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97.14.8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20:50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論文連結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曾家琪
研究生(外文):
Chia-ChiTseng
論文名稱:
美麗新視界:論桂文亞的攝影散文
論文名稱(外文):
Beautiful New Vision: The Study of Kuei Wen Ya’s Photographic Essays
指導教授:
吳玫瑛
指導教授(外文):
Mei-Ying Wu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
台灣文學系碩博士班
學門:
人文學門
學類:
台灣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3
中文關鍵詞:
桂文亞
、
兒童散文
、
攝影散文
、
梅洛龐蒂
、
身體現象學
外文關鍵詞:
Wen-Ya Kuei
、
children’s prose
、
photographic prose
、
Maurice Merleau-Ponty
、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相關次數:
被引用:
2
點閱:366
評分:
下載:35
書目收藏:2
本論文藉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為研究詮釋視角,首章指出身體是我們感知與活動的基本媒介和載體,通過深入觀察、感受、思考,外在世界透過感官知覺帶領人進入一個動人的世界,而文學藝術的產生也是在我的身體、情感、感官知覺與外物的交融中,藝術家不論是透過繪畫、攝影或以身體行動(旅行)的形式,都像是用一種非那麼理性或科學,而是由主體出發又超越主體,去追求客觀實在的方式,來連結自己與作品。第二章為桂文亞創作歷程的整理,分析其寫作歷程的重要轉折都涉及到一種新的文體開展,而以旅行並結合攝影的文學形式成為她自一九九○年代開始所形成的一種審美風格。其早期作品的相片配置主要作為闡明、輔佐、裝飾文本之用,進而她通過攝影散文的藝術審美形式,集中地調動了感官知覺的注意力,並有意識要以圖文形式策略來抓住兒童閱讀視線。第三、四章分別討論感官知覺及其對美的感受。透過身體感知、透過視覺等感官的運作,我們感知的是更為直接的、當下的「美」,桂文亞的攝影承載人文主義精神,在實際反映生活和創造藝術的真實中凸顯出抒情、敘事、紀實這三項特點。她以圖文方式來表現與感知產生連繫的那部份現實生活景觀,對於生存價值的思考都呈現在她的作品中,旅行是要找尋人類深處最複雜深刻的部分,轉化成自己心靈中的美,這樣的藝術創作是種審美成熟的過程,也是種意義尋找及連結自身與世界的途徑,這是她在攝影散文中所凸顯出的意義,其中的「攝影」是「形」、「旅行」是「動」、「兒童」是「心」,由「形」、「動」、「心」三者歸向兒童散文,這點成了桂文亞攝影散文的關鍵,亦是更勝於同時期兒童散文作家的做法,原因在於她透過兒童視角,並且進入、到達一個兒童的「心」視界,這是種新的文體形式與內涵的開展,開拓了兒童散文寫作的另一種高度。
Drawing on Merleau-Ponty’s theory of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artistry of Wen-Ya Kuei’s photographic prose. Chapter One deals with Merleau-Ponty’s perception theory and argues that the body is the carrier of the perceived subject and visual activities.Chapter Two refers to the writing experience of Wen-Ya Kuei. Every transition in her writing experience is involv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literature genre. For example, her travelling photography literature has represented her aesthetic style formed since the 1990s. Kuei's photos from the early stage were taken as supplementary for explanations, complementaries, and for polishing the texts. It is not until later when she intended to draw children's attention to the world of reading that she built up a writing style of graphic prose.Chapter Three and Four discuss her sensation, perception, and experience of beauty. It is emphasized