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4 11: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癸吟
研究生(外文):KUEI-YIN LIN
論文名稱:數學遊戲教學對弱勢學童學習表現之成效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nstructions by mathematical games to disadvantaged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指導教授:梁淑坤梁淑坤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uk-kwan S. Le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4
中文關鍵詞:數學遊戲教學弱勢學童數學學習表現
外文關鍵詞:students’ math performancesInstruction by mathematical gamesdisadvantaged childre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49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1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研究旨在探究數學遊戲教學對受政府安置的國小弱勢學童之數學學習表現的變化情形。採用集體型個案研究的方式,進行六週的數學遊戲教學,希望透過研究者課室觀察記錄的教學札記,輔以問卷、數學前後測試卷等資料,來了解弱勢學童在數學領域中,其動機、態度、幸福感以及學業成績的轉變。
  以研究者的教學札記為主要資料,以及其他資料為資料顯示,家童透過數學遊戲的過程中,有了一些轉變,第一,家童了解學習是一種獎勵,其數學學習動機由實質的獎品轉變成精神層面,亦即家童有了答對的成就感和爭取團體勝利的榮譽感。第二,家童們在意、認真、互相提醒、溝通、幫忙的數學學習態度,顯示他們是教學的中心,是課室的主角。第三,小組合作減少家童孤立無助的感覺,進而信任且喜歡數學課輔老師,期待上數學課輔課程,溫馨歡樂的幸福感使家童燃起學習數學的希望。第四,學校方面,家童學會「受重視以及平等對待」比成績重要,接受學校數學成績只是生活的一部份,對於未來的數學學習抱著「仍有進步空間」的信心。除了家童的四個轉變,也發現教師扮演掌握遊戲節奏,以及給予明確指導的角色,降低家童摸索時間,實是左右數學遊戲教學成敗的隱形推手。
  研究者反思本研究的教學過程以及結論,建議將數學遊戲與其他領域相連結,並且善用籃球場、禮堂等多元場地,除了可以延長數學遊戲的時間,也使得內容更彈性且豐富。除此之外,增加家童熟悉數學遊戲的機會,使之專心於思考數學觀念,更能累積成功的數學經驗,進而提昇家童的數學學習表現。
  This is a study that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structions by mathematical games to disadvantaged students'' performances. The investigator adopted collective case study method and conduct a 6-week instructions by mathematical games. Through data collection by observations, teaching diaries, questionnaires, pre-test and post-test, the investigator analyzed changes in motivation, attitude, wellbeing and math performances.
  Based on mainly teaching diaries, the changes after instruction by math games were four. First, disadvantaged children’s motivation to learn changed from materialistic goals to spiritual ones; they built up a sense of achievement in getting correct answers and worked collaboratively to obtain victory for the team. Second, when children played math games, they seriously help each other, communicate well and found that they became the center of instruction and the main actresses in classroom. Third, through co-operation children reduced the level of helplessness, and turned to trust and like the teacher, hoping to have another class soon, a warm feeling of love, getting children to have hope in their math learning once again. Fourth, in school, children began to understand that what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academic performance is “being valued and equity”, and that academic performance is only one part of their life. They began to have confidence for future and believe that there wa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addition to the four changes on the children, it was found that the instructor played a major role in monitoring the pace of instruction by math games and give advice, so as to assist in children’s exploration. The instructor acted as an important character in the program. The investigator reflected upon practice and suggested this instruction to be integrated with other subject areas, or be held in other settings such as basketball court, hall, or extended the period of instruction to more than 6 weeks with additional materials.
