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書目
王林(1993)。美術形態學。臺北市:亞太圖書。
王振逢譯(1998)。詹姆遜著。快感:文化與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振逢等譯(1998)。詹姆遜著,詹姆遜,論『文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國芳、郭本禹(1997)。拉岡。臺北市:生智。
石計生(2007)。閱讀魅影:尋找後班雅明精神。臺北市:群學。
余秋雨(2006)。藝術創造論(第一版)。臺北市:天下遠見。
作為。載於莊明貞主編,課程改革─反省與前瞻。臺北:高等教育。
李健儀(1993)。油畫的技法。臺北市:藝風堂。
李道明(1997)。什麼是動畫?。載於黃玉珊、余為政(主編)。動畫電影探索。臺北市:遠流。
周曉虹(1997):〈現代社會心理學——多維視野中的社會行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臺北市:揚智。
林雅琪、鄭惠雯(譯) (2004)。Arthur C. Danto著。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 史藩籬。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高宣揚(1996)。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臺北市:唐山。
張鍠焜(2000)。涵化。載於國立編譯館(主編),教育大辭書(七)。台北市: 文景。
陳美如(2003)。多元文化社會如何可能?─多元文化課程在課程改革之後的省思與
黑格爾(1996)。精神現象學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轉引自許光武(2005)。帝國之眼:日本殖民者與他的「它者」台灣。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楊凱麟譯(2000)。德勒茲著。德勒茲論傅柯。臺北市:麥田出版。
趙雅博(1979)。抽象藝術論。臺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
劉昌元(2007)。〈西方美學導論〉。臺北市:聯經。
劉森堯譯(2000)。Christian Metz著。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臺北市:遠流。
蔡佩君譯(2003)。賀蕾拉著。揮灑烈愛。臺北市:時報文化。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
羅成典(2010)。西洋現代藝術大師與美學理論。臺北市: 秀威資訊科技出版。
史野萬里等譯(1981)。Susanne K.Langer著。シンボルの哲學( philosophy in a New Key) (第22版)。東京:岩波書店。
二、期刊
卯靜儒(2002)。認同政治與課程改革-以鄉土課程為例的課程社會學分析。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2),1-26
艾德加.莫林(1948)。電影中「現實」投射之特性(Le Caractère de “réalité” des projections cinématographiques)一文。國際電影學報(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Filmologie),1(3-4),249-261
何懷碩(1994)。論抽象。藝術家,234,412。陳文華(2007)。影響原漢雙族裔族群認同的因素探討:從生態系統理論觀點。玉山神學院學報,14。黃冠閔(2009)。觸覺中的身體主體性⎯⎯梅洛龐蒂與昂希。臺大文史哲學報,71,147-183楊建娟、吳飛(2012)。理解「生活在別處」的「邊際人」—兼談帕克的底層關懷意識 。新聞界,10,4-20。
劉若蘭、黃玉(2005)。大專原住民學生校園經驗與族群認同、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1,1-33。劉豐榮(2004)。視覺藝術創作研究方法之理論基礎探析:以質化研究觀點為基礎。藝術教育研究,8,83。
蘇美麗(2005)。從後現代主義論質化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4),64三、學位論文
吳忠基(2011),都市原住民國中生族群文化認同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花蓮縣。
邱莉雯(2004)。東部原漢雙族裔成人認同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花蓮縣。
胡靜雯(2002)。榮格之『個體化進程』研究。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高元杰(2009),原漢通婚家庭之文化認同與適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許光武(2005)。帝國之眼:日本殖民者與他的「它者」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臺北市。
陳乃菁(2004),以敘事設計理論建構電視廣告影片之場景設計模式。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研究所。雲林縣。陳國樑(2006)。都市原住民高中學生學業成就相關因素之探討—以桃園縣朝陽高中為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黃士誠(2009)。兩個芙烈達‧卡蘿:森村泰昌之邊緣凝視。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桃園縣。
劉亞蘭(2004)。可見與不可見的: 梅洛龐蒂視覺哲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臺北市。
蔡春蘭(2005)。都市原住民後代的族群認同:以 12 位都市原住民後代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花蓮縣。
蘇麗琴(2002)。非邏輯性具象圖像在西洋繪畫上之視覺創意表現。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鐘文淵(2010),停格偶動畫之創作研究—〈以遺忘的回憶〉作品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四、網路資料
綠可頌(2012)。八娜娜的自畫像:無家緣。全世界的記憶。2013年2月7 日,取自http://allthememory.blogspot.tw/2012/09/blog-post_29.html
劉墉著。彰顯自己不用否定別人。2012年11月20日,取自,http://blog.udn.com/tyronedan/5326909#ixzz26Qu083BU。
sh’s(2005)。〈藝文討論〉論生命的儀式—芙烈達.卡羅(Frida Kahlo)。2013年2月6日,取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should1111/post/1243954562
NAZANIN LANKARANI(2012)。岳敏君,一切不能回憶的悲都在這笑裡。2013年2月6日,取自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2/14/c14yueminjun/zh-hk/。
林曼麗(2012)。北師美術館序曲展。2013年2月7日,取自http://montue.ntue.edu.tw/self-portrait.html
Joe Hsieh(2010)。賈克‧拉岡。2013年5月3日,取自http://english.fju.edu.tw/lctd/LiteraryCriticism/TheoristsIntro.asp?T_No=13&;T_ID=46
岳敏君官方網站。【動態】岳敏君:讓藝術自生自滅 。2013年5月6日,取自http://yueminjun.artron.net/main.php?pFlag=news_2&;newid=67856&;aid=A0000650&;columnid=0。
五、英文資料
Charles Jencks, Post-Modernism-The New Classicism in Art and Architecture(New York:Rizzoli,1987),p.291.
Foucault, M. (1983).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edited
by Dreyfus and Rabinow.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erleau-Ponty, Maurice. Le visible et l’invisible. 1964. Paris: Gallimard, 1986.
Sarup, M.(1996). Identity, Culture, and the Postmodern World. Athen: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