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04: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紋萍
論文名稱:時間焦慮――朱天心小說的創作動力
指導教授:胡衍南胡衍南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3
中文關鍵詞:朱天心時間焦慮桃花源陶淵明知識分子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68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朱天心作品中最重要的特色是對時間、記憶與歷史的不斷反思,是朱天心創作生命裡的中樞神經和中心梗概,以此為本章論述核心,「時間」成為她作品中重要的能量與魔法,尋求記憶,建構起她的歷史論述。朱天心的回顧姿態,描繪世代、映照現實,是她正在為自己重塑記憶,融入新世代的異質。時間是一個無聲無息卻又是行進無休止的巨大車輪,把我們帶向未來的同時,也可能一併輾過你我誓死效命的理想,也可能一併甩落你我當下深陷其中、沸沸揚揚的經歷與情感。深切以為那些必定深刻銘記,且留在各人心中清晰不已的,但巨輪前行,只留遺跡漫漫。朱天心熟諳此理,也就更加在意,並且努力地彰顯記憶片段、表述認知,以同樣力道的書寫抗拒其消磨的速度。由於喧鬧又奔騰不已的記憶促使小說家振筆疾書,無法遏止,再加上朱天心對時間感的敏銳,對於隨著時間而消磨的一切事物感到關注,且不願就此撒手,故時間焦慮成為朱天心源源不絕的創作原動力。
朱天心自述個人的失落,早在大一正值鄉土文學論戰時即已開始,只是單純地想要去護衛文學創作的純淨性。自此開啟修行之路,質疑並自我追尋,那段摸索時間是屬於個人的自我放逐及救贖的過程。瞬息萬變的政治領域,讓朱天心深刻體悟並自我要求成為對權力誤用與濫用的強悍批判者,願意永遠做為一個與風、與眾人逆向而行的人。嫻熟歷史的朱天心,無法噤聲又記憶力良好的她,在不斷為世界除魅的同時,堅持要大聲的說「我記得」、「那時候……」。努力為記憶解碼,彷彿考據學者一般地進行校勘,以防遭人造假竄改。暗夜行路,對自己提問並驗證她的信念以及她所堅持的文學創作的純淨性。用朱天心自己的話詮釋,就是「莫忘初衷」,這初衷正是朱天心自1970年代以來的信念與堅持動力,是彷彿骨鯁在喉,又芒刺在背的一種使命,身為知識分子的一份責任,「求仁得仁而已!」唱著「帝力何有於我哉」的十九歲小蝦,專一、有信仰、有大志、有歷史的初衷信念,是一直以來滋養朱天心心畝良田,汩汩不絕的活泉。
那青春歲月的一景一物莫不承載至珍至美的年少回憶,是銘記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朱天心不願迷失少年桃源,不甘心理想境地淪落,小說家重啟尋覓烏托邦的漫漫航程,化身為「後現代武陵漁人」,再訪桃花林。背著滿滿以記憶為名的行囊出發,作為精神糧食與向外抵禦的力量,「心靈烏托邦」成為朱天心創作的重要精神涵義。朱天心一如陶淵明的胸襟抱負,骨子裡是既傲骨又柔情的入世姿態,秉持對這個社會的包容,對小市民的同情悲憫,與之並列共生。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前人文獻回顧………………………………………………………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16
第四節 研究步驟……………………………………………………………17
第二章 朱天心的生平及文學創作………………………………………………23
第一節 作家生平……………………………………………………………23
第二節 文學創作…………………………………………………………24
一、1970年代的青春花園……………………………………………25
二、1980年代的如椽大筆……………………………………………28
三、1990年代的持續流亡……………………………………………31
四、2000年以後「夢的路徑」……………………………………34
第三章 信念的斷裂:從單一到追尋到堅持……………………………………39
第一節 解嚴分水嶺?……………………………………………………39
第二節 質疑與追尋……………………………………………………43
第三節 創作的動力與堅持………………………………………………52
第四章 朱天心小說中的時間性與記憶書寫…………………………………59
第一節 記憶的再現與重構………………………………………………60
第二節 留駐美好時光…………………………………………………64
第三節 時間焦慮…………………………………………………………69
第五章 「桃花源」美好圖騰的心靈回歸……………………………………77
第一節 烏托邦航程………………………………………………………78
第二節 深情而入世的激憤之聲…………………………………………84
第三節 知識分子的使命感………………………………………………92
第六章 結論……………………………………………………………………99
後記………………………………………………………………………………105
參考書目…………………………………………………………………………109
一、 朱天心作品
二、 專書
三、 期刊學報論文
四、 報刊
五、 碩博士論文

一、朱天心作品
《方舟上的日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77年4月;台北:言心出版社,1977年4月;台北:三三書坊出版:遠流出版社發行,1990年12月;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擊壤歌》(台南:長河出版社,1977年6月;台北:三三書坊,1981年12月;台北:三三書坊出版:遠流出版社發行,1989年9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昨日當我年輕時》(台北:三三書坊,1981年12月;台北:三三書坊出版:遠流出版社發行,1989年7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未了》(台北:聯合報社,1982年4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時移事往》,原名《台大學生關琳的日記》(台北:三三書坊,1984年2月;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7年6月;台北:三三書坊出版:遠流出版社發行,1989年7月(易名《時移事往》);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我記得……》(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7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小說家的政治週記》(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2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出版社,1992年5月;台北:印刻文學出版社,2002年6月)。
《古都》(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5月;東京:國書刊行會,2000年6月,(日文,清水賢一郎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台北:印刻出版社,2002年6月)。
《漫遊者》(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二十二歲之前》(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台北:印刻文學出版社,2010年1月)。
二、專書 (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三三羣士論作:《中國站起》(台北:三三書坊出版社,1980年)。
大衛.洛吉著(David Lodge ),李維拉譯:《小說的五十堂課》(台北:木馬文化出版社,2006年)。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4年)。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社,2003年)。