that through sensory perception, we can connect directly and instantly to beauty. With a humanistic touch, Kuei's photography reflects the lyrics, descriptions, and records of life and creative arts. She uses texts and graphics to express and perceive life incidents, putting her thoughts about the meaning of life into her works. Travelling is to find out the most sophisticated and deepest part of human beings, whereby people can transfer it into a beautiful mind of their own. Such sort of composition is not only a process of aesthetic matureness, but also a way to seek for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connect oneself to the whole universe.In her photographic prose, Kuei takes photography as the graphic, travelling as the dynamic, and children as the heart. She integrates the graphic, the dynamic, and the heart into children's prose. The integration of her photographic prose is rather crucial since she sees children's heart from their perspectives, developing a new sort of literature genre which takes children's prose to a different level.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誌謝……………………………………………………………………i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2
第二節 文獻探討……………………………………………………6
第三節 理論脈絡:現象學的視角…………………………………10
第二章 兒童散文的延續與開展……………………………………21
第一節 自我發聲練習的進程:邁入兒童文學的轉向……………21
一、成人文學時期的工作與寫作……………………………………22
二、編寫雙棲的兒童文學工作………………………………………27
三、寫作的「思想貓」………………………………………………31
第二節 翻開世界的那一頁:兒童散文與旅行的結合……………34
一、旅行的興起與寫作脈絡…………………………………………34
二、走向世界的思想貓………………………………………………36
三、《思想貓遊英國》(1992)與《長著翅膀遊英國》(1994)…….39
第三節 說故事的人:兒童攝影散文的開展………………………43
一、紀實攝影的學習…………………………………………………43
二、攝影散文的嘗試…………………………………………………45
第三章 攝影散文的開展……………………………………………49
第一節 寫作的基礎:感官知覺的重視……………………………52
一、觀察與感受的重要性……………………………………………53
二、神與物遊的境界…………………………………………………56
第二節 從「攝影散文」系列到「旅行者」系列…………………61
一、民生報「攝影散文」系列………………………………………61
二、民生報「旅行者」系列…………………………………………64
第三節 適於兒童閱讀的寫作手法…………………………………73
一、兒童視角的重視與培養…………………………………………73
二、濃厚的童話色彩筆法……………………………………………75
三、生動鮮明的「故事」呈現………………………………………78
第四章 美麗眼睛看世界:審美眼光到生存價值的思考…………81
第一節 「美」的認知:感官到心術的建構………………………81
第二節 生存價值的思考……………………………………………88
一、社會底層的關注…………………………………………………88
二、風土民情的體會…………………………………………………92
第三節 攝影之眼的捕捉……………………………………………95
一、自然景觀之美……………………………………………………96
二、人與動物的關係…………………………………………………99
第五章 結論…………………………………………………………104
參考書目………………………………………………………………107
附錄資料………………………………………………………………112
一、桂文亞作品
桂文亞,《裁冰集》(台北:哲志,1970)。
桂文亞,《書寄北風遙》(台北:四季,1972)。
桂文亞,《煙塵小札》(台北:皇冠,1975)。
桂文亞,《她們在做些什麼?》(台北:巨龍,1976)。
