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16: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曾吉男
研究生(外文):Chi-nan Tseng
論文名稱:運用臉書與同儕互評策略提升高中生英文寫作能力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n Action Research of Improving English Writing Ability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Using Peer-Assessment via Facebook
指導教授:黃宗顯黃宗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zung-hsien 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2
中文關鍵詞:社群網站同儕互評合作學習英文寫作行動研究臉書
外文關鍵詞:Facebooksocial networkpeer-assessmentEnglish writing ability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8
  • 點閱點閱:181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1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本研究旨在瞭解運用臉書社群網站與同儕互評策略能否提升研究者任教班級學生之英文寫作能力?本研究採量化與質性並用之行動研究法,透過自訂之問卷調查、大考中心官方使用之「英文作文分項式評分指標」、研究者自訂評鑑作文能力指標為工具,以前後測作文考試及平日作文作業之成績與內容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進行為期一年之滾動式兩循環行動研究,研究對象為研究者高一任教班級全體學生,獲得研究結論如下:
一、學生英文作文成績進步明顯,且持續穩定進步,達到本行動研究最主要之目的。
二、學生的寫作能力各項指標均達到目標,證實可以寫得更快、寫得更多、錯得更少、結構組織更完整且流暢。
三、證實在目前社群網站中,臉書為最適合進行英文寫作教學之網站。
四、證實同儕互評在臉書實施效果優於傳統作文簿。
五、就效果而言,以臉書搭配同儕互評可取代作文簿搭配教師批閱,但傳統作文簿仍有其必要。
最後,針對本行動研究過程所發現問題提出建議與解決策略,供欲以行動研究改善學生英文作文能力之教師或研究者參考。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if using the peer-assessment strategy on the social network,Facebook,can efficiently and dramatically improve the writing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the researcher teaches in the writing class.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are both adopted in the process. The evaluation tools consist of questionnaires, writing evaluation criteria designed by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enter, and the writing ability targets set by the researcher. The data analysis samples include the pre-test and pro-test of the writing-test grades and contents in the periodical exams held for all the students in the same grade, and the writing assignments in the researcher’s writing class. This one-year rolling action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two phases. The subjects are the students who enroll in the researcher’s writing class. Major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drawn from this study are stated as follows:
1.The grades between the pre-test and pro-test make a distinctive difference, improving stably and continually, which proves that the major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satisfied.
2.Every writing ability target set by the researcher is beaten, which proves that the researcher’s students as a whole write faster,write more, write more coherently with unity, and make fewer grammatical errors in a restricted time.
3.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er’s students and the result, of all the social networks, Facebook is the most suitable and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writing.
4.The peer-assessment strategy functions more efficiently on Facebook than in the traditional writing workbook.
5.In terms of effect,achievement,and learning attitude, the composition book going with teacher correction can obviously be replaced by Facebook going with peer-assessment strategy; however, the role of composition book still cannot be eliminated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writing experience on Facebook cannot be exactly duplicated in the writing exam, especially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
From the findings, some suggestions an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the research would be presented for the teachers, schools or further studies.
