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Yuan(2011)。Writing 2.0 (探討Web 2.0 下的寫作教學),2011年6
月25日,取自http://yuaneducation.wordpress.com/2011/06/25/
writing-2-0-探討web-2-0-下的寫作教學/
大考中心(2012)。101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考科及英文考科作文佳
作,取自http://www.ceec.edu.tw/GoodWritingPieces/
101SatGoodWritingPieces/101學測國英佳作.htm
于富雲、鄭守杰(2001)。網路同儕互評與標準建構歷程對國小學生後設認
知影響的實證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7(1),197-226。
于富雲、鄭守杰(2003)。同儕互評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07, 112-124。
尹玫君、劉世雄(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學習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
當代教育研究,13(2),109-138。
方信淳(2012)。過程導向的英文寫作課對於大學生的動機、焦慮、以及
自我效能上的影響。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應用英語系碩士論文,未
出版,屏東市。
王岱伊(2001)。小組合作學習策略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淑如、王裕德 (2001)。網路合作學習環境之建構。資訊與教育,85, 104-111。
王瑀(2004)。以同儕互評與討論提升小六學童之寫作表現~以行動學習輔
具教室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
園縣。
左婉薇(2002)。同儕評論方式在英文寫作上的效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朱作仁(1992)。語文測驗原理與實施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朱麗麗(1993)。使用電腦教學時的教學者角色。臺灣教育,512,21-23。汝明麗(2011)。建構論教學觀之下的情境學習理論於大學中譯英口譯課程
的實踐。翻譯學研究集刊,14,215-245。
余立棠(2012)。使用Web 2.0在語言教學的研究彙整。教育部電子報,
525,2012年8月16日,取自http://epaper.edu.tw/
windows.aspx?windows_sn=10773
吳文舜(2012)。網路化修訂回饋當作強化文法輸入對以英文為外語之寫
作的影響。淡江大學英文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正一(2006)。從學習者歸因、成就與學習動機談線上學習之應用。T &
D飛訊,52,1-11。
吳尚庭、陳五洲(2011)。社群媒體網站對體育輔助教學之應用—以
Facebook 粉絲專頁為例。臺灣體育論壇,2,3-12。
吳明芳(2008)。網路化檔案評量標準與信、效度之建立。臺北科技大學
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貞慧(2010)。創造思考運用在國小中年級寫作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昭瑩(2012)。Facebook網路發表作品對五年級學童之英語字彙及閱讀
理解成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英語教育碩士班
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清山、林天祐(1996)。教育名詞:合作學習。教育資料與研究,13,75。
李咏吟、吳金蓮(2000)。小老師制的概念分析與實施。載於黃政傑(主編),
創思與合作的教學法,141-159。臺北:師大書苑。
李坤崇(2002)。多元化教學評量理念與推動策略。教育研究月刊,98, 24-36。
李振清(2012)。臺灣英語教育的演進與前瞻思維,臺灣教育,674,31-40。李偉綾(2009)。部落格同儕互評對台灣高職生之英文寫作能力與學習態
度之效益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北市。
沈慶珩、黃信義(2006)。網路同儕互評在Moodle系統上的應用。教育資
料與圖書館學,43(3), 267-284。
卓宜青(2001)。網路化學習歷程檔案系統及同儕評量。國立交通大學資
訊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周俊龍(2004)。團體溝通機制對網路同儕互評效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台
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周暉健(2009)。部落格輔助英文寫作教學對於高職生之英文寫作表現之
效益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于翔(2012)。在Facebook上從事學習活動對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佛
光大學學習與數位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文川、楊淑晴(2011)。應用wiki網路寫作系統發展大專英文寫作技巧
之研究。課程與教學,14(2),76-103。
林奇賢(1998)。網路學習環境的設計與利用。資訊與教育,67,34-50。林建仲、鄭宗文(2001)。合作式學習與問題解決-培養以問題解決為中心
的網路合作學習。資訊與教育雜誌,85,55-62。
林建宏、蔡佩倫(2009)。教師、同儕與網路諮商互動之於中籍學生英文寫
作修訂認知研究。育達人文社會學報,5,163-174。
林健堯(2010)。臺灣高級中學英語教師寫作教學信念與課堂運用。淡江
