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4 12: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曾秋馨
研究生(外文):Chiu-Hsing Tseng
論文名稱:織布文化與口傳文學-以泛泰雅族群為主
論文名稱(外文):Weaving Culture and Oral literature──Based on Pan-Atayal Ethnic Group
指導教授:劉惠萍劉惠萍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i-Ping Li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論文頁數:166
中文關鍵詞:泛泰雅族傳統織布口傳文學祖靈眼睛物質文化
外文關鍵詞:Pan-AtayalTraditional weavingOral literatureAncestral spirits’ eyesElements cultur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187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0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本論文是透過泛泰雅族傳統織布,以瞭解物質系統的運作,探討環繞其整體發展的交互網絡。不僅包括其製作與使用,更重要是要深究物質的文化意義,和相關口傳所傳達的集體記憶,以及受時空改變、文化發展影響,所引起的變遷。
梳理文獻材料,得知原住民與泛泰雅傳統共構的織布歷史,自明清時期,外來布匹、衣飾雖然經由以物易物的經濟形式,進入台灣原住民的社會,然而,當時婦女仍保持傳統的織布生活;但是,進入日治、國民政府時期,織布生活逐漸式微而走進歷史;說明政體改變,織布文化也隨之改變。八十年代之後,因社區總體營造,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傳統織布重新受到重視,成為泛泰雅的文化復振亮點;再興起的織布方法、工具、線材、顏色,與傳統織布雖已有不同,然而,仍保持原來的織紋,凸顯泛泰雅織布的傳統特色。

傳統織布的製作過程相當繁複。根據日治時期調查資料顯示,泛泰雅族的織布是持續以傳統方法織布最久、且是精美一族,其原因與該族群文化傳統相關,而使得織布的物質意義,具有文化價值。在以物易物的年代,織布是重要的交換物;可以換取各種日常用品,並且具有實質貨幣功能,如作為聘禮、贖罪之用;而織物在不同的場合穿戴,代表不同意義,表徵族群文化特色。泛泰雅傳統織布主要以幾何構形,織紋的形式,受到人類學學者的重視,認為族群集體審美意識影響到織紋型式;並與口傳文學相關,其平織、菱形織紋分別系聯於該族群的神話傳說。
與織布相關的口傳文學反映婦女織布圖景,以及織布薪傳者的教育與教育內容;在婦女織布受到族群規範與社會評價的前提下,勤織、擅織不僅是生前受到肯定,更攸關死後歸所;因此,相關口傳文學反映婦女一生追求的人生理想。
在無文字時期,當時婦女借歌謠的傳唱,記錄織布傳承與繁複的織布過程,形同母輩教導子輩織布的口頭教材;於今視之,實為另類的物質文化記載。
菱形織紋代表「祖靈眼睛」的象徵意是歷史傳承,或是新傳統?過去泛泰雅族群無文字記錄以徵信;根據歷史學者的看法,新的傳統通常與過去的傳統相繫;菱形織紋象徵「祖靈眼睛」的說法,與族群信仰、神話傳說關連,並受到學界、族群織布工坊的文化創意者廣泛引用;且菱形符號也從織布移轉到公共建物圖飾,標示我群邊界。根據引用資料,菱型為「祖靈眼睛」的說法,皆同出一源,符號所牽動的文化意涵,不僅反映泛泰雅傳統文化的變遷,同時也呈現該族群的文化生命力。

This thesis is trying to picture the oper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system by analyzing pan-Atayal traditional weaving and discussing the whole interaction network of this system. Including the making and using of these clothes, and focus on the cultural meanings of weaving, the collective memories of oral literature which is relating with weaving and the changing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of time and space and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Combing through the documents of pan-Atayal weaving, we could describe the history which built by pan-Atayal and other Taiwanese aborigines. Since Ming Ching Dynasties, foreign clothes and accessories imported by barter system, introduced into the society of Taiwanese aborigines while their women still kept the lifestyle of traditional weaving. However, traditional weaving has been on the decline and became a history during Japanese occupation and Nationalist Government period. This fact points out that the changing of political regime would cause the weaving tradition change. After 80s, because of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Project and the rising of the cultural economics, traditional weaving got more attention and becam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pan-Atayal cultural revival. The skills, tools, materials and colors of weaving have changed nowadays, but they still kept the traditional patterns.