謝辭‧‧‧‧‧‧‧‧‧‧‧‧‧‧‧‧‧‧‧‧‧‧‧‧‧‧‧‧‧‧‧‧‧‧‧Ⅰ
中文摘要‧‧‧‧‧‧‧‧‧‧‧‧‧‧‧‧‧‧‧‧‧‧‧‧‧‧‧‧‧‧‧‧‧Ⅲ
英文摘要‧‧‧‧‧‧‧‧‧‧‧‧‧‧‧‧‧‧‧‧‧‧‧‧‧‧‧‧‧‧‧‧‧Ⅳ
目次‧‧‧‧‧‧‧‧‧‧‧‧‧‧‧‧‧‧‧‧‧‧‧‧‧‧‧‧‧‧‧‧‧‧‧Ⅶ
表次‧‧‧‧‧‧‧‧‧‧‧‧‧‧‧‧‧‧‧‧‧‧‧‧‧‧‧‧‧‧‧‧‧‧‧Ⅸ
圖次‧‧‧‧‧‧‧‧‧‧‧‧‧‧‧‧‧‧‧‧‧‧‧‧‧‧‧‧‧‧‧‧‧‧‧Ⅹ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同儕互評與提升英文寫作能力之關聯‧‧‧‧‧‧‧‧‧‧‧‧‧‧‧‧13
第二節 英文寫作教學理論與實證‧‧‧‧‧‧‧‧‧‧‧‧‧‧‧‧‧‧‧‧‧37
第三節 臉書與提升英文寫作能力之關聯‧‧‧‧‧‧‧‧‧‧‧‧‧‧‧‧‧‧5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65
第一節 研究場域說明‧‧‧‧‧‧‧‧‧‧‧‧‧‧‧‧‧‧‧‧‧‧‧‧‧‧65
第二節 待答問題解決策略‧‧‧‧‧‧‧‧‧‧‧‧‧‧‧‧‧‧‧‧‧‧‧‧66
第三節 研究流程‧‧‧‧‧‧‧‧‧‧‧‧‧‧‧‧‧‧‧‧‧‧‧‧‧‧‧‧67
第四節 研究工具與資料蒐集‧‧‧‧‧‧‧‧‧‧‧‧‧‧‧‧‧‧‧‧‧‧‧72
第五節 研究實施‧‧‧‧‧‧‧‧‧‧‧‧‧‧‧‧‧‧‧‧‧‧‧‧‧‧‧‧75
第六節 研究資料分析‧‧‧‧‧‧‧‧‧‧‧‧‧‧‧‧‧‧‧‧‧‧‧‧‧‧9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93
第一節 兩循環評鑑指標結果‧‧‧‧‧‧‧‧‧‧‧‧‧‧‧‧‧‧‧‧‧‧93
第二節 改善歷程分析‧‧‧‧‧‧‧‧‧‧‧‧‧‧‧‧‧‧‧‧‧‧‧‧‧1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33
第一節 結論‧‧‧‧‧‧‧‧‧‧‧‧‧‧‧‧‧‧‧‧‧‧‧‧‧‧‧‧‧133
第二節 建議‧‧‧‧‧‧‧‧‧‧‧‧‧‧‧‧‧‧‧‧‧‧‧‧‧‧‧‧‧13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143
二、英文部份‧‧‧‧‧‧‧‧‧‧‧‧‧‧‧‧‧‧‧‧‧‧‧‧‧‧‧‧‧150
附錄一 大考中心英文作文分項式評分指標‧‧‧‧‧‧‧‧‧‧‧‧‧‧‧‧‧155
附錄二 同儕互評工具‧‧‧‧‧‧‧‧‧‧‧‧‧‧‧‧‧‧‧‧‧‧‧‧‧‧‧156
附錄三 臉書同儕互評行動研究期前問卷調查‧‧‧‧‧‧‧‧‧‧‧‧‧‧‧‧‧157
附錄四 第一循環期中第一次問卷‧‧‧‧‧‧‧‧‧‧‧‧‧‧‧‧‧‧‧‧‧‧159
附錄五 第一循環期中第二次問卷‧‧‧‧‧‧‧‧‧‧‧‧‧‧‧‧‧‧‧‧‧‧160
附錄六 第一循環期末量化問卷‧‧‧‧‧‧‧‧‧‧‧‧‧‧‧‧‧‧‧‧‧‧‧161
附錄七 第一循環期末質性問卷‧‧‧‧‧‧‧‧‧‧‧‧‧‧‧‧‧‧‧‧‧‧‧163
附錄八 第二循環期末問卷調查‧‧‧‧‧‧‧‧‧‧‧‧‧‧‧‧‧‧‧‧‧‧‧165
附錄九 同儕互評語法錯誤檢核表版本1‧‧‧‧‧‧‧‧‧‧‧‧‧‧‧‧‧‧‧166
附錄十 同儕互評語法錯誤檢核表版本2‧‧‧‧‧‧‧‧‧‧‧‧‧‧‧‧‧‧‧168
附錄十一 心情故事作業之研究者與學生臉書互動實例‧‧‧‧‧‧‧‧‧‧‧‧‧169
附錄十二 第一循環期中第一次問卷學生回饋‧‧‧‧‧‧‧‧‧‧‧‧‧‧‧‧‧171
附錄十三 第一循環期中第二次問卷學生回饋‧‧‧‧‧‧‧‧‧‧‧‧‧‧‧‧‧172
附錄十四 第一循環期末質性問卷調查學生回饋‧‧‧‧‧‧‧‧‧‧‧‧‧‧‧‧174
中文部份
Yuan(2011)。Writing 2.0 (探討Web 2.0 下的寫作教學),2011年6
  月25日,取自http://yuaneducation.wordpress.com/2011/06/25/
  writing-2-0-探討web-2-0-下的寫作教學/
大考中心(2012)。101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考科及英文考科作文佳
  作,取自http://www.ceec.edu.tw/GoodWritingPieces/
  101SatGoodWritingPieces/101學測國英佳作.htm
于富雲、鄭守杰(2001)。網路同儕互評與標準建構歷程對國小學生後設認
  知影響的實證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7(1),197-226。
于富雲、鄭守杰(2003)。同儕互評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07,
  112-124。
尹玫君、劉世雄(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學習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
  當代教育研究,13(2),109-138。
方信淳(2012)。過程導向的英文寫作課對於大學生的動機、焦慮、以及
  自我效能上的影響。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應用英語系碩士論文,未
  出版,屏東市。
王岱伊(2001)。小組合作學習策略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淑如、王裕德 (2001)。網路合作學習環境之建構。資訊與教育,85,
  104-111。
王瑀(2004)。以同儕互評與討論提升小六學童之寫作表現~以行動學習輔
  具教室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
  園縣。
左婉薇(2002)。同儕評論方式在英文寫作上的效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朱作仁(1992)。語文測驗原理與實施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朱麗麗(1993)。使用電腦教學時的教學者角色。臺灣教育,512,21-23。
