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97.14.9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2 00:34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論文連結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黃意嵐
研究生(外文):
I-Lan Huang
論文名稱:
當代台灣登山者的身體實踐與經驗
論文名稱(外文):
The Mountain Climber’s Practice and Bodily Experience in Contemporary Taiwan
指導教授:
羅正心
指導教授(外文):
Chen-Hsin Lo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學門:
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
民族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論文頁數:
116
中文關鍵詞:
登山
、
身體經驗
、
社會結構
、
自然環境
外文關鍵詞:
mountain
、
bodily experience
、
social structure
、
natural environment
相關次數:
被引用:
6
點閱:665
評分:
下載:157
書目收藏:2
本論文以「國立成功大學登山協會」/「成大山協老甜甜登山會」八位會員為研究對象,透過參與觀察與訪談法,探討當代台灣登山者在山上的身體實踐,其中引發的身體經驗,包含感覺與情緒,如何形成他們記憶、認知登山活動與山上情境的過程。
本論文發現,在山上,登山者以不同的身體技藝面對差異的山上情境,同時也以身體感覺、認知山上空間與時間的內容,形成特定的山上時空感。個人與環繞自身的「此人」、「此地」,與「此刻」呈現出親密的關係。當時空感配合有節奏的身體律動時,將帶領登山者進入長而完整,專注而寧靜的休息狀態,與自身,與山交融。
本論文強調的是,在身體方面,個人由身與心共同構成,兩者同時探索外在世界。而過於注重思考的學習過程,將容易忽略身體的感官經驗。在結構性的社會關係方面,人容易受到人際關係、人為物質、日常活動,以及生活秩序的影響。登山活動成為個人商定生活風格的可能途徑。在社會與自然方面,人因為自然環境而得以反思社會文化的價值,也因為自然環境而得以逃避社會文化中,過度以人的利益為中心思考的束縛。人的生活不單只有社會文化,而是與自然環境共同組成。
This thesis studies eight informants who all were the mountaineering club members of National Cheng-Kung University with the methods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 The author tries to explore how the mountain climbers in contemporary Taiwan memorize and comprehend mountaineering and daily life in the mountain by their practices and bodily experiences that contain perceptions and emotions.
The thesis suggests that in the mountain, the mountain climbers not only choose different bodily techniques to variant situations, but also develop the sense of space and time through bodily experiences. At that time, they are close to everything around themselves. When doing so with this regular bodily tempo, they engage in the long, complete, concentrative, and peaceful situation of repose.
This thesis contains three main themes. Firstly, on body, both body and mind form a person, and explore the outside world at a time. Secondly, on social structure, human relationships, man-made things, daily activities, and social orders easily affect people. By way of mountaineering, they could own another choice of their lifestyles. Thirdly, between humans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humans rely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Human being is just one kind of species, and lives with other beings in the world.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目的與背景 ------------------------------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11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田野 ----------------------------------- 25
第四節 研究方法 ---------------------------------------- 31
第二章 登山圖象 ------------------------------------------- 37
第一節 行前準備 ---------------------------------------- 37
第二節 通過山林 ---------------------------------------- 42
第三節 下山 ------------------------------------------- 46
第三章 山上的人、事物,與生活 ------------------------------ 49
第一節 我與彼此 ---------------------------------------- 49
第二節 未知與新奇 -------------------------------------- 55
第三節 趣味與情意 -------------------------------------- 75
第四章 山上的身體 ----------------------------------------- 87
第一節 空間的感覺 -------------------------------------- 87
第二節 時間的感覺 -------------------------------------- 93
第三節 「融」的感覺 ------------------------------------- 98
第五章 結論 ---------------------------------------------- 101
第一節 身體 -------------------------------------------- 101
第二節 個人與結構 -------------------------------------- 109
第三節 社會與自然 -------------------------------------- 112
第四節 結語 -------------------------------------------- 114
參考書目 ------------------------------------------------- 117
圖表目錄
表一 本研究之登山活動記錄表 ----------------------------------------------- 33
安川茂雄
1977 《最新登山學》。樂山譯。台北:國家出版社。
江本嘉深
2007 〈埃佛勒斯峰登頂以來五十年──登山的文化史〉。賴惠鈴譯。刊於《山的世界》,梅棹忠夫、山本紀夫編,頁85-96。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1998 《安全山手冊.基礎篇》。梁明本編。 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李希聖
