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毛國楠 (1985)。職業成熟與職對興趣的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教育心理學報,18,229-238。王春展(2004):專科生情緒智慧、人境適配度與生涯阻隔之研究-以中部某專科學校為例。嘉南學報,30,477-493 。王齡慶(1992)。少數族群青少年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石慶豐(2011)。政府委辦職訓學員學習動機與職涯發展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任秀媚(1986)。山地單語與山地雙語兒童語文能力及智力之比較研究。新竹師專學報,13,193-208。牟中原和汪幼絨(1996):原住民教育改革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07)。原住民教育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行政院民族資訊網(2002)。取自http://www.tipp.org.tw/formosan/index.jspx 。
余光弘(1976)。環山泰雅人的社會變遷與青少年調適。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嬪(1980): 性別、創造力與職業興趣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文榮(2002)。高職實用技能班教師班級經營、家長教育態度與學生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吳事勳(2007)。漢原族群國小學童在科學學習動機與科學學習興趣之探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淑娟(1998)。國中學生理化科學習動機面貌及影響因素之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福蓮(2000)。從文化觀點看原住民教育。載於族群互動與泰雅族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85-96。
李亦園(1992)。文化的圖像(下)。台北:允晨出版社。
李亦園、歐用生(1992)。我國山胞教育之方向定位與課程內容設計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李泳泰(2007)。實作教學對原住民學生科學學習影響之研究-以「竹槍製作」單元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李建興和簡茂發(1992):縮短山地與平地學校教學效果差距之改進方案研究。台北市: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李茂興譯(1998)。生涯諮商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幸台(1976)。影響國中學生職業選擇態度的家庭因素。彰化師大學報,1,79-108
林建平(2003)。學習動機的認知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國教新知,49(3),17-27。林麗惠(2000)。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童的認知風格、推理表現與問 題解決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幸台(1984): 職業自我探索量表之編製研究。教育學院學報,9,63-81。
林幸台(1987)。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台北:五南。
林桂鳳(1990): 生涯探究期男女學生職業興趣結構及其適配性、一致性、分化性與職業認定之研究。國立台灣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靖芬(1999): 台北市國小女性教師生涯發展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志賢(1995)。生涯覺察課程對兒童生涯覺察能力及工作態度影響效果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邱欣雁(2005)。父母期望與國小高年級學童才藝學習、職業興趣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邱美華、董華欣(1997): 生涯發展與輔導。台北,心理出版社。
邱惠文(1996)。年級、性別、家庭社經地位、城鄉因素與國小學童職業興趣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原住民科學教育計畫網站。原住民科學教育計畫。取自http://140. 115.47.114/。
洪志欣(1995)。國民小學社會科生涯教育內涵分析及國小學童職業聲望、職業興趣、職業拒斥、職業刻板印象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洪若烈(1980)。國民小學學生智力水準與職業興趣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建雄(2005)。高職學生家庭環境學習動機與生涯期望及學業成就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徐玉婷(2003)。國中生英語焦慮、英語學習動機與英語學習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徐孟弘(1994)。父母因素、性別、年級對國小學童生涯成熟與職業興趣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浦忠成(1996)。原住民社區文化與原住民教育改革關係研究。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浦忠成(1996)。原住民教育改革的思考前提。原住民教育季刊,創刊號,62-69。袁志晃(1994)。父母影響中學生職業價值觀念和生涯發展之探討。輔導學報,17,1-31。
張佳琳(1993)。多元入學與多元文化─談考招分離與原住民教育選擇。原住民教育季刊,19,124-137。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裡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張振嘉(2009)。電腦化空間感實驗教學對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生在空間感表現之影響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數學系碩士班張添洲(1994)。台灣地區高級職業學校學生生涯成熟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張善楠、黃毅志(1997)。原漢族別社區與學童學業成績關聯性之因果機制。少數族群和原住民教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教育部(1996)。原住民教育簡介。台北:教育部。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網站。取自http://140.111.34.179/news_detail.php?code=01&;sn=299。
曹琇玲(2001)。原住民高低學業成就學生家庭教育之質化分析。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世輝(1996)。原住民兒童對國小自然科教材生物概念理解之分析。花蓮師院學報,6,217-240。陳正田(2004) 原住民學生生涯教育規劃之相關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陳至曄(2009) 。不同就學區域與居住形態對原住民學生科學學習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伯璋(1996)。原住民課程發展模式及其理論基礎之探討。台北:教育部國民教育司。陳枝烈(2000)。文化差異與兒童學習的關係。九年一貫教育與多年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3-68。
陳奎熹(1990)。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