汝明麗(2011)。建構論教學觀之下的情境學習理論於大學中譯英口譯課程
  的實踐。翻譯學研究集刊,14,215-245。
余立棠(2012)。使用Web 2.0在語言教學的研究彙整。教育部電子報,
  525,2012年8月16日,取自http://epaper.edu.tw/
  windows.aspx?windows_sn=10773
吳文舜(2012)。網路化修訂回饋當作強化文法輸入對以英文為外語之寫
  作的影響。淡江大學英文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正一(2006)。從學習者歸因、成就與學習動機談線上學習之應用。T &
  D飛訊,52,1-11。
吳尚庭、陳五洲(2011)。社群媒體網站對體育輔助教學之應用—以
  Facebook 粉絲專頁為例。臺灣體育論壇,2,3-12。
吳明芳(2008)。網路化檔案評量標準與信、效度之建立。臺北科技大學
  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貞慧(2010)。創造思考運用在國小中年級寫作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昭瑩(2012)。Facebook網路發表作品對五年級學童之英語字彙及閱讀
  理解成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英語教育碩士班
  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清山、林天祐(1996)。教育名詞:合作學習。教育資料與研究,13,75。
李咏吟、吳金蓮(2000)。小老師制的概念分析與實施。載於黃政傑(主編),
  創思與合作的教學法,141-159。臺北:師大書苑。
李坤崇(2002)。多元化教學評量理念與推動策略。教育研究月刊,98,
  24-36。
李振清(2012)。臺灣英語教育的演進與前瞻思維,臺灣教育,674,31-40。
李偉綾(2009)。部落格同儕互評對台灣高職生之英文寫作能力與學習態
  度之效益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北市。
沈慶珩、黃信義(2006)。網路同儕互評在Moodle系統上的應用。教育資
  料與圖書館學,43(3), 267-284。
卓宜青(2001)。網路化學習歷程檔案系統及同儕評量。國立交通大學資
  訊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周俊龍(2004)。團體溝通機制對網路同儕互評效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台
  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周暉健(2009)。部落格輔助英文寫作教學對於高職生之英文寫作表現之
  效益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于翔(2012)。在Facebook上從事學習活動對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佛
  光大學學習與數位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文川、楊淑晴(2011)。應用wiki網路寫作系統發展大專英文寫作技巧
  之研究。課程與教學,14(2),76-103。
林奇賢(1998)。網路學習環境的設計與利用。資訊與教育,67,34-50。
林建仲、鄭宗文(2001)。合作式學習與問題解決-培養以問題解決為中心
  的網路合作學習。資訊與教育雜誌,85,55-62。
林建宏、蔡佩倫(2009)。教師、同儕與網路諮商互動之於中籍學生英文寫
  作修訂認知研究。育達人文社會學報,5,163-174。
林健堯(2010)。臺灣高級中學英語教師寫作教學信念與課堂運用。淡江
  大學英文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婕婷、呂正雄、李明憲(2010)。系統化教學設計:以國中七年級英語寫
  作教學為例。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3(2),101-126。
林淳蔭 (2010)。高中生社群網站使用行為與現實人際互動、學習風格之
  相關研究-以台北縣市為例。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北。
邱智仁(2009)。Dialogical Interaction in Cyber Joint Activity of Feedback
  and Revision: Inner Speech in Multiple-Draft Compositions。國立虎尾
  科技大學學報,28(2),89-100。
洪志成(譯)(2004)。Jack R. Fraenkle & Norman E. Wallen著。教育研究
  法:規劃與評鑑(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
  台北:心理。
施建隆(2007)。台灣大學生及研究生寫作自我效能,焦慮,動機,經驗
  及其英文寫作之關聯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班學位論
  文,未出版,高雄市。
姚瑋雯(2011)。以活動理論探究在臉書的英語學習社群成員之中介行為
  與參與感受。交通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施振榮(2012,12月7日)。只用成績選才有盲點。中央通訊社。2012年
  12月7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施振榮-只用成績選才有
  盲點-032620622.html.html
逄錦麟(2007)。教室網路英語學習的要素與限制--從三角互動模式理論角
  度解析多國案例。醒吾學報,35,13-35。
