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3)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7 03:4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惠亭
研究生(外文):Hui-ting Wang
論文名稱:簡媜散文母親書寫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maternal writing research on Chien Chen’s proses
指導教授:張清發張清發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ng-fa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2
中文關鍵詞:母親形象母親書寫女性意識現代散文簡媜
外文關鍵詞:Chien Chenmother imagematernal writingfeminine conciousnesscomtemporary pros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134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簡媜,是二十世紀八○年代出奇翻新的散文作家,她以自身為薪,烹煮文字,有計畫性的書寫,企圖透過創作審視自我的生命意義。二十世紀九○年代以後,她的書寫方向有了轉變,不僅在作品裡浮現女性意識,同時也開始投注於女性歷史的再建構。從簡媜一系列的女性文本中,不僅可以梳理出她思力深刻、形象鮮明的女性意識,也可見其強烈的母性意識。本論文試圖以母親書寫為主題,探究簡媜散文中的母親書寫篇章,了解其從未婚、已婚至為人母者的心情轉折。
論文首先交代研究動機與目的,接著就祖母與母親對簡媜造成的母性影響、簡媜對母性的擺盪、想像與追尋、實踐母性的精神及事業抉擇來論述簡媜的母職觀點。其次,將作品中的母親形象分為犧牲奉獻型、堅毅勇敢型、無私包容型、痛失愛子型與活出自我型等五種類型析論。再者,從母親是父權體制的推手、擺脫父權體制的束縛與女性是獨立自主的個體三個角度,省思傳統的母親角色。最後,研究母親書寫的表現技巧,就象徵寓意來探析散文中代表母親的象徵元素與象徵意涵;就人稱轉換的對話,透過獨白敘述、自我對話或與他者對話,由筆下人物自己發聲,深化其生命力;就生動的語言風格更能表現人物的內在心境與想法。
綜觀簡媜的散文,筆下的母親形象,實以母親、祖母為原型,刻畫出她們身上剛柔兼具的壯士與地母光芒,她以深切的筆觸對女性人物心理刻畫細微,期待以母者的力量去關懷世間的女性,為研究簡媜的學者們提供新的視角,其多變的散文風格及語言技巧,奠定了她在散文史上的新地位。
Chien Chen, a prose writer of the 80s, devoted herself to literature and blossomed in comtemporary literature. She wrote with plans and attempted to inspect her meaning of life through her composition. After the 90s, her writing style has changed. She not only showed feminine consciousness in her works, but also started to devote herself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female history. From a series of Chien Chen’s female writings, we can not only distinguish her profound and deeply-featured feminine consciousness, but also see her strong maternal consciousness. The study tries to adopt maternal writing as the subject to explore the maternal writing texts of Chien Chen’s prose to understand her mood transition from the process of unmarried, married to a mother.
First, the study elaborate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the objective. The researcher adopts the maternal influence of Chien Chen’s mother and grandmother, the alteration, imagination and pursuance of maternity, the will to realize maternity and career choices to expound Chien Chen’s outlook of maternal career. Second, the maternal images in Chien Chen’s literary works are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including mothers who are devoted, mothers who are firm and persistent, mothers who are selfless, mothers who lost their children and mothers who live their own ways. Third, the researcher uses three points of view to reflect on the traditional role of mothers. The views include women who are the pushers of the patriarchal system, to unfetter from the patriarchy and individual women. Lastly, the researcher studies on the technique of maternal writing to probes into the proses to analyze the symbols of mothers and their meanings. Also, the resaercher also founds that Chien Chen uses the discourses between different person point of view through monologue, self-conversation and discourses with others to let the characters in the proses to speak for themselves, thus deepens their vitality. Lastly, Chien Chen showed the internal status and thoughts of the characters by using lively language style.
