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10:0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莊依綾
研究生(外文):I-ling Chuang
論文名稱:臺南市國中學生霸凌行為與人格特質、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ersonality, School Adjustment andBullying Behavior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nanCity.
指導教授:徐立真徐立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ou-yueh Shy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8
中文關鍵詞:國中學生學校適應人格特質霸凌
外文關鍵詞:school adjustmentpersonalitybullying behaviors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5
  • 點閱點閱:141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2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南市國中學生霸凌行為與人格特質及學校適應之關係。為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101學年度就讀臺南市公立國民中學一至三年級普通班學生為對象,發出問卷890 份,篩選後有效問卷共766 份,所得資料以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事後考驗法(Scheffé)等統計方法加以處理,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 國中學生的霸凌現況整體來說並不嚴重,以言語霸凌最常見。
二、 國中學生人格特質現況為和善性、外向性與聰穎開放性。
三、 國中學生學校適應現況以同儕適應最佳。
四、 國中學生的性別、年級、家庭狀況會影響霸凌行為的出現。
五、 國中學生的人格特質與學校適應對霸凌行為具有預測力。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主管、國中教師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bullying behaviors, the personality and the school adjustment.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arried out to answer the research questions of this study. The target population is the junior high students in Tainan city in 2012. The valid sample collected in the current study is 766. The data was analys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wo-independent-sample t test,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e,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Based on the data used, this study concluded that:
1. The bullying behaviors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not serious as a whole. The most common bullying behavior was language bullying.
2. The main personalities of junior high students were agreeableness, extraversion, and openness to experience.
3. Peer-life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the best situation in total school adjustment.
4. The age, gender, and family conditions exerted influences on bullying behaviors.
5. The personality and the school adjustm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were good indicators for predicting students’ bullying behaviors.
To prevent bullying behaviors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current study proposed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school management and 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f government.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 謝 III
目  次 IV
表  次 VI
圖  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霸凌行為之理論與分析 9
第二節 人格特質之理論與分析 18
第三節 學校適應之理論與分析 25
第四節 相關研究 3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9
第四節 實施程序 5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 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5
第一節 個人背景變項、人格特質與學校適應之現況 55
第二節 霸凌行為之現況 61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生在霸凌行為之差異分析 63
第四節 學生人格特質及學校適應對霸凌行為之預測 6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5
第一節 結論 75
第二節 建議 80
參考書目 83
一、中文部分 83
二、外文部分 91
附錄一 學習適應量表問卷使用同意書 94
附錄二 國中生校園生活經驗量表問卷使用同意書 95
附錄三 性格自評量表問卷使用同意書 96
附錄四 國中生校園生活問卷 97
附錄五 父母親資料分析摘要表 103
附錄六 分項人格特質分布統計表 104
附錄七 分項學校適應分布統計表 105
附錄八 分項霸凌行為分布統計表 107
一、中文部分
丁明潔(2003)。國中生樂觀/悲觀傾向、課業壓力評估、課業壓力因應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明傳、雷庚玲(2008)。華人青少年前期兒童之間接攻擊行為的反應評鑑與情緒經驗。中華心理學刊,50(1),71-90。
王淑苓(2011)。國小學童公平知覺、班級氣氛與校園霸凌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花蓮縣。
王鐘和、李勤川、陽琪(編譯)(1980)。Arkoff, A. 著。適應與心理衛生。臺北市:大洋。
內政部(2013)。出生按生母原屬國籍(按登記及發生)(87)。2013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ris.gov.tw/zh_TW/346。
石文宜(2006)。國中生人格特質、師生互動關係與偏差行為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向芳誼(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東南亞新移民子女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臺北市。
朱玉(譯)(2002)。Michele Elliott 著。拒絕校霸快樂上學。臺北市:新苗。
朱美瑰(2008)。看不見的拳頭-高雄市國中生網路霸凌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臺北市:五南。
何秀珠(1994)。國小男女教師性別角色與學生學校適應、學業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何家儀(2003)。國小一年級新生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社會科教學碩士班,臺東縣。
吳武典(1997)。國中偏差行為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29,25-50。
吳芝儀(2003)。累犯暴力犯罪者犯罪生涯及自我觀之發展與演變。犯罪學期刊,6(2),127-176。
吳政峰(2008)。基隆地區國中生媒體識讀能力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班,宜蘭縣。
吳紋如(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受霸凌知覺及反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吳清山、林天祐(2005)。校園霸凌。教育研究月刊,130,143。
吳新華(1993)。國小學童班級適應量表編製報告。臺南師院學報,26,79-108。
吳新華(1996)。兒童適應問題。臺北市:五南。
