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丁自勉、王玉平、郝學景、孫群、孫寶啟、張旭。2005。北柴胡(Bupleurum chinese)花序分化進程研究。植物學通報,22(6):692-696。
﹝2﹞甘偉松。1993。藥用植物學,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臺北。pp.618-9。
﹝3﹞中華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3。有機農業法規。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灣台北。pp.1。
﹝4﹞中華民國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1999。中藥材品質管制組織形態學鑑定。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台灣台北。pp. 1-2、63-64、101-102、281-282、376-377。
﹝5﹞中華民國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002。台灣原住民藥用植物彙編。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台灣台北。pp. 330-332。
﹝6﹞中華民國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002。台灣常用藥用植物圖鑑第三冊。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台灣台北。pp.81、423-425。
﹝7﹞中華民國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004a。中藥對照指標成分物理化學資料彙編。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台灣台北。pp.97-99、263-266。
﹝8﹞中華民國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004b。台灣中醫藥防治SARS關鍵成果報告彙編(一)。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台灣台北。pp.88-94、120-127、205-211。
﹝9﹞中華民國行政院衛生署中華中藥典中藥集編修小組。2004c。中華中藥典第一版。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台灣台北。pp.46-47、126-128、157-189。
﹝10﹞中華民國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004d。中藥對照指標成分物理化學資料彙編。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台灣台北。pp.97-99、263-266。
﹝11﹞中華民國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2006a。易混淆及誤用藥材之鑑別(Ⅰ)。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台灣台北。pp.1-30;298-299。
﹝12﹞中華民國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2006b。易混淆及誤用藥材之鑑別(Ⅱ)。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台灣台北。pp. 276-282。
﹝13﹞中華民國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009a。中草藥產業年鑑2009。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 委員會。台灣台北。pp.1-18、77-96、145-164。
﹝14﹞中華民國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009b。中藥彩色圖鑑。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台灣台北。pp.127、154-156、151-152、177、194-195。
﹝15﹞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國家藥典委員會。2010a。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北京。pp. 193-194、247-258、263-264、318-319。
﹝16﹞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2010b。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藥材及原植物彩色圖鑑。人民衛生出版社。中國北京。上冊:pp.229-231。下冊:pp.651-657、842-843、
879-881、897-900、1078-1081。
