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12:57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論文連結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張惠婷
研究生(外文):
Hui-Ting Zhang
論文名稱:
施叔青《台灣三部曲》中的底層人物之研究
指導教授:
李進益
指導教授(外文):
Jin-yi Li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
臺灣文化學系
學門:
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
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論文頁數:
83
中文關鍵詞:
施叔青
、
台灣三部曲
、
後殖民
相關次數:
被引用:
4
點閱:651
評分:
下載:130
書目收藏:0
摘要
台灣經歷過了不同的殖民者統治,而施叔青以臺灣為背景來書寫,呈現的是多族群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下,又經由殖民者的統治形成了更加複雜的組合,施叔青不同於男性觀點,不以大事件來闡述,反而以底層市井小民的生活來呈現出臺灣的演變史也是殖民史。第一部《行過洛津》以清領時期繁盛的商港洛津(鹿港)切入台灣移民的史頁,從對鹿港的轉變和情感歸屬看到自我認同的形成。第二部《風前塵埃》探討日治時期後山花蓮的空間,呈現日本人、原住民、灣生等不同族群共生的身分認同問題,以及各自形成的不同「家」的想像。第三部《三世人》呈現從日治時期到二二八事件下大台北城的空間變化,在政治空間不斷變動中,各個世代男性與女性在面對文化認同時的掙扎與轉變。在文本中是如何呈現出臺灣人在殖民的社會體制下的生存模式,又如何運用以小搏大的書寫方式來呈現臺灣人在殖民體制下的脈動,性別與底層人物的聲音要如何讓他們發聲,施叔青如何讓這些底層人物站上歷史的舞台呢?
目次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文獻探討
一、以後殖民觀點探討
二、探討空間
第三節 研究方法
一、文化認同
二、邊緣化問題
第四節 研究範疇與論文架構
一、研究範疇
二、論文架構
第二章 施叔青與《台灣三部曲》
第一節 施叔青的經歷
一、原鄉──鹿港
二、踏上文學路
(一)初期:六○至七○年代
(二)第二階段:八○年代
(三)第三階段:九○年代
第二節 時代背景與《台灣三部曲》
第三章 追尋自我的面貌:庶民發聲
第一節 底層生活者─女性處境
第二節 伶人──性別認同的混淆
第三節 原住民與族群認同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底層人物的悲歌
第一節 共性-殖民社會生存的底層人物
一、伶人歌伎的悲哀
二、殖民階級的無奈
三、對殖民者的認同
第二節 殊性──對殖民者的反動力量
一、原住民的反抗
二、知識份子的抵抗
第三節 小結
第五章 結論
參考資料
附錄
參考資料
一、 施叔青創作文本
施叔青:《紐約柏的末裔》,台北:仙人掌出版社,1969年。
施叔青:《拾掇那些日子》,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
施叔青:《牛鈴聲響》,台北:皇冠出版社,1975年。
施叔青:《琉璃瓦》,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6年。
施叔青:《常滿姨的一日》,台北,景象出版社,1976年。
施叔青:《愫細怨》,台北:洪範書店,1984年。
施叔青:《完美的丈夫》,台北:洪範書店,1985年。
施叔青:《情探》,台北:洪範書店,1986年。
施叔青:《韭菜命的人》,台北:洪範書店,1988年。
施叔青:《那些不毛的日子》,台北:洪範書店,1988年。
施叔青:《對談錄:面對當代大陸文學心靈》,台北:時報文化,1989年。
施叔青:《她名叫蝴蝶》,台北:洪範書店,1993年。
施叔青:《施叔青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年。
施叔青:《遍山洋紫荊》,台北:洪範書店,1995年。
施叔青:《寂寞雲園》,台北:洪範書店,1997年。
施叔青:《微醺彩妝》,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9年。
施叔青:《兩個芙烈達‧卡蘿》,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
施叔青:《行過洛津》,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
施叔青:《驅魔》,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5年。
施叔青:《維多利亞俱樂部》,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年。
施叔青:《風前塵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
施叔青:《三世人》,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
二、專書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人文,1995年。
趙呂玲:《台灣開發故事──中部地區》,臺北: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
西蒙‧波娃著,陶鐵柱譯:《第二性》,台北:貓頭鷹,1999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2003年。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臺北:麥田出版,2003年。