Traditional weaving is pretty complicated. According to the study during Japanese occupied period, pan-Atayal is the ethnic group who struggled to maintain their traditional weaving for the longest time and could weave beautifully. The reason behind it is related with their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makes weaving not only has material value but also has cultural meanings. These weavings were important exchange materials in the barter system, which could traded for all kind of commodities and deem as a medium of exchanging, which could be the bride price or redemption. Pan-Atayal traditional patterns are geometric forms which got the attention of some anthropologists, who thought their common aesthetic concept influenced the weaving patterns and these patterns is related with their oral literature. Those parallel and rhombic patterns is indicated the different myth and legends of their ethnic group.

We could picture the weaving lifestyle of these women and the weaving education system. Because of the community norms and ethnic value, weaving skills and works are the most valuable quality for pan-Atayal females; not only when she’s alive, but also her afterlife. Therefore, those oral literatures presented ideal of life of pan-Atayal women. . Pan-Atayal elder women will use the ballads to memorize those complicated procedures of weaving, in order to teach their posterity, served as oral teaching materials. It is some kind of atypical study records of cultural elements.

Is it the regency of history or the New Tradition that rhombic pattern is the represent of their ancestral spirits’ eyes? There is not any prove. According to historians’ research, this kind of new tradition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old ones. Rhombic pattern is the represent of ancestral spirits’ eyes is widely acknowledged by the academy and the weavers of weaving studios. The rhombic pattern not only been used on weaving, but also public buildings to mark the boundary of their ethnic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eference information, the statement is from the single source.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this symbol reflects the changing of pan-Atayal traditional culture while indicates their cultural vitality.

織布文化與口傳文學-以泛泰雅族群為主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族群與範圍 2   
一、研究族群 2
二、研究範圍 7
第三節 研究主題 8
一、物質文化 8
二、口傳文學 9
第四節 論述理論依據 12
一、「集體記憶」 12
二、符號學(Semiotics or Semiolgy) 13
第五節 研究回顧與檢討 15
一、口傳文學相關研究 15
二、物質文化相關研究 16
三、織布與婦女相關研究 18 
第六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20
一、研究方法 20
二、章節安排 21
                                                                                          第二章 歷史脈落下的泛泰雅傳統織布文化 23
第一節 台灣原住民織布與衣飾歷史 24
一、 荷西時期 24
二、 明、清時期 29
三、日治時期 35
第二節 泛泰雅族群傳統織布發展 45
一、日治時期 45
二、民國五、六十年代 50
第三節 泛泰雅傳統織布的復興 51
-、傳統織布再起 51
二、復振傳統織布的實例 54

第三章 泛泰雅族群織布與物質文化 61
第一節 傳統織布的特色 62
一、織布工藝與程序 63
二、織布基本構圖與運用 66
三、泛泰雅傳統織布與服飾 67
第二節 織布形式美感與表徵 70
一、原住民織品構圖共相 71
二、織紋的形式美感 73
三、織紋的文學意象 76
第三節 傳統織布的社會功能 79
一、日常護體保暖  79
二、具貨幣價值 80
三、織物的禮物性質 83
第四節 織布與族群文化  85
一、婦女社會價值所在 85
二、社會文化表徵 87
三、織布與族群信仰 90