吳詩琳(2011)。國小學童人格特質、校園霸凌與網路霸凌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臺東縣。
李志偉(2011)。青少年霸凌類型與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教育碩士班,花蓮縣。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4,8月31日)。國小兒童校園霸凌(bully)現象調查報告。2012年5月6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9/232。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9,12月18日)。霸凌的影響因素。2012年8月12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archive/report_detail/88/137。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1,2月15日)。臺灣校園霸凌現象調查報告。2012年8月16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9/236。
周秀玲(2008)。高中職生受凌因素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嘉義市。
周國民(2007)。家長社會資本與學童學業成就、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以臺南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林士力(2009)。國中生霸凌行為與學校適應相關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林文聰(2004)。國中學生之家庭功能、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林宗鴻(譯)(2006)。Jerry M. Burger 著。人格心理學。臺北市:湯姆生。
林偉婷(2012)。國小高年級資源班學生學校適應與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中市。
林梅蓉(2005)。國小單親家庭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臺東縣。
林淑理(2000)。高職延修生自我概念、學習行為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林進材(1992)。城郊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學校適應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林進材、林香河(2011)。反霸凌完全手冊:案例與策略。臺北市:五南。
林項爵(2010)。父母教養型態、教師管教方式與國小高年級學生霸凌行為之相關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林瑞英(2011)。國小學生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與校園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學位學程班,屏東縣。
林翠玲(2011)。新移民子女之支持系統、自我認同、主觀幸福感對學校適應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班,新竹市。
林璣萍(2003)。臺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臺東縣。
林麗玉(2008)。生命教育之「虛」與「需」—由目睹校園霸凌現象談起。諮商與輔導,275,19-23。
邱珍琬(2001)。國小校園欺凌行為與教師對應策略。屏東師院學報,15,41-80。
邱珮怡(2000)。國中轉學生社會支持、制握信念與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邵瑞珍、皮連生(1989)。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金蓮玉(2003)。學校適應與自我概念對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臺中市。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討。應用心理學刊,11,25-43。
施智婕(2010)。離婚單親幼兒的學校適應與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臺南市。
柯采伶(2010)。真的只是囝仔的打鬧嗎?—國中霸凌者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洪光遠、鄭慧玲譯(1995)。Lawrence A. Pervin 著。人格心理學(初版)。臺北市:桂冠。
洪福源(2001)。國中校園欺凌行為與學校氣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洪福源(2003)。校園欺凌行為的本質及其防治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10 ,88-98。
洪福源、黃德祥(2002)。校園欺凌行為與學校氣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37-84。
洪榮照(1998)。兒童攻擊行為相關因素與認知行為策略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洪嘉謙(2003)。社會技巧訓練對國小欺凌受害兒童團體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胡瑋潔(2005)。國中學生社會技巧、欺凌行為與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孫育智(2004)。青少年的依附品質、情緒智力與適應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孫良誠(1995)。國小一年級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徐慕蓮(1987)。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徐澄清、周琳霓(2011)。霸凌與惡作劇就在一線之隔。健康世界,422,20-22。
荊永琴(2012)。高中職學生生活智能、學校適應與遭受霸凌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編輯小組(1990)。教育心理學。高雄市:偉文。
許文宗(2010)。國中學生虛擬霸凌與傳統霸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張世樺(2011)。國中學生網路欺凌、因應策略與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臺中市。
張信務(2007)。營造友善校園-「從去霸凌開始」。北縣教育,31-35。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2)。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8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楊國樞(1969)。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張惠君(2002)。家庭系統、學校系統與國中生自我控制及偏差行為之研究─以臺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張楓明(2007)。親子、師生及同儕關係對國中生初次暴力行為發生之影響。中等教育,58(5),74-91。
張瑞璋(2006)。臺北市國中體育班學生課業壓力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臺北巿。
張鳳燕、楊妙芬、邱珍琬、蔡素紋(譯)(2002)。Robert M. Liebert & Lynn Langenbach Liebert 著。人格心理學—策略與議題。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防制校園霸凌專區(無日期)。認識校園霸凌。2012年7月15日,取自https://csrc.edu.tw/bully/bullying.asp。
莊明貞(1984)。國中學生學校生活素質與學校適應行為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莊璧阡(2011)。十二年就學安置高中職綜合職能科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莊耀嘉、李雯娣(2001)。兒童性格結構:五大模型的本土化檢驗。中華心理學刊,43(1),65-82。
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屏東縣。
郭丁熒(1988)。教師使用權力類型、學生參與心態與學生學校適應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郭惠玲(2009)。國小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陳仲庚、張雨新(1989)。人格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陳如瑾(2011)。高雄市國小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與校園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 ,屏東縣。
陳奎(1996)。青少年次文化的社會學分析。臺灣教育,546,6-7。
