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籍
戰國‧《莊子》,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出版。
漢‧王充著,陳蒲清點校:《論衡》,長沙:岳麓書社,1991年出版。
漢‧焦延壽:《易林》,收錄於《叢書集成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出版。
漢‧劉安撰,劉文典集解:《淮南鴻烈集解》,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出版。
漢‧黃憲:《天祿閣外史》,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出版。
北齊‧魏收:《魏書》,臺北:鼎文書局中國學術類編,1990年出版。
晉‧葛洪著、李中華注譯:《抱朴子》,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出版。
晉‧干寶著、黃鈞注譯:《搜神記》,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出版。
梁‧顧野王:《玉篇》,收錄於《四部叢刊初編》經部,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出版。
唐‧長孫無忌:《唐律疏議》,臺北:台灣商務書局,1974年出版。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出版。
唐‧鄭氏:《女孝經》,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出版。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出版。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收錄於《中國野史集成》,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出版。
宋‧王珪:《華陽集》,收錄於《四部叢刊正編》第4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出版。
宋‧李昉:《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出版。
宋‧李昉:《太平御覽》,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年出版。
宋‧金盈之:《新編醉翁談錄》,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第21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出版。
宋‧陳彭年:《宋本廣韻》,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6年出版。
宋‧歐陽修、宋祁著、楊家洛主編:《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出版。
宋‧洪邁:《夷堅志》,京都:中文出版社,1980年出版。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出版。
宋‧朱熹:《詩經集註》,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出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出版。
宋‧方汝浩:《東渡記》,收錄於《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續編》,臺北:天一出版社,1990年出版。
宋‧劉斧:《青瑣高議》,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46冊,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出版。
宋‧李獻民:《雲齋廣錄》,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46冊,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出版。
明‧李贄:《焚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出版。
明‧馮夢龍:《情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臺北:宏業書局,1985年出版。
明‧李昌褀:《剪燈餘話》,收錄於《古本小說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出版。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臺北:桂冠圖書,1988年出版。
明‧陸粲:《庚巳編》,收錄於《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出版。
明‧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臺北:新興書局,1964年出版。
明‧謝肇淛:《五雜俎》,臺北:新興書局,1971年出版。
清‧李漁:《笠翁偶集》,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出版。
清‧松竹軒編:《狐妖艷史》,臺北:雙笛國際事務有限公司,1996年出版。
清‧曾七如:《小豆棚》,武漢:荊楚書社,1989年出版。
清‧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出版。
清‧紀昀撰,嚴文儒譯注:《閱微草堂筆記》,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出版。清‧蒲松齡撰,張友鶴籍校:《聊齋誌異》,臺北:京漢出版社,1984年出版。
二、專書
山民:《狐狸信仰之謎》,北京:學苑出版社,1994年出版。
王平:《古典小說與古代文化演講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
王德毅編:《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出版。
王根林:《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出版。
王溢嘉:《古典今看─從孔明到潘金蓮》,臺北:野鵝出版社,1989年出版。
王溢嘉:《聊齋搜鬼》,臺北:野鵝出版社,1989年出版。
王夢鷗:《傳統文學論衡》,臺北:時報出版公司,1987年出版。
石育良:《怪異世界的建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出版。
何星亮:《中國圖騰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出版。
何滿子:《中國愛情與兩性關係─中國小說研究》,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出版。
李壽菊:《狐仙信仰與狐狸精故事》,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年出版。
李劍國:《中國狐文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
李樹桐:《唐史索引》,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出版。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出版。
金健人:《小說結構美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出版。
吳志達:《中國文言小說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出版。
岑家梧:《圖騰藝術史》,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出版。
周伯乃:《情愛與文學》,臺北:三民書局,1984年出版。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出版。
俞汝捷:《幻想和寄託的國度─志怪傳奇新論》,臺北:淑馨出版社,1991年出版。
高世瑜:《中國古代婦女生活》,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出版。
馬振方:《小說藝術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出版。
康正果:《重審風月鑑》,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出版。
張火慶:《中國小說史論叢》,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6月出版。
張小虹:《性/別研究讀本》,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出版。
張稔穰:《聊齋誌異藝術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袁閭琨、薛洪勣:《唐宋傳奇總集‧唐五代(下)》,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袁閭琨:《百狐傳奇》,臺北:建宏出版社,2005年出版。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出版。
馮川:《重返精神家園─關於榮格》:臺北:笙易有限公司文化事業部,2001年出版。
葉慶炳:《談小說妖》,臺北:洪範書局,1977年出版。
葉慶炳:《晚鳴軒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出版。
葉惠齡:《聊齋志異中鬼狐故事的探討》,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年出版。
葉舒憲:《高唐女神與維納斯》,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游秀雲:《宋代傳奇小說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出版。
