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2 18: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志豪
論文名稱:改善班級學生同儕關係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n action research approach to improving Students's Peer Relationship
指導教授:陳珊華陳珊華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4
中文關鍵詞:行動研究同儕關係正向管教
外文關鍵詞:Action researchPeer relationsPositive Disciplin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1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旨在透過行動研究的歷程,研究者以各種不同的管教策略與教學措施,改善班級中同儕不佳學生的人際關係。研究目的在瞭解個案同儕關係不佳的原因,並嘗試各種策略改善其人緣。研究過程中,也觀察班級中其他同學的反應與改變,並藉由反思與自省,明瞭研究者本身想法與做法的改變。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的方式對班級進行了近六個月的研究,以問卷、訪談、觀察日誌、省思日誌、收集文件、錄音等方法蒐集資料,將得到的資料整理編碼分類後,得到以下的結論:
一、 家庭管教不當,造成小明無法適當因應同儕關係
二、 獎勵策略與價值澄清,有助於小明表現更多利他行為。
三、 人際關係課程對小明與班上其他同學皆有正向影響。
四、 行動歷程對小明的同儕關係有正面協助。
五、 小明行為與人際關係改變的同時,其他同學與老師亦在改變
透過自我要求與管教策略的轉型,研究者逐步調整自己的管教方式,用激勵取代責罰,小明的行為與情緒日趨穩定,與同學的磨擦日漸減少。同學看待他的方式改變了,小明的自信也提昇了,研究者在每個行動階段中,亦不斷淬練自己的管教態度與想法,最後體會了正向管教的美好。一趟行動研究的旅程,不僅改變了學生,也豐富了教師的專業成長。教師如能時時保持在正向的態度,學生亦能感受得到,並以正向的行為反饋之。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the research to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udent who has social problems and the peers in different measures of teaching and disciplines. In addition, the study was known the reason of the social problems in order to solve the conflict in different ways. The measures and disciplines should be adjusted because of the classmates’ reaction and changes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study.
This research was a action research, mainly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observation, collecting researches, and recording for almost six months. The results had been classified after collecting the data. The study had come up with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Generally, social issues will become worse without the role models and        
appropriate disciplines.
2. Rewards and the feelings of honor cause positive affects.
3. There are positive affects to have the lessons of relationship.
4. The process of study also had helped the student with social issues and the peers.
5. The teacher and classmates had been changed becau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udent with social issues and peers had been improved.
This study will be the advise for the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positive disciplines may increase the honor behaviors of the students; also decrease the social issues in the classe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II
目次 IV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正向管教與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同儕關係輔導之相關研究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39
第一節 研究法的選擇 39
第二節 研究情境 45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53
第四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7
第一節 小明的同儕關係與同儕問題 67
第二節 第一階段:微調習慣-獎勵、堅定與不妥協 77
第三節 第二階段:挫折與轉念後-傾聽與溝通 90
第四節 第三階段:疏導的穩定階段-肯定與協助 106

第五節 此次行動歷程的省思 12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結論 125
第二節 建議 127
後記 129
參考文獻 133
中文部分 133
外文部分 138
附錄一     人際關係課程教案 139
附錄二     同儕提名量表 144
附錄三-1 訪談大綱 145
附錄三-2 同學訪談逐字稿 147
附錄四 省思筆記 152
附錄五 每日一讚小紙條
153
附錄六 參與研究者同意書
154

表次
表2-1-1 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 11
表2-1-2 我的正向管教策略歸納表 24
表3-3-1 情緒與人際關係課程 58
表3-4-1 人員代碼表 62
表3-4-2 資料分類對照表 62
表4-5-1 訪談同學談小明的改變 117

圖次
圖3-1-1 Lewin行動研究螺旋循環模式圖 41
圖3-1-2 Elliott行動研究階梯式循環圖 41
圖3-1-3 教學行動研究圈 42
圖3-1-4 教育行動研究循環歷程 43
圖3-2-1 希望國小校舍二樓平面圖 45
圖3-2-2 橘子班教室平面圖 46
圖3-3-1 我的研究架構圖 54
圖3-3-2 研究流程圖 55

