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9 23:3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杜以平
研究生(外文):Tu, I-Pin
論文名稱:他說我是誰-杜以平藝術創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Others say who am I—Creation Discourse of Tu,I-Pin
指導教授:謝其昌謝其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ieh,Chi-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藝術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視覺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7
中文關鍵詞:後現代象徵自畫像藝術創作
外文關鍵詞:PostmodernSymbolSelf-portraitArt Cre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6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存在於這多元文化的後現代社會,看似兼容並蓄但其實並不盡然,筆者以擁有雙重身分個體,來觀看他者對自己的投射與影響,透過他者來發現自己,並了解在自己不斷的建構過程中,是什麼影響了自己?為何會有這些的觀感與情緒?在這些回憶與思緒中,要去面對其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透過藝術創作,能將這些思緒與情感投射在作品中,慢慢的,對這些現象也越來越泰然。
本藝術創作研究中運用了學理基礎來建構創作模式與依據,並探討影響自己與研究相關的藝術家。透過反思,觀看自己成長的過程中,自我與他者間的碰撞,藉由「他者」來反照自己,並經由藝術創作來抒發這些碰撞所產生出了的不安、懷疑等情緒。在這系列的研究與創作中,從中了解自己外也奠定了創作基礎,並發現創作的多元性與可能性。
在完成本次系列創作與研究後,可以發現這多元社會的碰撞所造成的混亂,如身分的混亂,但也因為這樣多元的碰撞也製造了許多可能性,而好好的正視這些困擾著自己的問題,即使無法使問題消失,但卻可以以不同的心態、更坦然的去面對它。除了正視、發現社會的多元性外,藝術的多元性也透過此一系列創作而有更多的體悟,如藝術媒材、內容、形式都不再是單一建構,而是多元的互相激盪與結合。
希望這系列創作中,能夠給予自己與自己相同心境的人勉力,也希望能從傳統媒材與數位媒材GIF動畫結合的創作中,帶給藝術創作更多的想像。

In this multi-cultural and postmodern society, theoretically, everyone can express themselves at ease, but the fact is always another story. I regard myself as an individual with biracial identities to observe the reflection and influence others make in order to know and explore myself. What‘s more, I will figure out what factors and reasons affect me when I build and develop myself. It is not easy for me to face these memories as well as perceptions; however, I can reflect these thoughts and emotions into this work. As a result, I am able to face and deal with these conflictions much more easily and comfortably through the art creation.
In this research, I use the theory to build the model and basis, and explore the artists affecting myself. By looking back the way I grew, I observe the conflicts between other people and myself so as to make self-examination. Then, express these suspicion and misgivings resulting from these conflicts by the art creation. In this series of research and creation, I finally realize myself, and discover the variety and possibility of the creation
After finishing this series of the creation and researches, I can find out that there is tremendous chaos caused by the multi-cultural society, such as the chaos of identity. Whereas, these conflicts based on different opinions, thinking, and behaviors also bring about plenty of possibilities. As a result, I have to bravely and calmly face thes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with different attitudes, even though these problems still exist. In addition to discovering diversity in the society, I am able to experience diversity of art through this series of the creation. For instance, the media, contents, and types of art are not a uni-dimension anymore; on the contrary, they are the outcomes of diversity.
Via this series of the creation, I hope I could not only encourage people who get into the same situation as me, but yield more imagination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digital media (GIF).

Keywords: Postmodern, Symbol, Self-portrait, Art Creation

摘 要 I
Abstract II
謝 誌 III
目 次 IV
圖 次 VI
表 次 IX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4
第二章 理論基礎
第一節 後現代的社會認同 9
第二節 自我的認定 20
第三節 藝術流派與藝術家 26
第三章 創作理念形成與實踐
第一節 創作研究理念的形成 35
第二節 創作研究形式 40
第三節 創作技法表現 54
第四章 作品解析
第一節 BODY系列 64
第二節 大頭系列 111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創作回顧與省思 141
第二節 未來創作的期許與展望 142
參考文獻 143

