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丁明潔(2003)。國中生樂觀/悲觀傾向、課業壓力評估、課業壓力因應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明傳、雷庚玲(2008)。華人青少年前期兒童之間接攻擊行為的反應評鑑與情緒經驗。中華心理學刊,50(1),71-90。王淑苓(2011)。國小學童公平知覺、班級氣氛與校園霸凌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花蓮縣。王鐘和、李勤川、陽琪(編譯)(1980)。Arkoff, A. 著。適應與心理衛生。臺北市:大洋。
內政部(2013)。出生按生母原屬國籍(按登記及發生)(87)。2013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ris.gov.tw/zh_TW/346。
石文宜(2006)。國中生人格特質、師生互動關係與偏差行為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向芳誼(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東南亞新移民子女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臺北市。朱玉(譯)(2002)。Michele Elliott 著。拒絕校霸快樂上學。臺北市:新苗。
朱美瑰(2008)。看不見的拳頭-高雄市國中生網路霸凌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臺北市:五南。
何秀珠(1994)。國小男女教師性別角色與學生學校適應、學業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何家儀(2003)。國小一年級新生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社會科教學碩士班,臺東縣。吳武典(1997)。國中偏差行為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29,25-50。吳芝儀(2003)。累犯暴力犯罪者犯罪生涯及自我觀之發展與演變。犯罪學期刊,6(2),127-176。吳政峰(2008)。基隆地區國中生媒體識讀能力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班,宜蘭縣。吳紋如(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受霸凌知覺及反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市。吳清山、林天祐(2005)。校園霸凌。教育研究月刊,130,143。
吳新華(1993)。國小學童班級適應量表編製報告。臺南師院學報,26,79-108。吳新華(1996)。兒童適應問題。臺北市:五南。
吳詩琳(2011)。國小學童人格特質、校園霸凌與網路霸凌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臺東縣。李志偉(2011)。青少年霸凌類型與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教育碩士班,花蓮縣。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4,8月31日)。國小兒童校園霸凌(bully)現象調查報告。2012年5月6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9/232。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9,12月18日)。霸凌的影響因素。2012年8月12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archive/report_detail/88/137。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1,2月15日)。臺灣校園霸凌現象調查報告。2012年8月16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9/236。
周秀玲(2008)。高中職生受凌因素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嘉義市。周國民(2007)。家長社會資本與學童學業成就、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以臺南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縣。林士力(2009)。國中生霸凌行為與學校適應相關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林文聰(2004)。國中學生之家庭功能、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林宗鴻(譯)(2006)。Jerry M. Burger 著。人格心理學。臺北市:湯姆生。
林偉婷(2012)。國小高年級資源班學生學校適應與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中市。林梅蓉(2005)。國小單親家庭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臺東縣。林淑理(2000)。高職延修生自我概念、學習行為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林進材(1992)。城郊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學校適應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林進材、林香河(2011)。反霸凌完全手冊:案例與策略。臺北市:五南。
林項爵(2010)。父母教養型態、教師管教方式與國小高年級學生霸凌行為之相關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臺北市。林瑞英(2011)。國小學生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與校園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學位學程班,屏東縣。林翠玲(2011)。新移民子女之支持系統、自我認同、主觀幸福感對學校適應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班,新竹市。林璣萍(2003)。臺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臺東縣。林麗玉(2008)。生命教育之「虛」與「需」—由目睹校園霸凌現象談起。諮商與輔導,275,19-23。邱珍琬(2001)。國小校園欺凌行為與教師對應策略。屏東師院學報,15,41-80。邱珮怡(2000)。國中轉學生社會支持、制握信念與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南市。邵瑞珍、皮連生(1989)。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金蓮玉(2003)。學校適應與自我概念對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臺中市。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討。應用心理學刊,11,25-43。
施智婕(2010)。離婚單親幼兒的學校適應與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臺南市。柯采伶(2010)。真的只是囝仔的打鬧嗎?—國中霸凌者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洪光遠、鄭慧玲譯(1995)。Lawrence A. Pervin 著。人格心理學(初版)。臺北市:桂冠。
洪福源(2001)。國中校園欺凌行為與學校氣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洪福源(2003)。校園欺凌行為的本質及其防治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10 ,88-98。洪福源、黃德祥(2002)。校園欺凌行為與學校氣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37-84。洪榮照(1998)。兒童攻擊行為相關因素與認知行為策略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彰化縣。洪嘉謙(2003)。社會技巧訓練對國小欺凌受害兒童團體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屏東縣。胡瑋潔(2005)。國中學生社會技巧、欺凌行為與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孫育智(2004)。青少年的依附品質、情緒智力與適應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孫良誠(1995)。國小一年級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班,臺北市。徐慕蓮(1987)。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臺北市。徐澄清、周琳霓(2011)。霸凌與惡作劇就在一線之隔。健康世界,422,20-22。
荊永琴(2012)。高中職學生生活智能、學校適應與遭受霸凌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編輯小組(1990)。教育心理學。高雄市:偉文。
許文宗(2010)。國中學生虛擬霸凌與傳統霸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張世樺(2011)。國中學生網路欺凌、因應策略與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臺中市。張信務(2007)。營造友善校園-「從去霸凌開始」。北縣教育,31-35。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2)。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8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楊國樞(1969)。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張惠君(2002)。家庭系統、學校系統與國中生自我控制及偏差行為之研究─以臺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南市。張楓明(2007)。親子、師生及同儕關係對國中生初次暴力行為發生之影響。中等教育,58(5),74-91。
