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2 09:3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蕭英利
研究生(外文):Ying-Li Hsiao
論文名稱:從民意角度探究遷都中臺灣議題
論文名稱(外文):Investigating the Moving Capit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Opinion
指導教授:袁鶴齡袁鶴齡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oa-Lin Yuan
口試委員:胡愈寧黃信達
口試日期:2013-07-2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8
中文關鍵詞:遷都D-矩陣理論試題順序理論
外文關鍵詞:Moving CapitalD-matrix TheoryOrdering Theor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0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有鑑於臺灣人口與資源過度集中在北部地區,「遷都中臺灣」之議題大約從2007年年初開始,成為臺中地區各界關心的焦點。本研究遂以「遷都中臺灣」為研究之主題,首先探討首都之定義,歸納整理國外相關遷都案例的背景與結果,再根據相關結果提出五大遷都因素:政治因素、經濟因素、安全因素、環境因素及區域發展因素,並與中興大學商情暨民意調查中心訪問結果相比較分析,藉以瞭解一般民眾及專家個別在五大因素之間的變項有無順序關係。
其後,利用D-矩陣理論分析其專家問卷變項間之關聯程度,其次,採用試題順序理論(Ordering Theory, OT)及試題關聯結構理論(Item Relational Structure, IRS)針對一般民眾於五大構面進行實證分析。最後,再進一步進行兩者之間之假設檢定,以發掘出五大因素下變項間的順序關係。
研究結論發現,專家與民眾的看法有落差,其原因本研究推論與立場不同、角色定位不同、成長環境不同、及居住地不同皆有相關。


Because there was an excessive concentration of people and resources in the northern region, the topic about” moving capital” became the focus of people concerned about the Taichung area from the beginning of 2007. This study of the subject was “moving capital” which first investigated the definition of capital, collated and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and results about foreign capital city reloc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results raised five factors: political factors, economic factors, safety factor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factors, and compared with the survey of public opin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five factors have related degree or not between the general public and experts.
Later, analyze the degree of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variables from expert’s questionnaire by using the D-matrix theory, and secondly, analyze f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 in five dimensions by using Ordering Theory, (OT) and Item Relational Structure, (IRS). Finally, between the hypotheses testing,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variables under the five factors.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we found that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views of experts and the public, there are related to positions, roles, growth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nd different residence.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題3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範圍3
第五節 章節安排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首都之定義7
第二節 臺灣針對「遷都」之內部爭議10
第三節 首都變遷之因素分析14