第四章 從口傳文學看泛泰雅族群織布與婦女教育 95
第一節 口傳文學與織布文化 96
一、口傳文學反映婦女生活 96
二、織布與婦女教育 98
第二節 相關織布神話傳說與女德教育 98
一、反映婦女的集體社會價值 99
二、反映婦女節操 101
三、表現婦女的人生理想 103
第四節 從歌謠再探織布文化 109
一、織布歌謠的特色 110
二、織布文化的薪傳 112
三、另類物質文化記載 118
第五章 傳統織布文化的復興與菱形織紋意象 123
第一節 菱形圖紋意義探討 124
一、廣泛應用的菱形圖飾 125
二、文學意象與菱形圖紋 128
三、泛泰雅族群菱形織紋多種意涵 132
第二節 泛泰雅族群菱形象徵意的形塑 133
一、學術論述引用 134
二、織布工坊商品詮釋 137
第三節 影響圖紋意象的因素 142
一、「祖靈眼睛」詞意的擴增 143
二、文化詮釋權的轉變 145
三、商品的文化意象 147
四、族群凝聚與建立認同 151
第六章 結論 157

參考書目(本書目依據筆劃排列)
一、 專書

又見真象賽德克族與霧社事件 郭明正 台北 遠流 2012
口頭傳統道文字書寫 劉秀美 台北 文津 2010
中國民間禁忌 任騁 台北 漢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6
中國野鳥圖鑑 顏重威等 台北市 翠鳥文化事業 1996年
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彩陶篇 –甘肅仰邵彩陶 吳哲夫 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出版 1983年
太魯閣族部落史與祭儀樂舞傳記 旮日羿 吉宏 (kaji Cihung) 台北 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文化發展協會/山海文化雜誌社 2011年
太魯閣族傳統歌謠集(一)、(二)、(三) 胡清香 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族傳統文化發展協會 出版時間不詳
文化記憶理論讀本 阿斯特莉特.埃爾 馮亞琳主編 北京 北京大學 2012
文化創意產業讀本-創意管理與文化經濟 李天鐸 台北 遠流出版事業 2011年
日據時期竹苗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 王學新 南投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3
日據時期東台灣帝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 台灣省文獻文獻委員會編、王學新譯著 南投市 台灣省文獻文獻委員會 1998年
比較故事學 劉守華 上海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5年
台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 胡家瑜、崔伊蘭 國立台灣大學 1998
台海使槎錄 黃叔璥 台北成文出版 1983
台灣土著文化 陳奇祿 台北 聯經出版社 2003年
台灣土著種族的原始藝術研究 佐藤文一、黃耀榮譯 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編譯,出版項不詳
台灣山胞各族傳統神話故事與傳說文獻編纂研究 尹建中 台北 台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 1995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海濱大事記、海國建文錄、稗海紀遊合訂本 台灣文獻委員會 台北 台灣大通書局 出版年不詳。 
台灣布農族音樂符號與傳達 郭美女 彰化 逸群圖書有限公司 2006年
台灣南島民族起源神話與傳說的比較 喬健 台北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1999年
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樂舞教材 帖喇.尤道Teyra Yudaw、 金清山、 胡清香、簡正雄、顏如玉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2006年
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系列座談實錄報告書 行政院建設委員會 1997年
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系列座談實錄報告書 文化建設委員會 南投仁愛鄉互助村小型座談會紀錄 1995年 4月15日
台灣原住民衣飾文化 傳統 意義 圖說 李莎莉 台北 南天出版社 1998年
台灣原住民身體與服飾 施翠峰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4
台灣原住民的服飾 日本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參考館 日本奈良 天理教道友社,1993年
台灣原住民風俗 鈴木質、王美晶譯 台北 原民文化事業1999年7月
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史綱 浦忠成 里仁書局。2009。
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 孫大川主編 台北 印刻文學 2003年
台灣原住民織布 王蜀桂 台中 晨星出版 2004年
台灣原住民織物織紋詰構分與圖案分析泰雅篇 黃玉珊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2006年
台灣番族志 森丑之助 台北 南天書局 1996年三刷 1917年台北初版
台灣番族圖譜 森丑之助 宋文薰譯 台北市 南天出版社 1994
布爾迪厄 高智揚 台北 揚智文化2000
民俗學概論 鍾敬文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年