陳客宏(2012)。臺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網路素養與網路偏差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臺東縣。
陳郁瑾(2010)。臺北市高中職學生校園霸凌行為與學校獎懲、導師領導、父母管教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陳聖源(2007)。新移民子女在國民小學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以兩位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處學校行政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新竹市。
富邦文教基金會(2009,12月16日)。2009全國兒童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2012年9月28日,取自http://www.fubonedu.org.tw/projectActionView.aspx?itemID=new20091216170408P6U。
曾恕華(2007)。基隆市國民小學教師處理學生霸淩行為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花蓮縣。
曾清一(1999)。教師教學信念、學生主觀知覺對學生學校適應之預測模式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游青霏(2007)。睡眠與情緒、學校適應和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游美惠(2006)。反霸凌與性別平等教育。臺北市終身學習網通訊,32,2-6。
賀欣音(2010)。學生知覺學校支持與學生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臺南市。
黃千毓(2008)。國民小學家長參與與學生學校適應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黃士珍(2009)。人格特質、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網路霸凌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屏東縣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屏東縣。
黃巧玲(2007)。旁觀者人格特質、霸凌行為知覺與情緒反應之相關研究:兼論性別與年級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黃玉枝(1991)。國中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學習風格及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黃妙玟(2008)。父母管教方式、收看暴力電視節目與校園霸凌之相關研究-以臺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黃希庭(1998)。人格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黃怡倫(2008)。青少年欺凌受害者之人格特質、父母教養風格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彰化縣。
黃明華(2008)。國中生家庭氣氛、學校適應與網路沉迷關係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黃郁珉(2009)。國中生人格特質、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臺中市。
黃挺毅(2003)。國小兒童偏差行為與人格特質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碩士班,花蓮縣。
黃振賢(2011)。國小學生班級同儕關係與霸凌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學位班,屏東縣。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黃梅嬌(2005)。以符合對話教學精神之生命教育課程改善學生言語霸凌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黃詩惠(2012)。家庭文化資本與國中生學校適應、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51-160。
黃德祥、黃怡倫(2008)。青少年欺凌受害者之人格特質與父母教養風格及同儕關係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31,63-88。
黃興隆(2011)。從校園霸凌事件,看高職道德教育。商業職業教育,121,2-7。
新苗編譯小組(譯)(1999)。小寺康子著。戰勝校園暴力(いじめと鬥い、勝つ)。臺北市:新苗文化。
楊宜學(2008)。臺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臺南市。
楊俊媛(1995)。國小單、雙親兒童之學校適應與其「個人特質」、「家庭特性」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楊國樞(1982)。實用心理學。臺北市:黎明。
楊國樞(1988)。中國人的性格與行為:形成與蛻變。臺北市:桂冠。
楊智翔(2010)。國小教師人格特質、幸福感與師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
葉重新(1998)。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葛樹人(1996)。心理測驗學。臺北市:桂冠。
詹素珠(1996)。教師口語行為、國中學生自尊與學校適應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臺北市。
賈馥茗(1992)。教育與成長之路。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妍君(2009)。國中生之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網路霸凌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劉邦庚(2008)。桃園縣國民中學中輟復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劉佳玫(2001)。教師異動對國小學童學校生活適應的影響─一個國小班級學童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臺東縣。
黎素君(2006)。國小校園欺凌行為重複被害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臺北市。
歐慧敏(1996)。國小學生因應策略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蔡明富、吳武典(2001)。國小資優學生學校生活壓力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資優教育研究,1(1),41-56。
蔡德輝、楊士隆(1994)。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鄧煌發(2007)。校園安全防護措施之探討─校園槍擊、校園霸凌等暴行事件之防治。中等教育,58(5),8-29。
賴明伸(1990)。高職學生前程抉擇、學校適應與自我統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鄭慧玲(譯)(1986)。普汶(Lawrence A. Pervin)著。人格心理學(修訂第四版)。臺北市:桂冠。
鄭慧玲(譯)(1995)。普汶(Lawrence A. Pervin)著。人格心理學(第六版)。臺北市:桂冠。
簡世雄(2011)。同儕輔導應用於校園霸凌之輔導策略。諮商與輔導,302,39-43。
簡茂發(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8,1-90。
魏麗敏(2003)。校園欺凌行為、家庭環境與學校氣氛之關係。臺中師院學報,17,21-50。
二、外文部分
Allport, G. W. (1937).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London: Constable & Company Ltd.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McGraw Hill, New York: Wiley.
Arora, T. (1996). Defining bullying: Towards a clearer general understanding and mor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17(4), 317-329.
Besag, V. E. (1989). Bullies and victims in schools. Britain: Open University Press.
Burger, J. M. (2008). Personality (7th ed.). Australia: Belmont, CA: 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Inc.
Coie, J. D., Lochman, J. E., Terry, R., & Hyman, C. (1992). Predicting early adolescent disorder from childhood aggression and peer reject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0, 783-792.