大學英文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婕婷、呂正雄、李明憲(2010)。系統化教學設計:以國中七年級英語寫
作教學為例。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3(2),101-126。
林淳蔭 (2010)。高中生社群網站使用行為與現實人際互動、學習風格之
相關研究-以台北縣市為例。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北。
邱智仁(2009)。Dialogical Interaction in Cyber Joint Activity of Feedback
and Revision: Inner Speech in Multiple-Draft Compositions。國立虎尾
科技大學學報,28(2),89-100。
洪志成(譯)(2004)。Jack R. Fraenkle & Norman E. Wallen著。教育研究
法:規劃與評鑑(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
台北:心理。
施建隆(2007)。台灣大學生及研究生寫作自我效能,焦慮,動機,經驗
及其英文寫作之關聯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班學位論
文,未出版,高雄市。
姚瑋雯(2011)。以活動理論探究在臉書的英語學習社群成員之中介行為
與參與感受。交通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施振榮(2012,12月7日)。只用成績選才有盲點。中央通訊社。2012年
12月7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施振榮-只用成績選才有
盲點-032620622.html.html
逄錦麟(2007)。教室網路英語學習的要素與限制--從三角互動模式理論角
度解析多國案例。醒吾學報,35,13-35。
高秋娟 (2012)。Facebook與教師專業發展。師友月刊,541,48-50。張世忠(2000)。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
學刊,35,87-120。
張武昌(1996)。 高中英文教師對大學聯考應否廢除「英文作文」及「中
譯英」題型的看法。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4(6),1-12。
張思靜(2008)。探討臺灣高中和專科學校之英文寫作教學。國立高雄第
一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基成、吳明芳(2011)。網路化檔案評量環境下教學者評、學生自評與同儕互評之信效度比較。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9)1,135-170。張基成、吳炳宏(2011)。網路化學習歷程檔案同儕互評之信效度研究。
課程與教學,14(2),2-29。
張基成、吳炳宏 (2012)。網路化檔案評量環境下教學者評量之信度與效
度。科學教育學刊,20(5),393-412。
張強仁(1999)。英語教學研究: 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文鶴。
張新仁(1991)。從認知心理學談寫作過程與教學。載於高雄師範大學教育
研究所主辦「人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4。
張新仁(1992)。寫作教學研究:過程導向教學的理論及應用-認知心理學
取向。高雄:復文。
張新仁(2004)。台灣地區寫作研究之回顧與展望。載於單文經(主編),
課程與教學新論,245-308。臺北市:心理。
曹嘉秀 (2011)。Effect of Error Correction on EFL Student Writing。教育研
究學報,45(1),89-110。
曹嘉秀(2006)。 過程導向法及成品導向法對提升英文寫作能力之差別效
益。師大學報,51(1),23-29。
莊淇銘(2010)。網路學習的優勢及盲點。師友月刊,512,16-21。莊維貞(2009)。四種英文寫作錯誤回應方式效果比較。大葉大學通識教
育學報,4,123-138。
許智超(2002)。網路合作學習系統之發展與應用。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資
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許凱絨、葉潔宇(2011)。教師回饋對台灣高中EFL低成就學生段落寫作之
效用:「直接訂正法」與「語意重述法」。語文與國際研究,8,55 -84。
許雅雯(2005)。運用網際網路從事語言學習之初探。書府,25,4-9。郭文耀(2000)。英文網路教學初探。國立空中大學共同科學報,2,93-105。孫春在、林珊如(2007)。網路合作學習:數位時代的互動學習環境、教學與評量。臺北:心理。
陳玉美(1998)。淺談英文作文教學的設計原則及作文發表的方式,英語教學,23(1),19-36。陳佳苹(2012)。不同學習風格者運用Facebook進行協同學習以探討學習動機與成效之研究。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陳彥廷、傅清雪、洪明全(2006)。同儕互評情境中職前幼兒教師科學教學
知識轉化之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45,1-20。
陳美芳、黃楷茹、謝佳男、林宜駿(2010)。高中同儕寫作回饋的效度與效
果探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 (1),63-90。
陳郁樺(2012)。訊息即時性對專案學習的影響:以Moodle及Facebook
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碩士學位學程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
陳淑娥(2009)。以部落格進行國一作文同儕互評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雲珠(2004)。合作學習寫作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寫作表現及態度影