﹝17﹞中華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2。中草藥產業現況與展望專題報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灣台北。pp.16-30。
﹝18﹞中華民國行政院衛生署台灣中藥典中藥集編修小組。2013。台灣中藥典第二版。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台灣台北。pp.188-190、243-245、236-237、293-294、
311-312。
﹝19﹞王家葵、王佳黎、賈君君。2007。中藥材物種沿革及道地性。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北京。pp.166-178。
﹝20﹞王孝濤、曹暉、劉玉萍。2003。中藥採製與炮製技術。合記圖書出版社。pp.184-188。
﹝21﹞王子壽、薛紅。2010。神農本草經。凡異出版社。台灣新竹。pp.47-49。
﹝22﹞王書林。2011。中藥材GAP實用技術。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北京。pp.1-71。
﹝23﹞安徽中醫學院。2009。亳州藥用植物資源與栽培加工。安徽大學出版社。pp.1-266。
﹝24﹞尾崎寿。2002。現代の「食」を変え、「健康」をつくる 特効薬草「ウコン」─南の自然が育んだ屋久島・種子島・南西諸島ウコンのパワー。現代書林出版。東京。pp.62-96。
﹝25﹞李裕娟、楊純明。2004。紫蘇的介紹。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60:16-19。﹝26﹞李敏。2005。中藥材規範化生產與管理(GAP)方法與技術。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中國北京。pp.1-306、547-556、705-728。
﹝27﹞余懋群。2006。藥用植物資源評價及物種選育。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北京。pp.3-324。
﹝28﹞李敏。2006。中藥材GAP實施與認證。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北京。pp.1-206。
﹝29﹞李裕娟、楊純明。2006。紅葉紫蘇之栽培、生長及葉片紫蘇醛濃度變化。中華民國雜草學會會刊。27(1):1-12。﹝30﹞李莉。2010。良好農業規範(GAP)實施與認證。中國標準出版社。中國北京。pp.1-26。
﹝31﹞吳銳、梁勇。2007。中藥材GAP管理系統與軟件開發。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北京。 pp.1-267。
﹝32﹞吳純宜、蔡永暭。2006。有機蔬菜連作與輪作組合之研究。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17(1):42-50。﹝33﹞何本鴻、朱敏英。2009。中藥資源學。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中國武漢。pp.161-213。
﹝34﹞邱年永。1973。藥用植物栽培法,大學圖書出版社。台北。pp.204-209、261-263、381-383、435-439。
﹝35﹞邱善美、劉慧瑛、朱戩良。1993a。薑黃之生長與發育 Ⅰ.根莖之形成及各次位分生子莖之成分分析。中華農業研究42:154-161。﹝36﹞邱善美、呂秀英、劉慧瑛。1993b。薑黃之生長與發育 Ⅱ.氮鉀肥用量對薑黃生育、產量及品質之影響。中華農業研究42:370-379。﹝37﹞邱勝雄。2008。紫蘇不不同品質種及生長季節之抗氧化能力與酚類物質的探討。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
﹝38﹞林俊清。2003。勇抗肝炎的高氏柴胡。科學發展。364:38-41。﹝39﹞林俊清、顏銘宏。1999。高氏柴胡的資源開發與藥效評估。p.51-55。出自"藥用植物資源之開發與利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林俊義、盧煌勝、劉新裕、陳忠川、張成國主編,pp.51-72。台中:臺灣省農業試驗所﹝40﹞林依霈。2009。紫錐菊花藥及小孢子培養與根尖染色體鏡檢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藝系研究所。
﹝41﹞林資哲。2011。台灣產苦參之鑑定、組織培養與活性成分分析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藝系研究所
﹝42﹞邵平、洪台、何普浙、孫培龍。2012。紫蘇精油主要成分季節性變化分析及其乾燥方法研究。中國食品學報:12(9):216-221。
﹝43﹞周鳳英。2006。加馬輻射照射對中藥滅菌及成分影響評估。中醫藥年報24(5):361-394。﹝44﹞周秀佳、徐宏發、順慶生。2007。中藥資源學。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中國上海。pp.2-12
