雜誌》,第62期,頁35-37。
周月清、李婉萍(2008)。〈臺灣住宅福利與社會正義〉。《社區發展季刊》,第121期,頁26-46。施能傑(1999)。〈政策執行的要素分析〉。《研考雙月刊》,第23卷第4期,頁6-15。師豫玲、孫淑文、陳肯玉(2010)。〈臺北市平價住宅相關問題探討與因應策略和未來發展方向〉。《社區發展季刊》,第121期,頁100-119。孫一信(2011)。〈為什麼臺灣需要社會住宅?臺灣需要什麼樣的社會住宅〉。《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會刊雜誌》,第63期,頁25-30。
孫本初、鍾京佑(2005)。〈治理理論之初探:政府、市場與社會治理架構〉。《公共行政學報》,第16期,頁107-135。陳恆鈞(2003)。〈以政府網際網路作為政策執行工具之可行性分析:由工具與系絡觀點探討〉。《T&D飛訊》,第10期,頁1-25。陳敦源、張世傑(2010)。〈公私協力夥伴關係的弔詭〉。《文官制度季刊》, 第2卷第3期,頁17-71。
陳恆鈞、黃婉玲(2004)。〈臺灣半導體產業政策之研究:政策工具研究途徑〉。《中國行政評論》,第75期,頁1-28。陳怡伶、黎德星(2010)。〈新自由主義化、國家與國宅市場—臺灣國宅政策的演變〉。《地理學報》,第59期,頁105-131。
陳麗春(2008)。〈住宅政策之回顧與前瞻〉。《社會發展季刊》,第121期,頁4-13。黃世孟(2011)。〈從物業管理談社會住宅的角色與功能〉。《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會刊雜誌》,第62期,頁34。
黃麗玲(2011)。〈社會住宅政策與社會轉型的新視野〉。《臺灣新社會智庫》,第14期,頁13-16。
游千慧(2012)。〈我國當前住宅政策之檢討與修法芻議〉。《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11卷第3期,頁15-25。
葉嘉楠、李長晏(2005)。〈行政革新與政府再造之落實〉。《新世紀第二期國家建設計畫研擬、專題研究系列》,第3期,頁299-344。
葉肅科(2008)。〈澳洲住宅政策:歷史脈絡與當前議題〉。《社區發展季刊》,第121期,頁71-85。華昌宜、賴碧瑩(2001)。〈我國租賃住宅市場之發展與推動〉。《住宅學報》,第10卷第1期,頁67-76。張金鶚(2011)。〈當前社會住宅的期待〉。《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會刊雜誌》,第63期,頁10-13。
張雅惠(2009)。〈國民住宅轉型社會住宅之課題分析〉。《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8卷第2期,頁79-88。鄧涵瑛、華昌宜、花敬群(2010)。〈住宅政策應重租輕買〉。《臺灣銀行家雜誌》,第6期,頁50 -52。
劉坤億(2002)。〈全球治理趨勢下的國家定位與城市發展:治理網絡的解構與重組〉。《行政暨政策學報》,第34期,頁57~83。賴沅暉(2011)。〈行銷作為政策工具─分析架構的建立〉。《T&D 飛訊》,第133期,頁1-23。
簡龍鳳、遊建華(2011)。〈英美社會住宅及租金補貼政策之啟示與經濟分析〉。《臺灣銀行季刊》,第62卷第3期,頁146-172。
(三)專書論文
花敬群、彭揚凱、江尚書(2012)。〈社會住宅執行構想與財務評估〉。載於王舒芸、王榮璋、白裕彬、江尚書、呂建德、李健鴻、花敬群、彭揚凱(編),《邁向社會投資型國家─就業與社會安全重大議題研究論文集》,頁31-62。
陳麗紅、鄭惠今(1999)。〈精省後臺灣地區住宅專責機構建立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編),《1999年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頁299-323。
(四)研討會論文
Jeroen van der Veer & Dick Schuiling(2011),(李佳璿譯)。〈荷蘭阿姆斯特丹住宅協會的角色與歷史〉。發表於社會住宅國際研討會︰居住正義與社會包容,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臺灣社區居住與獨立生活聯盟合辦,臺北(2011年10月03-04日)。
Lex Pouw(2011),(陳虹穎譯)。〈荷蘭的住宅:政府當局與市場推手的共同事務—Ymere的目標、策略與成果〉。發表於社會住宅國際研討會︰居住正義與社會包容,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臺灣社區居住與獨立生活聯盟主辦,臺北(2011年10月03-04日)。
李長晏、李子瑋(2012a)。〈居住正義觀點下臺灣住宅管理政策工具之重構〉。發表於2012年第四屆公共治理—追求空間正義學術研討會,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主辦,臺中(2012年06月02日)。
____________(2012b)。〈治理導向政策工具之建構︰理論演進與趨勢變遷〉。發表於第八屆兩岸四地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政府轉型與社會組織發展,中國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主辦,成都市(2012年05月04-06日)。
____________(2012c)。〈跨域治理創能模式之探討︰以跨域加值公共建設財務規劃方案為例〉。發表於2012 年社會暨公共事務學術研討會-提昇城市競爭力和治理能力,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研究發展處聯合舉辦,臺北(2012年11月24日)。
金顯秀(Kim, Soo-yun)(2011),(黃麗玲譯)。〈大器晚成?韓國公共租賃住宅的未來〉。發表於社會住宅國際研討會︰居住正義與社會包容,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臺灣社區居住與獨立生活聯盟主辦,臺北(2011年10月03-04日)。