高秋娟 (2012)。Facebook與教師專業發展。師友月刊,541,48-50。
張世忠(2000)。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
  學刊,35,87-120。
張武昌(1996)。 高中英文教師對大學聯考應否廢除「英文作文」及「中
  譯英」題型的看法。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4(6),1-12。
張思靜(2008)。探討臺灣高中和專科學校之英文寫作教學。國立高雄第
  一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基成、吳明芳(2011)。網路化檔案評量環境下教學者評、學生自評與同儕互評之信效度比較。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9)1,135-170。
張基成、吳炳宏(2011)。網路化學習歷程檔案同儕互評之信效度研究。
  課程與教學,14(2),2-29。
張基成、吳炳宏 (2012)。網路化檔案評量環境下教學者評量之信度與效
  度。科學教育學刊,20(5),393-412。
張強仁(1999)。英語教學研究: 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文鶴。
張新仁(1991)。從認知心理學談寫作過程與教學。載於高雄師範大學教育
  研究所主辦「人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4。
張新仁(1992)。寫作教學研究:過程導向教學的理論及應用-認知心理學
  取向。高雄:復文。
張新仁(2004)。台灣地區寫作研究之回顧與展望。載於單文經(主編),
  課程與教學新論,245-308。臺北市:心理。
曹嘉秀 (2011)。Effect of Error Correction on EFL Student Writing。教育研
  究學報,45(1),89-110。
曹嘉秀(2006)。 過程導向法及成品導向法對提升英文寫作能力之差別效
  益。師大學報,51(1),23-29。
莊淇銘(2010)。網路學習的優勢及盲點。師友月刊,512,16-21。
莊維貞(2009)。四種英文寫作錯誤回應方式效果比較。大葉大學通識教
  育學報,4,123-138。
許智超(2002)。網路合作學習系統之發展與應用。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資
  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許凱絨、葉潔宇(2011)。教師回饋對台灣高中EFL低成就學生段落寫作之
  效用:「直接訂正法」與「語意重述法」。語文與國際研究,8,55 -84。
許雅雯(2005)。運用網際網路從事語言學習之初探。書府,25,4-9。
郭文耀(2000)。英文網路教學初探。國立空中大學共同科學報,2,93-105。
孫春在、林珊如(2007)。網路合作學習:數位時代的互動學習環境、教學與評量。臺北:心理。
陳玉美(1998)。淺談英文作文教學的設計原則及作文發表的方式,英語教學,23(1),19-36。
陳佳苹(2012)。不同學習風格者運用Facebook進行協同學習以探討學習動機與成效之研究。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彥廷、傅清雪、洪明全(2006)。同儕互評情境中職前幼兒教師科學教學
  知識轉化之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45,1-20。
陳美芳、黃楷茹、謝佳男、林宜駿(2010)。高中同儕寫作回饋的效度與效
  果探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 (1),63-90。
陳郁樺(2012)。訊息即時性對專案學習的影響:以Moodle及Facebook
  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碩士學位學程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
陳淑娥(2009)。以部落格進行國一作文同儕互評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雲珠(2004)。合作學習寫作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寫作表現及態度影
  響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
陳達武(2001)。過程導向的語文教育在美國的發展及其理論背景。國立空中大學共同科學報,3,1-16。
陳鳳如(1993)。活動式寫作教學法對國小兒童寫作表現與寫作歷程之實驗效果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5),51-67。
陳鳳如(2007)。國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學習潛能評估之分析研究。師大學報,52(2),73-94。
陳慶忠、陳惠君、劉家驊、陳登傑 (2008)。數位學習平臺之使用性評估。醒吾學報,38,145-163。
梁彩玲(2002)。從九年一貫課程談溝通式教學法,白沙人文社會學報,1,
  143-166。
黃永和、莊淑琴(2002)。結合多元智慧的網路輔助跨課程寫作教學方案
  及其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5,51-86 。
黃自來(2004)。應用語言學與英語教學。臺北市:文鶴。
黃妙玲(2012)。網路同儕互評對高中一年級學生英文寫作學習滿意度之影響。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秀玲(1997)。淺談「自我學習評量表」 在技職教育英文寫作的課程設計與運用。英語教學,21(4),35-53。
黃彥達(2006)。數位之牆網路社群的真義。臺北:博碩。