第三章 研究設計29
第一節 研究方法29
第二節 研究架構31
第三節 研究假設33
第四節 專家結構問卷設計37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39
第一節 D-矩陣理論分析39
第二節 一般民眾關聯結構理論分析50
第三節 一般民眾與專家間因素之順序關係分析57
第五章 「遷都中臺灣」問卷訪問調查結果59
第一節 樣本分析59
第二節 訪問結果分析62
第六章 結論81
第一節 研究發現81
第二節 研究貢獻與後續研究建議82
參 考 書 目85
附  錄93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鍾起岱(2004)。《打造城市夢想:都市規劃與管理》。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二)期刊論文
石計生(2005)。〈遷都?且慢!-全球化思潮下的臺灣行政區重劃原則〉。《歷史月刊》,第 209 期,頁36-39。
江大樹(1997)。〈臺灣省政府的組織定位與精簡方向〉。《理論與政策》,第11卷第3期,頁3-17。
江大樹(2005)。〈從創新到執行力:政府改造的變革與困境〉。《政治科學論叢》,第 26 期,頁79-128。
高誓男(2011)。〈城市創能與地方治理〉。《研考雙月刊》,第35卷第6期,頁88-105。
孫同文、張力亞(2008)。〈臺灣地方制度變遷下的地方發展趨勢:創能型治理觀點〉。《研習論壇月刊》,第 91 期,頁15-27。
曾國雄(1980)。〈結構模型在社會系統上之應用〉。《交通運輸雜誌》,第 2 期,頁9-24。
黃正雄(2007)。〈從韓國新首都遷移論臺灣遷都議題〉。《中國地方自治》,第60卷第1期,頁23-30。
趙永茂、陳華昇(2003)。〈推動行政區域重劃,促進區域均衡發展〉。《國家政策論壇》,第 92 期,頁63-67。
劉湘川(2007)。〈標準規格化多點記分順序理論〉。《測驗統計年刊》,第 15 輯,頁1-12。
(三)專書論文
孫同文(2005)。〈全球化與都會治理:我國直轄市發展的評估〉。載於陳志民、劉淑惠(編),《全球化與政府治理》(頁49-87),新北市:韋伯文化。
紀舜傑(2005)。〈遷都議題的環境觀點〉。載於施正鋒、楊永年(編),《行政區域重劃與遷都》(頁197-214),臺北市: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楊永年(2005)。〈國都遷建之研究〉。載於施正鋒、楊永年(編),《行政區域重劃與遷都》(頁215-239),臺北市: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四)研討會論文
江大樹(2007)。〈遷都中臺灣之可行性評估〉。發表於「地方自治與民主發展:臺灣經驗的省思」學術研討會,臺灣民主基金會與東海大學政治學系聯合主辦,臺中(2007年06月16日)。
黃建銘(2007)。〈遷都中南部與我國區域治理−−從南韓遷都世宗談起〉。發表於「2007年年會暨公共治理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臺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與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辦,臺北(2007年06月02日)。
(五)學位論文
陳文祥(2003)。《日本首都機能移轉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俊雄(2002)。《國民政府時期南京首都計畫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六)研究報告
劉湘川(2007)。《具動態閾值之廣義多點計分試題關聯結構理論講義》。亞洲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資訊教育組,未出版。
(七)報紙及官方資料
李永展(2004)。〈「遷都」是萬靈丹嗎?〉。《中國時報》,2004年06月27日,第4版。
(八)電子資源
———(2010)。〈世界各國遷都紀實〉。取自《司馬貳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629c8a0100kjsq.html。檢索日期:2012年12月21日。
王皓平(2011)。〈遷都議題再起〉。取自《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ost/1/9559。檢索日期:2012年09月21日。
王鼎鈞(2011)。〈黃偉哲:臺北腹地小、房價高,贊成遷都臺南或臺中〉,2011年6月16日。取自《NOWnews 今日新聞網》,http://www.nownews.com/2011/06/16/11490-2720771.htm#ixzz2Yfsd3olB。檢索日期:2012年9月21日。
吳哲豪(2007)。〈卓伯源江昭儀等人辦連署推動遷都彰化〉,2007年03月10日。取自《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7/3/10/n1641702.htm。檢索日期:2012年09月21日。
呂炯昌(2011)。〈政經與區域平衡 國際遷都案例多〉,2011年04月22日。取自《玉山週報》,第96期焦點探索,http://tw.mag.cnyes.com/Content/20110422/b0169c98c2224552ac8ede37cd039d54_1.shtml。檢索日期:2012年09月17日。
呂雪彗(2012)。〈均衡南化 遷都中臺灣是選項之一〉,2012年03月13日。取自《中時電子報》,http://tw.news.yahoo.com/%E5%9D%87%E8%A1%A1%E5%8D%97%E5%8C%96-%E9%81%B7%E9%83%BD%E4%B8%AD%E5%8F%B0%E7%81%A3%E6%98%AF%E9%81%B8%E9%A0%85%E4%B9%8B-213000075.html。檢索日期:2012年09月21日。