桂文亞,《心靈的菓園》(台北:皇冠,1976)。
桂文亞,《橄欖的滋味》(台北:皇冠,1977)。
桂文亞,《墨香》(台北:皇冠,1979)。
桂文亞,《仙人掌花》(台北:百科,1981)。
桂文亞,《兩代情》(台北:九歌,1984)。
桂文亞,《媽媽手記》(台北:民生報,1984)。
桂文亞編,《王子復仇記》(台北:民生報社,1984)。
桂文亞,《思想貓──溫馨的小品文》(台北:民生報,1988)。
桂文亞,《思想貓遊英國》(台北:民生報,1992)。
桂文亞,《長著翅膀遊英國》(台北:民生報,1994)。
桂文亞,《美麗眼睛看世界》(台北:民生報,1995)。
桂文亞,《二郎橋那個野丫頭》(台北:民生報社,1996)。
曹文軒著,桂文亞攝影,《少年》(台北:民生報,1996)。
桂文亞等,《這一路我們說散文:‘96江南兒童文學散文之旅》(台北:亞太經網,1996)。
桂文亞,《馬丘比丘組曲:南美印加古文明探奇》(台北:民生報,1998)。
桂文亞,《再來一碗青稞酒:香格里拉尋夢記》(台北:民生報,2000)。
桂文亞主編,《為孩子讀書的人》(台北:民生報社,2000)。
桂文亞主編,《說吧!香格里拉:雲南迪慶高原探奇》(台北:民生報,2000)。
徐魯著,桂文亞攝影,《散步的小樹》(台北:民生報,2000)。
桂文亞,《哈瑪!哈瑪!伊斯坦堡!》(台北:民生報,2001。
桂文亞,《讀與寫的第1堂課:我是怎麼寫作的》(台北:民生報,2003)。
桂文亞,《來和小羊羔照個相》(台北:民生報,2004)。
桂文亞,《在美的暈眩中:桂文亞精選集》(台北:九歌,2011)。
二、文學理論
Liz Well等著,鄭玉菁譯,《攝影學批判導讀》(台北:韋伯文化,2005)。
王建元,《現象詮釋學與中西雄渾觀》(台北:東大,1988)。
安德魯‧斯特拉桑(Andrew Strathern)著,王業偉、趙國新譯,《身體思想》(瀋陽:春風文藝,1999)。
托爾斯泰(Leo Tolstoy)著,陳豐寶譯,《藝術論》(北京:人民文學,1958)。
吳汝鈞,《胡塞爾現象學解析》(台北:台灣商務,2001)。
孟樊主編,《旅行文學讀本》(台北:揚智文化,2004)。
林文寶主編,《兒童文學工作者訪問稿》(台北:萬卷樓,2001)。
金波等,《讀她寫她──桂文亞作品評論集》(台北:亞太經網,1996)。
侯季然等,《2006旅行,在臺北:第一屆臺北旅行文學獎》(台北:台北市政府新聞處,2006)。
約翰‧伯格(John Berger)、尚‧摩爾(Jean Mohr)著,張世倫譯,《另一種影像敘事》(台北:三言社,2009)。
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克勞斯‧黑爾德(Klaus Held)編,倪梁康譯,《現象學的方法》(上海:世紀,2007)。
胡錦媛主編,《臺灣當代旅行文選》(台北:二魚文化,2004)。
徐輝富,《現象學研究方法和步驟》(上海:學林,2008)。
班馬,《桂文亞探論──走通散文藝術的兒童之道》(台北:亞太經網,1996)。
莫里斯‧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2001)。
陳政彥,《臺灣現代詩的現象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台北:萬卷樓,2011)。
傅佩榮,《西方哲學(1900-1950)》(台北:業強,1989)。
舒國治等,《縱橫天下:長榮環宇文學獎》(台北:聯合文學,1998)。
楊大春,《梅洛龐蒂》(台北:生智文化,2003)。
詹姆斯‧施密特(Schmidt James)著,尚新建、杜麗燕譯,《梅洛龐蒂:現象學與結構主義之間》(台北:桂冠,1992)。
鄔昆如,《現代西洋哲學思潮》(台北:黎明,1983)。
鍾文音,《寫給你的日記》(台北:大田,1999)。
鍾怡雯,《經典的誤讀與定位:華文文學專題研究》(台北:萬卷樓,2009)。
羅秀美,《看風景:旅行文學讀本》(台北:秀威資訊,2009)。
三、期刊論文
《兒童文學家》35期(台北:中國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2005.12),頁14-40。
Shella Turner Seed著,張聲肇譯,〈布列松訪問記〉,《昂利‧卡提-布列松》(台北:大拇指,1979)。
卜道(David Blundell)著,王慧姬譯,〈跨文化美學言談〉,《美感經驗:一位人類學者眼中的視覺藝術》(台北:雄獅,2003)。
白素記錄整理,〈第二屆華航旅行文學獎評審記錄〉,《中國時報》,1998.09.15。
李潼,〈能遠也能近的美感發現──試探桂文亞《美麗眼睛看世界》〉,《兒童文學家》35期(2005.12)。
杜榮琛,〈兩岸兒童散文初探〉,《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季刊》12卷3期(1996.09)。
林良,〈兒童散文〉,《中國語文》36卷6期(1975.06)。
林良,〈談兒童散文〉,《語文教育通訊》16期(1998.06)。
林政華,〈談兒童文學散文〉,《兒童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1989.05.11)。
林政華,〈談兒童散文〉,《兒童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1989.05.11)。
邱各容,〈我國兒童刊物──發展概述〉,《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3卷5期(1987.10)。