中文部分
王伸如(2008)。國小高年級學生文化之研究-以台北縣林口鄉公立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
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2000)。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
史英(1999)。體罰、威權與管理主義。人本教育札記,第120期。
石培欣(2009)。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李依純(2006)。低收入戶家庭國小學童同儕關係之影響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班,臺中。
李佳玲(2002)。台中市國民小學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中。
李坤健(2011年2月13日)。親睹誠正收容人國中調皮鬼不敢了。中國時報。
李駱遜(1997)。兒童的同儕關係:老師怎麼說?民國2004年11月8日,網址:http://www.iest.edu.tw/study/CHILD/teach.htm
李祖壽(民68):教育視導與教育輔導(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邢泰釗(2004)。教師法律手冊(2版)。台北:教育部。
利佳桂(2008)校園零體罰之認知與管教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屏東。
吳清山、林天祐(2005)。友善校園。教育資料與研究,62,178。
吳清山(2005)。落實校園零體罰政策的積極策略。中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電子報:第05 期、書面:第41 期
吳清山(1996)。教師管教權責之探討。初等教育學刊,5,124-135。
吳清山(2004)。教育法規: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吳清山(2005)落實校園零體罰政策的積極策略。中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電子報,第05 期。
吳明隆(民 90)。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武典(1989)。社會計量法,載於楊國樞等著: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吳淑娟(2008)。新住民子女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屏東。
吳錦勳(2007年12月)。排行教養學。商業週刊web版。網址: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fineprint.php?id=33995
林天佑(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第12期。
林明地(2002)。校長學:工作分析與角色研究取向。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志成(2004)。從系統化的教育理論剖析體罰問題。國教世紀,第211期。
徐士翔(2009)。國小學生同儕關係、成就動機與學業成就相關研究—以台南
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屏東。
到底有多痛,只有小孩知道(2005)。校園體罰問卷調查報告。人本教育基金會,檢索日期:2011年8月24日。網址http://hef.yam.org.tw/research/94/0616tfar/02.doc
胡幼慧編著(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主義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韋氏線上大字典(Merriam Webster Collegiate Dictionary)。檢索日期:2011年8月15日,網址:http://www.merriam-webster.com/
翁正舜(2003)。國小學生次文化、人格發展及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嘉義。
郭玉燕(2006)。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依附風格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陳孟檉(2006)。同儕關係中被拒絕兒童之行為及其教學輔導策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屏東。
陳厚仁(2003)。國小六年級被同儕忽視學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陳玲如(2005)。國中學生利社會行為故事學習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台北。
陳慧琳(2009)零體罰立法對國小教師教學實務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東。
陳美芝(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經驗、父母教養方式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陳若幸(1992)。利他行為發展理論。中等教育,43(5),64-70。
陳美玉(民 87)。教師專業-教學法的與突破。高雄市:麗文。
陳靜怡(2011)。差異分組式平衡閱讀對國小學童英語認字、閱讀理解能力與閱讀態度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英語教育研究所,臺北。
陳碧玉(2008)。兒少身心不受傷害權的憲法建構與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臺南。
陳秀娟(2008)。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對同儕關係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臺中。
陳宏佑(2008)零體罰政策相關概念與配套措施。嘉義:南華大學。《網路社會學通訊》第70期,檢索日期:2011年8月17日,網址:http://www.nhu.edu.tw/~society/e-j/70/70-31.htm
許郡芳(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臺中。
許雅嵐(2002)。國中班級同儕團體互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游黎麗玲(1994)。學生輔導。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教育部(2007)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訓委會(1993)。國民小學管教問題調查研究。台北市︰教育部。
程薇(2006)。零體罰深入探討(下)。教育趨勢導報,19,128-134。
張春興(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雅惠(1998)。團體輔導對國小兒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嘉義。
張德鋭(1991)。淺談合理體罰的可能性。國教世紀,27(1)。2-9
張德銳、李俊達(民 96)教學行動研究及其對國小教師教學省思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第 38 卷第一期。
張素秋(2007)。國小學童同儕關係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臺中。
張月菱(2009)。以自閉症學童為同儕小老師對增進其社會互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彰化。
黃政傑(1985)。課程改革。台北市:漢文。
黃順利(1999)。國小教師權威性格、自我效能信念、學生行為信念與體罰態度及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文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臺東。
吳培源、黃錫培、徐明和、(2007)。國小二年級品德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三卷第二期
彭淑纓(2006)。越南女性配偶國小子女同儕關係之影響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臺中。
楊守全、王偉正(1990)。教師體罰學生之刑事法律研究(二)。師友月刊,273,28-31。
楊志賢(1999)。體罰後遺症。人本教育札記,120期。
當代國語大辭典(民73年)。台北市︰百科文化事業公司。
教育wiki。台北:教育部。檢索日期:2011年8月16日,網址:http://content.edu.tw/wiki/index.php/%E9%A6%96%E9%A0%81
零體罰政策(2011)。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第九期。朱玉仿,檢索日期:2011年8月15日。網址:
http://epaper.naer.edu.tw/edm.php?edm_no=9&;content_no=234
劉星君(2009年11月3日)。爆讚同中人,改變學生一生。聯合報。
劉後頌(2001)。屏東地區大學生次級文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蔡其瑩 (2004)。國小中年級受同儕歡迎兒童與被同儕拒絕兒童其社會行為之研究─以三年級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麗雪(2006)。國民小學學生內外控傾向、學生能力與外表吸引力對同儕關係之影響-社交技巧的調節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臺南。
蔡淑玲(2006)。降低國小肥胖學童體重之行動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網路社會學通訊》54期,檢索日期:2011年8月16日,網址: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4/index.htm
鄧淑方(2007)。國中學生家長零體罰知覺與對教師管教行為看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廖舜惠(2011)。從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論零體罰政策之運用及省思。嘉義:南華大學。《網路社會學通訊》95期,檢索日期:2011年8月17日,網址: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95/A30.htm
潘正德(1999)。團體動力學。台北:心理。
羅品欣(2003)。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
羅瑞玉(1997)。國小學生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文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魏麗敏(2004)。有效的班級經營。南投,暨南國際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程中心實習輔導通訊》第16 期,頁17-20
盧映潔(2000)。以刑法觀點淺論體罰之適法性。新竹律師會刊,5(1),16
盧靜妙(2008)國小特教教師支持普通班教師處理班上特殊學生的行為問題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南。
蘇秋碧(2000)。國小六年級被同儕拒絕兒童其被同儕拒絕因素之研究。未出版文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中。
蘇英玫(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校園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市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臺北。
謝雅麗(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關係、家庭氣氛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高雄。



