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Austin, H. 、周計武、周雪娉譯(2010)。藝術與社會理論。南京市:南京。
Julian, R. 、薛絢譯(1999)。美學地圖。臺北市:臺灣商務。
Maquet, J. 、武珊珊譯(2003)。美感經驗:一位人類學者眼中的視覺藝術。臺
北市:雄獅。
二南堂工作室(2002)。台灣原住民老照片輯1932年。臺北市:二南堂。
尤瑪.達陸(2000)。泰雅族傳統織物織造研究。中國少數民族與台灣原住民
服飾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4-28。
尤瑪.達陸(1998)。泰雅族傳統織物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織品
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王昱心(2009)。原鄉文化產品之路-以原社與臺東縣金峰鄉正興村為例。臺灣
工藝季刊,(33):10-17。
王蜀桂(2004)。台灣原住民傳統織布。台中市:晨星。
王嵩山(1999)。集體知識、信仰與工藝。臺北縣:稻香。
王嵩山(2001)。當代臺灣原住民的藝術。臺北市:藝術館。王嵩山(2002)。台灣原住民的社會文化。臺北市:聯經。
王嵩山(2004)。台灣民族誌--原住民文化與視覺藝術。簡訊,196,3。
方麗美(2005)。泰雅織布藝術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彿光人文社會學院藝術學研究所,宜蘭。
方鈞瑋(2008)。重現泰雅:泛泰雅傳統服飾重製圖錄。臺東市:史前館。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協會(2009)。烏來地區泰雅編織產業商品於行銷
計畫研究案總結報告書。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日本順益台灣原住民研究會(1999)。伊能嘉矩收藏台灣原住民影像。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石川豪(2005)。殖民教化與「未開化」意象的再現 : 以四個博覽會為例。未
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台北。
田哲益(2003)。泰雅族神話與傳說。臺北市:晨星。
江桂珍(2005)。「觀光」與「族群意象」的對話:以烏來泰雅族的觀光紀念品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台北。
安力.給怒(2009)。從藝術創作看基督宗教與原住民藝術的對遇。山海子民
的追尋之路《傳統中的創造:21世紀忠的南島當代藝術》國際研討會,
48-59。
伊能嘉矩、楊南郡譯註(1996)。臺灣踏查日記。臺北市:遠流。
成田武司(1912)。台灣生蕃種族寫真帖附理蕃實況。不詳:成田寫真製版所。
佐山融吉(1918)。蕃族調查報告書—太么族前篇。臺灣:臨時臺灣舊慣調查
會。
李莎莉(1998)。台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傳統、意義、圖說。臺北市:南天。阮昌瑞等合著(1999)。文面.馘首.泰雅文化:泰雅族紋面文化展。臺北市:
臺灣博物館。
余秋雨(2010)。在中華文化—從北大到台大。台北市:天下文化。
呂理政(1991)。博物館藏品及其文化脈絡。博物館學季刊,5卷2期,61-66。
林開世(2008)。一個法案保護了什麼?。人類學視界,創刊號,2-6。
林建成(2009)。台灣原住民藝術與西洋藝術的對話。臺北市:藝術家。
施翠峰(2004)。臺灣原住民身體裝飾與服飾。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浦忠成(2007)。被遺忘的聖域:原住民神話、歷史與文學的追溯。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胡家瑜(1996)。從民族學研究到異文化展示:由台大人類學系「原住民物質文
化」特展談起。考古人類學刊,51,148-171。
胡家瑜、崔伊蘭主編(1998)。台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台北:台大出版
中心。
胡家瑜(2000)。工藝傳統與現代商品的對話:消費社會中的塞夏族群藝術。宜
蘭文獻雜誌,44,75-76。
胡家瑜(2005)。博覽會與臺灣原住民—殖民時期的展示政治與「他者」意象。台大考古人類學刊,6,23-39。
胡家瑜(2006)。博物館、人類學與台灣原住民展示:歷史過程中文化再現場域的轉型變化。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6,114。
胡萬川(2003)。復興鄉泰雅族故事(二)。桃園縣:桃縣文化局。
胡嘉玲(2002)。博物館與原住民文化再現-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部落結合
特展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台北。
侯玟貞(2010)。編織彩虹夢: 賽德克文化脈絡下的織布工藝發展。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班,雲林。
宮武辰夫(1940)。世界原始民藝圖集(第五輯)。不詳:台大法圖。
馬騰嶽(1998)。泰雅族文面圖譜。臺北縣板橋市:攝影天地。
馬芬妹(1993)。檳榔、薯榔傳統植物染色之研究。臺灣手工藝季刊,45,23-44。康培德(2009)。泰雅族msbtunux的美麗與哀愁:頭角與奎輝部落KButa世
系群 家族 史。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亞磊絲.泰吉華坦(2006)。認識台灣原住民族。臺北市:原產會。
莊柏和(1998)。台灣傳統工藝(傳統藝術概說;2)。台北縣:漢光文化。
許功明(1997)。原住民觀眾對科博館台灣南島民族展示的看法之研究。考古人類學刊,52,101-128。
許功明(1998)。博物館與原住民。台北:南天。悠蘭‧多又(1999)。M’nibu流域泰雅歷史文化研究調查報告書,未出版。
悠蘭。多又(2004)。泰雅織影。臺北縣板橋市:稻鄉。
陳奇祿(1962)。臺灣的原始藝術。臺灣文獻,13(3),191-196。陳勝隆(2007)。認識台灣原住民族 / 織藝精湛的紋面民族:泰雅族。臺北市: 原產會。
陳正哲(2008)。泰雅族菱形紋飾之研究。商業設計學報卷期,12,245-264。陳隆智(2002)。屏東縣瑪家鄉「原住民文化園區」的文化詮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台北。