﹝45﹞胡敏夫、黃漢津、劉新裕。1987。不同採收期與貯藏法對柴胡種子發芽勢之影響。中華農業研究36:267-275。﹝46﹞胡敏夫、邱善美、劉慧瑛、賴明信、劉新裕。1996。植期與密度對薑黃產量與薑黃素含量之影響。中華農業研究45:164-173。﹝47﹞胡敏夫、吳婉麗、劉新裕、林木連。2001。施用不同量雞糞堆肥配合適量化學肥料對仙草品質及產量之影響。中華農業研究 50(2):60-66。﹝48﹞胡敏夫、蔡淑珍、張愛華、劉新裕。2003。施用雞糞堆肥配合化學肥料對薑黃產量及品質之影響。中華農業研究52:334-340。﹝49﹞胡肇東。2007。影響台灣中草藥業國際競爭力之因素。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50﹞高木敬次郎。1992。和漢藥物學,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台北。pp.63-68、243-246。
﹝51﹞高瑞隆、賴瑞聲、蕭翌柱、胡敏夫、吳明哲。2007。春鬱金、秋鬱金基原辨正。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71:24-26。﹝52﹞高瑞隆、徐志儒、陳琦玲、李豔琪、謝廷芳、胡敏夫。2007。肥培管理對薑黃產量及薑黃素含量之影響。台灣農業研究。56(3):165-175。﹝53﹞徐雅慧、陳儀驊、劉芳淑、羅吉方、林哲輝。2008。中藥材中有機氯劑農藥殘留檢驗(IV)。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 26 : 102-111。﹝54﹞徐雅慧、陳儀驊、劉宜祝、羅吉方、施養志。2012。中藥之農藥殘留檢驗(VIII)。食品藥物研究年報 3 : 385-396。
﹝55﹞秦玲、張簡懿芬、陳榮斌、黃成禹、林哲輝。2006。中藥材中黃麴毒素污染之調查。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24 : 143-150。pp. 1-194、﹝56﹞秦民堅、郭玉海。2008。中藥材採收加工學。中國林業出版社。pp.193-194。
﹝57﹞孫啟時。2009。遼寧道地藥材。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北京。pp.287-309。
﹝58﹞莊作權、陳鴻基、蔡宜峰。1996。施用不同堆肥對水稻玉米作物次序下土壤肥力、養分
含量及作物產量之影響。中華農學會報175:127-139。
﹝59﹞郭荔平、黃翠萍、賴韻如、王貞懿、施養志。2003。即食肉製品中李斯特菌、金黃色葡
萄球菌、大腸桿菌及大腸桿菌群之檢驗。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21: 316-324。
﹝60﹞唐,蘇敬。新修本草。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tw&lid=66181。
(上網日期:2013/08/05)
﹝61﹞明,李時珍。2005。本草綱目。世一書局。台灣台北。pp.456-458、512-515、536-538。
﹝62﹞明,李時珍。2011。本草綱目。大地出版社。台灣台北。pp.147-149、175-176、184-186。
﹝63﹞清,孫星衍。2010。新版神農本草經。文光圖書有限公司。台灣台北。pp.25-26。
﹝64﹞清,孫星衍。2001。神農本草經。國興出版社。台灣新竹。pp.42-43。
﹝65﹞清,汪訒庵。2011。本草備要。世一書局。台灣台北。pp. 102-105、113-114、176-180。
﹝66﹞清,汪訒庵。2001。本草備要。鼎文書局。台灣台北。pp.25、29。
﹝67﹞清,吳其濬。2012。新校植物名實圖考。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上冊:pp.162-163;
下冊:629、632-641。
﹝68﹞陳勁君。2003。氮肥種類及用量對枸杞生長及生理營養的影響。碩士論文。台北: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研究所。﹝69﹞陳威臣、葉茂生、蔡新聲。2004。臺灣原生藥用植物-高氏柴胡腋芽培養之大量繁殖研究,中華農業研究。53:27-38。﹝70﹞陳佩瑜。2005。玉米-水稻輪作系統下施肥管理對根圈土壤酵素活性及細菌族群結構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研究所。
﹝71﹞陳威臣。2006。高氏柴胡組織培養大量繁殖體系建立及柴胡皂甘含量分析。國立中興大學農藝系研究所。
﹝72﹞陳康、李敏。2006。中藥材種植技術。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北京。pp.1-437。
﹝73﹞陳世雄、謝瑞裕,2007。板藍根與中草藥的好農業。科學發展月刊:26-35。﹝74﹞陳銘在、傅曉萍、施如佳、徐錦豐。2009。市售辣椒粉、胡椒粉及咖哩粉中黃麴毒素含量調查。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 27:278-283。
﹝75﹞陳銘在、傅曉萍、徐錦豐。2010。市售香辛類食品中黃麴毒素含量調查。食品藥物研究年報 1:117-126。﹝76﹞陳冠文、賴宏亮。2010。不同肥料對綠薄荷、瑞士薄荷及日本薄荷產量及精油成分影響之研究。作物、環境與生物資訊7:101-116。
﹝77﹞陳虎彪、趙中振。2010。中藥材鑑定圖典。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福建福州。pp.128、146、149、152、243-244、372。
