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1)。"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甄審作業參考手冊"。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W. Lawrence Neuman著。台北:揚智文化。
江岷欽、林鍾沂(2000)。《公共組織理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定(2008)。《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吳英明、黃榮護(1999)。《公共管理》。台北:商鼎文化。
吳瓊恩、李允傑、陳銘薰(2005)。《公共管理》。台北:智勝文化。
孫本初(2010)。《新公共管理》。臺北:一品文化。
袁世珮譯(2006)。《傑克‧威爾許的四E領導學》。Jeffrey A. Krmes 著。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施顏祥(1997)。《民營化之路-公營事業民營化理論與實務探討》。台北: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
傅朝卿(2001)。「台灣閒置空間再利用理論建構」,《2001 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國際研討會會議手冊》。台北:文建會。
游登良總編輯(2002)。《臺灣國家公園史,1900~2000》。臺北:營建署。
黃鏡如、傅祖壇、黃美瑛(2010)。《績效評估-效率與生產力之理論與應用》。臺北:新陸書局。
詹中原(2003)。《新公共政策—史、哲學、全球化》。台北:華泰。
趙碧華、朱美珍譯(2000)。《研究方去》。Allen Rubin & Earl Babbie 著。台北:學富文化。
齊思賢(2000)。《知識經濟時代》。台北:時報。
謝慶達譯(1996)。《找尋失落的空間---都市設計理論》。Roger Trancik著。臺北:田園城市文化。
二、期刊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2005)。「太魯閣國家公園---提升服務品質實施計畫」。花蓮: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王惠君(2000)。《各縣市可成為藝文資源之公有閒置空間土地初步調查與評估報告》。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01)。《推動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實例暨契約參考手冊》。
丘昌泰(2002)。「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管理的三部曲模式」,《人事月刊》,第34 卷第5期,頁49-53。吳秀光、吳宗憲(2008)。「台北市政府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政策之研究」,《政策研究學報》,第8期,頁23-75。李柏諭(2011)。「跨部門治理的理論與實踐: 以蓮潭國際文教會館的委外經驗為例」,《公共行政學報》,第40期,頁42-77。
林偉崇(2004)。「促參案件有關評定方法之介紹,民間參與公共部」,《中華技術刊》,第64期。
翁興利(2003)。「治理模式與委外決策之研究」,《中國行政評論》,第13卷第1期,頁97-126。陳定銘(2006)。「政府與第三部門協力關係探討理論與實務」,《研習論壇月刊》,第62期,頁1-11。三、論文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2004)。《太魯閣國家公園中橫沿線峽谷段景點調查及解說系統規劃》。花蓮: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管理處 。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2010)。《太魯閣國家公園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先期規劃案-計畫檢討與建議第2次期中報告書》。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內政部(2003)。《太魯閣國家公園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管理處(2001)。《太魯閣國家公園原住民文化講座》。花蓮: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管理處。
李世騰(2009)。台灣中小型營造業經營困境及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李謁霏(2005)。論政府改造下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之相關法律問題-以合作行政為中心。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武德玲(2004)。我國地方政府設施委外經營管理之研究-以台北縣、高雄市、台東市個案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范祥偉(2002)。「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之理論與政策」。「2002年博物館公辦民營政策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楊信洲(2005)。公私協力應用於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研究-以花蓮縣七星柴魚博物館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楊肇煌(2009)。BOT案件審計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劉馨隆(2000)。公共工程建設計畫時序性組合規劃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蘇明如(2009)。「觀光思潮下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凝視」。「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蘇慶豐(2004)。臺北市公有閒置空間委外經營管理模式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所屬藝文館所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二)英文部分
Buckley, J. J. (1985). Fuzzy hierarchical analysis.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7, pp. 233-247.
Chen, S. M. (1996). “Evaluation weapon system by AHP using fuzzy arithmeticoperation”. Fuzzy Set and Systems, 77, pp. 265-276.
Dubois, D. and Prade, H. (1978). “Operations on Fuzzy Numb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Vol. 9, No. 6, pp. 613-626.
Etzkowitz, H. (2002). “The Triple Helix of 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Evaluation”.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pp. 29-14, pp. 115-128.
Hwang, C-L and Yoon, K. (1981).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Spring-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Laarhoven, P.J.M. & Pedrycz, W. (1983). A Fuzzy Extension of Saaty's prioritytheory.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1-3, pp. 229-241.
Levin , M. A. & Sanger , M. B. (1994). Making Government Work : How Entrepreneurial Executives Turn Bright Ideas into Real Results.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Publishers.
Linden,R. (1994). Seamless Government: A Pratical Guide to Reengineering in the Public Sector.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Managing public Organizations:Lessons from Contemporary European Experien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p.46-57.
Osborne, D. & Plastrik, P. (1997). Banishing Bureaucracy:The Five Strategies for Reinventing Government. Reading, Mass.: Addison Wesley.
Peters, B. Guy (1993). “Managing the Hollow State,” in Kjell A. Eliassen and Jan Kooiman(eds.), Managing Public Organizations: Lessons from Contemporary European Experien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46-57.
Saaty, T. L., (1980 ).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New York: McGraw-Hill.
Saaty, T. L., (1997). “A scaling method for priorities in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 Vol. 15, No. 2, pp. 234-281.
Savas, E. S. (1987). Privatization: The Key to Better Government. NJ: Chatham House.
Zadeh L. A. (1965). “Fuzzy set”.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Vol. 8, No. 2, pp. 338-353.
Zadeh L. A. (1975, 1976). “The concept of a linguistic variabl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pproximate reasoning”, Information Sciences, Vol. 8, No. 1, pp. 199-249; 2, pp. 301-357; 9(3), pp. 4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