陳敦源、王光旭(2007)。〈為何與如何以委員會治理?以全民健保監理委員會為例〉。發表於臺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TASPAA)學術研討會,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辦,臺北(2007年06月02日)。
黃麗玲、劉恩英(2012)。〈韓國的公共住宅政策之發展與轉型—以首爾市為分析之焦點〉。發表於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住宅學會、區域科學學會2012聯合年會暨論文研討會,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主辦,臺北(2012年12月12日)。
(五)學位論文
于振東(2008)。《臺灣再生能源政策工具之研究—AHP之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王玉銘(2010)。《鄰避情結與政策工具選擇之態度改變實驗–以花港變電所為例》。國立東華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石佳玉(2009)。《臺北市執行綠屋頂政策之工具分析》。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何俊毅(2008)。《臺灣二次金融改革政策工具應用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李心信(2004)。《基隆市政府課程管理之研究:以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林筠婷(2006)。《鄰避情結與政策工具選擇—以大豐與福營變電所新建工程為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周仁尹(2008)。《我國中小學校長培育政策工具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吳婉韻(2003)。《國家與臺灣紡織產業政策之研究:全球化與政策工具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吳念霖(2010)。《臺灣5歲幼兒教育政策議題之研究:政策工具觀》。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侯佩君(2008)。《政策工具觀點論臺灣教科書政策》。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秦正宇(2004)。《我國促進TFT-LCD產業研發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徐韻涵(2011)。《臺灣可負擔住宅政策與執行方法初探─以臺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許淑品(2011)。《臺北市政府推動商業部門節能減:政策工具觀點》。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許文鴻(2012)。《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選址之政策工具:多元利害關係人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陳盈蓉(2012)。《建構可行的民間融資提案(PFI)機制︰以興辦社會住宅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陳冠瑋(2010)。《我國環保標章政策成效之研究-政策工具觀點的分》析。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陳奕榮(2005)。《臺南市既成國宅管理辦法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陳筱婷(2011)。《臺灣產業政策發展之政策工具觀點:以積體電路產業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陳俞澄(2012)。《臺北市政府推廣LED節能照明策略之研究:政策工具觀點》。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黃婉玲(2004)。《臺灣半導體產業政策之研究:政策工具研究途徑》。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黃馨慧(2012)。《北高兩市青年民眾對於社會住宅政策需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游玉梅(2012)。《莫拉克風災之探討:政策工具選擇觀點》。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葉國良(2012)。《享烏托邦-都市中青年社會住宅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張文蘭(1991)。《政策工具類型化與評估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張馨文(2010)。《現代主義社會住宅的在地實踐:以高雄「福音新村」為例》。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張曉凌(2011)。《偏遠地區公共運輸政策之研究─政策工具的觀點》。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趙寶貞(2009)。《高雄市待售國宅活化利用策略之探討-以山明國宅為例》。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溫揚彥(2012)。《臺灣社會住宅之研究-歷史制度主義觀點》。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