﹝78﹞陳儀驊、秦玲、劉宜祝、施養志、羅吉方。2012。中藥材中黃麴毒素污染之調查(III)。食品藥物研究年報 3:397-403。﹝79﹞黃璐琦、郭蘭萍。2007。中藥資源生態學研究。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上海。pp.1-226。
﹝80﹞黃璐琦、王永炎。2008。藥用植物種質資源研究。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上海。pp.1-309。
﹝81﹞黃璐琦、郭蘭萍。2009。中藥資源生態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中國上海。pp.4-5。
﹝82﹞黃漢津、劉新裕。1987。柴胡種子發芽勢之改良研究。中華農業研究36:258-266.﹝83﹞張德慈。1997。植物遺傳資源-未來植物生產的關鍵。台灣省農業試驗所。台中霧峰。pp.1-98。
﹝84﹞張耘城。2003。溫室中不同種類的蔬菜不同量有機肥的反應。碩士論文。台北: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研究所。
﹝85﹞張憲昌、溫彩玉、林哲輝。2006。市售莪蒁、薑黃與鬱金類藥材之鑑別。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 24:151-165。﹝86﹞張永勳、何玉鈴、黃世勳。2008。中藥學概論。文興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台中。pp.44-112。
﹝87﹞張永勳、何玉鈴。2009。中藥彩色圖鑑。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台灣台北。pp.127-194。
﹝88﹞張文蒂。2012。GLOBALGAP認證/驗證之現況報告。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認證報導第七期。台北。
﹝89﹞許博文。2002。藥用植物動物之栽培與飼養,九州圖書文物有限公司。台北。pp.130-132,346-350。
﹝90﹞許詩穎。2005。氮肥及栽培密度對馬藍產量與生物活性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農藝系研究所。
﹝91﹞國際中醫藥學會。2005。中藥顯微鑑別圖鑑,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中國瀋陽。pp.144-316。
﹝92﹞黃璐琦、郭蘭萍。2007。中藥資源生態學研究,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上海。pp.1-226。
﹝93﹞黃璐琦、王永炎。2008。藥用植物種質資源研究,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上海。pp.1-309。
﹝94﹞童承福、何玉玲、蔡輝彥、張永勳。1999。台灣市售易誤用、混用中藥物種之調查,中國醫藥學院雜誌。台中;8 (1):35-46。
﹝95﹞楊惠雯。2007。滲調處理對紫蘇種子發芽之探討,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
﹝96﹞楊遠波、劉和義、呂勝由。1999a。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第三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灣台北。pp.278。「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網站: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vascular/3/Book1/index-1.htm(上網日期:2013/08/05)
﹝97﹞楊遠波、劉和義、呂勝由。1999b。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第四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灣台北。pp.143。「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網站: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vascular/4/Book1/index-1.htm(上網日期:2013/08/05)
﹝98﹞楊遠波、劉和義、呂勝由。1999c。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第五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灣台北。pp.206-207。「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網站: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vascular/5/index-1.htm (上網日期:2013/08/05)
﹝99﹞鄧正賢。2010。中藥材內赭麴毒素、伏馬毒素、T2毒素污染之研究。中醫藥年報28(5):25-60。
﹝100﹞蔡淑華。1975。植物組織切片技術綱要,茂昌圖書有限公司。台北。pp.30-46。
﹝101﹞衛瑩芳。2007。中藥材采收加工及貯運技術。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北京。pp.1-470。