陳錦豐(2001)。博物館及其對臺灣原住民圖像的製造:以臺灣原住民文化園
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臺南。
陳碧棠(2001)。台灣植物染料。染化資訊。取自:
http://www.fibronet.com.tw/text/color.html
曾啟雄、孫志誠(1999)。視知覺中的律動感與空間感之探究:以歐普藝術為例。台灣美術,43,94-103。
森丑之助(1915)。臺灣蕃族圖錄。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萬煜瑤(2009)。原住民工藝--當代藝術的美學表現與可能。臺灣工藝季刊,32,
6-11。
張國賓(1998)。從紡織與獵首探討太魯閣人的兩性意象與性別邏輯。未出版
碩士論文,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新竹。
張瑋真(2010)。台灣原住民織物解構與重構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博士班,雲林。
張碧珊(2008)。探究《文化台灣繪本》叢書中「文化台灣」之意涵。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台東。
張良澤監修,戴嘉玲編譯(2000)。Formosa原住民寫真&解說集。臺北市 : 前 衛。
郭景萍(2008)。情感社會學:理論、歷史、現實。上海市:上海三聯。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1935)。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臺
北市: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講座。
森丑之助,宋文薰(譯)(1994)。臺灣蕃族圖譜(中譯本)。臺北市:南天,P.17。
傅君(2001)。臺東縣史─排灣族與魯凱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傅麗玉(2004)。原住民生活世界的科學–泰雅染織。原住民教育季刊,36,5-27。
黑帶巴彥(2002)。泰雅人的生活型態探源:一個泰雅人的現身說法。新竹縣
竹北市:竹縣文化局。
黃雪娥(2008)。原住民當代藝術的創新—拉黑子.達利夫的「流動」及安力.
給怒的「生與時」為例。成藝學刊,2,59-83。
董景生、王光玉、林麗君(2010)。綠色葛蕾扇:南澳泰雅的民族植物。台北
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鈴木質、王美晶譯(1999)。台灣原住民風俗。台北市:原民(吳氏總經銷)。
楊裕富(1997)。設計、藝術史學與理論。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蔡雅婷(2008)。泰雅族傳統織布演變之研究—以南投縣仁愛鄉為例。未出版
碩士論文,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碩士班,彰化。
劉其偉(1992)。藝術與人類學。臺中市:省美術館。劉益昌(1996)。台灣的史前文化與遺址。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劉益昌、高業榮、傅朝卿等(2009)。台灣美術史綱。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廖守臣(1984)。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台北:私立世界新聞專科學
校觀光宣導科。
潘小雪(2010)。部落駐村最現代。原藝在部落: 98年度原住民藝術工作者駐村
計畫成果專輯,98,8-21。
蔣文鵑(2000)。傳承、變奏與斷裂:以當代太魯閣族女性之織布文化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花蓮。
錢曉珊(2000)。殖民地博物館與「他者」意象的再現 : 三個日本殖民地博物
館的分析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台北。
蕭瓊瑞(2003)。圖說台灣美術史.I,山海傳奇(史前原住民篇)。台北市:藝
術家。
盧梅芬(2007)。天還未亮:台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台北:藝術家。
盧梅芬(2009)。「排灣黃」,是什麼黃?仔細欣賞過排灣族琉璃珠的圖紋與配色
嗎?。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20020817-20070714/article? mid=2085&prev=2099&l=a&fid=1
盧梅芬(2011)。形、色、紋、質:臺灣原住民生活美學的微觀之旅特展專刊。
臺東市:臺灣史前博物館。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黃榮泉、
黃智慧著(1996)。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臺灣省通志‧卷八‧同冑志。南投:臺灣省文獻
委員會。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習調查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譯(1996)。番族
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金融研究室(1950)。臺灣之纖維資源。臺北市:臺灣銀行。
英文文獻
Ishii, Shinji F.R.A.I.(1916). The Island of Formosa and its primitive inhabitants.
London : MCMXVI.
Geertz, C.(1983). Art as a Cultural System, in Geertz。Local Knowledge. New
York:Basic Books. Hegel, G. W. F.(1993).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Aesthetics, ed。M. Inwood.
London:Penguin. Harris, M.(1993). Culture, People, Nature. London:Harper Coll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