楊文華(2011)。《臺北市出租國宅及租金補貼政策之分析:政策工具選擇途徑》。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賴炫瑋(2011)。《入WTO後臺灣汽車產業政策因應之道︰政策工具選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戴至欣(2007)。《臺北市流浪犬處理政策之研究-政策工具的分析》。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蕭蓓如(2008)。《臺灣數位內容產業之研究—政策工具研究途徑》。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魏伯帆(2012)。《花蓮縣民宿管理之政策工具分析》。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蘇倍慶(2000)。《國宅待售戶出租可行性探討︰以新竹市國民住宅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六)研究報告
王文林(2009)。《區域規劃與田園住宅社區政策》。內政部營建署出國考察報告,未出版。
中華民國住宅學會(2010)。《住宅補貼制度與保證保險制度成本效益分析期末報告書》,內政部營建署委託研究,未出版。
李柏緯(2012)。《「韓國公共租賃住宅國際交流活動」出國報告》。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考察報告,未出版。
呂秉怡(2012)。《不動產租賃服務產業經營與管理制度規劃》。內政部委託研究,未出版。
花敬群(2012)。《100年度「我國社會住宅推動策略規劃」成果報告書》。內政部營建署委託研究,未出版。
財團法人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2010)。《臺北市青年出租住宅公私合作策略規劃》。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託研究,未出版。
夏鑄九(1991)。《臺北市平價住宅改建計畫先期規劃》。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研究報告,未出版。
莊孟翰(2002)。《輔購住宅與租金補貼政策之比較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未出版。
張金鶚(1990)。《住宅問題與住宅政策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委託研究,臺北:內政部營建署。______(1992)。《我國住宅金融制度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委託研究,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______(1995)。《臺灣地區住宅價格指數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研究計畫,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______(2008)。《臺北市公有住宅資源運用策略規劃》。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託研究報告,未出版。
賴碧瑩(2011)。《在臺灣實施租屋券與相關配套之可行性評估》。內政部營建署委託研究,未出版。
(七)譯著
朱道凱(2007)。《政策弔詭》(Deborah Stone原著)。臺北:群學。
李政賢(2009)。《訪談研究法》(Irving Seidman原著)。臺北:五南。
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200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Ranjit Kumar 原著)。臺北:學富文化。
高美英譯(1999)。《研究文獻之回顧與整合》(Harris M. Cooper原著)。臺北︰弘智文化。
謝宗學、劉坤億、陳衍宏譯(2002)。《治理、政治與國家》(Jon Pierre & B. Guy Peters原著)。臺北:智勝。
(八)電子資源
王秋元(2009)。〈看荷蘭住宅發展-住房問題是私人問題還是社會問題?〉。取自網址:http://socialhousingtw.blogspot.tw/2009/10/blog-post.html。檢索日期:2012年11年11日。
內政部營建署(2010)。〈民國99 年營建統計年報〉。取自網址:http://www.cpami.gov.tw。檢索日期:2012 年06 月13 日。
內政部營建署(2012)。〈國民住宅簡介〉,取自網址︰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0037&Itemid=50,檢索日期:2012 年10 月10日。
江清馦(2011)。〈談社會住宅〉。《國家政策基金會》,取自網址︰http://www.npf.org.tw/post/3/8700。檢索日期︰2013年5月5日。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2010a)。〈什麼是社會住宅〉。取自網址︰http://socialhousingtw.blogspot.tw/2010/10/blog-post_7547.html。檢索日期:2012 年06月13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2010b)。〈為弱勢者居住權益發聲—「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成立記者會新聞稿〉。取自網址︰http://socialhousingtw.blogspot.tw/2010/08/blog-post_26.html。檢索日期:2012 年11月18日。