﹝102﹞蔡乾蓉、吳衛、楊文婷。2010。紫蘇屬植物主要農藝性狀與單株籽粒產量的相關和通徑分析。西南農業學報23(3):841-846。
﹝103﹞趙中振、蕭培根。2008。當代藥用植物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香港。pp.159-169。
﹝104﹞趙映前、胡獻國、胡愛萍。2011柴胡。人民軍醫出版社。中國北京。pp.1-15。
﹝105﹞麼厲、程惠珍、楊智。2006。中藥材規範化種植(養殖)技術指南。中國農業出版
社。中國北京。pp.1-289、601-607、656-660、。
﹝106﹞潘勝利、順慶生、柏巧明、包雪聲。2002。中國藥用柴胡原色圖誌。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中國上海。pp.1-21。
﹝107﹞劉連勝、楊永裕、徐原田。1974。氮、磷、鉀三要素對印度鬱金產量及薑黃素含量之影響。農業研究23(4):284-291。
﹝108﹞劉文徹、李松武、王銀波。1995。有機肥料之施用與土壤重金屬之聚積、作物吸收之關係。農業試驗所特刊第50號-有機質肥料合理施用技術研討會專刊:215-227。
﹝109﹞劉新裕、王昭月、劉慧瑛、宋麗梅。1995。不同海拔與採收期對本省柴胡性狀、產量與成分之影響。中華農業研究44:258-278。﹝110﹞劉新裕、林俊義、張成國。2002。藥用植物專輯,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台中。pp. 1-218。
﹝111﹞劉祥文。2002。彩色本草備要。立得出版社。台灣台北。pp.126-130、139-142、213-222。
﹝112﹞劉芃孜。2004。台灣栽培蒙古黃耆(Astragalus mongholicus)與多序岩黃耆(Hedysarum polybotrys)之鑑別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藝系研究所。
﹝113﹞劉尚志。2005。智慧財產權規範與中草藥技術發展之研究。中醫藥年報。23(1):113-228。﹝114﹞劉新裕、林俊義、林宜信、謝伯舟。2005。藥用植物資源之開發與利用,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台中。pp.80-82、。﹝115﹞劉怡君。2006。分析六種唇型花科植物之迷迭香酸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大同大學生物工程研究所。
﹝116﹞劉翠玲。2008。全球中草藥保健食品產業發展現況與展望。食品生技。14:1-11。﹝117﹞劉翠玲。2009。全球保健食品產業發展現況與展望。食品生技。18:1-8。﹝118﹞劉翠玲。2010。全球保健食品現況。食品生技。23:1-8。
﹝119﹞劉金矗。2010。薑黃素增補對高強度間歇運動後氧化壓力之影響。國立東華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
﹝120﹞劉翠玲。2012。中國與台灣中藥產業現況與展望。食品生技。30:17-24。
﹝121﹞盧珍妏。2003。紫蘇在生物醫學所扮演之角色。科學與技術35(3):50-60。﹝122﹞龍興超、馬逾英。2010。全中國藥材購銷指南。人民衛生出版社。中國北京。pp.26-49。
﹝123﹞謝明村。1988。中藥材學。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台北。pp.3-434。
﹝124﹞謝瑞裕。2005。菘藍之引種與GAP模式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藝系研究所。
﹝125﹞謝瑞裕、陳世雄、林宜信。2006。菘藍之引種與GAP模式之研究。中華農藝學會95年年會論文宣讀研討會, 臺中。
﹝126﹞謝瑞裕、陳世雄、鍾仁彬。2010。一年生中藥材移種臺灣之可行性評估,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97年度委辦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 屏東。
﹝127﹞謝瑞裕、張愛月、林宜信、陳世雄。2013。半夏GAP栽培模式之研究。台灣農藝學會102年年會論文宣讀研討會,臺中。
﹝128﹞謝瑞裕、林宜信、陳世雄。2013。薑黃有機和GAP栽培模式之研究。台灣農藝學會102年年會論文宣讀研討會,臺中。
﹝129﹞Antonios S. Mellidis and Vassilios P. Papageorgiou., 1987, Lipids from Roots of Onosma Heterophylla. Phytochemistry. 26(3):842-843。
﹝130﹞Akamine, H., M. A. Hossain, Y. Ishimine, K. Yogi, K. Motomura, Y. Iraha and Y. Aniya. 2007. Effects of application of N, P and K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on growth, yield and curcumin content of turmeric (Curcuma longa L.). Plant Prod. Sci. 10:151-154.