第 一 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 二 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數學遊戲 9
第二節 弱勢兒童 23
第三節 數學學習表現 37
第 三 章 研究方法 5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0
第二節 研究流程 51
第三節 研究現場 5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8
第 四 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72
第一節 數學遊戲對家童數學學習動機轉變情形之分析 73
第二節 數學遊戲對家童數學學習態度轉變情形之分析 85
第三節 數學遊戲對家童數學學習幸福感轉變情形之分析 94
第四節 數學遊戲對家童數學學習學業成績轉變情形之分析 99
第 五 章 結論與建議 107
第一節 結論 107
第二節 建議 109
參考文獻 112
中文部分 112
外文部分 121
附錄一 四年級「分數」單元前測卷 125
附錄二 五年級「異分母分數的加減」單元前測卷 127
附錄三 六年級「分數除法」單元前測卷 129
附錄四 四年級「分數」單元後測卷 131
附錄五 五年級「異分母分數的加減」單元後測卷 133
附錄六 六年級「分數除法」單元後測卷 135
附錄七 國小學童數學學習表現量表 137
一、中文部分
丁志權(2001)。弱勢學生教育經費編列的現況與展望。台灣教育,626,2-9。
王世英、溫明麗、黃乃熒、許文光、 陳昺菎(2007)。外籍配偶子女納入學校教育體系之課程與教學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王慧鶯、陳振明(2011)。淺談資優生的壓力與幸福感。國小特殊教育,51,74-83。
石柳棻(2005):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對國二學生數學學習動機、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習策略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咏吟、單文經(2001)。教學原理。台北:遠流出版社。
李家同(2006)。一切從基本做起。台北:圓神出版社。
李國賢(2009)。國中數學遊戲。台北:小倉出版社。
沈姍姍(2006)。貧窮與教育關係之探討:兼論我國相關之教育政策。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
吳芝儀(2000)。中輟學生的危機與轉機。嘉義市: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芝儀(2000)。危機中學生教育之另類選擇-美國選替性教育之發展與現況。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協會主編:新世紀的教育挑戰與各國因應策略,251-277。台北:揚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吳璧如(2003)。家庭-社區-學校之夥伴關係:理論、涵義及研究展望。教育資訊與研究,52,84-91。
吳幸玲、郭靜晃 譯(2003)。(James E. Johnson 等著)。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吳珮柔(2010)。數學讀書會對國小一年級親子數學互動之成效。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秉叡、易世為(2004)。身心障礙學生學習動機與教學策略之探討。台東特教,第19期, 25-31。
何麗君(2005)。國中學生自我效能、集體效能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子雯(2002)。成人學生角色扮演、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正修學報,13,269-290。
林松齡(2002)。貧窮問題。載於楊國樞、葉啟政(主編),台灣的社會問題, 301-325。台北:巨流出版社。
林顯宗(1985)。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林嘉玲(2000)。數學遊戲融入建構式教學之協同教學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星秀(2001)。高雄市國二函數課程GSP 輔助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周士傑(2005)。遊戲導入國小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與反思。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洪儷瑜(1995)。學習障礙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
洪儷瑜(2001)。義務教育階段之弱勢學生的補救教育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6(1),45-65。
第一項徐右任(2008)。數學教學信念和學習態度的提昇與轉變:以「遊戲教學法」為例。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電子報,第5期。
秦夢群(2005)。教育概論。台北:高等教育。
黃怡芳(2005)。國小學童二位數加減運算學習之數學遊戲設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昭綾(2009)。台中市弱勢家庭低年級學童之非語文智力與學業成就相關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淑麗(2009)。弱勢學童書寫希望工程-課輔現場的了解與改進。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玉娟(2005)。台灣地區新移民子女國民教育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玉芬(2004)。埃及分數與分數啟蒙的關係。HPM通訊第七卷第四期。取自 http://math.ntnu.edu.tw/~horng/letter/vol7no4b.htm
陳彥廷(2008)。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考試焦慮對數學科學業成績的影響-以台南市立後甲國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育琳(2007)。數學同儕鷹架理論之發展與驗證。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奎熹(1998)。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苑。
張嘉玲(2007)。遊戲融入國小三年級乘除法教學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勻翔(2002)。亞里斯多德《尼個馬科倫理學》之幸福觀-由「幸福」與諸概念的關係談起。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康力文(2007)。高中生學習幸福感、學校生活適應與學習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慧玉(2001)。卷宗評量與紙筆測驗對國小四年級學生數學概念、數學溝通能力及數學學習態度之實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郭瑞芬(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弱勢學生課後方案之個案研究。台北市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程炳林(2002)。多重目標導向、動機問題與調整策略之交互作用。師大學報,47(1),39-58.
