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文文獻
1.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2011),2010年中國移動重點資料及資訊業務發展白皮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2. 尤克(2011),即時傳訊產品的顧客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河南工業大學碩士論文。
3. 王小雲(2007),「移動IM三大運營商誰主沉浮」,互聯網天地,2007 年 6 期。
4. 王翼偉(2011),「騰訊迷你首頁與飛信迷你首頁比較」,新聞愛好者,2011 年 6 期。
5. 付垚(2013),「大學生人際傳播中的網路媒介依賴分析——以即時傳訊工具QQ為例」,中國傳媒科技,2013 年 2 期。
6. 古儒(2007),「中移動商用飛信背後的決勝三部曲」,IT時代週刊,2007 年 13 期。
7. 司徒達賢(2010),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臺北:智勝文化。
8. 安度舟(2008),重慶移動短信之飛信業務市場競爭戰略,重慶大學碩士論文,2008 年。
9. 艾瑞諮詢集團(2010),2009-2010年中國即時傳訊行業發展報告,艾瑞諮詢集團。
10. 艾瑞諮詢集團(2010),2010-2011年中國即時傳訊年度監測報告,艾瑞諮詢集團。
11. 艾瑞諮詢集團(2009),2009年移動和互聯網行業發展報告,艾瑞諮詢集團。
12. 宋豔紅(2012),「飛信開放平臺難引金鳳凰」,IT時代週刊,2012 年 13 期。
13. 宋豔紅(2013),「運營商的回爐反擊戰不敵微信」,IT時代週刊,2013 年 9 期。
14. 李柯(2011),3G時代中國移動增值業務行銷策略研究,北京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11 年。
15. 沈蘇霞(2009),3G背景下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增值服務對策研究,浙江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09 年。
16. 辛欣(2009),「我國電信運營商移動即時傳訊業務的前景分析」,經營管理者,2009 年 15 期。
17. 函元(2011),「IM可成運營商流量經營利器」,通信世界,2011 年 29 期。
18. 周廷斌(2005),以科技接受模式、創新擴散理論與網路外部性來探討網路通訊服務的使用—以即時傳訊為例,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19. 周偉(2009),「天翼live VS 飛信Fetion:以IM爭奪手機用戶」,互聯網天地,2009 年 7 期。
20. 易觀國際(2009),2008即時傳訊調查報告, 2009 年
21. 邱冬生(2011),移動設備上基於LBS的IM軟體設計與實現,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11 年。
22. 紀亮(2006),「即時傳訊市場的管道爭奪戰」,法人雜誌,2006 年 12 期。
23. 胡智海(2009),「透析QQ、飛信與天翼Live」,資訊網路,2009 年 8 期。
24. 韋塔(2011),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使用者對移動IM產品的滿意度和使用意願?,北京郵電大學碩士論文,2011 年。
25. 倪蘭(2010),「飛信新途:開放與傳統的碰撞」,通信世界,2010 年 7 期。
26. 唐際和(2007),即時傳訊協定為基礎之網際服務遞送平臺,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 年。27. 孫伊輪(2007),「飛信攪局IM意欲何為?」,上海資訊化,2007 年 11 期。
28. 徐玉(2007),「中國的移動即時傳訊市場博弈」,通信世界,2007 年 16 期。
29. 徐亮(2007),「中國移動飛信市場推廣活動歸納和點評」,通信世界,2007 年 16 期。
30. 徐亮(2007),「我國電信運營商經營即時傳訊業務前景分析」,通信世界,2007 年 16 期。
31. 馬繼華(2009),「飛信中獎:安全是實名制的基石」,通信世界,2009 年 41 期。
32. 張健(2006),「移動飛信:即時傳訊軟體的挑戰者」,電腦愛好者,2006 年 18 期。
33. 張傑(2007),「迅速發展的國外移動即時傳訊」,通信世界,2007 年 16 期。
34. 張夢雅(2011),「使用者需求視角下的移動增值服務價值分析——以飛信為例」,情報探索,2011 年 8 期。
35. 張曉航(2009),「信運營商移動IM產品現狀及競爭力分析」電,移動通信,2009 年 11 期。
36. 梁辰(2013),「飛信今安否?」,通信世界,2013 年 9 期。
37. 陳偲(2011),「移動運營商決戰即時傳訊市場」,中國新通信,2011 年 14 期
38. 黃於真(2007),即時傳訊使用與自我揭露之關聯性研究-以MSN Messenger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39. 廉萌、魯義軒(2007),「運營商紛紛挺進,即時傳訊領域再開戰」,通信世界,2007 年 16 期。
40. 葉修毓(2007),即時傳訊使用行為影響因素之初探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2007 年。