﹝131﹞Green,C. E., S. L. Hibbert,Y. A. Bailey-Shaw, L. A. D. Williams,S. Mitchell and E. Garraway. 2008. Extraction, processing, and storage effects on curcuminoids and
oleoresin yield from Curcuma longa L. grown in Jamaica. J. Agric. Food Chem. 56: 3664-3670.
﹝132﹞Hossain, M. A., Y. Ishimine, H. Akamine and K. Motomura. 2005a. Effects of seed rhizome size on growth and yield of turmeric (Curcuma longa L.). Plant Prod. Sci. 8 : 86-94.
﹝133﹞Hossain, M. A., Y. Ishimine, K. Motomura and H. Akamine. 2005b. Effects of planting pattern and planting distance on growth and yield of turmeric (Curcuma longa L.). Plant Prod. Sci. 8 : 95-105.
﹝134﹞Hossain, M. A and Y. Ishimine. 2005c. Growth, yield and quality of turmeric (Curcuma longa L.) cultivated on dark-red soil, gray soil and red soil in Okinawa, Japan. Plant Prod. Sci. 8 : 482 -486.
﹝135﹞Hossain, M. A and Y. Ishimine. 2007. Effects of farmyard manure on growth and yield of turmeric ( Curcuma long L. ) cultivated in dark-red soil, red soil and gray soil in okinawa, japan. Plant Prod. Sci. 10:146-150.
﹝136﹞Hossain, M. A., H. Akamine, Y. Ishimine, R. Teruya, Y. Aniya and K. Yamawaki. 2009.
Effects of relative light intensity on the growth, yield and curcumin content of turmeric (Curcuma longa L.) in Okinawa, Japan. Plant Prod. Sci. 12:29-36.
﹝137﹞Hossain, M. A. 2010. Effects of harvest time on shoot biomaSSand yield of turmeric (Curcuma longa L.) in Okinawa, Japan. Plant Prod. Sci. 13: 97-103.
﹝138﹞Ishimine, Y., M. A. Hossain, K. Motomura, H. Akamine and T. Hirayama. 2004. Effects of planting date on emergence, growth and yield of turmeric (Curcuma longa L.) in Okinawa Prefecture, Southern Japan. Jpn. J. Trop. Agr. 48:10-16.
﹝139﹞Kandiannani, K and K. K. Chandaragir. 2006. Influence of varieties, dates of planting,spacing and nitrogen levies on growth, yield and quality of turmeric (Curcuma longa). Indian J. Agri. Sci.s 76: 432-434.
﹝140﹞Lee, Y. J. and C. M. Yang. 2006. Growth behavior and perillaldehyde concentration of primary leaves of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on grown in different seasons. Crop,
Environment & Bioinformatics 3:135-146
﹝141﹞Lee, Y. J. and C. M. Yang. 2009. Seasonal Changes of Growth and Leaf Perillaldehyde in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on. J. Taiwan Agric. Res. 58(2):114-124.
﹝142﹞Li, X. Q., Q. T. Gao, X. H. Chen and K. S. Bi. 2005.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assay of Saikosaponins from Radix Bupleuri in China. Biol. Pharm.
Bull. 28 :1736-1742.
﹝143﹞Liu, C.T., C.Y. Wu, Y.M. Weng and C.Y. Tseng. 2005.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methodology as a tool to improve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herbal drug Xiao-chia
-hu-tang. J. Ethnopharm. 99: 293-300.
﹝144﹞Li, R., C. Xiang, M. Ye, H. F. Li, X. Zhang and D. A. Guo. 2011.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urcuminoids in herbal medicines derived from Curcuma species. Food Chem. 126:1890-1895.
﹝145﹞Minami, M., M. Sugino, M. Sadaoka, K. Ashida and K. Ogaki. 1995. Seasonal variation on
growth and Saikosaponins content of Bupleurum falcatum L. Pharm. Soc. Japan. 115:
145-155.