曾錦煌 譯(1997)。兒童遊戲與遊戲場。台北:田園出版社。譯自Frost, J. L., &; Klein, B. L.(1983)。
傅惠珍(1997)。奠定低年級數學學習基礎-快樂的數學課。檢索日期:2013年8月10日。取自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content.edu.tw/primary/math/jm_jh/math/s2middle/s215.htm
廖信達(2004)。幼兒遊戲。台北:群英出版社。
蔡淑苓(1993)。遊戲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出版社,P.151-174。
潘慧玲(1991)。兒童遊戲的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79-0301-H003-07。
潘詩婷(2002)。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態度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英耀(1999)。中學校師建設性思考與動機、學習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山共同科學報,1,137-165。
鄭肇楨(1991)。智慧遊戲。香港:商務印書館。
劉一民(1999)。以遊戲為鏡-體貼教育的初心。學生輔導月刊,60,32-45。
劉世閔(2008)。弱勢者教育與政策因應。教育研究月刊,172,29-52。
簡楚瑛(1993)。「遊戲」之定義、理論與發展的文獻探討。新竹師院學報,6,105-133。
饒見維(1986)。國小數學遊戲教學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蕭嘉祥(2006)。國小弱勢學童輔導之我見。彰化縣九年一貫電子報,第155期,主題探索三。
譚以敬、吳清山(2009)。台北市弱勢學生教育政策的現況及其未來因應措施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第八期,77-94。
顏秀芳(2007)。幸福感的內涵及理論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第61期,頁77-94。
龔心怡、林素卿、張馨文(2009)。家長社經地位與數學學習動機對數學學業成就之研究-以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數學領域為例。彰化師大教育學報,第15輯,121-142。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台北:教育部。檢索日期:2013年8月10日。取自http://www.edu.tw/pages/list.aspx?Node=2090&;Type=1&;Index=0&;WID=45a6f039-fcaf-44fe-830e-50882aab1121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教育施政理念與政策。台北:教育部。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7)。台北市國民小學攜手激勵學習潛能計畫。台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檢索日期:2013年6月1日。取自http://163.21.167.9/knowledge/know_docview.asp?id={5CBDAAB2-7116-4AEB-AB4A-CE2C5E1E4FAD}&;wfid=51&;info=1432
胡作玄評點(2006)。啊哈,靈機一動。馬丁.伽德納(Martin Gardner)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二、外文部分
Aiken, L. R. Jr. (1976). Update on attitudes and other affective varuables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6, 293-31.
Andraws, F. M. &; Withey, S. B. (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 America’s perception of life quality. New York : Plenum.
Baroody, A. J. (1987). Children’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 developmental framework for preschool, primary, and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New York : Teachers College.
Bright, G. W., Harvey J. G. and Wheeler, M.M. (1985). Jouran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USA :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Bropgy, J. E. (1987).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strategies for motivation students to learn. Education Leadership, 45,40-48.
Bropgy, J. E. (1988). On motivating students. In D. Berliner &; B. Rosenshine (Eds.), Talks to teachers. 201-245. New York : Random House.
Bruner , J. S. (1960) .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New York : Vintage Books.
Csikszentmihalyi, M., Ed. (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San Francisco.
Epstein, J. L. (2001). School, family,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s: Preparing educators and improving schools.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Fazey, D. &; Fazey, J. (1990). Perspectives on Motivation : The implications for Effec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 Motivating students (pp. 59-71). London : Routledge and Kogan Paul.