林定芃、謝明瑞(2012)。〈黃金十年的住宅政策〉。《國家政策基金會》,取自網址︰http://www.npf.org.tw/post/2/10254。檢索日期︰2012年06月09日。
首爾市政府(2012)。取自網址︰http://tchinese.seoul.go.kr/gtk/about/fact.php?pidx=3。檢索日期︰2012年5月11日。
孫瑞穗(2011)。〈居住正義—住宅政策重點〉,2011年05月31日。取自《中時電子報》,網址︰http://showbiz.chinatimes.com/showbiz/130331/132011053122408.html。檢索日期︰2012年9月27日。
崔媽媽基金會(2013)。取自網址:http://www.tmm.org.tw/。檢索日期︰2013年02月23日。
郭錦萍(2011)。〈學荷蘭百年經驗找臺灣合用的〉,2011年06月27日。取自《聯合新聞網》,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326994#ixzz2Bi4mc8MF。檢索日期︰2012年11月07日。
楊世雄(2010年)。〈社會住宅政策的道德面向〉。取自《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通訊》,第八期,網址︰http://www.fjac.fju.edu.tw/fjac/index.php/zh-TW/component/content/171?task=view。檢索日期︰2012年04月26日。
楊重信(2011)。〈居住正義的真諦〉。取自《玉山周報》,108。http://www.formosamedia.com.tw/weekly/。檢索日期:2012年07月08日。
董建宏(2010)。〈住宅作為一種商品:住宅問題與都市規劃〉,取自《臺灣勞工陣線讀書會講義》,網址︰http://labornet.blogspot.tw/search/label/%E6%96%87%E7%AB%A0%E5%88%86%E4%BA%AB。檢索日期:2012年09月21日。
臺北市社會局(2012)。平價住宅相關資訊,取自網址:http://www.dosw.taipei.gov.tw/i/i0200.asp?l1_code=06&l2_code=03。檢索日期:2013年02月23日。
臺北市都發局(2012)。〈等候承租國宅概況表〉,取自網址:http://www.planning.taipei.gov.tw/planweb/mquery_rswaitrental.aspx?Node=160&Index=6。檢索日期:2012年08月31日。
二、西文部分
(一)專書
Anderson, James E. (1997). Public Policymaking: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Bemelmans-Videc, Marie-Louise, R. C. Rist, & E. Vedung, (1998). Carrots, Sticks, and Sermons: Policy Instruments and Their Evaluation.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Considine, Mark, & Sylvain Giguere (2008).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ocal Govern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Doern, G. B. & R. W. Phidd (1983). Canadian Public Policy: Ideas, Structure, Process. Toronto: Methuen.
Frederickson, H. George (1997). 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Hood, Christopher C. (1983). The Tools of Government. London: MacMillan.
_________________(1986). The Tools of Government. Chatham: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Inc.
Hanekom, S. X. (1987). Public Policy. Johannesburg: Macmillan.
Howlett, M. (2011). Designing Public Policies: Principles and Instrument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Howlett, M. & M. Ramesh, (1995). Studying Public Policy: Policy Cycles and Policy System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ghes, Owen E. (2003). Public Management & Administration: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Houndmills.
John, Peter (2011). Making Policy Work. New York: Routledge.