Inspect thoroughly on Chien Chen’s proses, the images of mothers under her pen are based on the prototype of mothers and grandmothers which depi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trong men and the Mother God. She adopted a profound way to protray the exquisite mind of women and expected to care more about the mundane women with maternal power. This provides the scholars who studied on Chien Chen with a new viewpoint. Her various prose style and langague techniques sets her a new status in prose histor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概況 3
一、簡媜散文相關研究 5
二、現代文學母親相關研究 1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17
一、研究範圍 17
二、研究方法 21
第四節 章節架構 22
第二章 簡媜的母性影響與追尋過程 25
第一節 母性的影響 25
一、慈祥勤樸的祖母 26
二、溫柔堅毅的母親 31
第二節 母性的擺盪與想像 36
一、抗拒婚姻 37
二、渴望婚姻 39
三、母性的想像 43
第三節 追尋與實踐母性精神及事業抉擇 45
一、追尋母性 46
二、實踐母職 48
三、母職與事業的抉擇 50
第三章 簡媜散文中的母親形象 53
第一節 犧牲奉獻型 54
一、為家庭付出 55
二、痛疾相救 60
第二節 堅毅勇敢型 64
一、壯士情懷 65
二、地母精神 68
第三節 無私包容型 73
一、視如己出 73
二、包容錯誤 78
第四節 痛失愛子型 81
一、愛子逝世 81
二、母子分離 87
第五節 活出自我型 90
一、外遇背叛 90
二、遭逢家暴 94
第四章 簡媜散文中母性書寫之省思 99
第一節 母親是父權體制的推手 100
一、戕害女性的父權制度 100
二、父權壓迫下的母女 104
第二節 擺脫父權體制的束縛 108
一、母系家庭改變觀念 109
二、逃脫藩籬解脫身心 113
第三節 女性是獨立自主的個體 118
一、積極呈現女性意識 119
二、做自我生命建築師 123
第五章 簡媜母親書寫的表現技巧 127
第一節 象徵寓意 128
一、物象的多樣性 129
二、色彩的對比性 137
第二節 人稱轉換 141
一、獨白敘述 142
二、自我對話 144
三、與他者對話 147
第三節 語言風格 149
一、融合古今文詞 150
二、敘述典麗幽默 154
第六章 結論 159
參考書目 171
附錄 179
一、專書部分
(一)簡媜作品(按作品出版時間排列)
《水問》,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5年2月
《只緣身在此山中》,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6年2月
《月娘照眠床》,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7年2月
《七個季節》,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7年12月
《私房書》,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8年3月
《浮在空中的魚群》,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7月
《空靈》,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5月
《夢遊書》,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4年2月
《下午茶》,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4年10月
《胭脂盆地》,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4年10月
《女兒紅》,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6年9月
《頑童小番茄》,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6月
《紅嬰仔》,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4月
《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3月
《跟阿嬤去賣掃帚》,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6月
《好一座浮島》,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4年9月
《舊情復燃》,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4年9月
《微暈的樹林》,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6年8月
《密密語》,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6年8月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6月
《吃朋友》,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月

(二)專書(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卡爾.榮格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臺北:立緒 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11月
西蒙.波娃著,歐陽子譯:《第二性‧第一卷:形成期》,臺北:志文出版社,1998年5月
西蒙.波娃著,楊美惠譯:《第二性‧第二卷:處境》,臺北:志文出版社,1997年4月
西蒙.波娃著,楊翠屏譯:《第二性‧第三卷:正當的主張與邁向解放》,臺北:志文出版社,1997年4月
貝蒂.傅瑞丹著,李令儀譯:《覺醒與挑戰》,臺北: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4月
李瑞騰:《臺灣文學新風貌》,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5月
洪富連:《當代主題散文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年4月