生番行腳 森丑之助 楊南郡譯註 台北 遠流出版社 2002年 9月
生番傳說集 佐山融吉、大西吉壽 台北 南天書局 1996年
伊能嘉矩收藏台灣原住民影像 日本順益原住民研究會編著 南天書局 1999
再現傳統的實踐 –烏來泰雅族的文化圖像 江桂珍 台北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10年
西方神話讀本 阿蘭‧鄧迪斯 廣西 師範大學 2006年
夾縫中的族群建構 孫大川 台北 聯合文學 2010年
侗族服飾藝術探秘》(上)(下)服飾篇、圖紋篇 張柏如 台北 漢聲出版 1994
羌在漢藏之間 王明珂 台北 聯經出版 2003年
南澳的泰雅人─民族學田野調查與研究 李亦園等 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1964。
美感經驗 一位人類學者眼中的視覺藝術 Jacques Maquet、王慧姬、武珊珊譯 台北 雄獅圖書 2006
苗栗縣泰雅族賽夏族原住民部落歌謠 張秀美編著 苗栗縣 苗栗縣文化局 2005 
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 方瑋鈞、林志興策劃 台東 國立史前博物館 2008年
原住民文化歷史與心靈世界摹寫 孫大川 台灣原住民漢語文學選集 評論卷2003年
原住民族傳統習慣之調查、整理及評估納入現行法制第二期委託研究-泰雅族、太魯閣族 謝世忠等 台北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2007年
原住民藝術與博物館展示 許功明 台北 南天書局 2004 
原語による台灣高砂族傳說集 小川尚義、淺井惠倫 台北 南天書局 1996年
泰雅族文面圖譜 馬騰嶽 台北 南天書局1998
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台北 廖守臣 世界新專觀光宣導 1984年。
泰雅族的社會組織 廖守臣 花蓮 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
泰雅族歌謠 胡萬川 王正雄編輯 台中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1998
泰雅傳統織物研究 黃亞莉 台北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
泰雅賽德克傳統織布文化 曾瑞琳 台中 鐵米拿葳依 2000年
泰雅織影 攸蘭‧多又 台北 稻香出版社 2004年
神話與鬼話 李福清 北京市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1
神話與意義 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 楊德睿譯 台北 麥田出版 2001年
索緒爾SAUSSURE 喬納森.卡勒(Jonathan Culler)張景智譯 台北 桂冠圖書 1996三刷。
高砂春秋(台灣影像系列)---台灣原住民之文化藝術 立虹出版 1996
崇信祖靈的民族—賽德克人 沈明仁 台北市 海翁出版社 1998年
探險台灣 鳥居龍藏 楊南郡譯 遠流出版1996
理論符號學導論(卷一)人文符號學 李幼蒸 台北 唐山出版 1996年
被發明的傳統 霍布斯邦等、陳思仁等譯 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    
被遺忘的聖域 浦忠成 台北 五南 2007
造型原理 藝術設計的基礎 林品章 台北 全華圖書 2009年
番族慣習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 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編譯 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1996年 1915日文初版
番族慣習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 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編譯 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2004年
菲島原始文化藝術 劉奇偉 臺北市 臺北市立美術館 1991
搖擺布錠-烏來原住民族紡織文化 吳汶錡 台北 順益博物館2005年
當代台灣原住民的藝術 王嵩山 台北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2001年
裝飾藝術運動大師圖典 紫圖大師圖典叢書編輯部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跨越世紀的影像-鳥居龍藏眼中的台灣原住民 宋文薰等 南天出版 1994年
圖騰與禁忌 佛洛伊德 楊庸一譯 台北 志文出版 1975
熱蘭遮城日誌 第一冊 台南是文獻委員會 台南市政府民政局 文化局編輯 江樹生譯註 台南市政府,2000年
論民歌 史惟亮 臺北 幼獅書店 1967
趣味橫生的時光-我的二十世紀人生 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um) 周全譯 台北 遠足文化 1997
賽德克正名 林修澈 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研究中心2007年
邂逅福爾摩沙—台灣原住民社會紀實荷蘭檔案摘要(第1冊) 包樂史.N.EVERTS編 林煒盛譯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2010年
還我族名-太魯閣族 李季順主編 秀林鄉鄉公所1993年
織杼聲起 羅麥瑞主編 台北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系所中華服飾文化中心 2010
織起一座彩虹祖靈橋 尤瑪.達陸 台中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2005
舊文獻新發現 國立編譯館、詹素娟編著 日創文化事業 2007