外文部分
Bauer, G..B., Dubanoski, R., Yamauchi, L. A. &;Honbo, K. A. M. (1990).Corporal Punishment andthe Schools.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2(3), 285-299
Brodeski, Jennifer; Hembrough, Meghan E.(2007).Improving Social Skills in Young Children.Online Submission..Online Submiss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496699)
Cohen C.P(1984).”Freedom from corporal punishment ,”One of The Human Rights of Children. New York: New York Law
Daniel, H. R., Daniel, C. F., Alicia, B., &; Angela, M. B. (2005). Changing beliefs about corporal punishment: Increasing knowledge about ineffectiveness to build more consistent moral and informational beliefs. Behavioral Education , 14 (2), 117-139.
Manning, Katherine T. Buche(2004)班級經營的理論與實務( 單文經, 林素卿等譯 )。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Mills, G. E.(2000). Action research: A guide for the teacher researche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Nemerow, Laurence G(1996).Do Classroom Games Improve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Teaching and Change, v3 n4 p356-66 Sum 1996
Shaffer.D.R.(民84)社會與人格發展(林翠湄譯)。台北,心理出版社
Strahan, David B.; Cope, Mellie Hamilton; Hundley, Sally; Faircloth, C. Victoria(2005).Positive Discipline with Students Who Need It Most: Lessons Learned in an Alternative Approach.Clearing House: 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rategies, Issues and Ideas, v79 n1 p25
Stevens, Robert J.; Slavin, Robert E.(1995).The Cooperative Elementary School: Effects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Attitudes, and Social Relations.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v32 n2 p321-51(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J511004)
Sullivan, K. (1998). Isolated children, bullying and peer group relations. In K. Rigby &; P. T. Slee (Eds.), Children’s peer relations (pp.144-161). London: Routledge.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