Kirschen, E. S., J. Benard, H. Besters, F. Blackaby, O. Eckstein, J. Faaland, F, Hartog, L. Morissens & E. Tosco (1964). Economic Policy in our Time. Chicago, IL: Rand McNally.
Kooiman, J. (ed.), 1993, 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London: Sage.
Kraft, M. E. & Furlong, S. R. (2007). Public Policy: Politics, Analysis, and Alternatives. Washington, D.C. : CQ Press.
Kim, J-r., M-y Jin, J-s Choi, S-k Ha, & J-m Choi. (2007). Public Housing Policy Roadmap: Future Direction and Policy Agenda for Sustainable Housing Assistance Scheme. Seoul, Korea: Housing and Urban Reasearch Institute.
Pierre, Jon & B. Guy Peters. (2000). Governance, Politics and the Stat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Salamon, L. M. & M. S. Lund (1989), Beyond Privatization: The Tools of Government Action. Washington, D.C.: Urban Institute Press.
Torfing, J., B. G. Peters, J. Pierre & E. Sorensen (2012). Interactive Governance: Advancing the Paradig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eimar, D. L. & A. R. Vining (1999). Policy Analysis: Concepts and Practice. New York: Prentice Hall Inc.
(二)期刊論文
Adler, R. S. & R. D. Pittle. (1984). Cajolry or Command: Are Education Campaigns an Adequate Substitute for Regulation? Yale Journal on Regulation, 1(2): 159-193.
Elmore, Richard F. (1987). Instruments and Strategy in Public Policy, Policy Studies Review, 7(1): 174-186.
Howlett, M. (1991). Policy Instruments, Policy Styles,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National Approaches to Theories of Instruments Choice. Policy Studies Journal, 19(2): 1-21.
Ingraham, P. (1987). Toward More Systematic Considerations of Policy Design. Policy Studies Journal, 15(4): 611-628.
Jessop, B., 1998 “The rise of governance and the risk of failure: the ca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155: 29-45.
Lowi, T. J. (1972). Four Systems of Policy, Politics and Choi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32(4): 298-310.
Linder, H. Stephen & B. Guy Peters. (1989). Instrument of Government: Perceptions and Contexts.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9(1): 35-58.
Mcdonnell, L. M. & R.F. Elmore (1987). Getting the Job Done: Alternative Policy Instrument.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9(2): 133-152.
O’Hare M. (1989). A Typolpgy of Government Action.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 Management, 8 (4): 670~672.
Scharpf, Fritz W. (1994). Games Real Actors Could Play: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ordination in Embedded Negotiations.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 6(1): 27-53.
Schneider, A. L. & H. Ingram (1990). Behavioral Assumptions of Policy Tools. Journal of Publics, 52(2): 510-529.
Stoker, G., 1998 “Governance as theory: five proposi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155: 17-28.
(三)專書論文
Bruijn, H. A. & E. F. Heuvelhof (1997). Instrument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In W. J. M. Kickert, E. Klijn & J. F. M. Koppenjan Eds., Managing Complex Networks – Strategies for the Public Sector (119-136), London: Sage.
Bruijn, Hans A. & Hufen, A, M. Hans (1998). A Traditional Approach to Policy Instruments. In B. Guy Peters, K. M. Frans van Nispen Eds., Public policy instruments: evaluating the tools of public admin istration (11-32). Northampton, Mas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Fainstein, Susan S. 2006.“Inequality in Global City Regions.” In Global City Regions: Trends, Theory, Policy. edited by Allen J. Scott. New York: Oxford Press. pp. 285-298.
Salamon, L. M. (2002). The New Governance and the Tools of Public Action: An Introduction. In L. M. Salamon Eds., The Tools of Government: A Guide to the New Governance (1-4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edung, Evert. (1998). Policy Instrument: Typologies and Theories. In Marie-Louise Bemelmans-Videc, Ray C. Rist, & Evert Vedung Eds, Carrots, Sticks & Sermons: Policy Instruments & Their Evaluation.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