王志弘、李根芳譯,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er):《文化理論詞彙》,臺北:巨流,2003年10 月。
宋國誠:《後殖民文學:從邊緣到中心》,臺北:擎松,2004 年。
陳芳明:《深山夜讀》,臺北市:聯合文學,2008年。
趙稀方:《後殖民理論與台灣文學》,臺北市:人間,2009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2011年。
白舒榮:《以筆為劍書青史》,新北市:遠景,2012年。
三、 學術論文
廖炳惠:〈後殖民的憂鬱與失感:施叔青近作中的疾病〉,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發表於「疾病的歷史」研討會, 2000 年 6 月 18 日。
楊采陵,《家鄉的三重變奏──從空間語境和身體意識探究施叔青的台灣書寫》,2009年,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玉娟:《施叔青台灣歷史與圖像書寫─以《行過洛津》、《風前塵埃》、《微醺彩妝》為例》,2010年,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班論文。
張惠君,《由空間探討施叔青「台灣三部曲」的身分認同》,2012年,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玲,《施叔青《台灣三部曲》中的後殖民書寫研究》,2011年,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陳姵妤,《施叔青《台灣三部曲》中的歷史想像與臺灣書寫研究》,2011年,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敬堯,《論施叔青《台灣三部曲》之時空敘事與文本疑慮──癥狀式閱讀的逆讀策略》,2011年,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
四、期刊
施懿琳:〈鹿港在臺灣史上的地位及其人文特質〉,《鹿港風物》,第8期,1987年。
陳祖彥:〈施叔青暢談寫作與生活〉,《幼獅文藝》,第430期,1989年10月。
李喬:〈那時代的感受--介紹「怒濤」〉,《新觀念》,第106期,1997年8月。
黃鳳鈴,〈與施叔青談閱讀與寫作──騷動與沉潛〉,《明道文藝》259期,1997年10月。
宋澤萊:〈忍向屍山血海求教訓--試介鍾逸人、李喬的二二八長篇小說〉,《臺灣新文學》,第11期,1998年12月。
簡瑛瑛:〈女性心靈的想像:與施叔青對談文學/藝術與宗教〉,《中外文學》,第27卷第11期,1999年4月。
陳培豐:〈殖民地臺灣國語「同化」教育的誕生--伊澤修二關於教化文明與國體的思考〉,《新史學》,第12卷第1期,2001年3月。
邱貴芬:〈召喚另類生活想像〉,《中國時報》,第2版(開卷版),2004年1月18日。
張同修:〈我的鄉愁,我的歌〉,《誠品好讀》,第41期,2004年1月。
張瑞芬:〈行過歷史的紅氍--讀施叔青《行過洛津》〉,《文訊》,第219期,2004年01月。
廖炳惠:〈紀實與懷舊之間〉,《聯合報讀書人》,2004年2月22日。
楊艾俐:〈施叔青:學習寬恕歷史〉,《天下》,第294期,2004年3月。
廖律清:〈行過--訪問施叔青女士〉,《文訊》,第225期,2004年7月。
黃英哲:〈香港文學或是臺灣文學:論「香港三部曲」之敘述視野〉,《中外文學》,第33卷第7期,2004年12月。
黃啟峰:〈《行過洛津》的歷史書寫研究——從小說人物看後殖民現象的權力運作〉,《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第10輯,2005年7月。
顧忠華:〈臺灣的現代性--誰的現代性?哪種現代性?〉,《當代》,第221期,2006年1月。
林曉英:〈音樂文獻抑或藝術史小說——《行過洛津》〉,《臺灣音樂研究》,2006年4月。
李紫琳:〈地理環境的歷史書寫:從地貌及聚落空間解讀《行過洛津》〉,《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4期,2006年9月。
林芳玫,〈地表的圖紋與身體的圖紋:《行過洛津》的身份地理學〉《台灣文學研究學,
報》第5期,(2007年10月),頁259-288。
報》第5期,(2007年10月),頁259-288。
林芳玟,〈地表的圖紋與身體的圖紋:《行過洛津》的身分地理學〉,《台灣文學研究學報》5期,2007年,10月,頁259-288。
印刻雜誌編輯:〈鹿港.香港到紐約港--陳芳明對談施叔青〉,《印刻文學生活誌》,第4卷第2期,2007年10月。
陳芳明:〈鹿港‧香港到紐約港,小說與人生的三部曲〉,《印刻文學生活誌》,第4卷第2期,2007年10月。
張羽:〈「轉眼繁華成水泡」:《行過洛津》的歷史敘事〉,《臺灣研究集刊》,第1期,2008年。
謝朝宗:〈施叔青「風前塵埃」以小搏大,「臺灣三部曲」之二/透過現代女人的眼光詮釋一向被男人掌握的歷史〉,《世界日報》(紐約休閒/人物),2008年4月17日。
黃英華:〈淺論《風前塵埃》的歷史書寫〉,《安徽文學》,第11期,2009年。
李文茹:〈當代臺灣女性作家殖民史書寫--論《風前塵埃》的「帝國」創傷記憶〉,第五屆花蓮文學論文集,花蓮縣文化局、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2009年12月。
陳芳明:〈歷史.小說.女性--施叔青的大河巨構〉,《聯合文學》,第317期,2011年3月。
施叔青:〈走向歷史與地圖重現〉,《東華人文學報》,第19期,花蓮: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2011年7月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
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家鄉的三重變奏──從空間語境和身體意識探究施叔青的台灣書寫
2.
