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份
一、專書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1998)。企業員工訓練的需求與規劃。台北:作者。
何永福、楊國安(1996)。人力資源策略管理。台北:三民出版社。
吳美連、林駿毅(2002)。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智勝文化事業。
李漢雄(2001)。人力訓練與發展。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李聲吼(2000)。人力資源發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邱皓政(2001)。社會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洪榮昭(1991)。人力資源發展─企業培養人才之道。台北:師大書苑。
洪榮昭(1996)。人力資源發展─企業教育訓練完全手冊。台北:師大書苑。
洪榮昭(1997)。「能力轉換滾石生苔否」。就業與訓練,15(2),頁59-63。 洪榮昭(2002)。人力資源發展-企業教育訓練完全手冊。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添洲(1999)。人力資源-組織、管理、發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緯良. (2003)。管理學。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陳鍾文(2000)。企業員工教育訓練技術。台北:超越企管。
黃英忠(1993)。產業訓練論,第三版。臺北:三民書局。
黃英忠(1997)。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市:三民書局。
黎守明(2000)。企業教育訓練體系設計指引。臺北:蓋登氏管理顧問公司。
謝安田(1983)。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著者發行。
簡建忠(1990)。人力資源發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黎守明. (2000)。訓練經理MANUAL及訓練管理規程。台北: 蓋登視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二、期刊論文
王居卿(2000)。影響訓練成效相關因素模式之實證研究:認知及多變量的觀點。台大管理論叢,10(2),頁135-166。 王居卿、程德貞(2000)。訓練模式與其成效之關係探討。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5 期,頁41-78。
王智弘(2007)。電話諮商之探討。台灣心理諮商通訊,頁208。
王智弘、楊淳斐(2006a)。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概念與運用。輔導季刊,42(1),1-11。
王世村等〈2012〉。國際生命線的緣起。生命線總會會刊No.1:頁9-13。
李大偉(1993)。如何建立企業內教育訓練體系。就業與訓練,14(5),頁62-71。 李聲吼(1997)。二十一世紀知識社會人力資源管理策略。人力發展,46,26-30。 李弘暉與吳瓊治(2006)。系統化教育訓練鞏固組織的智慧資本。研習論壇月刊,67,42-48。
李明濱、廖士程(2006)。自殺原因與防治策略。台灣醫學,10(3),367-374。 李明濱、戴傳文、廖士程與江弘基〈2006〉。自殺防治策略推動現況與展望。護理雜誌第53卷第6期:頁5-13。 吳秀碧(2010)。系統化訓練模式對諮商團體領導者進階訓練效果之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8,99-142。
周玉真(2002)。電話諮商相關問題之探討。諮商與輔導,195,2-6。 南玉芬(2010)。電話輔導於自殺防治的成效與限制。台灣社會工作學刊,第八期,頁157-207。
孫仲山(1993)。企業訓練師資培育訓練課程的設計。就業與訓練,第11卷,第3期,頁22-24。 張寶珠(1997)。心理治療中的危機處理。諮商與輔導,139,頁6-9。 張瑞濱與賀力行(2003)。從訓練需求評估論公務人員訓練進修之策略。人力資源管理學報,3(1),81-111。
陳銘薰、王瀅婷(2006)。「訓練投入、訓練實施程序、訓練成效」評估模式之探討。人力資源管理學報,6(1),頁75-99。 陳宇嘉、陳佩如、游美智、鍾蕎憶與林安琪(2012)。100年度全國生命線求助個案統計分析。國際生命線總會會刊,第2期。
葉麗君(2009)。98年1995專線求助個案統計分析。嘉義縣生命線協會會刊<生命磐石2009.09>,第11期。
傅宣飛(1992) 。「生命線」-一個助人重新體認生命的機構。諮商與輔導,83,18-19。 黃美珍、鄭瀛川(2008)。校外機構線上諮商工作者之核心職能初探研究-以張老師基金會某分事務所為例。輔導與諮商學報,30(1),頁61-87。 黃英忠、溫金豐(1995)。外在經營環境與企業教育訓練實施及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人力資源學報,5,頁41-60。 溫玲玉(1997)。落實內部講師的養成-由企業訓練種子的角度觀之。就業與訓練。 溫玲玉與林芸安(2005)。學習動機與教育訓練成效相關性之研究。T&D飛迅文輯,35,1-20。
廖建智(2009)。心有千千結-從精神醫學話自殺防治。中國醫訊,74,9-11。
廖晟堃(2005)。以工作分析為本位的訓練需求評估。T&D飛訊,30,1-11。
嘉義縣生命線協會〈2008〉。生命磐石:第10期。
嘉義縣生命線協會〈2012〉。100年度全國生命線求助個案統計分析。生命磐石第13期:頁22-29。
嘉義縣生命線協會 (2008)。生命線的歷史。嘉義縣生命線協會會刊<生命磐石2009.09>,第10期。
劉珣瑛(2008年2月)。自殺防治中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馬偕紀念醫院雙月刊,293。
蕭高明(2009)。一次單元諮商模式在電話協談的應用。臺灣心理諮商季刊,1(1),頁18-27。
蕭高明、李仰慈(2009)。電話協談實務與過程:以生命線為例。臺灣心理諮商季刊,1(2),頁22-33。
戴琨修、 張偉雄、林玉婷、林舜涓(2009)。國際觀光旅館教育訓練評估模式建構之初探。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13,121-142。
三、研討會論文
內山彪(2007)。東京自殺防治中心當前的活動與未來的任務。自殺防治諮詢專線專題研討會-國際經驗分享與專線整合之探討。台北市。
陳宇嘉(2006)。台灣生命線自殺防治工作反省與前瞻。自殺防治之諮詢專線專題研討會-台灣熱線經驗。
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2007)。「自殺防治危機處理專線專題研討會-國際經驗分享與專線整合」會議資料。台北市,2007年7月23日~24日。
四、學位論文
王玲莉(2006)。教育訓練對組織績效的影響-以金融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江紋彬(2001)。製造業與服務業教育訓練人員專業能力內涵及培訓策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吳佳儒(2000)。HR專業人員才能需求模型之建立-以個案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吳啟瑜(2002)。員工教育訓練時數與其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以某半導體封裝測試公司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秉恩(1984)。管理才能發展方案與實施成效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宋世雯(2000)。成人參與志願服務之工作投入與滿足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孟儒(2001)。台南縣國民中學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自殺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小娟(2006)。