喬以鋼:《多采的旋律—中國女性主題研究》,天津:開南大學,2003年1月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2月
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4月
陳義芝編:《散文教室》,臺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2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3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8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3月
鄭明娳:《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散文批評卷》,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黎活仁:《林語堂、瘂弦和簡媜筆下的男性與女性》,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
年12月
蘇芊玲:《不再模範的母親》,臺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5月
蘇芊玲:《我的母職實踐》,臺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9月
羅洛.梅著,彭仁郁譯:《愛與意志》,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10月
亞德里安.芮曲著,劉岩編:《母親身分研究讀本》,武漢:武漢大學出版,2007
年7月

二、論文部分
(一)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王慧茹:〈重生與再出發的可能─簡媜〈貼身暗影〉評析〉《國文天地》20卷8期,2005年1月,頁70-76
何再慶:〈人間行路─簡媜散文世界探究〉《臺灣人文》第2期,1998年7月,頁19-40
何寄澎:〈「史詩」式的文本─我看《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聯合文學》,2003年7月,頁74
何寄澎:〈孤寂與愛的美學:綜論簡媜散文及其文學史意義〉《聯合文學》,2003年7月,頁62-73
沈冬青:〈只有女人才懂女人(上)─讀簡媜《女兒紅》〉《幼獅文藝》84卷7期,1997年7月,頁25-27
沈冬青:〈只有女人才懂女人(下)─讀簡媜《女兒紅》〉《幼獅文藝》84卷8期,1997年8月,頁50-60
林玉薇:〈文學不為熱鬧而來─專訪簡媜女士〉《文訊》第208期,2003年2月,頁80-83
林素芬:〈母親,就是一種住址─作家簡媜專訪〉《幼獅文藝》84卷第7期,1997年7月,頁20-24
胡錦媛:〈或父或狼或散文或小說─讀簡媜《女兒紅》〉《聯合文學》146期,1996年12月,頁145
康來新:〈瑪瑙盤成果─評簡媜《只緣身在此山中》〉《聯合文學》2卷7期,1986年5月1日,頁185-186
張瑞芬:〈沉沒(默)之聲─讀簡媜《好一座浮島》〉《文訊》238期,2005年8月,頁50-51
莊裕安:〈七寶樓閣的體溫─評簡媜的《夢遊書》〉《聯合文學》8卷4期,1992年2月,頁115-116
陳室如:〈批評的鑑賞/鑑賞的批評─試以《文心雕龍》「六觀」法解讀簡媜《天涯海角》〉《文訊》第206期,2002年12月,頁56
陳國偉:〈頻頻顧盼的回頭鹿─簡媜《女兒紅》中的記憶對話書寫〉《臺灣文藝》(新生版)第166卷第167期,1999年2月,頁113-137
陳惠茵:〈母心─論簡媜《女兒紅》的主題意識與「小說化」手法〉《臺灣人文》6期,2001年12月,頁109-122
陳義芝:〈啣文字結巢—評簡媜散文集《夢遊書》〉《文訊》33卷,1991年10月,頁61-62
黃雅莉:〈在青春歲月裡流淌的一段清澈的歌詠─簡媜〈水經〉賞析〉《中國語文》,2005年1月,頁54-61
黃雅莉:戀父與傷悼的雙重固執:從簡媜〈漁父〉論散文複雜內心世界的充分展示〉,《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2卷1期,2006年1月,頁98-119
黃雅歆:「舊我」與「新我」的掙扎─看簡媜《女兒紅》裡的女兒國〉《臺北師院語文集刊》6期,2001年6月,頁133-164
黃雅歆:〈躲在「密語」裡的女兒身—簡媜的《女兒紅》到《紅嬰仔》〉《臺北師院語文集刊》7期,2002年6月,頁165-185
鄒依琳:〈簡媜《女兒紅》中的女性形象剖析〉《國文天地》18卷10期,2003年3月,頁38-48
廖祿基:〈漂泊?或回歸?─論簡媜散文《女兒紅》《紅嬰仔》《天涯海角》中的女性旅程〉,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所辦的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2006年12月16、17日
廖祿基:〈論簡媜《女兒紅‧在密室看海》的語義結構分析及意涵 〉,第二屆臺師大暨國北教大臺文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2008年3月29日,頁108-119
廖祿基:〈論簡媜《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的記憶與認同〉《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13,2008年1月,頁201-222
蔡素芬紀錄:〈鄭明娳、簡媜對談散文創作〉《國文天地》4卷2期,1988年7月,頁66-74
鄭如真:〈繁華落盡見真淳─論簡媜的散文世界〉《書評》17期,1995年8月,頁3-11
鄭淑娟:〈論簡媜《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的思想與歷史情懷〉《義守大學學報》11期,2005年6月,頁107-120
蕭嘉玲:〈雙關的記憶─評簡媜《女兒紅‧在密室看海》的女性記憶書寫〉《文訊》206期,2002年12月,頁54
鍾怡雯:〈擺盪於孤獨與幻滅之間─論簡媜散文對美的無盡追尋〉《明道文藝》275期,1999年2月,頁176-187
簡媜與李瑞騰口述,楊錦郁紀錄整理:〈從寂地出發,終歸於幻滅─李瑞騰專訪簡媜〉《文訊》57期,1993年10月,頁94-98
羅智成、簡媜對談,張清志記錄整理:〈在夢中書房遙望天涯海角—簡媜VS.羅智成〉《聯合文學》18卷6期,2002年4月,頁96-107

(二)學位論文(按出版時間排列)
張佩珍:《臺灣當代女性文學中的母女關係探討》,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1年
林玉薇:《建構一座壯麗星系—簡媜散文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年
張偉萍:《簡媜散文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系,2002年
簡君玲:《若即若離—八、九○年代臺灣女性文學中的「母女角色」探討》,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2003年