施叔青《臺灣三部曲》中的歷史想像與臺灣書寫研究
3.
施叔青「台灣三部曲」中的後殖民書寫研究
4.
由空間探討施叔青「台灣三部曲」的身分認同
5.
論施叔青「台灣三部曲」之時空敘事與文本疑慮――「癥狀式閱讀」的逆讀策略
6.
施叔青台灣歷史與圖像書寫—以《行過洛津》、《風前塵埃》、《微醺彩妝》為例
7.
施叔青「台灣三部曲」中的性別意識與歷史觀照
8.
空間、身體與語言——論施叔青《三世人》的權力再現
9.
生活記憶的歷史深瑣:施叔青《行過洛津》中的鹿港建構
10.
孤島施叔青
11.
施叔青小說中的洛津與洄瀾圖像—以《行過洛津》與《風前塵埃》為視域
12.
施叔青「香港三部曲」與「臺灣三部曲」書寫研究
1.
陳培豐:〈殖民地臺灣國語「同化」教育的誕生--伊澤修二關於教化文明與國體的思考〉,《新史學》,第12卷第1期,2001年3月。
2.
張瑞芬:〈行過歷史的紅氍--讀施叔青《行過洛津》〉,《文訊》,第219期,2004年01月。
3.
廖律清:〈行過--訪問施叔青女士〉,《文訊》,第225期,2004年7月。
4.
黃英哲:〈香港文學或是臺灣文學:論「香港三部曲」之敘述視野〉,《中外文學》,第33卷第7期,2004年12月。
5.
顧忠華:〈臺灣的現代性--誰的現代性?哪種現代性?〉,《當代》,第221期,2006年1月。
6.
林曉英:〈音樂文獻抑或藝術史小說——《行過洛津》〉,《臺灣音樂研究》,2006年4月。
7.
李紫琳:〈地理環境的歷史書寫:從地貌及聚落空間解讀《行過洛津》〉,《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4期,2006年9月。
8.
林芳玫,〈地表的圖紋與身體的圖紋:《行過洛津》的身份地理學〉《台灣文學研究學,
9.
謝朝宗:〈施叔青「風前塵埃」以小搏大,「臺灣三部曲」之二/透過現代女人的眼光詮釋一向被男人掌握的歷史〉,《世界日報》(紐約休閒/人物),2008年4月17日。
1.
施叔青「台灣三部曲」中的後殖民書寫研究
2.
施叔青「台灣三部曲」中的性別意識與歷史觀照
3.
施叔青「香港三部曲」與「臺灣三部曲」書寫研究
4.
施叔青筆下的後殖民島嶼圖像—以《香港三部曲》、《台灣三部曲》為探討對象
5.
論施叔青「台灣三部曲」之時空敘事與文本疑慮――「癥狀式閱讀」的逆讀策略
6.
施叔青《三世人》研究
7.
施叔青歷史作品內文化身分認同之變貌
8.
生活記憶的歷史深瑣:施叔青《行過洛津》中的鹿港建構
9.
施叔青與李昂小說中的怪誕鬼魅書寫
10.
家鄉的三重變奏──從空間語境和身體意識探究施叔青的台灣書寫
11.
由新歷史主義解讀歷史大河小說—以《寒夜三部曲》、《臺灣三部曲》為例
12.
由空間探討施叔青「台灣三部曲」的身分認同
13.
施叔青與李昂小說比較研究--以「臺灣想像」為中心
14.
唐人小說中色彩運用研究
15.
台灣王爺信仰的傳說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主的考察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