一、中文書目
王林(1993)。美術形態學。臺北市:亞太圖書。
王振逢譯(1998)。詹姆遜著。快感:文化與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振逢等譯(1998)。詹姆遜著,詹姆遜,論『文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國芳、郭本禹(1997)。拉岡。臺北市:生智。
石計生(2007)。閱讀魅影:尋找後班雅明精神。臺北市:群學。
余秋雨(2006)。藝術創造論(第一版)。臺北市:天下遠見。
作為。載於莊明貞主編,課程改革─反省與前瞻。臺北:高等教育。
李健儀(1993)。油畫的技法。臺北市:藝風堂。
李道明(1997)。什麼是動畫?。載於黃玉珊、余為政(主編)。動畫電影探索。臺北市:遠流。
周曉虹(1997):〈現代社會心理學——多維視野中的社會行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臺北市:揚智。
林雅琪、鄭惠雯(譯) (2004)。Arthur C. Danto著。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 史藩籬。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高宣揚(1996)。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臺北市:唐山。
張鍠焜(2000)。涵化。載於國立編譯館(主編),教育大辭書(七)。台北市: 文景。
陳美如(2003)。多元文化社會如何可能?─多元文化課程在課程改革之後的省思與
黑格爾(1996)。精神現象學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轉引自許光武(2005)。帝國之眼:日本殖民者與他的「它者」台灣。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楊凱麟譯(2000)。德勒茲著。德勒茲論傅柯。臺北市:麥田出版。
趙雅博(1979)。抽象藝術論。臺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
劉昌元(2007)。〈西方美學導論〉。臺北市:聯經。
劉森堯譯(2000)。Christian Metz著。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臺北市:遠流。
蔡佩君譯(2003)。賀蕾拉著。揮灑烈愛。臺北市:時報文化。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
羅成典(2010)。西洋現代藝術大師與美學理論。臺北市: 秀威資訊科技出版。
史野萬里等譯(1981)。Susanne K.Langer著。シンボルの哲學( philosophy in a New Key) (第22版)。東京:岩波書店。
二、期刊
卯靜儒(2002)。認同政治與課程改革-以鄉土課程為例的課程社會學分析。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2),1-26
艾德加.莫林(1948)。電影中「現實」投射之特性(Le Caractère de “réalité” des projections cinématographiques)一文。國際電影學報(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Filmologie),1(3-4),249-261
何懷碩(1994)。論抽象。藝術家,234,412。
陳文華(2007)。影響原漢雙族裔族群認同的因素探討:從生態系統理論觀點。玉山神學院學報,14。
黃冠閔(2009)。觸覺中的身體主體性⎯⎯梅洛龐蒂與昂希。臺大文史哲學報,71,147-183
楊建娟、吳飛(2012)。理解「生活在別處」的「邊際人」—兼談帕克的底層關懷意識 。新聞界,10,4-20。
劉若蘭、黃玉(2005)。大專原住民學生校園經驗與族群認同、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1,1-33。
劉豐榮(2004)。視覺藝術創作研究方法之理論基礎探析:以質化研究觀點為基礎。藝術教育研究,8,83。
蘇美麗(2005)。從後現代主義論質化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4),64
三、學位論文
吳忠基(2011),都市原住民國中生族群文化認同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花蓮縣。
邱莉雯(2004)。東部原漢雙族裔成人認同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花蓮縣。
胡靜雯(2002)。榮格之『個體化進程』研究。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高元杰(2009),原漢通婚家庭之文化認同與適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許光武(2005)。帝國之眼:日本殖民者與他的「它者」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臺北市。
陳乃菁(2004),以敘事設計理論建構電視廣告影片之場景設計模式。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研究所。雲林縣。
陳國樑(2006)。都市原住民高中學生學業成就相關因素之探討—以桃園縣朝陽高中為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黃士誠(2009)。兩個芙烈達‧卡蘿:森村泰昌之邊緣凝視。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桃園縣。
劉亞蘭(2004)。可見與不可見的: 梅洛龐蒂視覺哲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臺北市。
蔡春蘭(2005)。都市原住民後代的族群認同:以 12 位都市原住民後代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花蓮縣。
蘇麗琴(2002)。非邏輯性具象圖像在西洋繪畫上之視覺創意表現。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鐘文淵(2010),停格偶動畫之創作研究—〈以遺忘的回憶〉作品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四、網路資料
綠可頌(2012)。八娜娜的自畫像:無家緣。全世界的記憶。2013年2月7 日,取自http://allthememory.blogspot.tw/2012/09/blog-post_29.html
劉墉著。彰顯自己不用否定別人。2012年11月20日,取自,http://blog.udn.com/tyronedan/5326909#ixzz26Qu083BU。
sh’s(2005)。〈藝文討論〉論生命的儀式—芙烈達.卡羅(Frida Kahlo)。2013年2月6日,取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should1111/post/1243954562
NAZANIN LANKARANI(2012)。岳敏君,一切不能回憶的悲都在這笑裡。2013年2月6日,取自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2/14/c14yueminjun/zh-hk/。
林曼麗(2012)。北師美術館序曲展。2013年2月7日,取自http://montue.ntue.edu.tw/self-portrait.html
Joe Hsieh(2010)。賈克‧拉岡。2013年5月3日,取自http://english.fju.edu.tw/lctd/LiteraryCriticism/TheoristsIntro.asp?T_No=13&;T_ID=46
岳敏君官方網站。【動態】岳敏君:讓藝術自生自滅 。2013年5月6日,取自http://yueminjun.artron.net/main.php?pFlag=news_2&;newid=67856&;aid=A0000650&;columnid=0。
五、英文資料
Charles Jencks, Post-Modernism-The New Classicism in Art and Architecture(New York:Rizzoli,1987),p.291.
Foucault, M. (1983).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edited
by Dreyfus and Rabinow.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erleau-Ponty, Maurice. Le visible et l’invisible. 1964. Paris: Gallimard, 1986.
Sarup, M.(1996). Identity, Culture, and the Postmodern World. Athen: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