林思玲:《簡媜《女兒紅》女性書寫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4年
許瑞秋:《簡媜的自傳體散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2004年
鄭美君:〈臺灣當代女性作家「母職角色」主題研究〉,雲林科技大學,2004年
鄭如真:《簡媜散文藝術發微》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5年
吳芷維:《交纏與共生:九○年代以來女性小說中的母女關係》,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5年
吳靜如:《簡媜散文風格暨《水問》、《月娘照眠牀》之自然意象書寫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2006年
翁育惠:《簡媜散文的隱喻和語言形式—兼論作品分期和風格轉變》,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2006年
吳明玓:《島嶼觀點:簡媜《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8年
許雅茹:《蕭颯小說中母親形象的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班,2007年
蔡碧芬:《李潼少年小說中女性形象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08年
蔡美玲:《朱天心小說女性形象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班,2008年
蕭佳虹:《簡媜散文研究》,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8年
林立筠:《簡媜散文女性意識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2008年
陳薇如:《簡媜散文的美學風貌探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班,2008年
李虹靜:《簡媜散文之親情主題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9年
焦清玉:《簡媜散文美學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9年
李曉惠:《當代台灣女性散文的家族書寫—以鍾文音《昨日重現》、簡媜《天涯海角》為分析對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2009年
林妤芳:《斯土斯民—簡媜散文鄉土意識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2010年
王宣驊:《簡媜散文中的教育書寫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碩士班,2010年
呂惠真:《簡媜散文的書寫形式》,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10年
莊家瑋:《孤寂總是伴隨著愛—簡媜散文中的自我追尋與抒情轉折》,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2010年
陳靜宜:《逆寫慈母—臺灣戰後女性小說的母親書寫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班,2010年
郭美萍:《廖輝英小說中的母親書寫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2010年
余宛蒨:《簡媜的散文創作觀及其實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班,2011年
黃昱穎:《簡媜散文主題與人物刻畫技巧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班,2011年
廖祿基:《回歸與重建—論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家簡媜與周芬伶散文中的女性主體性》,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2011年
邱麗螢:《簡媜的「母愛帳簿」:以《紅嬰仔》為討論核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2012年
陳鈺芬:《生命綰合的美好—簡媜《紅嬰仔》自我敘事與心靈療癒研究》,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2012年
陳瑞婷:《簡媜散文親職與弱勢關懷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12年
黃千禎:《簡媜教育書寫—以《老師十二樣見面禮》為例》,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12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2月
2.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3月
3. 王慧茹:〈重生與再出發的可能─簡媜〈貼身暗影〉評析〉《國文天地》20卷8期,2005年1月,頁70-76
4. 何再慶:〈人間行路─簡媜散文世界探究〉《臺灣人文》第2期,1998年7月,頁19-40
5. 何寄澎:〈「史詩」式的文本─我看《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聯合文學》,2003年7月,頁74
6. 何寄澎:〈孤寂與愛的美學:綜論簡媜散文及其文學史意義〉《聯合文學》,2003年7月,頁62-73
7. 沈冬青:〈只有女人才懂女人(上)─讀簡媜《女兒紅》〉《幼獅文藝》84卷7期,1997年7月,頁25-27
8. 沈冬青:〈只有女人才懂女人(下)─讀簡媜《女兒紅》〉《幼獅文藝》84卷8期,1997年8月,頁50-60
9. 林玉薇:〈文學不為熱鬧而來─專訪簡媜女士〉《文訊》第208期,2003年2月,頁80-83
10. 康來新:〈瑪瑙盤成果─評簡媜《只緣身在此山中》〉《聯合文學》2卷7期,1986年5月1日,頁185-186
11. 陳室如:〈批評的鑑賞/鑑賞的批評─試以《文心雕龍》「六觀」法解讀簡媜《天涯海角》〉《文訊》第206期,2002年12月,頁56
12. 陳國偉:〈頻頻顧盼的回頭鹿─簡媜《女兒紅》中的記憶對話書寫〉《臺灣文藝》(新生版)第166卷第167期,1999年2月,頁113-137
13. 陳惠茵:〈母心─論簡媜《女兒紅》的主題意識與「小說化」手法〉《臺灣人文》6期,2001年12月,頁109-122
14. 陳義芝:〈啣文字結巢—評簡媜散文集《夢遊書》〉《文訊》33卷,1991年10月,頁61-62
15. 黃雅莉:〈在青春歲月裡流淌的一段清澈的歌詠─簡媜〈水經〉賞析〉《中國語文》,2005年1月,頁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