張瑞璋(2006)。臺北市國中體育班學生課業壓力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臺北巿。張鳳燕、楊妙芬、邱珍琬、蔡素紋(譯)(2002)。Robert M. Liebert & Lynn Langenbach Liebert 著。人格心理學—策略與議題。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防制校園霸凌專區(無日期)。認識校園霸凌。2012年7月15日,取自https://csrc.edu.tw/bully/bullying.asp。
莊明貞(1984)。國中學生學校生活素質與學校適應行為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莊璧阡(2011)。十二年就學安置高中職綜合職能科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莊耀嘉、李雯娣(2001)。兒童性格結構:五大模型的本土化檢驗。中華心理學刊,43(1),65-82。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屏東縣。郭丁熒(1988)。教師使用權力類型、學生參與心態與學生學校適應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郭惠玲(2009)。國小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縣。陳仲庚、張雨新(1989)。人格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陳如瑾(2011)。高雄市國小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與校園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 ,屏東縣。陳奎(1996)。青少年次文化的社會學分析。臺灣教育,546,6-7。
陳客宏(2012)。臺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網路素養與網路偏差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臺東縣。陳郁瑾(2010)。臺北市高中職學生校園霸凌行為與學校獎懲、導師領導、父母管教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陳聖源(2007)。新移民子女在國民小學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以兩位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處學校行政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新竹市。富邦文教基金會(2009,12月16日)。2009全國兒童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2012年9月28日,取自http://www.fubonedu.org.tw/projectActionView.aspx?itemID=new20091216170408P6U。
曾恕華(2007)。基隆市國民小學教師處理學生霸淩行為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花蓮縣。曾清一(1999)。教師教學信念、學生主觀知覺對學生學校適應之預測模式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游青霏(2007)。睡眠與情緒、學校適應和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南市。游美惠(2006)。反霸凌與性別平等教育。臺北市終身學習網通訊,32,2-6。
賀欣音(2010)。學生知覺學校支持與學生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臺南市。黃千毓(2008)。國民小學家長參與與學生學校適應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黃士珍(2009)。人格特質、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網路霸凌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屏東縣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屏東縣。黃巧玲(2007)。旁觀者人格特質、霸凌行為知覺與情緒反應之相關研究:兼論性別與年級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縣。黃玉枝(1991)。國中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學習風格及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臺北市。黃妙玟(2008)。父母管教方式、收看暴力電視節目與校園霸凌之相關研究-以臺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黃希庭(1998)。人格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黃怡倫(2008)。青少年欺凌受害者之人格特質、父母教養風格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彰化縣。黃明華(2008)。國中生家庭氣氛、學校適應與網路沉迷關係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黃郁珉(2009)。國中生人格特質、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臺中市。黃挺毅(2003)。國小兒童偏差行為與人格特質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碩士班,花蓮縣。黃振賢(2011)。國小學生班級同儕關係與霸凌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學位班,屏東縣。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黃梅嬌(2005)。以符合對話教學精神之生命教育課程改善學生言語霸凌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黃詩惠(2012)。家庭文化資本與國中生學校適應、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嘉義市。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51-160。黃德祥、黃怡倫(2008)。青少年欺凌受害者之人格特質與父母教養風格及同儕關係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31,63-88。
黃興隆(2011)。從校園霸凌事件,看高職道德教育。商業職業教育,121,2-7。新苗編譯小組(譯)(1999)。小寺康子著。戰勝校園暴力(いじめと鬥い、勝つ)。臺北市:新苗文化。
楊宜學(2008)。臺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臺南市。楊俊媛(1995)。國小單、雙親兒童之學校適應與其「個人特質」、「家庭特性」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新竹市。楊國樞(1982)。實用心理學。臺北市:黎明。
楊國樞(1988)。中國人的性格與行為:形成與蛻變。臺北市:桂冠。
楊智翔(2010)。國小教師人格特質、幸福感與師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葉重新(1998)。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葛樹人(1996)。心理測驗學。臺北市:桂冠。
詹素珠(1996)。教師口語行為、國中學生自尊與學校適應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臺北市。賈馥茗(1992)。教育與成長之路。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妍君(2009)。國中生之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網路霸凌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劉邦庚(2008)。桃園縣國民中學中輟復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劉佳玫(2001)。教師異動對國小學童學校生活適應的影響─一個國小班級學童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臺東縣。黎素君(2006)。國小校園欺凌行為重複被害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臺北市。歐慧敏(1996)。國小學生因應策略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南市。蔡明富、吳武典(2001)。國小資優學生學校生活壓力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資優教育研究,1(1),41-56。蔡德輝、楊士隆(1994)。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鄧煌發(2007)。校園安全防護措施之探討─校園槍擊、校園霸凌等暴行事件之防治。中等教育,58(5),8-29。
賴明伸(1990)。高職學生前程抉擇、學校適應與自我統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鄭慧玲(譯)(1986)。普汶(Lawrence A. Pervin)著。人格心理學(修訂第四版)。臺北市:桂冠。
鄭慧玲(譯)(1995)。普汶(Lawrence A. Pervin)著。人格心理學(第六版)。臺北市:桂冠。
簡世雄(2011)。同儕輔導應用於校園霸凌之輔導策略。諮商與輔導,302,39-43。簡茂發(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8,1-90。
魏麗敏(2003)。校園欺凌行為、家庭環境與學校氣氛之關係。臺中師院學報,17,21-50。二、外文部分
Allport, G. W. (1937).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London: Constable & Company Ltd.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McGraw Hill, New York: Wiley.