唐兵,〈兒童心靈的果園──談桂文亞的小品文集「思想貓」〉,《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季刊》11卷5期(1995.12)。
桂文亞,〈民生報兒童天地週刊〉,《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3卷5期(1987)。
桂文亞,〈民生報「兒童天地週刊」〉,《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5卷3期(1989)。
徐守濤,〈兒童遊記創作的探討〉,《屏東師院學報》4期(1991.04)。
班馬,〈「游」的先行者──注視桂文亞「攝影散文」的探索足跡〉,《兒童文學家》35期,(2005.12)。
馬景賢,〈台灣地區(1945~1988)兒童文學散文面面觀〉,《台灣兒童文學100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2000.03)。
張燦輝,〈現象學與攝影──從觀看相片到攝影的觀看〉,《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現象學與佛家哲學專輯》(台北:漫遊者文化,2007)。
梅洛龐蒂(Merleau-Ponty)著,鄭吉珉譯,〈一份未曾發表的文件〉,《臺灣現象學:性‧身體‧現象學》(台北:梅洛龐蒂讀書會,1997)。
陳月文,〈那一路,他們說散文〉,《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季刊》12卷4期(1996.12)。
陳吉斯,〈與自然對話:中國山水畫與西洋風景畫之觀物模式〉,《生態人文主義2》(台北:書林,2005)。
陳瑞文,〈超越主/客觀的藝術哲學:梅洛龐蒂(Merleau-Ponty)與藝術現象學〉,《藝術觀點》6期(2000.04)。
陳義芝,〈序──解禁的情愛芭蕾〉,《陪我‧走過波麗路》(台北:遠景,2010)。
黃靖嵐,〈文學旅遊?從閱讀文學帶動地方旅遊談鍾肇政自傳式小說《濁流三部曲》〉,《2010台灣旅遊文學暨文化旅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縣自然史教育館,2000.07)。
葉深,〈小人國裡的自我修煉者──專訪兒童文學作家桂文亞〉,《文訊》168期(1999.10.01)。
劉亞蘭,〈我們可以溫柔地互看嗎?論梅洛龐蒂與伊希嘉黑的視覺觀〉,《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4期(2008.04)。
謝玲,〈少年兒童文學事業的永續經營〉,《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季刊》12卷2期(1996.07)。
鍾淑貞,〈一次經驗的交流──桂文亞談如何創作兒童文學〉,《幼獅文藝》398期(1987.02)。
羅智成,〈旅行文學是旅行的再出發〉,《魔鬼‧上帝‧印第安:第二屆華航旅行文學獎精選作品文集》(台北:元尊文化,1998)。
羅智成,〈神遊於娓娓陳述的海角天涯〉,《在夢想的地圖上:第三屆華航旅行文學獎作品集》(台北:天培文化,2000)。
四、學位論文
林士民,〈攝影行為現象學之研究──邁向攝影現象學研究的美學思考〉(嘉義: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馬亞娟,〈論桂文亞兒童旅行文學〉(浙江:浙江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黃子芸,〈桂文亞兒童旅行文學研究〉(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
黃佩娟,〈三毛的旅行散文──以撒哈拉時期的作品為探討對象〉,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劉隸陵,〈桂文亞兒童散文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
譚惠文,〈台灣當代女性旅行散文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五、網站資料
杜國清,〈旅遊與還鄉〉:http://www.eastasian.ucsb.edu/projects/fswlc/tlsd/research/Journal07/foreword7c.html
桂文亞網站:http://www.cat-kuei.com/about.html
http://greenchannel.pixnet.net/blog/post/27244727-%E4%BB%80%E9%BA%BC%E6%98%AF%E7%AB%A5%E8%A9%B1%EF%BC%9F
六、英文文獻
Merleau-Ponty, M. “Cezanne’s Doubt. Sense and Non-Sense. Trans. Hubert L. Dreyfus and Patricia Allen Dreyfus. Evanston: Northwestern UP, 1964. 9-25.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
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台灣當代女性旅行散文研究
2.