李明峻(2004)。〈平衡南北發展 首都搬家 有何不可?〉,2004年06月29日。取自《新臺灣新聞週刊》,第431期,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18305。檢索日期:2012年09月17日。
李東昇(2005)。〈最正確完整的「世界各國首都」介紹,含最近遷都記錄〉。取自《世界公民運動]李東昇NOWnews部落格》,http://blog.nownews.com/article.php?bid=606&tid=221833#ixzz2HZFlHvG5。檢索日期:2012年12月21日。
李筱峰(2006)。〈可以考慮遷都了〉,2006年09月24日。取自《自由電子報自由廣場》,http://www.anida.tw/cendo-Liisiuhong.htm。檢索日期:2012年09月21日。
李錫璋(2006)。〈遷都中興新村? 蘇貞昌:不能解決問題〉,2006年11月12日。取自《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6/11/12/n1519019.htm。檢索日期:2012年09月21日。
林永富(2010)。〈±2℃淹低地 汪中和:應規劃遷都〉,2010年02月23日。取自《臺灣醒報》,http://www.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11959。檢索日期:2012年12月21日。
洪琮榕(2011)。〈遷都高雄-分都先行〉。取自《玉山週報》,第96期焦點探索,http://www.formosamedia.com.tw/weekly/post_2352.html。檢索日期:2012年09月17日。
范正祥(2005)。〈呂提4省2特區〉,2005年08月28日。取自《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gb/5/8/28/n1032882.htm。檢索日期:2012年09月17日。
范正祥(2011)。〈遷都大臺中?政院打回票〉,2011年07月16日。取自《自由電子報政治新聞》,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ul/16/today-p3.htm。檢索日期:2012年09月17日。
韋樞(2011)。〈王文洋:希望促成遷都〉,2011年06月15日。取自《中央社》,http://www.anida.tw/cendo-ongbunyu.htm。檢索日期:2012年09月21日。
夏老師(2012)。〈遷都中臺灣〉,2012年03月15日。取自《夏老師的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chhsia1113/27434269。檢索日期:2012年09月21日。
夏勤(2004)。〈各國遷都背後的故事〉,2010年12月16日。取自《半月談》,http://cul.cn.yahoo.com/ypen/20101216/127513_3.html。檢索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孫麗菁(2012)。〈行政立法兩院遷中部 北高立委都不贊成〉,2012年06月24日。取自《臺灣醒報》,http://www.twtimes.com.tw/?page=news&nid=256440。檢索日期:2012年12月21日。
耿豫仙(2012)。〈立委籲遷都臺中 陳冲:審慎評估〉,2010年04月10日。取自《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12/4/10/n3562458.htm%E7%AB%8B%E5%A7%94%E7%B1%B2%E9%81%B7%E9%83%BD%E5%8F%B0%E4%B8%AD-%E9%99%B3%E5%86%B2-%E5%AF%A9%E6%85%8E%E8%A9%95%E4%BC%B0。檢索日期:2012年09月21日。
張德欽、張珊瑜(2011)。〈臺灣再生遷都中臺灣促進會成立〉,2011年10月16日。取自《大宇宙能量》,http://www.macrocosm.tw/indexmain.php?mmenu=18000&sid=42833&cateid=10&imp=1。檢索日期:2012年09月21日。
陳珮瑜(2012)。〈遷都之議再起 專家:臺北難擋巨災〉,2012年07月29日。取自《臺灣醒報》,http://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32728。檢索日期:2012年09月21日。
陳珮瑜(2012)。〈遷都提議 李鴻源:要由府院決定〉,2012年03月12日。取自《臺灣醒報》,http://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29433。檢索日期:2012年09月21日。
曾志維(2011)。〈遷都臺中-平衡發展〉。《玉山週報》,第96期焦點探索,http://www.formosamedia.com.tw/weekly/post_2351.html。檢索日期:2012年09月17日。
黃志政(2011)。〈國民黨臺中市議員 建議中央遷都大臺中〉,2011年04月11日。取自《NOWnews【地方新聞】》,http://www.nownews.com/2011/04/11/11478-2703835.htm#ixzz2YfoDwe00。檢索日期:2012年09月21日。
詹宜軒(2012)。〈選後加速推案時程 賴正鎰:鄉林上半年推案量100億元〉,2012年01月15日。取自《鉅亨網》,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20115/KFHYQRWVTJ8MN.shtml。檢索日期:2012年09月21日。
劉伉(2006)。〈世界遷都大潮〉,《地圖》,第3期專題特寫,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584e29010005pc.html。檢索日期:2012年12月21日。