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1993年)。
王斑:《全球化陰影下的歷史與記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台北:遠流出版社,1988年)。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二十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伊塔羅‧卡爾維諾著、王志弘譯:《看不見的城市》(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
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2年)。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1998年)。
艾德華.薩伊德:《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佛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台北:志文出版社,1973年)。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1992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年)。
李歐梵《上海摩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李豐楙、劉苑如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杜威‧德拉伊斯瑪著,張朝霞譯:《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台北:漫遊者文化出版社,2013年)
周芬伶:《芳香的祕教:性別、愛慾、自傳書寫論述》(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孟 樊:《台灣世紀末觀察》(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92年)。
邱貴芬:《(不)同國女人聒噪》(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8年)。
邱貴芬:《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7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侯伯.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社,1990年)。
封德屏:《台灣作家作品目錄》(台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
段義孚(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約翰‧伯格(John Berger) 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約翰‧伯格(John Berger) 著,吳莉君譯:《觀看的視界》(The sense of sight )(台北:麥田出版社,2010年)。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年)。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夏志清著、劉紹銘編譯:《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出版社,1993年)。
夏鑄九:《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1995年)。
班雅明著,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年)。
郝譽翔編著:《袋鼠族物語》(台北:國立編譯館,2008年)。
馬丁(Martin Wallance)著,伍曉明等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尉天聰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年)。
尉天驄著:《鄉土與民族》(台北:遠景出版社,1981年)。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年)。
張京媛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張瑞芬:《台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張雙英、黃景進編譯:《當代文學理論》(台北:合森文化出版社,1991年)。
張雙英:《中國文學批評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
張寶琴等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1949-1993》(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4年)。
張讓:《剎那之眼》(台北:大田出版社,2000年)。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1年)。
莫里斯‧哈布瓦赫(Halbwachs, M.)著;華 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陳光興、蘇淑芬編:《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上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出版社,2011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陳芳明:《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彭瑞金:《台灣文學探索》(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
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7年)。
彭懷恩:《認識台灣――台灣政治變遷五十年》(台北:風雲論壇,1997年)。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楊 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楊 澤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
楊澤編,陳芳明論著:《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楊澤編:《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楊澤編:《七○年代懺情錄》(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楊澤編:《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9年)。
楊澤編:《狂飆八○――紀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9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93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困境》(台北: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
