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理學
研究,6,354-376。
王大維(2010)。以家庭為中心的危機介入服務—家庭壓力理論對諮商心理師之啟示。
諮商與輔導,191,2-8。
王行(1997)。家族歷史與心理治療—家庭重塑實務篇。台北:心理。
王純娟(2006)。哀傷或不哀傷?當西方的哀傷治療過上台灣的宗教信仰與民俗。生
死學研究,3,93-131。
白秀玲、柯淑敏(2006)。兩性關係與性別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任兆璋(2002)。結婚前,結婚後—成長與改變。台北:張老師。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7)。人工生殖法。台北:法務部。檢索於2010 年4 月27 日。
網址: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SearchContent.aspx?pc=L0070024&;k1=%e8%8
3%9a%e8%83%8e&;k2=&;k3=&;k4=&;kwid=602&;cd=2010/4/27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0)。民法。台北:法務部。檢索於2010 年4 月27 日。網址: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SearchContent.aspx?pc=B0000001&;k1=%e8%8
3%8e&;k2=&;k3=&;k4=&;kwid=599&;cd=2010/4/27
行政院衛生署(2010)。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10)使用指引。台北:衛生署。檢
索於 2010 年7 月30 日。網址:
http://www.doh.gov.tw/CHT2006/DisplayStatisticFile.aspx?d=57521&;s=1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0)。民國99 年出生通報活產、死產案出生月份分。台
北:衛生署。檢索於 2011 年11 月7 日。網址:
http://www.bhp.doh.gov.tw/download/themeParkId=542/000804/1.1a.pdf
李玉嬋(2002)。被遺忘的輔導對象-失去胎兒的孕母之悲傷輔導初探。諮商輔導,199,
111
18-22。
李幼華、林淑珊、邱致中(2004)。一位胎死腹中婦女引產之護理經驗。長庚護理,15(2),209-217。
李佩怡(2000)。悲傷與失落。載於林綺雲主編,生死學(頁312-348)。台北:紅葉
文化。
李佩怡、李玉蟬、侯南隆(2012)。悲傷諮商工作給助人者的淬煉與成長。載於李玉
蟬主編,導引悲傷能量-悲傷諮商助人者工作手冊(頁368-379)。台北:張老師。
李維倫(2004)。以置身所在做為心理學研究的目標現象及其相關之方法論。應用心
理研究,22,157-200。
呂美芬、蘇河仰、雷玉華、翁敏雪、梁幸如(2005)。一位高齡產婦面臨第三孕期胎
死腹中之護理經驗。長庚護理,16(1),95-102。
利翠珊(1997)。婚姻中親密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4),101-128。利翠珊(1999)。家庭心理學的系統觀點。應用心理研究,2,21-40。利翠珊(2006)。華人婚姻韌性的行程與變化:概念釐清與理論建構。本土心理學研
究,25,101-137。
利翠珊、蕭英玲(2008)。華人婚姻品質的維繫:衝突與忍讓的中介效果。本土心理
學研究,29,77-116。
林方皓(1998)。女性的悲傷調適。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7,1-4。周玉慧(2009)。夫妻間衝突因應策略類型及其影響。中華心理學刊,51(1)),81-100。周玉慧、謝雨生(2009)。夫妻間支持授受及其影響。中華心理學刊,51(2),215-234。吳明燁、伊慶春(2003)。婚姻其實不只是婚姻:家庭因素對於婚姻滿意度的影
響。人口學刊,26,71-95。
吳昭華、郭素珍(2007)。一位糖尿病產婦面臨死胎的哀傷反應及調適行為。實證護
理,3(1),64-72。
吳就君(1999)。婚姻與家庭。台北:華騰。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
112
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
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圖書。
洪意華、吳淑蓉(2009)。一個子宮內胎兒死亡之產婦面臨周產期失落歷程之照護經
驗。高雄護理雜誌,26(1),76-90。
洪雅真(2001)。夫妻間的親密關係與性調適。載於王以仁主編,婚姻與家庭生活的
適應(頁89-119)。台北:心理。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5。
高淑清(2002)。從夫妻溝通的本質談新世紀之婚姻教育介入、內涵建構與推展模式。
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變遷社會中的家庭教育。(頁197-227)。台北:師
大書苑。
高淑清(2008a)。質性研究的第十八堂課:揚航再訪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高淑清(2008b)。質性研究的第十八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師慧娟(2004)。協助一位子宮內胎兒死亡之初產婦適應住院引產壓力的護理經驗。
