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天心作品
《方舟上的日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77年4月;台北:言心出版社,1977年4月;台北:三三書坊出版:遠流出版社發行,1990年12月;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擊壤歌》(台南:長河出版社,1977年6月;台北:三三書坊,1981年12月;台北:三三書坊出版:遠流出版社發行,1989年9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昨日當我年輕時》(台北:三三書坊,1981年12月;台北:三三書坊出版:遠流出版社發行,1989年7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未了》(台北:聯合報社,1982年4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時移事往》,原名《台大學生關琳的日記》(台北:三三書坊,1984年2月;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7年6月;台北:三三書坊出版:遠流出版社發行,1989年7月(易名《時移事往》);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我記得……》(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7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小說家的政治週記》(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2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出版社,1992年5月;台北:印刻文學出版社,2002年6月)。
《古都》(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5月;東京:國書刊行會,2000年6月,(日文,清水賢一郎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台北:印刻出版社,2002年6月)。
《漫遊者》(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二十二歲之前》(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台北:印刻文學出版社,2010年1月)。
二、專書 (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三三羣士論作:《中國站起》(台北:三三書坊出版社,1980年)。
大衛.洛吉著(David Lodge ),李維拉譯:《小說的五十堂課》(台北:木馬文化出版社,2006年)。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4年)。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社,2003年)。
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1993年)。
王斑:《全球化陰影下的歷史與記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台北:遠流出版社,1988年)。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二十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伊塔羅‧卡爾維諾著、王志弘譯:《看不見的城市》(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
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2年)。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1998年)。
艾德華.薩伊德:《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佛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台北:志文出版社,1973年)。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1992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年)。
李歐梵《上海摩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李豐楙、劉苑如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杜威‧德拉伊斯瑪著,張朝霞譯:《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台北:漫遊者文化出版社,2013年)
周芬伶:《芳香的祕教:性別、愛慾、自傳書寫論述》(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孟 樊:《台灣世紀末觀察》(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92年)。
邱貴芬:《(不)同國女人聒噪》(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8年)。
邱貴芬:《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7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侯伯.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社,1990年)。
封德屏:《台灣作家作品目錄》(台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
段義孚(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約翰‧伯格(John Berger) 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約翰‧伯格(John Berger) 著,吳莉君譯:《觀看的視界》(The sense of sight )(台北:麥田出版社,2010年)。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年)。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夏志清著、劉紹銘編譯:《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出版社,1993年)。
夏鑄九:《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1995年)。
班雅明著,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年)。
郝譽翔編著:《袋鼠族物語》(台北:國立編譯館,2008年)。
馬丁(Martin Wallance)著,伍曉明等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尉天聰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年)。
尉天驄著:《鄉土與民族》(台北:遠景出版社,1981年)。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年)。
張京媛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張瑞芬:《台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張雙英、黃景進編譯:《當代文學理論》(台北:合森文化出版社,1991年)。
張雙英:《中國文學批評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
張寶琴等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1949-1993》(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4年)。
張讓:《剎那之眼》(台北:大田出版社,2000年)。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1年)。
莫里斯‧哈布瓦赫(Halbwachs, M.)著;華 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陳光興、蘇淑芬編:《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上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出版社,2011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陳芳明:《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彭瑞金:《台灣文學探索》(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
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7年)。
彭懷恩:《認識台灣――台灣政治變遷五十年》(台北:風雲論壇,1997年)。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楊 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楊 澤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
楊澤編,陳芳明論著:《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楊澤編:《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楊澤編:《七○年代懺情錄》(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楊澤編:《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9年)。
楊澤編:《狂飆八○――紀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9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93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困境》(台北: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
廖咸浩:《愛與解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廖炳惠:《解構批評論集》(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85年)。
廖炳惠編:《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文學與真實》(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劉亮雅:《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劉紀蕙:《認同、差異、主體性:從性別、國族、族裔談起》(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1997年)
樊洛平:《當代台灣女性小說史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文化出版社,1994年)。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小說批評》(台北:正中書局出版社,1993年)。
黛安‧艾克曼著、莊安祺譯:《氣味、記憶與愛欲‧傷痛的記憶》(台北:時報文化,2004年)。
三、期刊學報論文 (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丁旻:〈構建理想的精神家園――論陶淵明的人生態度〉,《揚州教育學院學報》第二十二卷第1期,2004年3月。
尹蓓芳、黃筱威紀錄整理,唐諾、朱天心對話:〈我不會讓任何東西凌駕文學之上〉,《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7期,2006年9月,頁22-42。
尹蓓芳記錄整理:〈回過神來,回到抒情的傳統──朱天心答朱偉誠問〉,《印刻文學生活誌》第61期,2008年9月,頁56-62。
王榮桂、張曉鵑、張元凱:〈論《桃花源記》的思想性〉,《南都學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2期,2000年3月。
王德威:〈老靈魂前世今生──朱天心的小說〉,收入朱天心:《古都》(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頁5-30。後收入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二十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頁113-133。
王德威:〈後中年期的愛與死〉,《印刻生活文學誌》第五卷第一期,2008年9月,頁46-48。
石曉楓:〈少女成長紀事──當代台灣女性成長小說書寫主題之研究〉,《中國學術年刊》第二十八期(秋季號),2006年9月。朱天心、舞鶴:〈朱天心對談舞鶴〉,《印刻文化生活雜誌》第7期,2004年3月。
朱天心:〈「大和解?」回應之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期,2001年9月,頁117-125。
朱天心:〈一場必須加註的聊天會――朱天心的寫作日記本〉,《新朝藝術雜誌》第27期,2000年12月,頁40-47。
朱天心:〈一場必須加註的聊天會――是不是有一天我可以不寫作﹖〉,《新朝藝術雜誌》第27期,2000年12月,頁42-43。
朱天心:〈日本∕台灣不在東亞〉,《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2期,2006年4月,頁165-167。
朱天心:〈去聖邈遠,寶變為石〉,收入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頁329-334。
朱天心:〈那年,我們一起站出來〉,《印刻生活誌》第四卷第十一期,2008年7月,頁86-99。
朱天心:〈青青子矜〉,《幼獅文藝》第53期,1981年5月,頁30-31。朱天心:〈俊穎我輩〉,《印刻文學生活誌》第93期,2011年5月,頁32-35。
朱天心:〈南都一望〉,《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7期,2006年9月,頁46-63。朱天心:〈看不見的城市〉,《台北畫刊》第388期,2000年5月,頁10-12。
朱天心:〈逃離陳映真?〉,收入陳光興、蘇淑芬編《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上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1年),頁293-298。
朱天心:〈凝神盯視現實〉,《聯合文學》第20卷第5期,2004年3月,頁146。朱天心:<不再有鄉愁的年代>,《遠見雜誌》,1999年2月,頁130-131。
朱天心:<去聖邈遠,寶變為石>,收入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11月),頁329-334。
朱天心:<流水十九年>,《幼獅文藝》,1992年8月,頁40-41。朱天心:<壞習慣>,《聯合文學》144期,1996年10月,頁18-19。朱天文:〈如是我聞――序《台大學生關琳的日記》〉,收入朱天心:《時移事往》(台北:三三書坊出版社,1984年),頁5-14。
朱偉誠:〈無重力狀態的漫遊憶往─讀朱天心《漫遊者》〉,《聯合文學》第197期,2001年,頁148-149。何春蕤:〈方舟之外──論朱天心的近期寫作〉,收入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頁335-343。
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