劉東皋、蘇正國(2011)。〈遷都臺中-議題再起〉,2011年07月27日。取自《新新聞》,http://www.new7.com.tw/NewsView.aspx?t=03&i=TXT20110728174947Z05。檢索日期:2012年09月21日。
劉善弘(2006)。〈遷都〉,2006年09月13日。取自《自由時報自由廣場》,http://www.anida.tw/cendo-Lausenhong.htm。檢索日期:2012年09月21日。
劉曜華(2005)。〈國家首都的歷史想像與實踐方向:臺灣案例〉。取自臺中學研究小組網站,http://www.taichung.fcu.edu.tw/tai-chung1.htm。檢索日期:2012年09月17日。
謝佳珍(2012)。〈楊秋興:南北差距大 令人辛酸〉,2012年04月21日。取自《中央通訊社專訪楊秋興》,http://www.cna.com.tw/Topic/popular/2880-1/201204210021-1.aspx。檢索日期:2012年09月21日。
羅志明(2006)。〈遷都中南部 羅志明重申遷都高雄三部曲〉,2006年10月17日。取自《中央社》,http://politics.dwnews.com/big5/news/2006-10-17/2423543.html。檢索日期:2012年09月21日。
羅志明(2012)。〈遷都高雄論〉。取自《自立晚報》,http://www.idn.com.tw/news/news_content.php?catid=1&catsid=3&catdid=0&artid=20040909andy008。檢索日期:2012年09月21日。
羅承宗(2012)。〈桃園升格直轄市凸顯紊亂的國土規劃問題〉,2012年12月30日。取自《新世紀智庫論壇》,第60期,http://www.taiwanncf.org.tw/ttforum/60/60-20.pdf。檢索日期:2013年02月21日。
二、英文部分
(一)專書
Fontela, E. & A. Gabus (1976). The DEMATEL Observer. Switzerland Geneva: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Geneva Research Centre.
Taylor, John, Lengelle, Jean G. and Andrew, Caroline, eds., (1993). Capital Citie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ttawa: Carleton University Press.
(二)期刊論文
Airasian, P. W. & W. M. Bart (1973). Ordering Theory: A New and Useful Measurement Model. Journal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5: 56-60
Hall, P. (2000). The Changing Role of Capital Cities. Canada Plan, 40(3): 8-11.
Takeya, M. (1980). Constru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tem Relational Structure Graphs for Use in Test Analysis. Jap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5:93-103.
(三)研討會論文
Scott Campbell (2000). The Changing Role and Identity of Capital Cities in the Global Er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Annual Meeting, Pittsburgh, PA. (April 4-8, 2000)
Liu, H. C. (2012). A Novel Validity Index for Evaluating the Item Ordering Structure Based on Q-matrix Theory, in proceeding of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Liu, H. C., H. C Kuo. & H. C Tsai. (2013). Improving Item Relational Structure Theory Based on a Novel D-Matrix Theory, in Proceeding of The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Management Sciences and Decision Making.
(四)電子資源
Edward, Schatz (2003). When Capital Cities Move: The Political Geography of Nation and State Building. Retrieved 18 September 2012, from http://kellogg.nd.edu/publications/workingpapers/WPS/303.pdf.
Rawat Rajiv (2005). Capital City Relocation: Global-Local Perspectives in the Search for an Alternative Modernity. Retrieved 18 September 2012, from http://prayaga.org/documents/paper-capitalcity.pdf.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