護理雜誌,51(5),101-107。
張思嘉(1999)。從系統觀點看婚姻適應的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111-123。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志賢(1998)。婚姻信念、婚姻溝通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怡吟(2002)。婚前教育。載於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著,婚姻與家庭(頁
166-196)。嘉義:濤石。
陳映燁、李明濱(1998)。婦女流產或死胎之心身醫學觀。台灣醫學,2(2),204-207。
陳富美、利翠珊(2004)。不同情感組型夫妻在家事分工上的差異:對偶資料的分析。
應用心理研究,24,95-115。
葉光輝、孫世維、利翠珊、趙淑珠(1997)。家庭心理學的開展與研究特點。中華心
理衛生學刊,10,19-43。
113
黃光國(1999)。知其短,守其長:論「系統思維」的特色與限制。應用心理研究,3,1-8。
黃宗堅、葉光輝、謝雨生(2004)。夫妻關係中權力與情感的運作模式:以衝突因應
策略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1,3-48。
黃菊珍、吳庶深(2008)。剝奪的悲傷:新生兒死亡父母親的悲傷與輔導。台北:心
理。
馮容莊(2000)。高危險妊娠護理。台北:匯華。
連惠君(2001)。家庭中的危機、衝突與溝通。載於王以仁主編,婚姻與家庭生活的
適應(頁149-177)。台北:心理。
張琦萍(2000)。從失落與哀傷談靈性層面的諮商工作。諮商與輔導,286,22-26。曾英芬、許敏桃、郭玲莉(2001)。關懷照護的現象學研究—從經歷死產之台灣婦女
經驗談起。護理研究,9(3),223-232。
曾英芬(2009)。經歷死產婦女之生命歷程:安身立命。未出版之博士論文,私立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高雄。
曾英芬、陳彰惠、許貂琳、王秀紅(2010)。經歷死產婦女與胎兒依附關係的轉換。
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6(1),24-32。
曾煥棠(2000)。生死議題。載於林綺雲主編,生死學(頁292-310)。台北:紅葉文
化。
蔡勇美、伊慶春(1997)。中國家庭價值觀的持續與改變,九十年代的臺灣社會。載
於張苙雲、呂玉暇、王昌甫主編,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下)(頁
123-170)。南港:中央研究院社會所。
廖珍娟(1998)。喪失嬰兒父母之照顧。護理雜誌,45(4),23-32。齊力(2005)。質性研究方法概論。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
析(頁1-20)。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穆佩芬(1996)。現象學研究。護理研究,4(2),195-202。劉秀娟(1999)。兩性教育。台北:揚智。
劉惠琴(2003)。夫妻衝突調適歷程的測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6(1),23-50。114
釋慧岳、釋德嘉、陳慶餘、釋宗惇、釋惠敏(2008)。化悲傷為祝福。安寧療護雜誌,
13,168-184。
外文部分
因流產、死產、新生兒死亡而失去寶寶的父母協會(2003)。誕生死(金剛譯)。台北:
新苗文化。(原著出版於2002)。
Acitelli, L. K., &; Antonucci, T. C. (1994).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link between marital
support and satisfaction in older coup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 688-698.
Bogdan,R. C.,&Biklen,S.K.(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李奉儒、高淑清、
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洪志成、蔡清田等人譯)。嘉義:濤石。(原著出版
於1998)。
Boss,P.(1994)。家庭壓力管理(周月清、李文玲、林碧惠譯)。台北:桂冠。(原著
出版於 1988)。
Boss,P.(2001)。生命中不可承受之失:如何面對不確定的悲苦(程宏偉、殷宏偉譯)。
台北:勝景文化。(原著出版於1999)。
Collins, D., Jordan, C., &; Coleman, H.(2009)。家庭社會工作(魏希聖譯)。台北:紅
葉。(原著出版於2007)。
Helliner,B.(2009)。心靈活泉(霍寶蓮譯)。台北:海寧格管理顧問。(原著出版
於 2006)。
Hsu, M. T., Tseng, Y. F., Banks, J. M., &; Kuo, L. L. (2004).Interpretations of stillbirth.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47(4), 408-416.