響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
陳達武(2001)。過程導向的語文教育在美國的發展及其理論背景。國立空中大學共同科學報,3,1-16。陳鳳如(1993)。活動式寫作教學法對國小兒童寫作表現與寫作歷程之實驗效果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5),51-67。陳鳳如(2007)。國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學習潛能評估之分析研究。師大學報,52(2),73-94。
陳慶忠、陳惠君、劉家驊、陳登傑 (2008)。數位學習平臺之使用性評估。醒吾學報,38,145-163。梁彩玲(2002)。從九年一貫課程談溝通式教學法,白沙人文社會學報,1, 143-166。
黃永和、莊淑琴(2002)。結合多元智慧的網路輔助跨課程寫作教學方案
及其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5,51-86 。
黃自來(2004)。應用語言學與英語教學。臺北市:文鶴。黃妙玲(2012)。網路同儕互評對高中一年級學生英文寫作學習滿意度之影響。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黃秀玲(1997)。淺談「自我學習評量表」 在技職教育英文寫作的課程設計與運用。英語教學,21(4),35-53。黃彥達(2006)。數位之牆網路社群的真義。臺北:博碩。
黃烱瑩(2004)。不同思考風格國小學童在e-learning社會科學習成效之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馨慧(2003)。高中生對同儕與教師在英文寫作上評改回饋之反應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
楊美雪(1994)。教學媒體之互動形式及其影響。台北:正中。
楊國鑫(2001)。推廣網路同儕互評系統於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教學課程之
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楊淇淯、于富雲(2011)。國小學童臉書使用之初探。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學報,42(2),67-92。
楊懿麗(2003)。高中英文寫作教學之我見─從大學入學考試英作測驗談
起。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1),92。
溫媺純(2007)。網路同儕互評態度之研究與省思。研究與創新,4,18-19。廖昭永(2006)。合作學習對國小學童寫作創造力成效與態度之研究。國
民教育研究學報,16,129-156。
趙貞怡 、陳柳馨(2008)。數位學習創新趨勢:談網路學習社群。國民教
育,49(1),6-13。
賓靜蓀(譯)(2008)。伊旭塔‧雷曼著。學習動機-決定孩子學習成敗的
關鍵。台北︰天下。(Lehmann,I.,2008)
劉士豪(2011)。網路社群經營實務。研考雙月刊,35(4),36 -44。劉旨峰 (1999)。網路同儕互評系統的學生群組分析。國立交通大學資訊
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旨峰 (2002)。網路同儕評量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所博士論 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旨峰、周宜興、林珊如、袁賢銘 (2001)。科技英文編修課程推行網路同
儕互評實例-學生態度實例分析。載於中央大學舉辦之「第五屆全球
華人學習科技研討會論文集」(1045-1051),桃園縣。
劉旨峰、楊國鑫、林珊如、袁賢銘(2003)。中學生與網路同儕互評之預測
性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7,51-71。
劉繼仁(2005)。整合教室與網路的英語教學設計。教育研究月刊,138, 18-31。
劉繼仁(2007)。數位語言學習之現況與類型。教育研究月刊,163,61-76。劉顯親(2010)。網路同儕互評應用於大學英文寫作課之個案研究。課程
與教學,13(1),173-208。
蔡清田(2004)。課程發展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清田(等譯)(2004)。J. McKernan著。課程行動研究:反思實務工作者的方法與資源手冊,高雄:麗文。
蔡清田(2011)。行動研究的理論與實踐。T&D飛訊,118,1-20。
蔡雅玲(2008)。運用wiki 系統與協同寫作於高中學生英文寫作教學之研
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蔡銘津(2001)。專家和生手在寫作修訂歷程上的差異及其在教學上的啟
示。課程與教學,4(3),149-162。
鄭守杰(2003)。網路同儕互評對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鄭圓鈴(2006)。國語文基本學力量表的建置。人文社會學報,115-136。
歐瑞賢(2004)。整合性寫作教學課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6), 149-162。
黎瓊麗(2004)。技職院校大專學生英文寫作錯誤之分析與探討—以美和技
術學院為例。大葉學報,13(2),19-37。
賴俊賢(2011)。分組同儕互評之部落格寫作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小五
年級學生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
版,臺北市。
謝孟寬(2009)。網路合作學習以同儕互評建議模式對高中生寫作能力表
現之影響。亞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中市。
鍾育明、吳百盛(2010)。從行為理論探討網路使用者對社群網站之認知行為模式。載於私立世新大學舉辦之「第11屆電子化企業經營管理理論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111-122),臺北市。