壽險業教育訓練成效評鑑之研究:以保誠人壽新秀進階班為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思穎(2010)。教育訓練滿意度對工作投入與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國際連鎖觀光旅館為例。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美密(2010)。訓練制度對職能提升與組織績效關聯性研究-以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哲立(2001)。電話志願工作者諮商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以台北縣市機構為例。私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雯雯(2002)。臺、日、英、德企業教育訓練制度與組織績效關係之比較研究。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 洪振哲(1994)。我國企業對企業倫理教育訓練實施現況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孫啟志(2011) 。生命線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私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正賢(2009)。核心職能教育訓練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定期海運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張瑞娥(2004)。知識經濟時代在職訓課程之研究-一般性訓練V.S.專門性訓練。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莊富源(2007)。訓練規劃、訓練講師技能與訓練激勵措施對訓練成效之影響。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中壢。 莊鴻德(2001)。台灣國際觀光旅館教育訓練實施、員工教育訓練成效與組織績效之相關性研究。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彥豪(2004)。訓練制度與訓練認知對員工職能提升、組織承諾與工作投入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郭金城(2002)。證券營業員教育訓練需求與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程德貞(1998)。訓練模式與其成效之關係探討-以高科技產業為例。實踐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啟漢(2005)。台灣地區國際觀光旅館業教育訓練之實施及其滿意度之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舒玲(1994)。助人協談志願服務人員角色壓力與離職傾向之相關因素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俊文(2003)。教育訓練、員工個人變項影響兩岸壽險業業務員離職傾向之研究。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劉士毅(1998)。現行教育訓練制度診斷與改善之道:以長谷建設公司為個案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暑期專案研究論文。未出版。
劉明雄(2008)。導遊人員職前訓練重視度與滿意度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鄧欣怡(2000)。義工在組織中的學習滿意度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以義務張老師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盧威任(2005)。個人特性對教育訓練成效及工作績效表現之影響之研究-以電子製造業為例。國立清華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謝文亮(2002)。志工教育訓練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魏佳卿(2009)。職能理論探討:人力資源客戶經理職能之個案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顏世霖(2003)。訓練方式與訓練講師對訓練成效影響之研究-以製造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羅清寶(2001)。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之研究-以高雄市生命線志工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蘇明宏(2006)。壽險業務員人口因素與其教育訓練滿意度及工作效能關係之研究-以C 保險公司為例。私立淡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五、譯著
孫宇斌 (譯) (1999)。啊!自殺?(B. Blackburn原著)。台北市:宇宙光。
張緯良 (譯) (1994)。人力資源管理。(Dessler, G, 1991 原著)。台北:華泰出版社。
楊淑智(譯)(2002)。向自殺SAY NO!(S. R. Blauner 原著)。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六、雜誌
生命線總會(2012)。生命線歷史。台北:作者。
郭芳煜(1986)。怎樣做好員工訓練。現代管理月刊雜誌,初版。
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2011)。99年度全國生命線協會求助個案統計分析。台北:作者。
嘉義縣生命線協會(2012)。100年度嘉義縣生命線求助個案統計分析。嘉義:作者。
七、網路等電子化資料
台中市生命線網站。2012年10月30日,網址:http://www.tc1995.org.tw/
台北市生命線網站。2012年10月30日,網址:www.lifeline.org.tw/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2012年9月8日,網址:http://www.tspc.doh.gov.tw
行政院衛生署。2012年7月25日,網址:www.doh.gov.tw/statistic/index.htm
行政院衛生署。2012年12月16日,網址:www.doh.gov.tw/CHT2006/DM/DM2_2.aspx?now_fod_list_no=10642&class
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2013年2月13日,網址:http://ddmhsif.org/?page_id=1025
馬偕院訊。2013年3月1日,網址:http://www.mmh.org.tw/MackayInfo2/article/B293/34.htm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2012年9月24日,網址:www.ncc.gov.tw/chinese/files/09073/1026_090814_1.pdf
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2012年11月18日,網址:www.life1995.org.tw
嘉義縣生命線網站。2012年10月17日,網址:http://www.chiayilife.org.tw/
Catano, V.M. (1998). Appendix 1: Competencie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bibliography. Retrieved from http://www.chrpcanada.com/en/phaseIreport/appendix.asp.