Duncan, N. (1999). Sexual bulling: Gender conflict and pupil culture in secondary schools. London: Routledge.
Eysenck, H. J. (1975). The inequality of man San Diego, Calif.:Edits Publishers.
Goldberg, L. R. (1993). The structure of phenotypic personality trai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8, 26-34.
Hay C. (2001). Parenting, self-Control, and delinquency: A test of self-control theory. Criminology, 39(3), pp707-736。
Hinduja, S., & Patchin, J. (2007). Cyberbullying: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factors related to offending and victimization. Deviant Behavior, 29(2), 1-29.
Ladd, G. W., Kochenderfer, B. J., & Coleman, C. C., (1996). Friendship quality as a predictor of young children’s early school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67, 1103-1118.
Libert , R. M. , & Libert , L. L. (1998). Personality: Strategies and issues. New York: Brooks/ Cole Publishing.
Linda. L. Dahlberg. (1998). Youth Viol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Major Trends,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Approaches.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14(4), 259-272.
Ma, X., Stewin, L. L., & Mah, D. L. (2001). Bullying in school: Nature, effects and remedies. Research Papers in Education: Policy & Practice, 16(3), 247-270.
McCrae, R. R., Costa, P. T., Jr. & Yik, M. S. M. (1996). Universal aspects of Chinese personality structure. In M. H. Bond (Ed.), The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 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Crae, R. R., Zonderman, A. B., Costa, P. T., Jr., Bond, M. H., & Paunonen, S. V. (1996).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 552-566.
Cross, T. L. (2001). The Many Faces of Bullies.Gifted Child Today Magazine, 24(4), 36-37.
Olweus, D. (1993). 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Oxford: Blackwell.
Olweus, D. (1999), Sweden, In P. K. Smith, Y. Morita, J. Junger-Tas, D. Olweus, R. Catalano & P. Slee (Eds.). The nature of school bullying: A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7-28, New York: Routledge.
Olweus, D. (2011). Bullying at school and later criminality: Findings from three Swedish community samples of males. Criminal behavior and mental health, 21(2), 151.
Smith, P. K.,& Sharp, S. (1994). School bullying: Insights and perspectives.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Payne, A. A., Gottfredson, D. C., & Gottfredson, G. D. (2003). Schools as communiti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mmunal school organization, student bonding, and school disorder. Criminology, 41(3), 749-778.
Perry, K. E., & Weinstein, R. S. (1998). The social context of early schooling and children’s school adjustm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3, 177-194.
Pervin, L. A. & John, O. P. (1997). Personality:Theory and research (7th ed.). New York:John Wiley.
Phares, E. J., & Chaplin, W. F. (1997).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4th ed.).New York:Longman.
Scott, S. (1998). Aggressive behavior in childhood.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16(7126), 202-207.
Smith, P. K. (2009). Cyberbullying: abusive Relationships in Cyberspace. Journal of Psychology, 217(4), 180–181.
Youngman‚ M. B. (1979). Assessing behavioral adjustment to school. British Journal Education Psychology, 49, 258-26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51-160。
2. 莊耀嘉、李雯娣(2001)。兒童性格結構:五大模型的本土化檢驗。中華心理學刊,43(1),65-82。
3. 張信務(2007)。營造友善校園-「從去霸凌開始」。北縣教育,31-35。
4. 洪福源、黃德祥(2002)。校園欺凌行為與學校氣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37-84。
5. 洪福源(2003)。校園欺凌行為的本質及其防治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10 ,88-98。
6. 邱珍琬(2001)。國小校園欺凌行為與教師對應策略。屏東師院學報,15,41-80。
7. 林麗玉(2008)。生命教育之「虛」與「需」—由目睹校園霸凌現象談起。諮商與輔導,275,19-23。
8. 吳新華(1993)。國小學童班級適應量表編製報告。臺南師院學報,26,79-108。
9. 吳芝儀(2003)。累犯暴力犯罪者犯罪生涯及自我觀之發展與演變。犯罪學期刊,6(2),127-176。
10. 吳武典(1997)。國中偏差行為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29,25-50。
11. 王明傳、雷庚玲(2008)。華人青少年前期兒童之間接攻擊行為的反應評鑑與情緒經驗。中華心理學刊,50(1),71-90。
12. 黃興隆(2011)。從校園霸凌事件,看高職道德教育。商業職業教育,121,2-7。
13. 蔡明富、吳武典(2001)。國小資優學生學校生活壓力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資優教育研究,1(1),41-56。
14. 簡世雄(2011)。同儕輔導應用於校園霸凌之輔導策略。諮商與輔導,302,39-43。
15. 魏麗敏(2003)。校園欺凌行為、家庭環境與學校氣氛之關係。臺中師院學報,17,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