簡茂發(1999)。多元化評量之理念與方法。教師天地,4,11-17。簡楚瑛、王萬清(1988)。同儕互動對國小學生寫作能力之影響研究。初
等教育學報,1,143-167。
羅希哲、蔡慧音、曾國鴻(2011)。高中女生STEM網路專題式合作學習之
研究。高雄師大學報:自然科學與科技類,30,41-46。
羅珮甄(2012)。運用社群網站以合作學習模式對大學生英文寫作能力之
影響。亞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顧大維(2005)。從數位教學平臺使用的迷思:看教學設計在數位學習應扮
演的角色。教育研究月刊,131,118-126。
英文部份
Ainsworth,L., & Christinson, J. (1998). Student-generatedrubrics:An assessment model to help all students succeed. Palo Alto, CA: Dale Seymore Publications.
Applebee (1984). Problems in process approaches: Toward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process instruction. In Petrosky and Bartholomae(Eds.)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Eighty-fif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PartⅡ,Chapter 6,95-113.
Arnold, R. (1991).Writing development: Magic in the brain. Buckingham,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Bandura, A. (1977).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ostock, S. (2000). Peer assessment-a review, Retrieved November 22, 2006,from
http://www.keele.ac.uk/depts/aa/landt/lt/docs/bostock_peer_assessment.htm.
Bouzidi, L., & Jaillet, A. (2009). Can online peer assessment be truste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12 (4), 257–268.
Burch, C. B. (1999). Inside the portfolio experience: The student’s perspective. English Education, 32(1), 34-49.
Carson, J., & Nelson, G. (1996). Chines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ESL peer response group interaction.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5(1), 1-19.
Chang, C. (2000). The effect of error correction on grammatical structures. In Tzyh-lai Huang (Chair), Changes and challenges in ELT.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glish Teaching, Taipei.
Chang, C. C. (2008). Enhancing self-perceived effects using web-based portfolio assessmen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4(3), 1753-1771.
Chang, C. C., Tseng, K. H., Yueh, H. P., & Lin, W. C. (2011). Consideration factors and adoption of type, tabulation and framework for creating e-portfolios. Computers & Education, 56(2), 452-465.
Chen, C. H. (2010).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mobile self- and peer-assessment system. Computers & Education, 55(1), 229-236.
Cohen, A. D. (1994). Assessing language ability in the classroom. Boston: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Dörnyei,Z. (2003). Attitudes, orientations, and motivations in language learning: Advances i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Language Learning, 53(S1),3–32.
Faigley, L. (1986). Competing theories of process: A critique and a proposal. College English, 48(6),527-542.
Falchikov, N.,& Goldfinch, J. (2000). Student peer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 meta-analysis comparing peer and teacher mark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70(3),287-322.