陳素蓮(2006)。都市原住民參與成人學習的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 以高雄市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清平(1998)。Holland 類型論的空間構形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陳淑娟(2003)。台北市高職學生職業自我概念與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台北市。陳德正(2003)。從文化脈絡中的教育主體談學生之學習適應。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麗娟(1983)。家庭社經地位、排行、家庭大小與國中學生職業成熟的關係。教育學院學報,8,93-112。
陳瓊雯(2007)。中部地區高中生的學習風格類型與生物科學習動機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粘松傑 (2009)。性別角色、多元智能及學習動機與自然科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大葉大學 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傅仰止(1994)。台灣原住民困境的歸因解釋:比較漢人觀點與原住民觀點。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7,127-150。傅麗玉(1999)。從世界觀探討台灣原住民小學科學教育。科學教育學刊,7(3),71-90。
傅麗玉(2003a)。原住民生活世界的科學─竹槍篇。原住民教育季刊,32,5-27。曾心怡(1998):性別、班級組成形式、師生互動與學習動機:以高三自然組物理科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享湧(2004)。高職工業類科重補修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黃信誠(2003)。家庭教育資本與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居住嘉義偏遠地區與一般地區國中生之比較。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昭勳(2008)。原住民學童生涯發展現況之探討。北縣教育,63,65-68。黃茂在(1999)。從實驗課程研發看九年一貫課程。研習資訊,16(5),32-40。黃淑娟(2003)。原住民國中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淑菁(2000):不同學習動機類型學生對國中理化教師教學策略之學習感受--個案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森泉(2000)。原住民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
黃煜程(2001):國中理化教師所營造的學習環境對學生成就動機的影響 --- 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葉玉珠、高原令、修慧籣、曾慧敏、王珮玲、陳惠萍,(200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葉川榮(2002)。都市原住民國中生學校適應之殖民論述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志昇(2004)。研究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師院在職進修碩士班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趙玲瑛(2008)。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生科學學習動機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台光(2009)。都市原住民族父母教育期望、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生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劉貞蘭(1999)。原住民學校與家長溝通困難之探討-以太陽國小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劉淑惠、謝迺岳、廖彥婷與涂博維(2007)。原住民器具之科學探究研究:以鄒族之風笛為例。物理教育學刊,8(1),33-40。劉靜宜( 2003)。高中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求助行為與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宏明(1996):原住民國小學童數學解題後設認知行為之研究。國立花蓮師院八十四學年度學術研討會。
蔣永勝(2005)。我國工業類科職業學校電機科學生生涯規劃與技能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蔡執仲、段曉林(2005)。探究式實驗教學對國二學生理或學習動機之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3(3),289-315。蔡雅惠(2002)。國中小學生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與職業興趣之研究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鄭仰哲(2005)。高職學生物理學習動機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鄭芬蘭(1999)。學習動機目標導向在學習輔導上的應用。學生輔導, 62, 90-99。鄭瑞娟(2008)。國民中學技藝教育學程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成效知覺與生涯意向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鄧美蓮(2008)。高職學生之職業興趣類型及國、英、數成績對會計技能檢定成績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商學院會計學系碩士論文。賴淑芬(2005)。桃園縣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及其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謝美琪(2006)。碩士在職學生生涯發展階段,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S科技大學為例。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鍾孟蓉(2002)。當泰雅族學童「遇到」科學家-探討不同族群背景學童之科學家意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簡伊淇(2002)。國小資賦優異學生與普通學生對教師、父母期望知覺與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簡茂發、林一真、陳清平、劉澄桂、區雅倫、舒琮慧(2007)。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興趣量表修訂版信度及效度檢驗與常模的建立。考試學刊,2,87-108。譚光鼎(1997a)。原住民教育的理念。原住民教育季刊,6,36-44。
譚光鼎(1997b)。族群關係與教育。花蓮師院學報,7,265-288。譚光鼎(2002)。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師苑。
蘇秀美 (2006)。原住民學校教學與學習困境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以旭日國民中小學國小部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164-165。鐘培齊(2003)。國小六年級學童學習風格、知覺學習環境、對科學的態度與自然科。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英文部份
Aikenhead, G. S., &; Ogawa, M. (2007).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science revisited. Culture Studies of Science Education, 2(3), 539-620.