Lifeline Australia (2010). Lifeline’s Living History (Announcement). Australia:Lifeline. Retrieved March 30, 2012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lifeline.org.au/
http://www.suicidepreventionlifeline.org/CrisisCenters/
貳、西文部分
Bobevski, I., Holgate, A. M., & McLennan, J. (1997).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telephone counselling skills.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 25(2), 239-249.
Byham, W. C., & Moyer, R. P. (1996). Using competencies to build asuccessful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Dimensions International, Inc.
Callen, J. L. (1994).Money donations, volunteering, and organizational efficiency.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5, 215–228.
Catano, V. M. (1998). Appendix 1: Competencie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bibliography. Canadian Council of Human Resources Associations.
De Leo, D., Buono, M. D., & Dwyer, J. (2002). Suicide among the elderly: the long-term impact of a telephone support and assessment intervention in northern Ital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81(3), 226-229.
Derouen, C., & Kleiner, B. H. (1994). New developments in employee training. Work Study, 43(2), 13-16.
Dubois, D. (1993). Competence-base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mherst. MA: HRD Press.
Gangani, N., McLean, G. N., & Braden, R. A. (2006). A Competency‐base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strategy.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Quarterly, 19(1), 127-139.
Griffiths, J. M., & King, D. W. (1985). New Direction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 Final Report. Knowledge Industry Publications, Inc., 701 Westchester Ave., White Plains, NY 10604.
Hornblow, A. R. (1986a). Does telephone counselling have preventive value?. Australasian Psychiatry, 20(1), 23-28.
Hornblow, A. R. (1986). The evolu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elephone counseling services. Hospital & Community Psychiatry, 37, 731-733.
Hunt, P.A. (1993). Relateline: an evaluation of a telephone helpline counselling service for marital problems.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 21, 277-289.
Kirkpatrick, D. L. (1998). Evaluating training programs: The four levers (2nd ed.). San Francisco: Berrett-Koehler.
McClelland, D. C. (1973).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28(1), 1-14.
McClelland, D. C., & Boyatzis, R. E. (1982). Leadership motive pattern and long-term success in manag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7(6), 737-743.
Marudas, N. P, & Jacobs, F. A. (2004). Determinants of charitable donations to large U.S. higher education, hospit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NPOs: New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Volun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15(2) : 157-179.
McClelland, D. C. (1973).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28(1), 1-14.
McLagan, P. A. (1989). Models for HRD Practic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43(9), 49-59.
McLennan, J., Culkin, K. & Courtney, P. (1994). Telephone counsellors'' conceptualising abilities and counselling skills.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 22, 183-195.
Mishara, B. L., & Daigle, M. S. (1997). Effects of different telephone intervention styles with suicidal callers at two suicide prevention center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5(6), 861-885.
Nadler, L., (1982). Desingning Training Programs: The critical events model.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Pub..
Okten, C., & Weisbrod, B. A. (2000). Determinants of donations in private nonprofit market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75:255-272.
Parry, S. B. (1996). The Quest for Competencies. Training, 33(7), 48-54.
Robinson, V. M., & Halliday, J. (1988). Relationship of counsellor reasoning and data collection to problem-analysis quality.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 16(1), 50-62.
Romano, J. L., & Sullivan, B. A. (2000). Simulated group counseling for group work training: A four-year research study of group development. Journal for Specialists in Group Work, 25(4), 366-375.
Sandberg, J. (2000). Understanding human competence at work: An interpretative approa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3(1), 9-25.
Spencer, M. L. Spencer, 1993.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Stein, D. M., & Lambert, M. J. (1984). Telephone counseling and crisis intervention: A 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2(1), 101-126.
Tinkelman, D., & Mankaney, K. (2007). When is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associated with charitable donation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36: 41-64.
Watson, R.J., McDonald, J., & Pearce, D.C. (2006). An exploration of national calls to lifeline Australia: Social support or urgent suicide intervention?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 34(4), 471-482.
Weisbrod, B. A., & Dominguez, N. D. (1986). Demand for collective goods in private nonprofit markets: Can fundraising expenditures help overcome free-rider behavior?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30: 83-96
Wendroff‚AL(2003) Special Event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Eugene R T (Ed),Hank Rosso''s Achieving Excellence in Fund Raising(2nd edition)(p273-288)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Woodruffe, C. (1993). What is meant by a competency?.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14(1), 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