Arora, T. (1996). Defining bullying: Towards a clearer general understanding and mor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17(4), 317-329.
Besag, V. E. (1989). Bullies and victims in schools. Britain: Open University Press.
Burger, J. M. (2008). Personality (7th ed.). Australia: Belmont, CA: 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Inc.
Coie, J. D., Lochman, J. E., Terry, R., & Hyman, C. (1992). Predicting early adolescent disorder from childhood aggression and peer reject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0, 783-792.
Duncan, N. (1999). Sexual bulling: Gender conflict and pupil culture in secondary schools. London: Routledge.
Eysenck, H. J. (1975). The inequality of man San Diego, Calif.:Edits Publishers.
Goldberg, L. R. (1993). The structure of phenotypic personality trai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8, 26-34.
Hay C. (2001). Parenting, self-Control, and delinquency: A test of self-control theory. Criminology, 39(3), pp707-736。
Hinduja, S., & Patchin, J. (2007). Cyberbullying: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factors related to offending and victimization. Deviant Behavior, 29(2), 1-29.
Ladd, G. W., Kochenderfer, B. J., & Coleman, C. C., (1996). Friendship quality as a predictor of young children’s early school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67, 1103-1118.
Libert , R. M. , & Libert , L. L. (1998). Personality: Strategies and issues. New York: Brooks/ Cole Publishing.
Linda. L. Dahlberg. (1998). Youth Viol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Major Trends,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Approaches.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14(4), 259-272.
Ma, X., Stewin, L. L., & Mah, D. L. (2001). Bullying in school: Nature, effects and remedies. Research Papers in Education: Policy & Practice, 16(3), 247-270.
McCrae, R. R., Costa, P. T., Jr. & Yik, M. S. M. (1996). Universal aspects of Chinese personality structure. In M. H. Bond (Ed.), The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 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Crae, R. R., Zonderman, A. B., Costa, P. T., Jr., Bond, M. H., & Paunonen, S. V. (1996).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 552-566.
Cross, T. L. (2001). The Many Faces of Bullies.Gifted Child Today Magazine, 24(4), 36-37.
Olweus, D. (1993). 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Oxford: Blackwell.
Olweus, D. (1999), Sweden, In P. K. Smith, Y. Morita, J. Junger-Tas, D. Olweus, R. Catalano & P. Slee (Eds.). The nature of school bullying: A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7-28, New York: Routledge.
Olweus, D. (2011). Bullying at school and later criminality: Findings from three Swedish community samples of males. Criminal behavior and mental health, 21(2), 151.
Smith, P. K.,& Sharp, S. (1994). School bullying: Insights and perspectives.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Payne, A. A., Gottfredson, D. C., & Gottfredson, G. D. (2003). Schools as communiti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mmunal school organization, student bonding, and school disorder. Criminology, 41(3), 749-778.
Perry, K. E., & Weinstein, R. S. (1998). The social context of early schooling and children’s school adjustm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3, 177-194.
Pervin, L. A. & John, O. P. (1997). Personality:Theory and research (7th ed.). New York:John Wiley.
Phares, E. J., & Chaplin, W. F. (1997).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4th ed.).New York:Longman.
Scott, S. (1998). Aggressive behavior in childhood.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16(7126), 202-207.
Smith, P. K. (2009). Cyberbullying: abusive Relationships in Cyberspace. Journal of Psychology, 217(4), 180–181.
Youngman‚ M. B. (1979). Assessing behavioral adjustment to school. British Journal Education Psychology, 49, 25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