黃烱瑩(2004)。不同思考風格國小學童在e-learning社會科學習成效之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馨慧(2003)。高中生對同儕與教師在英文寫作上評改回饋之反應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
楊美雪(1994)。教學媒體之互動形式及其影響。台北:正中。
楊國鑫(2001)。推廣網路同儕互評系統於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教學課程之
  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楊淇淯、于富雲(2011)。國小學童臉書使用之初探。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學報,42(2),67-92。
楊懿麗(2003)。高中英文寫作教學之我見─從大學入學考試英作測驗談
  起。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1),92。
溫媺純(2007)。網路同儕互評態度之研究與省思。研究與創新,4,18-19。
廖昭永(2006)。合作學習對國小學童寫作創造力成效與態度之研究。國
  民教育研究學報,16,129-156。
趙貞怡 、陳柳馨(2008)。數位學習創新趨勢:談網路學習社群。國民教
  育,49(1),6-13。
賓靜蓀(譯)(2008)。伊旭塔‧雷曼著。學習動機-決定孩子學習成敗的
  關鍵。台北︰天下。(Lehmann,I.,2008)
劉士豪(2011)。網路社群經營實務。研考雙月刊,35(4),36 -44。
劉旨峰 (1999)。網路同儕互評系統的學生群組分析。國立交通大學資訊
  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旨峰 (2002)。網路同儕評量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所博士論
  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旨峰、周宜興、林珊如、袁賢銘 (2001)。科技英文編修課程推行網路同
  儕互評實例-學生態度實例分析。載於中央大學舉辦之「第五屆全球
  華人學習科技研討會論文集」(1045-1051),桃園縣。
劉旨峰、楊國鑫、林珊如、袁賢銘(2003)。中學生與網路同儕互評之預測
  性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7,51-71。
劉繼仁(2005)。整合教室與網路的英語教學設計。教育研究月刊,138,
  18-31。
劉繼仁(2007)。數位語言學習之現況與類型。教育研究月刊,163,61-76。
劉顯親(2010)。網路同儕互評應用於大學英文寫作課之個案研究。課程
  與教學,13(1),173-208。
蔡清田(2004)。課程發展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清田(等譯)(2004)。J. McKernan著。課程行動研究:反思實務工作者的方法與資源手冊,高雄:麗文。
蔡清田(2011)。行動研究的理論與實踐。T&D飛訊,118,1-20。
蔡雅玲(2008)。運用wiki 系統與協同寫作於高中學生英文寫作教學之研
  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蔡銘津(2001)。專家和生手在寫作修訂歷程上的差異及其在教學上的啟
  示。課程與教學,4(3),149-162。
鄭守杰(2003)。網路同儕互評對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鄭圓鈴(2006)。國語文基本學力量表的建置。人文社會學報,115-136。
歐瑞賢(2004)。整合性寫作教學課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6),
  149-162。
黎瓊麗(2004)。技職院校大專學生英文寫作錯誤之分析與探討—以美和技
  術學院為例。大葉學報,13(2),19-37。
賴俊賢(2011)。分組同儕互評之部落格寫作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小五
  年級學生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
  版,臺北市。
謝孟寬(2009)。網路合作學習以同儕互評建議模式對高中生寫作能力表
  現之影響。亞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中市。
鍾育明、吳百盛(2010)。從行為理論探討網路使用者對社群網站之認知行為模式。載於私立世新大學舉辦之「第11屆電子化企業經營管理理論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111-122),臺北市。
簡茂發(1999)。多元化評量之理念與方法。教師天地,4,11-17。
簡楚瑛、王萬清(1988)。同儕互動對國小學生寫作能力之影響研究。初
  等教育學報,1,143-167。
羅希哲、蔡慧音、曾國鴻(2011)。高中女生STEM網路專題式合作學習之
  研究。高雄師大學報:自然科學與科技類,30,41-46。
羅珮甄(2012)。運用社群網站以合作學習模式對大學生英文寫作能力之
  影響。亞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顧大維(2005)。從數位教學平臺使用的迷思:看教學設計在數位學習應扮
  演的角色。教育研究月刊,131,118-126。

英文部份
Ainsworth,L., & Christinson, J. (1998). Student-generatedrubrics:An assessment model to help all students succeed. Palo Alto, CA: Dale Seymore Publications.