Aikenhead, G. S. (1997). Toward a First Nations cross-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rriculum. Science Education, 81, 217-238.
Aikenhead, G. S. (1996). Science education: Border crossing into the subculture of science.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27, 1-52.
Atkinson (1957). Motivational determinants of risk-takingbehavior. Psychological Review, 64, 359-372.
Bandura, A. , &; Schunk, D. (1981). Cultivating competence,self-efficacy,and intrinsic interest through proximal self-motiv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1, 586-598.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Psychologist, 37, 122-147.
Basow, S.A. (1992).Gender stereotypes and roles. Pacific Grove, CA:Brooks /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Birk, J. M. &; Blimline, C.A. (1984). Parents as 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tators: An untapped resource for the counselor. The School Counselor, 31, 310-317.
Charron, E. H. (1991). Classroom and community influences on youths’ perceptions of science in a rural county school system.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8, 671-687.
Carter, L. (2008). Sociocultural influences on science education: Innovation for contemporary times. Science Education, 92(1), 165-181.
Chen, S. &; Ku, C. (1999). Aboriginal Children's Conceptions and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of Plan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Part D: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9(1), 10-19.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Ginzberg, E., Ginsburg, S.W., Axelrad, S., &; Herma, J.L.(1951). Occupational choice: An approach to a general the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Gottfredson, L. S. (1981). Circumscription and compromise: A developmentaltheory of occupational aspiration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8,545-579.
Gottfredson, L. S. (1996). A theory of circumscription and compromise. In D. Brown and L. Brooks (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 (3rd ed., pp.179-232).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Hammond, D. &; Dingley, J. (1989). Sex differences in career preferences of lower sixth formers in Belfast grammar school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62, 263-264.
Harrington, T. F. &; O'Shea, A. J. (1980). Applicability of Holland's (1973) model of vocational development with Spanish-speaking cli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7, 246-251.
Holland, J.L.(1973). Marking vocational choice: A theory of careers. Englewood. NJ: Prentice-Hall.
Hollingshead, A.B. (1957). Two factor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 New Haven: Yale.Jegede, O. J. (1995). Collateral learning and the eco-cultural paradigm in science and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Africa.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25, 97-137.
Long, M. (1994). Occupational sex-role stereotyping in secondary stud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70040).
Magnello, M. R. (1981). Difference in occupational interests for psychology and special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173317).
McClelland, D. C., Atkinson, J. W., Clark, R. A., &; Lowell, E. L. (1953). The achievementmotive.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Ogawa, M., &; Omoifo, C. N. (2002). Students' perceptions and patterns of transition in science learning in two non-western cultur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NARST), New Orleans.
Ogawa, M. (1989). Beyond the tacit framework of 'science' and 'science education' among science educa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1(3), 247-250.
Petri, H. L. (1986) . Motivation : Theory and research. Belmont, CA: Wad Sworth Pupblishing Company .
Phelan, P., Davidson, A., &; Cao, H. (1991). Students' multiple worlds: Negotiating the boundaries of family, peer, and school cultures. 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 22(3), 224-250.
Pintrich, P. R., Marx, R. W., & Boyle, R. A. (1993). Beyond cold conceptual change: The role of motivational beliefs and classroom contextual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conceptual chang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3(2), 167-199.
Reiss, M. J. (1993). Science education for a pluralist society. Buckingham.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Rokeach, M . (1973).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 Free Press.Singh, K., Granvile, M., &; Dika, S. (2002).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chievement:Effects of motivation, interest, and academic engagement.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5 (6), 323-331.
Snively, G., &; Corsiglia, J. (2001). Discovering indigenous science: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 85, 6-34.
Tuan, H. L., Chin, C. C. &; Shieh, S. H. (2000). Students' motivation toward learning physical science -a case from four classes of taiwanese students. In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eds). New Orleans,Louisi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