2005 《台灣登山史──一個奮鬥上進的過程》。台北:李希聖。
李炳昭、陳一之
2009 〈登山步道吸引力、服務品質、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大坑登山步道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6(1):115-132。
何正峰、徐欣億、楊孫錦、蔡櫻蘭、王再彬、李文志
2009 〈三天登山活動對荷爾蒙與胰島素敏感度的影響〉。《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9:31-39。
何春蕤
2001 〈導讀:反思與現代親密關係〉。周素鳳譯,何春蕤校訂。刊於《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何翠萍
1992 〈比較象徵學大師——特納〉。刊於《見證與詮釋》,黃英貴編,頁282-376。台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吳偉舜
2003 高山廁所永續設計之評估—以玉山國家公園為例。逢甲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崇旗
2009 〈無痕山林(LNT)準則融入登山教育課程對環境態度之影響研究〉。《體育學報》42(1):69-82。
2011 〈無痕山林宣導方案之執行與成效〉。《大專體育學刊》13(1):32-43。
沼井鐵太郎
2007 《台灣登山小史》。吳永華譯。台中:晨星出版社。
林玫君
2006 《從探險到休閒-日治時期台灣登山活動之歷史圖像》。台北:博陽出版社。
2008 《台灣登山一百年》。台北:玉山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洒鋒
2008 登山者對登山風險及危機處理的認知研究。台東大學體育教學碩士論文。
林滿秋
2005 《漫走,在熊的國度》。台北:野人文化出版。
原友蘭
2011 〈反思無痕山林:低衝擊遊憩行為的解讀與知識〉。《林業研究專訊》18(2):59-62。
原友蘭、劉吉川
2012 〈登山者低衝擊行為實務知識之評估研究〉。《林業研究季刊》34(2):133-150
高偉君、曾春典、陳秀熙、馬惠明、陳俊忠、高偉峰
2006 〈以玉山登山口與平地血氧飽和度差異預測急性高山病〉。《中華民國急救加護醫學會雜誌》17(2):47-54。
洪振順
2007 我國山地管制政策之探討。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徐欽賢
2004 〈以低衝擊性登山運動理念推動我國生態觀光之初探〉。《屏師體育》 8:29-35。
徐銘謙、林宗弘
2011 〈山不轉路轉:公民社會與台灣步道工程技術的轉型〉。《科技醫療與社會》13:119-169。
梅棹忠夫
2007 〈序章〉。賴惠鈴譯。刊於《山的世界》,梅棹忠夫、山本紀夫編,頁1-16。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純菁
2009 家庭休閒:登山健行動機、阻礙與行為關係。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張震賢
2011 生態工法應用於登山步道評估之研究—以司馬庫斯步道為例。交通大學工學院工程技術與管理學程碩士論文。
張蕙芳
2000 逃離與追尋──登山的社會學研究(以兩個登山團體為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鹿野勝彥
2007 〈介於搬運工人與當地導游之間──登山之於夏爾巴人〉,賴惠鈴譯。刊於《山的世界》,梅棹忠夫、山本紀夫編,頁217-228。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程詩馨
2007 從山屋反思台灣的登山經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一元
2007 戶外冒險教育效益與價值探討—以國立台灣體育大學先鋒營美國山徑活動為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俊維
2009 登山客移動性分析應用於以CSMA為基礎之耐延遲網路的參數設定。台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麗螢
2007 越過生命的那一座山─女性的登山體驗與登山對其生命經驗的影響。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瓊慧
2005 國家步道應用生態工法之研究—以能高越嶺古道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郭竹君
2009 登山步道遊客生態旅遊認知、環境衝擊知覺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華山登山步道為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宗明
2012 〈登山經驗的現象學探索—在身與心之間〉。《運動文化研究》21:37-67。
陳玉如
2004 以生態廊道的觀點探討國家步道系統之建構。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貞秀
2005 《山の花嫁》。台北: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陳佩周
1996 《台灣山岳傳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陳渭璇
2012 登山者的自然體驗。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秀端
2002 台灣登山照片之解讀。政治大學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吉川
2004 〈北大武山國家步道之土壤踐踏監測〉。《中華林學季刊》37(4)393-405。
劉宗穎、蘇維彬
2009 〈生態旅遊遊客環境態度、旅遊動機、遊憩體驗與地方依附織關係研究—以塔塔加遊憩區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6(2)53-72。
劉景元
1998 以生態旅遊觀點探腦露營地選址評估—以雪壩國家公園為例。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曼儀
2006 生態登山培訓課程之歷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儒淵、曾家琳
2003 〈合歡山步道衝擊之研究〉。《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研究報告》17(3):141-151。
蔡及文
2012 〈登山資訊普及化〉。發表於「2012年全國登山研討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舉辦,台中,11月2-3日。
羅時成
2008 戰後台灣登山活動之研究。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隆昌
2005 玉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避難山屋永續設計準則之探討。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Bourdieu, Pierre
2004[1972] 《實作理論綱要》。宋偉航譯。台北:麥田出版社。
Buber, Martin
1991[1923] 《我與你》。陳維剛譯。台北:桂冠出版社。
Douglas, Mary
1996[1970] The Two Bodies. In Natural Symbols: Explorations in Cosmology. p. 69-87. London: Routledge.
1997[1966] 〈污染象徵秩序〉。黃宗儀譯。刊於《文化與社會》,吳潛誠主編,頁186-193。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Elias, Norbert
1998[1939] 《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王佩俐譯。北京:三聯書店。
Foucault, Michel
1977[1975]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 : Pantheon Books.