Applebee (1984). Problems in process approaches: Toward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process instruction. In Petrosky and Bartholomae(Eds.)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Eighty-fif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PartⅡ,Chapter 6,95-113.
Arnold, R. (1991).Writing development: Magic in the brain. Buckingham,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Bandura, A. (1977).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ostock, S. (2000). Peer assessment-a review, Retrieved November 22, 2006,from
http://www.keele.ac.uk/depts/aa/landt/lt/docs/bostock_peer_assessment.htm.
Bouzidi, L., & Jaillet, A. (2009). Can online peer assessment be truste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12 (4), 257–268.
Burch, C. B. (1999). Inside the portfolio experience: The student’s perspective. English Education, 32(1), 34-49.
Carson, J., & Nelson, G. (1996). Chines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ESL peer response group interaction.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5(1), 1-19.
Chang, C. (2000). The effect of error correction on grammatical structures. In Tzyh-lai Huang (Chair), Changes and challenges in ELT.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glish Teaching, Taipei.
Chang, C. C. (2008). Enhancing self-perceived effects using web-based portfolio assessmen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4(3), 1753-1771.
Chang, C. C., Tseng, K. H., Yueh, H. P., & Lin, W. C. (2011). Consideration factors and adoption of type, tabulation and framework for creating e-portfolios. Computers & Education, 56(2), 452-465.
Chen, C. H. (2010).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mobile self- and peer-assessment system. Computers & Education, 55(1), 229-236.
Cohen, A. D. (1994). Assessing language ability in the classroom. Boston: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Dörnyei,Z. (2003). Attitudes, orientations, and motivations in language learning: Advances i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Language Learning, 53(S1),3–32.
Faigley, L. (1986). Competing theories of process: A critique and a proposal. College English, 48(6),527-542.
Falchikov, N.,& Goldfinch, J. (2000). Student peer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 meta-analysis comparing peer and teacher mark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70(3),287-322.
Ferris, D. R. (1999). The case for grammar correction in L2 writing classes: A response to Truscott (1996).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8(1), 1-11.
Ferris, D. R. (2003). Response to student writing.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sic Books.
Hanrahan, S. J., & Isaacs, G. (2001). Assessing self- and peer-assessment: The students'' views.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1), 53-70.
Jenkins, M. (2004). Unfulfilled promise: Formative assessment using computer-aided assessment.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1, 67-80
Johnson, D., & Johnson, R. (1975).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and individualiz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leinman, Z.(2009). Children who use technology are ''better writers''. Retrieved December 3,2009,from http://news.bbc.co.uk/2/hi/ technology/8392653.stm
Lalande, J. F. II (1982). Reducing composition errors: An experiment.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66(2), 140-149.
Lee, S. Y. (2003).Teaching EFL writing in the university: Related issues, insights,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National Taipei Teachers College, 16(1), 111-136.
Miao, Y., Badger, R., & Zhen, Y. (200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eer and teacher feedback in a Chinese EFL writing class.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5, 179-200.
O''Reilly, T. (2005). What is web 2.0. Retrieved September 30, 2005, from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
Parker, R. E. (1985). Small-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mproving academic, social gains in the classroom. NASSP Bulletin,69(479),48-57.