二、 學位論文

台灣賽德克口傳故事研究 劉育玲 花蓮 花蓮民間所2001年碩士論文
泛泰雅族群口傳文學中的Gaga思想 蘇宇薇 花蓮 東華大學民間文學所碩士論文 2012年
原住民品牌(YULITAKI)的美感經驗 高毅儒 花蓮 東華大學民族藝術研究所2009年碩士論文
泰雅傳統織物研究 黃亞莉 台北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1998年碩士論文
泰雅織布文化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之研究 周詠菡 台北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泰雅織布藝術之研究 方美麗 宜蘭 私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5年碩士論文
從紡織與獵首探討太魯閣人的兩性意象與性別邏輯 劉國賓 新竹 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1998年碩士論文
傳承、變奏與斷裂:當代太魯閣族女性認同變遷與織布實踐 悠蘭.多又 花蓮: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12年論文
傳承、變奏與斷裂:當代太魯閣族女性認同變遷與織布實踐 蔣文鵑 花蓮 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12年論文    
賽夏傳說中的族群關係 王人弘 花蓮 東華大學民間文學所2010年碩士論文
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的歌樂系統研究兼論其音樂即興的運作與思惟 曾毓芬 台北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08年博士學位論文


三、 單篇文章

本系所藏台灣泰雅族貝珠標本 張光直 考古人類學刊 2期 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1957年
百年一瞬_以台灣當代原住民作家漢語書寫為例 台灣原住民族一百年發展學術研討會會議實錄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發展中心 花蓮 東華大學 2011
宜蘭縣大同鄉泰雅族三則神話故事的地理分佈其解釋 劉秀美 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文津出版社 2007
泰雅族的社會組織 廖守臣 原住民建康研究室專刊 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  
視覺場觀點的排灣雕刻文本解析 萬煜瑤 現代美術學報 2005年
傳統與新傳統的現身_當代原住民的工藝體現 謝世忠 族群人類學的宏觀探索 台灣原住民論集34。
新自由主義下的原住民社會與文化 黃應貴 台灣原住民族一百年發展學術研討會會議實錄 花蓮 東華大學 2011年
臺灣原住民文面起源神話傳說初探 劉惠萍 民俗暨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 台北 文津出版社 2006
觀光活動「文化傳統的塑模」與族群意識-烏來泰雅族Daiyan 認同的個案研究 謝世忠 族群人類學的宏觀探索台灣原住民論文集 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4