Ferris, D. R. (1999). The case for grammar correction in L2 writing classes: A response to Truscott (1996).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8(1), 1-11.
Ferris, D. R. (2003). Response to student writing.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sic Books.
Hanrahan, S. J., & Isaacs, G. (2001). Assessing self- and peer-assessment: The students'' views.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1), 53-70.
Jenkins, M. (2004). Unfulfilled promise: Formative assessment using computer-aided assessment.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1, 67-80
Johnson, D., & Johnson, R. (1975).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and individualiz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leinman, Z.(2009). Children who use technology are ''better writers''. Retrieved December 3,2009,from http://news.bbc.co.uk/2/hi/ technology/8392653.stm
Lalande, J. F. II (1982). Reducing composition errors: An experiment.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66(2), 140-149.
Lee, S. Y. (2003).Teaching EFL writing in the university: Related issues, insights,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National Taipei Teachers College, 16(1), 111-136.
Miao, Y., Badger, R., & Zhen, Y. (200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eer and teacher feedback in a Chinese EFL writing class.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5, 179-200.
O''Reilly, T. (2005). What is web 2.0. Retrieved September 30, 2005, from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
Parker, R. E. (1985). Small-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mproving academic, social gains in the classroom. NASSP Bulletin,69(479),48-57.
Parsons R. D., Hinson S. L., & Sardo-Brown D. (2001).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practitioner-researcher model of teaching. Belmont,CA: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Pascopella, A., & Richardson, W.(2009).The new writing pedagogy. District Administration, 45(10),44-46, 48-50.
Pilgrim, J., & Bledsoe, C. (2011). Learning through Facebook: A potential tool for educators. Delta Kappa Gamma Bulletin, 78(1), 38-42.
Qin, Z., Johson, D. W., & Johson, R. T. (1995). Cooperative versus competitive efforts and problem solving.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5(2), 129-143.
Raimes, A. (1991). Out of the woods: Emerging traditions in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TESOL Quarterly, 25(3),407-430.
Reckase, M. A. (2002). Portfolio defin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of Portfolio Assessment, Taipei, Taiwan.
Reid, J. (2011). We don''t twitter, we facebook:An alternative pedagogical space that enables critical practices in relation to writing.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and Critique, 10(1),58-80.
Rheingold, H.(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New York: Addison-Wesley.
Resnick, M. (1996). Distributed constructionism. Proceedings of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Learning Scienc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Russell, J. D., & Butcher, C. (1999). Using portfolio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urses.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7(4), 279-289.
Schunk, D. H. (1995). Self-efficacy and education and instruction. In J. E Schwartz, H. L. (2010). Facebook: The new classroom commons? The Education Digest, 75 (5),39-42.
Selwyn, N. (2009). Faceworking: Exploring students’ education-related use of Facebook. Learning, Media and Technology, 34, (2), 157–174.
Schultz, J. M. (2000). Computers and collaborative writ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urriculum. In M. Warschauer & R. Kern (Eds.), Network-based language: Concepts and practice (pp.121-150).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lavin, R. E.(1990). Cooperative Learning.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Sue, S. M. (2003). Product-oriented or process-oriented approach toward teaching ESP? —In the case of an EFL nursing English course. In Yui-nam Leung (Chair), Curriculum Reform in ELT.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glish Teaching, Hsinchu.
Sung, Y. T., Lin, C. S., Lee, C. L., & Chang, K. E. (2003). Evaluating proposals for experiments : An application of web-based self-assessment and peer-assessment. Teaching of Psychology, 30(4), 331-334.
Teng, A. (2012). Writing teachers should comment on facebook walls. Voices From the Middle, 19(4),34-38.
Topping, K.J. (1998). Peer assessment between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68, 249-276.
Topping, K. J.,& Ehly, S. E. (2001). Peer-assisted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12(2), 113-132.
Tuzi, F. (2004). The impact of e-feedback on the revisions of L2 writers in an academic writing course. Computers and Composition, 21, 217-235.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