Goldenberg,I. &; Goldenberg,H.(1999)。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翁樹澍與王大維譯)。
台北:揚智。(原著出版於1996)。
Goodman,N.(1995)。婚姻與家庭(陽琪、陽琬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93)。
Gottman, J., &; DeClaire, J.(2004)。關係療癒-建立良好家庭、友誼、情感五步驟(徐
憑譯)。台北:張老師。(原著出版於2001)。
James, J. W. &; Friendman, R.(2011)。一個人的療癒(林錦慧譯)。台北:大是文化。
(原著出版於2009)。
116
Karin.P.,Katarina,B.,Rger,B.,Alexandra,H.,Ingela,H.V.,Margareta,N.,Nikos,P.,Kjell,W.,&;K
erstin,W. (2002).Diagnostic evaluation of intrauterine fetal deaths in Stockholm
1998-99.Acta Obstetricia et Gynecologica Scandinavica.81(4),284-292.
Kubler-Ross,E. &; Kessler, D.(2006)。當綠葉緩緩落下:生死學大師的最後對話(張
美惠譯)。台北:張老師(原著出版於2005)。
Lichtman,M.(2010)。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江吟梓、蘇文賢譯)。台北:學富。(原
著出版於2009)。
McKenry,P.C.,&; Price,S.J.(2004)。家庭壓力(鄭維瑄、楊康臨、黃郁婷譯)。台北:
五南。(原著出版於2000)。
Menten,T.(2004)。道別之後(李淑珺譯)。台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於1994)。
Michael, B., &; Mark, A. (2004).Sexual desire and relationship functioning: The effects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and power. Journal of Sex &; Marital Therapy, 30,199-218.
Minuchin,S.(1996)。結構派家族治療入門(劉瓊瑛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
1974)。
Neimeyer, R. A.(2007)。走在失落的幽谷-悲傷因應指引手冊(章薇卿譯)。台北:心
理。(原著出版於1998)。
Olds,S.W. &; Papalia,D.E.(1984)。發展心理學:人類發展(黃慧真譯)。台北:桂冠。
(原著出版於1978)。
Olson,D.H.,DeFrain,J.,&; Skogrand,L. (2008).Marriages &; Families:Intimacy,
Diversity,and Strengths(6th ed.).New York:McGraw-Hill.
Patton,M.O.(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桂冠(原著出
版於 1990)。
Pauline,B.(1994)。家庭壓力管理(周月清、李文玲、林碧惠譯)。台北:桂冠。(原
著出版於 1988)。
Rubin,B.R.(1999)。親密陌生人-婚姻治療(樊雪梅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於
1995)。
117
Saflund, K. ,Sjogren,B.,&Wredling,R.(2004).The Role of Caregivers after a Stillbirth:
Viewsand Experiences of Parents. BIRTH 31(2),132-137.
Sokolowski,R.(2004)。現象學十四講(李維倫譯)。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
2000)。
Strauss,A. &; Corbin,J.(1997)。質性研究概論(徐宗國譯)。台北:巨流。(原著出版
於 1990)。
Van Manen,M.(2004)。探索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高淑清、
連雅慧、林月琴譯)。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於1997)。
Wallerstedt, C., &; Higgins, P. (1996).Facilitating perinatal grief between the mother and
the father. Journal of Obstetric,Gynecologic, and Neonatal Nursing, 25(5), 389-394.
Worden, J. W.(2011)。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第三版(李開敏、林方晧、張玉仕、葛
書倫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2009)。
Zastrow,C. &; Kirst-Ashman,K.K.(2007)。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溫如慧、李易蓁、黃
琇櫻、溫淑真、練明枋、吳兆鈺譯)。台北:湯姆生(原著出版於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