攝影行為現象之研究─邁向攝影現象學研究的美學思考
3.
桂文亞兒童散文研究
4.
三毛的旅行散文──以撒哈拉時期的作品為探討對象
5.
桂文亞兒童旅行文學研究
6.
桂文亞兒童散文理念與技巧適用於國小三年級寫作教學之方案設計
7.
桂文亞兒少散文旅行書寫探究
8.
吸引人的身體-從梅洛龐蒂和葛羅托斯基談表演身體的主體性
9.
以Merleau-Ponty身體現象學反思現象學觀點課程理論
10.
李賀詩的「無理」之美──「文學時間」與「通感藝術」的觀察
11.
觀看的反轉—觀者身體之現象學研究
12.
電影中感官主體間性的再現:查理‧考夫曼電影作品與莫里斯‧梅洛-龐蒂現象學之互映研究
13.
無所。不在。
14.
身體現象學視野下的抒情傳統——以《文心雕龍》為中心
1.
鍾淑貞,〈一次經驗的交流──桂文亞談如何創作兒童文學〉,《幼獅文藝》398期(1987.02)。
2.
謝玲,〈少年兒童文學事業的永續經營〉,《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季刊》12卷2期(1996.07)。
3.
劉亞蘭,〈我們可以溫柔地互看嗎?論梅洛龐蒂與伊希嘉黑的視覺觀〉,《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4期(2008.04)。
4.
葉深,〈小人國裡的自我修煉者──專訪兒童文學作家桂文亞〉,《文訊》168期(1999.10.01)。
5.
陳瑞文,〈超越主/客觀的藝術哲學:梅洛龐蒂(Merleau-Ponty)與藝術現象學〉,《藝術觀點》6期(2000.04)。
6.
陳月文,〈那一路,他們說散文〉,《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季刊》12卷4期(1996.12)。
7.
班馬,〈「游」的先行者──注視桂文亞「攝影散文」的探索足跡〉,《兒童文學家》35期,(2005.12)。
8.
徐守濤,〈兒童遊記創作的探討〉,《屏東師院學報》4期(1991.04)。
9.
桂文亞,〈民生報「兒童天地週刊」〉,《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5卷3期(1989)。
10.
桂文亞,〈民生報兒童天地週刊〉,《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3卷5期(1987)。
11.
唐兵,〈兒童心靈的果園──談桂文亞的小品文集「思想貓」〉,《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季刊》11卷5期(1995.12)。
12.
林良,〈談兒童散文〉,《語文教育通訊》16期(1998.06)。
13.
林良,〈兒童散文〉,《中國語文》36卷6期(1975.06)。
14.
杜榮琛,〈兩岸兒童散文初探〉,《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季刊》12卷3期(1996.09)。
15.
李潼,〈能遠也能近的美感發現──試探桂文亞《美麗眼睛看世界》〉,《兒童文學家》35期(2005.12)。
1.
桂文亞兒童旅行文學研究
2.
桂文亞兒童散文研究
3.
身體、視覺與日常攝影
4.
桂文亞兒少散文旅行書寫探究
5.
《明室》攝影觀點研究─以日本當代女攝影家為例
6.
美學形式與內容之關係:以攝影為例
7.
以詩的名,建構美的生存空間 -徐仁修生態攝影童詩之研究
8.
路寒袖的攝影詩美學
9.
反身性觀看-蔡漢正攝影創作自述
10.
Road Keeper ─ 以報導攝影為影像語言的創作實踐
11.
尋找參與在缺氧環境下調控FGF9蛋白轉錄的IRES作用因子
12.
適用於DRM標準之快速混合式基數離散正逆餘弦轉換
13.
晚清台南府城立體動畫模擬
14.
應用高光譜遙測反射率求算水質參數及粒子粒徑(可行性之評估)
15.
高行健作品中的愛慾、厭女與寓言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