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1.行政院(2005),「水土保持手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及中華水土保持學會編印。
2.行政院(2011),「災害防救白皮書」。
3.法務部(2013),「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
4.林文雄(2012),「由環境水資源永續利用-談雨水貯留利用」,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水科技研究組。
5.林昭遠、張嘉琪、鄭旭涵(2010),「集水區窪蓄區位自動萃取之研究」,水土保持學報,42(2):137-150。
6.林昭遠、林文賜、周文杰、陳俊榮(2008),「綠建築保水指標評估農村逕流保蓄設施-以華山地區為例」,水保技術,3(4):188-197。7.王宥鈞(2010),「景觀規劃應用於生活整合型流域治理之模試探討-以高雄典寶溪為例」,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8.林鎮洋(2004),「生態工法技術參考手冊」,經濟部水利署。
9.張道光、李明君、顏聰、邱垂德(2008),「透水混凝土應用於交通工程之研究(2/2)」,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10.李慶章(2007) ,「南瀛埤塘誌」,台南縣政府。
11.李梧桐(2006),「埤塘與水圳生態功能重塑評估準則之研究-以桃園縣龍潭地區為例」,開南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2.李源泉(1996) ,「如何在公共建設中保持圳路系統之完整性」,生態規劃設計教育與宣導研討會。
13.凃世本(2010),「在槽與離槽滯洪池功能差異性分析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學位論文。14.侯錦雄、陳宏宇、林文毅(2005),「農村水環境的景觀復育與生態設計」,中華水土保持學報,36(4):401-412。15.許晃雄、吳宜昭、周佳、陳正達、陳永明、盧孟明(2011),「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1(精簡版)」。
16.許秦臻(1997),「桃園埤塘興盛與衰微」,桃園縣政府。
17.郭瓊瑩(2009),「自世界遺產之新向度看桃園埤塘文化景觀保存與活化」,2009年桃園縣城鄉發展論壇。
18.郭自清(2006),「土城大安圳水空間的地域性」,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9.陳餘鋆、蔡進士、張文娟(2009),「閒置水域再利用之遊客體驗探討-以虎頭埤風景區為例」,休閒事業研究,7(2):55-70。20.陳榮俊、黃振原、翁志誠(2004),「農村景觀及生態建設的新作法」,農政與農情,144:59-70。
21.黃國鋒(2012),「農塘、蓄水池及滯洪池之功效」,水保技術, 7(1):63-65。
22.黃書禮(1990),「生態土地使用規劃」,詹氏書局。
23.黃千瑞(2008),「埤塘資源於休閒活動應用上之研究」,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碩士班論文。24.曾柏森(2008) ,「臺灣農村社區永續總體營造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村規劃研究所碩士論文。25.張義勝、尤俊雄、王明盛(2012),「景觀綠化及生態綠化應用於科學工業園區」,中華技術,98:128-141。
26.楊純明、張致盛、陳駿季(2011),「因應氣候變遷之調適與緩解策略」,作物、環境與生物資訊,8:254-264。
27.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2008),「八卦山高地旱灌設施民間參與興建經營之可行性評估」成果報告。
28.經濟部水利署(2007),「區域排水整治及環境營造規劃技術手冊」,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29.經濟部水利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wra.gov.tw/lp.asp?CtNode=6170&CtUnit=1129&BaseDSD=7&nowPage=1&pagesize=20。
30.廖朝軒(2003),「雨水資源利用技術」,看守臺灣季刊,5(3):34-37。
31.劉哲元、鄭旭涵(2011),「農村社區開發度及土地利用類型對河川水質影響之研究」,水土保持學報,43(1):97-109。
32.劉哲元(2011),「農村社區環境指標類型與水質分析」,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學位論文。33.劉健哲(1996) ,「農村社區更新與產業發展與產業發展」,臺灣地政雜誌,126:5-8。34.劉健哲(1996),「農村社區更新應注意之社會文化層面」,臺灣地政雜誌,126:9-11。35.劉琇廷(2008),「坡地農村重劃區保水與滯洪設施配置效益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36.鄭旭涵、謝健德(2012),「農村綠帶之功能與設計原則-道路、農村水域及防風林帶」,農政與農情,237:74-76。
37.歐陽嶠暉(2001),「都市環境學」,詹氏書局。
38.衛強、陳陽發、楊智凱、黃憶汝、陳玉珍、林松村(2011),「臺大實驗林溪頭營林區生態滯洪池之環境生態與景觀改善效益評估」,臺大實驗林研究報告,25(2):81-101。
39.盧孟明、卓盈旻、李思瑩、李清縢、林昀靜(2012),「臺灣氣候變化:1911∼2009年資料分析」,大氣科學,40(3):297-322。
40.盧光輝(2002),「雨水利用之環境效益」,水資源管理季刊4(2):27-33。41.簡嘉萱(2010),「農村社區環境營造效益分析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論文。42.顏子豪(2008),「氣候變遷對於集水區入流量之衝擊評估-以翡翠水庫集水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43.韓選棠(1992),「農村社區更新規劃之基本理念與實務」,農業工程學報,38(1):20-21。44.譚仲哲、童慶斌(2008),「氣候變遷對臺北地下水補注之衝擊」,農業工程學報,54(1):1-15。英文部分:
1.Bergen, S.D., S.M. Boiton, and J.L. Fridley (2001), “Design Principles for Ecological Engineering,” Ecological Engineering, 18: 201-210.
2.Helene, I. and L.B. Bertrand (2003), “Waterscapes,” Spain: Aleu, SA, Barcelona.
3.Jenson, S.K. and J.O. Dominque (1988), “Extracting topographic structure from digital elevation data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 54(11): 1593-1600.
4.Medley, K.E., B.W. Okey, G.W. Barrett, M.F. Lucas, and W.H. Renwick (1995), “Landscape change with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in a rural watershed, Southwestern Ohio,” U.S.A. Landscape Ecology, 9: 151-157.
5.Naiman R.J. and H. Decamps (1990), “The ecology and management of aquatic-terrestrial ecotones,”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Parthenon Press Publications.
6.Rafael, C., C. Alvarez and U. Fra (2002),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Land Consolidation in Galicia,” Land Use Policy, 19: 135-147.
7.Shutes, R.B.E. (2001), “Artificial wetlands and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6: 441-447.
8.Thornthwaite, C.W. and J.R. Mather (1955), “The Water Balance,” Public Climate, 8(3):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