41. 路林(2012),即時傳訊協定的特徵與通聯關係分析,解放軍資訊工程大學碩士論文,2012 年。
42. 鄔雪豔(2011),「正式併入南方基地,飛信平臺將進一步放開」,通信世界,2011 年 24 期。
43. 趙巴頓(2011),「中移動互聯網戰略迷局」,中國經濟和資訊化,2011 年 5 期。
44. 劉仲薇(2011),「飛信的傳播學探析」,新聞愛好者,2011 年 10 期。
45. 劉舸(2009),基於網路效應的電信運營商IM市場競爭研究,北京郵電大學博士論文,2009 年。
46. 劉鳳君(2011),「略論使用移動飛信的意義」,現代交際,2011 年 7 期。
47. 樂寧(2007),「飛信商用拉開移動IM市場爭位戰」,通信世界,2007 年 21 期。
48. 蔡雨坤、曹芳華(2009),「如何超越飛信?」,資訊網路,2009 年 1 年 1 期。
49. 鄭紅、徐佩(2010),「中國移動推出飛信業務中的網路經濟學分析」,現代商貿工業,2010 年 19 期。
50. 韓群(2007),「飛信不會殺死QQ、MSN」,通信世界,2007 年 22 期。
51. 蕭甯勻(2006),猜一猜,你的網友在不在?即時傳訊軟體登入狀態之分析,佛光大學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二、 英文文獻
1. Arend, R. “Revisiting the logical and research consideration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4, 2003.
2. David, Fred. Strategic Management. USA: Prentiee-Hall International Ime, 2000
3. Grandy, G and A. Mills. "Strategy as Simulacra? A Radical Reflexive Look at the Discipline and Practice of Strategy."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4.
4. Harvard Business Essentials. Strategy: Create and Implement the Best Strategy for Your Busines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5.
5. Hitt, Michael A. The Management of Strategy: Concepts and Cases.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2010.
6. Kotler, Philip. Marketing management. 12th. ed, Prentic Hall. 2006.
7. McGuigan, James R. Managerial Economics. 10th. ed, Prentic Hall. 2005.
8. Peteraf, M. “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source-based view.”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 1993.
9. Poter, Michael. "What is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4. 1996.
10. Powell, T. “Competitive Advantage: 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Considerat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2, 2001.
11. Robins, Steven P. Management. 7th. ed, Prentic Hall. 2006.
三、網路資料
1. 中國移動公司網站,http:// www.10086.cn/,取用於2013/5/18.
2. 中國電信公司網站,http:// gd.189.cn/,取用於2013/6/1.
3. 中國聯通公司網站,http:// www.10010.com/,取用於2013/6/6.
4. 中國知網網站,http://www.cnki.net//,取用於2013/5/17.
5. 艾瑞諮詢集團公司網站,http:// www.iresearch.com.cn/,取用於2013/5/11.
6. 科技中國網站,http://www.techcn.com.cn/,取用於2013/5/7.
7. 易觀智庫產業網站,http://www.enfodesk.com/,取用於2013/4/9.
8. 阿里旺旺公司網站,http:// wangwang.1688.com/,取用於2013/5/16.
9. 維基百科全書網站,http://en.wikipedia.org/,取用於2013/6/7.
10. 蘋果公司公司網站,http://www.apple.com/tw/,取用於2013/6/15.
11. 騰訊公司網站,http://www.qq.com/,取用於2013/5/1.
12. 維基百科網站,http:http://zh.wikipedia.org/wiki/,取用於201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