傅耀珍:《明代艷情小說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出版。
傅小凡:《李贄哲學思想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程國賦:《唐代小說與中古文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出版。
程毅中:《宋元小說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出版。
楊義:《中國歷朝小說與文化》,臺北:明田出版社,1993年出版。
趙偉:《晚明狂禪思潮與文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出版。
趙凱:《伊甸園景觀─性愛與文學創作》,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出版。
廖玉蕙:《人生有情淚沾臆》,臺北:九歌出版社,2001年出版。
蔡鴻生:《唐代九姓胡與突厥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出版。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雅典出版社,1994年出版。魯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中國小說史略及其他》,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出版。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出版。
魯迅:《古小說搜殘》,臺北:長歌出版社,1975年出版。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6年出版。
劉良明:《中國小說理論批評史》,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出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89年出版。
顧鑒塘、顧鳴塘:《中國歷代婚姻與家庭》,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出版。
韓田鹿:《漫說《聊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
盧潤祥:《談狐說鬼錄》,臺北:遠流出版事業,1991年出版。
顏慧琪:《六朝志怪小說異類姻緣故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出版。
龔鵬程:《晚明思潮與社會變動》,臺北:弘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出版。
﹝英﹞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臺北:志文出版社,1973年出版。
﹝英﹞特里‧伊格爾頓 (Terry Eagleton)著、王逢振譯:《當代西方文學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出版。
﹝英﹞特里‧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臺北:書林出版社,1993年出版。
﹝奧﹞佛洛依德(Sigmund Frued)著、邵迎生譯:《圖騰與禁忌》,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0年出版。
﹝奧﹞佛洛依德著、宋廣文譯:《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0年出版。
﹝美﹞加德納‧墨菲、約瑟夫‧柯瓦奇著、林方、王景和譯:《近代心理學歷史導引》,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出版。
﹝美﹞墨瑞‧史坦(Murray Stein)著、朱侃如譯:《榮格心靈地圖》,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出版。
﹝法﹞列維‧布留爾(Lvy-Bruhl Lucien)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出版。
﹝法﹞墨克契耶里(Alex Mucchielli)著、張龍雄譯:《群體心態》,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出版。
﹝瑞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馮川、蘇克編譯:《心理學與文學》,臺北:久大文化,1990年出版。
阿爾伯特‧莫達爾( Albert Mordell)著、鄭秋水譯:《心理分析與文學》, 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出版。
三、單篇論文
王碧瑤:〈幻想與禁錮─從女性主義角度看《聊齋志異》的情愛模式〉,楚雄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
王振星:〈論中國古典小說中狐女形象的美學意蘊〉,《濟寧師專學報》卷17第1期,1996年3月,頁59~62。
朱迪光:〈中國古代人類與精怪的性愛糾葛〉,《衡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總第57期,1994年第2期。
周愛明:〈論狐妻故事中的傳統文化精神〉,《民間文學論壇》,1989年4月,頁16~22。
胡欣:〈淺談《聊齋誌異》中狐女與人的交往〉,河南:《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8卷第5期,2008年,頁130~131。
胡堃:〈論中國古代狐仙故事的歷史發展〉,《民間文藝季刊》,1988年3月,頁90~109及216。
姚立江:〈狐狸精怪故事別解〉,《民間文學論壇》第5期,1990年5月,頁43~46。夏敏:〈圖騰時代的幾個母題〉,《民間文學論壇》第2期 ,1993年。
張錯:〈蛇蠍女人─復仇與囚禁的女性形象〉,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人文學報》第三期,1995年4月。陳美妃:〈人狐類婚姻關係中之妻德塑建初探─以太平廣記為本〉,臺北:《臺北科技大學學報》第31之2期,1998年9月。廖玉蕙:〈唐人志怪小說中異類婚姻的幾點觀察〉,嘉義:《中正嶺學術研究集刊》第16集,1997年12月,頁207~233。蔡琰:〈論《聊齋誌異》人異婚戀的不對等關係〉,《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6期,2005年。
韓瑜:〈中國古典小說中狐故事的類型嬗變─以唐小說為中心〉,《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第2期,2006年12月,頁137~142。
韓瑜:〈唐代小說中的故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7卷第1期,2001年1月。
謝真元:〈人妖戀模式及其文化意蘊〉,四川:《重慶師院學報》2000年第1期,頁18~25。
﹝美﹞韓瑞業:〈狐與青樓女子〉,《明清小說研究》第4期,1998年。
四、學位論文
王怡斐:《宋代文言小說中女性群像之探究》,臺北: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江慧琪:《先秦至唐狐狸精怪故事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李素娟:《唐人小說中變化故事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金洪謙:《狐狸精原型及其在中國小說裡的文化意涵》,臺中:東海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1年11月。周文玲:《《太平廣記》所引唐代四大動物妖故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林岱瑩:《唐代異類婚戀小說之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林允:《《聊齋誌異》鬼狐仙妖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林曉霞:《唐傳奇中人與異類相戀作品的文化底蘊》,福州: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年4月。
張嘉惠:《《聊齋誌異》女妖故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曾尹嬋:《宋傳奇異類婚戀故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9年。陳品雁:《《聊齋誌異》婚戀故事研究》,花蓮:東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6年。陳玉萍:《唐代小說中他界女性形象之虛構意義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7月。陳國香:《根據三言二拍一型見證傳統的女性生活》,臺南:成功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98年。楊宜芳:《宋元明狐狸傳說及其小說形象》,臺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8年。楊艾甄:《中國人蛇婚戀故事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2009年。蔡其蓉:《異類婚戀故事類型與性別文化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6年。劉雪真:《傳統小說中狐妻故事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2年12月。
劉旭平:《唐代狐精故事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民俗學碩士論文,2000年5月。
鄧郁生:《唐五代妖故事研究》,臺南:臺南大學國語文碩士論文,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