Parsons R. D., Hinson S. L., & Sardo-Brown D. (2001).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practitioner-researcher model of teaching. Belmont,CA: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Pascopella, A., & Richardson, W.(2009).The new writing pedagogy. District Administration, 45(10),44-46, 48-50.
Pilgrim, J., & Bledsoe, C. (2011). Learning through Facebook: A potential tool for educators. Delta Kappa Gamma Bulletin, 78(1), 38-42.
Qin, Z., Johson, D. W., & Johson, R. T. (1995). Cooperative versus competitive efforts and problem solving.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5(2), 129-143.
Raimes, A. (1991). Out of the woods: Emerging traditions in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TESOL Quarterly, 25(3),407-430.
Reckase, M. A. (2002). Portfolio defin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of Portfolio Assessment, Taipei, Taiwan.
Reid, J. (2011). We don''t twitter, we facebook:An alternative pedagogical space that enables critical practices in relation to writing.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and Critique, 10(1),58-80.
Rheingold, H.(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New York: Addison-Wesley.
Resnick, M. (1996). Distributed constructionism. Proceedings of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Learning Scienc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Russell, J. D., & Butcher, C. (1999). Using portfolio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urses.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7(4), 279-289.
Schunk, D. H. (1995). Self-efficacy and education and instruction. In J. E Schwartz, H. L. (2010). Facebook: The new classroom commons? The Education Digest, 75 (5),39-42.
Selwyn, N. (2009). Faceworking: Exploring students’ education-related use of Facebook. Learning, Media and Technology, 34, (2), 157–174.
Schultz, J. M. (2000). Computers and collaborative writ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urriculum. In M. Warschauer & R. Kern (Eds.), Network-based language: Concepts and practice (pp.121-150).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lavin, R. E.(1990). Cooperative Learning.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Sue, S. M. (2003). Product-oriented or process-oriented approach toward teaching ESP? —In the case of an EFL nursing English course. In Yui-nam Leung (Chair), Curriculum Reform in ELT.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glish Teaching, Hsinchu.
Sung, Y. T., Lin, C. S., Lee, C. L., & Chang, K. E. (2003). Evaluating proposals for experiments : An application of web-based self-assessment and peer-assessment. Teaching of Psychology, 30(4), 331-334.
Teng, A. (2012). Writing teachers should comment on facebook walls. Voices From the Middle, 19(4),34-38.
Topping, K.J. (1998). Peer assessment between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68, 249-276.
Topping, K. J.,& Ehly, S. E. (2001). Peer-assisted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12(2), 113-132.
Tuzi, F. (2004). The impact of e-feedback on the revisions of L2 writers in an academic writing course. Computers and Composition, 21, 217-235.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于富雲、鄭守杰(2003)。同儕互評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07,
2. 王淑如、王裕德 (2001)。網路合作學習環境之建構。資訊與教育,85,
3. 朱麗麗(1993)。使用電腦教學時的教學者角色。臺灣教育,512,21-23。
4. 李坤崇(2002)。多元化教學評量理念與推動策略。教育研究月刊,98,
5. 李振清(2012)。臺灣英語教育的演進與前瞻思維,臺灣教育,674,31-40。
6. 林奇賢(1998)。網路學習環境的設計與利用。資訊與教育,67,34-50。
7. 高秋娟 (2012)。Facebook與教師專業發展。師友月刊,541,48-50。
8. 張基成、吳明芳(2011)。網路化檔案評量環境下教學者評、學生自評與同儕互評之信效度比較。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9)1,135-170。
9. 莊淇銘(2010)。網路學習的優勢及盲點。師友月刊,512,16-21。
10. 許雅雯(2005)。運用網際網路從事語言學習之初探。書府,25,4-9。
11. 郭文耀(2000)。英文網路教學初探。國立空中大學共同科學報,2,93-105。
12. 陳玉美(1998)。淺談英文作文教學的設計原則及作文發表的方式,英語教學,23(1),19-36。
13. 陳達武(2001)。過程導向的語文教育在美國的發展及其理論背景。國立空中大學共同科學報,3,1-16。
14. 陳鳳如(1993)。活動式寫作教學法對國小兒童寫作表現與寫作歷程之實驗效果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5),51-67。
15. 陳慶忠、陳惠君、劉家驊、陳登傑 (2008)。數位學習平臺之使用性評估。醒吾學報,38,14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