﹝146﹞Naeini, M.S.A.R. and H.F. Cook. 2000. Influence of municipal compost on temperature, water, nutrient status and the yield of maize in a temperate soil. Soil Use Manag.
16(3): 215-221
﹝147﹞Nalawade S. M. and H. S. Tsay. 2004. In vitro propagation of some important Chinese medicinal plants and their sustainable usage. In vitro cell. Dept. Biol.-Plant 40:143-154.
﹝148﹞Nalawade S. M., A. P. Sagare, C. Y. Lee, C. L. Kao and H. S. Tsay. 2003. Studies on tissue
culture of Chinese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in Taiwan and thei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Bot. Bull. Acad. Sin. 45:143-147.
﹝149﹞Pan, S. L. 2006. Bupleurum species : scientific evalua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Tayloc
& Francis Group, pp.56-92
﹝150﹞Paramasivam, M., R. Poi, H. Banerjee and A. Bandyopadhyay. 2009. High-performanc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curcuminoids in Curcuma longa germplasm. Food Chem. 113:640-644.
﹝151﹞Sun, L., K. Feng, R. Jiang, J. Chen, Y. Zhao, R. Ma and H. Tong. 2010.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 from Bupleurum chinense DC: Isolation,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Carbohydr. Polym. 79: 180-183.
﹝152﹞Shon T. K., T. A. D. Haryanto and T. Yoshida. 1998. Studies on dry matter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for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in Bupleurum falcatum L. at different plant ages. Plant Prod. Sci. 1:113-118.
﹝153﹞Tan, L. L., X. Cai, Z. H. Hu and X. L. Ni. 2008. Localization and dynamic change of Saikosaponin in root of Bupleurum chinense. J. Integr. Plant Biol. 50 (8): 951-957.
﹝154﹞Wang, B. J., C. T. Liu, C. Y. Tseng and Z. R. Yu. 2005.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Bupleurum kaoi Liu (Chao et Chuang) fractionsfractionated by supercritical CO2. LWT. 38:281-287.
﹝155﹞Zhang, T. T., J. S. Zhou and Q. Wang. 2007. Flavonoids from aerial part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 Biochem. Syst. Ecol. 35: 801-804.
﹝156﹞Zhang, T. T., J. S. Zhou and Q. Wang. 2010. HPLC analysis of flavonoids from the aerial position of Bupleurum species. Chin. J. Nat. Med. 8: 107-113.
﹝157﹞Zhu, S. h., O. Morinaga, S. Shimokawa, T. K. Shon, S. C. Lee, Y. Shoyama and H. Tanaka. 2007. Eastern blotting and use of anti-Saikosaponin a monoclonal antibodies
for detection of Saikosaponins. J. Nat. Med. 61:178-183.
﹝158﹞Zhu, Z., Z. Liang, R. Han and J. Dong. 2009a. Growth and Saikosaponin production of the medicinal herb Bupleurum chinense DC.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d. Crop Prod. 29: 96-101.
﹝159﹞Zhu, Z., Z. Liang, R. Han, and X. Wang. 2009b . Impact of fertilization on drought response in the medicinal herb Bupleurum chinense DC.:Growth and Saikosaponin
production. Ind. Crop Prod. 29: 629-633.
﹝160﹞Zhu, Z., Z. Liang and R. Han. 2009c. Saikosaponin accumulation and antioxidative protection in drought-stressed Bupleurum chinense DC. plants. Environ. Exp. Bot. 66:326-333.
﹝161﹞http://frps.eflora.cn/frps/Curcuma, Flora of China, Vol. 16(2), pp.58, 1981.(上網日期:2013/08/05)
﹝162﹞http://frps.eflora.cn/frps/Bupleurum, Flora of China, Vol. 55, pp.215, 1979. (上網日期:2013/08/05)
﹝163﹞http://frps.eflora.cn/frps/Perilla, Flora of China, Vol. 66, pp.282, 1979. (上網日期:201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