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欽、李福星、侯清景、許家源(民101),配電自動化系統中饋線末端通訊設備之時間-電流協調曲線最佳設定,中華民國第三十三屆電力工程研討會,(頁1047-1052)。台北市: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王建欽、李福星、侯清景、許家源(民101),台電饋線自動化系統FDIR專家程式執行異常原因分析,2012現代工程科技研討會,(頁29-32)。台南市:南榮技術學院。
台灣電力公司(民93),配電系統規劃準則。台北市:業務處。
台灣電力公司(民98),智慧型電子裝置(IED)規範。台北市:業務處。
台灣電力公司(民93),二次變電技術手冊(三)第六章保護電驛。台北市:業務處。
台灣電力公司(民98),二次變電技術手冊(三)變電設備試驗第八章智慧型電子裝置(IED)之試驗。台北市:業務處。
台灣電力公司(民93),二次變電技術手冊(七)變電設備-數位電驛篇。台北市:業務處。
台灣電力公司(民102),配電手冊(三)運轉維護篇(修訂版)。台北市:業務處配電組。
台灣電力公司(民93),配電技術手冊(二十)架空配電線路器材。台北市:業務處。
台灣電力公司(民81),配電技術資料(二)地下配電器材。台北市:業務處。
台灣電力公司(民100),配電技術手冊(二十五)饋線自動化工程。台北市:業務處。
台灣電力公司(民100),配電技術手冊(二十六)饋線自動化器材設備。台北市:業務處。
台灣電力公司(民101),饋線事故越級跳脫分析系統-FTU過電流偵測曲線計算程式。台北市:資訊系統處。
台灣電力公司(民96),饋線自動化系統發展運用之研究。台北市:業務處。
李名濱、蘇慶宗、江清樹、賴麗新、黃聖儼(民92),改善配電系統可靠度技術策略的成本效益評估,台電工程月刊,658,47-54。李金興(民100),如何強化FTU故障旗號功能之準確性,台灣電力公司業務處,1-17。
取之於NJIT (Nan Je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之碩士論文。
李皇忠(民90),南榮技術學院工程科技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以接地電流偵測法診斷密封型桿上變壓器之故障,私立南榮技術學院工程科技研究所。周至如、蘇士福、洪佳仁、張朝陽(民101),低壓微電網系統故障分析及最佳保護協調規劃,中華民國第三十三屆電力工程研討會,(頁972-978)。台北市: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
洪維恩(民96)。Matlab 7 程式設計,台北市: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唐明紹、楊崇和(民94),應用於配電饋線自動化系統之自動線路開關,台電工程月刊,682,79-88。陳在相、黃郁文、蒲冠志、楊念哲、曾正綱、陳彥均、劉孝先、楊光耀(民98),饋線自動化系統維護運轉準則及維護制度研究,台電工程月刊,736,32-53。
陳在相、楊明達、沈混源、辜志承、謝廷彥、丁肇勤、林其鋐、盧陸利(民99),自動化線路開關應用於配電饋線自動化保護協調最適化研究,台電工程月刊,748,40-64。
陳在相、楊文治、蘇嘉陽、蒲冠志、許炎豐(民86),配電系統中各種接地方式之線路運轉及保護協調研究,台電工程月刊,600,28-50。陳朝順(民96),配電自動化應用功能,電機月刊,17(四),122-135。張宗福、張文成,邱機平(民101),應用模擬退火法於配電系統之最佳化運轉,2012 安全管理與工程技術國際研討會,(頁399-404)。台灣嘉義市:吳鳳科技大學。
健格科技公司(民99),台灣電力公司新營區營業處第ㄧ期饋線自動化工程竣工文件-FTU硬體使用手冊。台北市:健格科技公司。
華城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網站(民102),產品型錄,http://www.fortune.com.tw/。
取之於NSYSU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之碩士論文。
楊薇純(民90),在GSM/GPRS蜂巢式網路上具有侵占性的通道配置機制,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
刘焕进、王辉、李鹏、刘衍琦(民100)。Matlab-N个实用技巧-Matlab中文论坛精华总结,大陆北京市:北京航空大学出版社。
Aarts, E.H.L., Korst, J.H.M. 1989. Simulated Annealing and Boltzmann Machines. Wiley: Chichester.
Dowsland, K.A. 1995. Simulated Annealing. In Modern Heuristic Techniques for Combinatorial Problems (ed. Reeves, C.R.), McGraw-Hill: 1995.
Johnson, D.S., Aragon, C.R., McGeoch, L.A.M. and Schevon, C. 1991. Optimization by Simulated Annealing: An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Part II, Graph Coloring and Number Partitioning. Operations Research: 39, 378-406.
Kirkpatrick, S , Gelatt, C.D., Vecchi, M.P. 1983. Optimization by Simulated Annealing. Science: vol 220, No. 4598, pp671-680.
Lundy, M., Mees, A. 1986. Convergence of an Annealing Algorithm. Math: Prog., 34, 111-124.
Metropolis, N., Rosenbluth, A.W., Rosenbluth, M.N., Teller, A.H., Teller, E. 1953. Equation of State Calculation by Fast Computing Machines. J. of Chem: Phys., 21, 1087-1091.
Rayward-Smith, V.J., Osman, I.H., Reeves, C.R., Smith, G.D. 1996. Modern Heuristic Search Methods. John Wiley & Sons.
Mitra, D., Romeo, F., Sangiovanni-Vincentelli, A. 1986. Convergence and Finite Time Behavior of Simulated Annealing. Advances in Applied Probability: vol 18, pp 747-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