Fuson, K. C., &; Hall, J. W. (1983). The acquisition of early number word meanings: A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review. In H. P. Ginsburg (Ed.),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insburg, H. P. (1989). Children’s arithmetic: How they learn it and how you teach it (2nd Ed.). Austin, TX: Pro-Ed.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Washington. DC : Hemisphere.
Hem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NY: Wiley.
Henderson, A. T., &; Berla, N. (Eds.). (1994). A new generation of evidence: The family is critical to student achievement. Washington, DC: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itizens in Education.
Hulleman, C. S., Durik, A. M., Schweigert, S. A. &; Harackiewicz, J. M. (2008). Task values, achievement goals, and interest : An integrative analysis. Journa;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00(2), 398-416.
Kirk, S. A., &; Gallagher, J. J. (1989). Educat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6th ed., Boston, MA : Houghton Mifflin.
Krech, D., Crutchfield, R.S. &; Ballachy, E.I. (1962). Individual in society, New York : McGraw-Hill, in Pratkanis, A.R., Breckler, S.J. and Greenwald, A.G. (Eds.), Attitud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Lin, Y., McKeachie, W. J. &; Kim, Y. C. (2003). College student intrinsic. And/or extrinsic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Learning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3,251-258.
Maslow, A. H. (1971).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 : Harper &; Collins.
Morse, J. M. (1991). Approaches to qualitative-quantitative methodological triangulation. Nursing Research. 40(2), 120-123.
Myers III, R. E. & Fouts, J. T. (1992). A cluster analysis of high school science classroom enviroment and attitude toward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9(7), 929-937.
Parten, M. B. (1932). Social participation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27, 234-269.
Piaget, J. (1951). Play, 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ldhood. New York : W. W. Norton.
Pintrich, P. R. &; De Groot, E. V. (1990). Motivational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components of classroom academ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1), 33-40.
Rawls. John.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ubin, K. H., Maioni, T. L., &; Homung, M. (1976). Free play behoviors in middle and lower class preschoolers : Parten and Piaget revisited. Child Development, 47,414-419.
Sadler, M. P., &; Tai, H. R. (2007). The two high-school pillars supporting college science, Science 317 (2007): 457-458.
Smilansky, S. (1968). The effects of sociodramatic play on disadvantaged preschool children. New York : Wiley.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丁志權(2001)。弱勢學生教育經費編列的現況與展望。台灣教育,626,2-9。
2. 沈姍姍(2006)。貧窮與教育關係之探討:兼論我國相關之教育政策。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
3. 吳芝儀(2000)。危機中學生教育之另類選擇-美國選替性教育之發展與現況。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協會主編:新世紀的教育挑戰與各國因應策略,251-277。台北:揚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4. 吳璧如(2003)。家庭-社區-學校之夥伴關係:理論、涵義及研究展望。教育資訊與研究,52,84-91。
5. 吳幸玲、郭靜晃 譯(2003)。(James E. Johnson 等著)。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6. 吳秉叡、易世為(2004)。身心障礙學生學習動機與教學策略之探討。台東特教,第19期, 25-31。
7. 林子雯(2002)。成人學生角色扮演、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正修學報,13,269-290。
8. 洪儷瑜(2001)。義務教育階段之弱勢學生的補救教育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6(1),45-65。
9. 陳玉娟(2005)。台灣地區新移民子女國民教育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10. 程炳林(2002)。多重目標導向、動機問題與調整策略之交互作用。師大學報,47(1),39-58.
11. 劉一民(1999)。以遊戲為鏡-體貼教育的初心。學生輔導月刊,60,32-45。
12. 劉世閔(2008)。弱勢者教育與政策因應。教育研究月刊,172,29-52。
13. 簡楚瑛(1993)。「遊戲」之定義、理論與發展的文獻探討。新竹師院學報,6,10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