廖咸浩:《愛與解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廖炳惠:《解構批評論集》(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85年)。
廖炳惠編:《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文學與真實》(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劉亮雅:《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劉紀蕙:《認同、差異、主體性:從性別、國族、族裔談起》(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1997年)
樊洛平:《當代台灣女性小說史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文化出版社,1994年)。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小說批評》(台北:正中書局出版社,1993年)。
黛安‧艾克曼著、莊安祺譯:《氣味、記憶與愛欲‧傷痛的記憶》(台北:時報文化,2004年)。
三、期刊學報論文 (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丁旻:〈構建理想的精神家園――論陶淵明的人生態度〉,《揚州教育學院學報》第二十二卷第1期,2004年3月。
尹蓓芳、黃筱威紀錄整理,唐諾、朱天心對話:〈我不會讓任何東西凌駕文學之上〉,《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7期,2006年9月,頁22-42。
尹蓓芳記錄整理:〈回過神來,回到抒情的傳統──朱天心答朱偉誠問〉,《印刻文學生活誌》第61期,2008年9月,頁56-62。
王榮桂、張曉鵑、張元凱:〈論《桃花源記》的思想性〉,《南都學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2期,2000年3月。
王德威:〈老靈魂前世今生──朱天心的小說〉,收入朱天心:《古都》(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頁5-30。後收入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二十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頁113-133。
王德威:〈後中年期的愛與死〉,《印刻生活文學誌》第五卷第一期,2008年9月,頁46-48。
石曉楓:〈少女成長紀事──當代台灣女性成長小說書寫主題之研究〉,《中國學術年刊》第二十八期(秋季號),2006年9月。
朱天心、舞鶴:〈朱天心對談舞鶴〉,《印刻文化生活雜誌》第7期,2004年3月。
朱天心:〈「大和解?」回應之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期,2001年9月,頁117-125。
朱天心:〈一場必須加註的聊天會――朱天心的寫作日記本〉,《新朝藝術雜誌》第27期,2000年12月,頁40-47。
朱天心:〈一場必須加註的聊天會――是不是有一天我可以不寫作﹖〉,《新朝藝術雜誌》第27期,2000年12月,頁42-43。
朱天心:〈日本∕台灣不在東亞〉,《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2期,2006年4月,頁165-167。
朱天心:〈去聖邈遠,寶變為石〉,收入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頁329-334。
朱天心:〈那年,我們一起站出來〉,《印刻生活誌》第四卷第十一期,2008年7月,頁86-99。
朱天心:〈青青子矜〉,《幼獅文藝》第53期,1981年5月,頁30-31。
朱天心:〈俊穎我輩〉,《印刻文學生活誌》第93期,2011年5月,頁32-35。
朱天心:〈南都一望〉,《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7期,2006年9月,頁46-63。
朱天心:〈看不見的城市〉,《台北畫刊》第388期,2000年5月,頁10-12。
朱天心:〈逃離陳映真?〉,收入陳光興、蘇淑芬編《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上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1年),頁293-298。
朱天心:〈凝神盯視現實〉,《聯合文學》第20卷第5期,2004年3月,頁146。
朱天心:<不再有鄉愁的年代>,《遠見雜誌》,1999年2月,頁130-131。
朱天心:<去聖邈遠,寶變為石>,收入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11月),頁329-334。
朱天心:<流水十九年>,《幼獅文藝》,1992年8月,頁40-41。
朱天心:<壞習慣>,《聯合文學》144期,1996年10月,頁18-19。
朱天文:〈如是我聞――序《台大學生關琳的日記》〉,收入朱天心:《時移事往》(台北:三三書坊出版社,1984年),頁5-14。
朱偉誠:〈無重力狀態的漫遊憶往─讀朱天心《漫遊者》〉,《聯合文學》第197期,2001年,頁148-149。
何春蕤:〈方舟之外──論朱天心的近期寫作〉,收入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頁335-343。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朱偉誠:〈無重力狀態的漫遊憶往─讀朱天心《漫遊者》〉,《聯合文學》第197期,2001年,頁148-149。
2. 朱天心:<壞習慣>,《聯合文學》144期,1996年10月,頁18-19。
3. 朱天心:<流水十九年>,《幼獅文藝》,1992年8月,頁40-41。
4. 朱天心:〈凝神盯視現實〉,《聯合文學》第20卷第5期,2004年3月,頁146。
5. 朱天心:〈南都一望〉,《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7期,2006年9月,頁46-63。
6. 朱天心:〈青青子矜〉,《幼獅文藝》第53期,1981年5月,頁30-31。
7. 石曉楓:〈少女成長紀事──當代台灣女性成長小說書寫主題之研究〉,《中國學術年刊》第二十八期(秋季號),2006年9月。
8. 林鋐宇、張文典、洪福源(2011)。注意力的神經生理機制。身心障礙研究,9(2),123-134。
9. 林漢裕、李玉琇(2010)。空間短期記憶、空間工作記憶與空間能力對圖學表現的影響。設計學報,15(4),1-18。
10. 韓承靜、蔡介立(2008)。眼球軌跡記錄-科學學習研究的明日之星。科學教育(310),2-11。
11. 鄭財富、林耀豐(2008)。以整體反應時間量化視覺注意力之探討。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8),88-97。
12. 蔡明富(2007)。學校行政人員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訊息之知覺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1),75-104。
13. 蔡介立、顏妙璇、汪勁安(2005)。眼球移動測量及在中文閱讀研究之應用。應用心理研究(28),91-104。
14. 詹雅雯、陳信昭、郭乃文(2006)。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不注意型與合併型之多面向注意力功能分析。臨床心理學刊,3(2),85-92。
15. 詹元碩、何金山、吳湘涵(2011)。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的心理生理機轉與運動訓練效益。大專體育(114),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