1988[1961]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A History of Insanity in the Age of Reas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0[1976]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3[1963]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An Archaeology of Medical Perception. London: Routledge.
Giddens, Anthony
2001[1992] 《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周素鳳譯。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2002[1991] 《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趙旭東、方文譯,黃瑞祺審定。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
2007[1984] 《社會的構成:結構化理論大綱》。李康、李猛譯。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
Hall, Stuart
1994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Patrick Williams and Laura Chrisman, eds. New York: Columbia Uni. Press.
Hansen, Peter Holger
1991 British Mountaineering: 1850-1914.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Harvard.
Highmore, Ben
2005[2001] 日常生活與文化的理論。周群英譯。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Johnson, Allen G.
2001[1997] 《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Lock, Margaret and Nancy Scheper-Hughes
1996 A Critical Interpretive Approach in Medical Anthropology: Rituals and Routines of Discipline and Dissent. In Handbook of Medical Anthropology: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Method. Carolyn Sargent and Thomas Johnson, eds. p. 41-70.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Mauss, Marcel
2003[1979] 〈各種身體的技藝〉。佘碧平譯。刊於《社會學與人類學》,頁301-319。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Merleau-Ponty, Maurice
2001[1945] 《知覺現象學》。姜志輝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Mitchell, Richard G
1983 Mountain Experience: the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of Adven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opold, Adol
1998[1949]《沙郡年記 : 李奧帕德的自然沈思。》吳美真譯。台北:天下遠見出版有限公司。
O’nell, John
2001[1985] 《五種身體》。張旭春譯,張家銘主編。台北:弘智文化有限出版公司。
Radcliffe-Brown, A. R.
2007[1952] 《原始社會結構與功能》。丁國勇譯。北京:九州出版社。
Shilling, Chris
1993 Concluding Comments. In The body and Society Theory. p. 198-204. London: Sage.
2006[1997] 〈身體與差異〉。林文琪譯。刊於《認同與差異》,Kathryn Woodward主編,頁111-209。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2009[2005] 《身體三面向:文化、科技和社會》。謝明珊、賴瑞萍譯。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Smith, Philip
2008[2001] 〈文化、結構與能動性:三種綜合嘗試〉。林宗德譯。刊於《文化理論面貌導論》,頁187-212。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Taylor, Charles
1994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Multiculturalism. Amy Gutmann, 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urner, Victor
1997[1969] 〈過渡儀式與社群〉。楊麗中譯。刊於《文化與社會》,吳潛誠主編,頁176-185。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6[1969] 〈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黃劍波、柳博譯。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
Tuan, Yi-Fu 段義孚
1988[1977] 《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潘桂成譯。台北:國立編譯館。
2006[1998] 《逃避主義》。周尚意、張春梅譯。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Urry, John
2007[1990] 《觀光客的凝視》。葉浩譯。台北:書林出版公司。
網路資源
雪霸國家公園
2013 網路資源,http://www.spnp.gov.tw/Article.aspx?a=JBtYkyp%2fMzs%3d&lang=1,2013年6月 11日。
中國青年救國團
2012 網路資源,http://www.cyc.org.tw/AboutUs.asp,2012年2月20日。
成大山協小甜甜山板
1998a 漫漫四十憶當年—成大山協會史。網路資源,telnet://140.116.6.12,mouintain版精華區,2012年2月20日。
1998b 成大山協組織章程。網路資源,telnet://140.116.6.12,mouintain版精華區,2012年2月20日。
成大山協老甜甜登山會
2012 網路資源,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LTT_Mt_Club?hl=zh-TW&pli=1,2012年2月20日。
國家公園登山學校
2012 網路資源,http://npms.taroko.gov.tw/Default.aspx,2012年2月20日。
台灣國家公園
2012 網路資源,http://np.cpami.gov.tw/,2012年2月20日。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
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登山者自然關聯性之探究-以臺灣大專校院登山社團為例
無相關期刊
1.
逃離與追尋-登山的社會學研究(以兩個登山團體為例)
2.
登山者的自然經驗
3.
越過生命的那一座山─女性的登山體驗與登山對其生命經驗的影響
4.
登山者自然關聯性之探究-以臺灣大專校院登山社團為例
5.
從山屋反思台灣的登山體驗
6.
移動中的女性身體經驗初探-以登山、溯溪、攀岩為例
7.
尊敬來自旅程- 一位登山領隊與隊員登山歷程之個案研究
8.
務農者的身體經驗:以台南市三塊寮為例
9.
戰後臺灣登山活動之研究
10.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登山活動
11.
與山對話:登山歷程中自我覺察之敘說研究
12.
二度登頂聖母峰的女性登山家生命故事敘說
13.
高山登山者韌性人格、風險知覺、登山體驗、休閒滿意度對持續涉入之影響研究
14.
認真休閒:幾個登山者的高山體驗
15.
從高山學的教育實踐歷程中探究登山與社會的關係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