附錄一 圖版來源

圖1:國立編譯館、詹素娟編著:《舊文獻新發現》(日創文化事業,2007年),頁47。
圖2:森丑之助原著楊南郡譯註:《生番行腳》(台北:遠流出版,2000年),頁118。
圖3:森丑之助原著楊南郡譯註:《生番行腳》,頁134。
圖4:森丑之助原著楊南郡譯註:《生番行腳》,頁135。
圖5:森丑之助原著楊南郡譯註:《生番行腳》,頁144。
圖6: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著:《台灣藩族圖譜》(台北:南天書局1994),16版。
圖7: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著:《台灣藩族圖譜》47版。
圖8: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著:《台灣藩族圖譜》61版。
圖9: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著:《台灣藩族圖譜》92版。
圖10:森丑之助原著楊南郡譯註:《生番行腳》,頁119。
圖11:森丑之助原著楊南郡譯註:《生番行腳》,頁120。
圖12:森丑之助原著楊南郡譯註:《生番行腳》,頁123。
圖13:森丑之助原著楊南郡譯註:《生番行腳》,頁124。
圖14:森丑之助原著楊南郡譯註:《生番行腳》,頁124。
圖15: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台東:國立史前博物館,2008年),頁55。
圖16: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56。
圖17: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66。
圖18: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83。
圖19: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84。
圖20: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87。
圖21: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88。
圖22: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113。
圖23: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114。
圖24: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120。
圖25: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132。
圖26: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135。
圖27: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136。
圖28: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138。
圖29: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157。
圖30: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160。
圖31: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163。
圖32: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164。
圖33: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176。
圖34: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179。
圖35: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180。
圖36: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182。
圖37: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193。
圖38: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195。
圖39: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197。
圖40: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213。
圖41: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214。
圖42:方瑋鈞、林志興策劃《重現泰雅-泛泰雅族群傳統服飾重製圖錄》,頁216。
圖43:遠流出版社編,宋文薰等文:《鳥居龍藏眼中的台灣原住民 跨世紀的影像》(台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1995年),頁110。攝於1900年的眉原社。
圖44: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瑞岩部落的泰雅族高老太太,日夜仍以傳統織布機織布不輟,織布是她的日常生活。曾秋馨攝於2012年2月18日。
圖45:傳統水平腰織機,是太魯閣族花蓮榕樹部落哈娜所有,哈娜說是外祖母留給母親,母親再傳給她,一百多年歷史的織布機,如今哈娜仍日日織布。曾秋馨2011年10月拍攝、訪談。
圖46:曾瑞琳:《泰雅賽德克傳統織布文化》(台中:鐵米拿葳依,2000年),頁88。
圖47:曾瑞琳:《泰雅賽德克傳統織布文化》,頁88。
圖48:曾瑞琳:《泰雅賽德克傳統織布文化》,頁88。
圖49:曾瑞琳:《泰雅賽德克傳統織布文化》,頁89。
圖50:曾瑞琳:《泰雅賽德克傳統織布文化》,頁89。
圖51: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參考館:《台灣原住民的服飾》(日本:天理教道友社 1993年 8月初版),頁70。
圖52: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參考館:《台灣原住民的服飾》(日本:天理教道友社 1993年 8月初版),頁71。
圖53李莎莉:《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 》(台北:南天出版社,1998年),頁91。

圖54胡家瑜、崔伊蘭:《台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國立台灣大學,1998),頁120。
圖55李莎莉:《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 》,頁100。
圖56胡家瑜、崔伊蘭:《台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頁123。
圖57李莎莉:《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 》,頁94。
圖58胡家瑜、崔伊蘭:《台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頁127。
圖59李莎莉:《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 》,頁89。
圖60:李莎莉:《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 》,頁384。
圖61:李莎莉:《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 》,頁262。
圖62:許雅惠:《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文物圖錄》,(台北:順益博物館,1999年)頁73。
圖63:許雅惠:《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文物圖錄》,頁60。
圖64:胡家瑜、崔伊蘭:《台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頁138。
圖65:馬騰嶽《泰雅族文面圖譜》,(台北 南天書局1998),頁50。
圖66:吳哲夫 總編輯:《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彩陶篇 –甘肅仰邵彩陶》(台北: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出版,1983年),頁153。
圖67:緬甸曼德拉城的寺宇牆面玻璃壁飾,曾秋馨攝於2011年8月於曼德拉城。
圖68:張柏如:《侗族服飾藝術探秘》(下)圖紋篇》(台北:漢聲出版 1994年)頁13。
圖69:劉其偉:《菲島文化與藝術》(台北:市立美術館,1991),141。
圖70:劉其偉:《菲島文化與藝術》(台北:市立美術館,1991),169。
圖71:紫圖大師圖典叢書編輯部:《裝飾藝術運動大師圖典》(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98。
圖72:花蓮秀林鄉慕谷慕魚遊樂區的民族商品店展品 曾秋馨攝於2011年7月
圖73:吳汶錡:《搖擺布錠-烏來原住民族紡織文化》(台北:順益博物館2005年),頁30。
圖74:行政院原住民圖書館的壁飾 ,曾秋馨攝於2012年10月。
圖75:花蓮秀林鄉水源地區的活動中心建物,曾秋馨攝於2011年4月。
圖76:花蓮秀林鄉銅門村衛生所前的門牆圖飾,曾秋馨攝於2011年4月。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