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丁文祺(2011)。「年老與學習」的需求觀點。取自: http://ilms.ouk.edu.tw/,2013 年5 月10 日。
丁芳敏(2006 )。中原大學學生的全人教育目標知覺、校園參與經驗與學習成果的相關研究。中原大學教育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中原大學(2012)。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取自:
http://web.cycu.edu.tw/gen2/02_about_us_b.html,2012 年6 月2 日。
中原大學開課查詢系統(2013)。中原大學e點靈。取自:
http://itouch.cycu.edu.tw/index.jsp?type=student, 2013年 7月10日。
中原大學通識中心(2013)。中原大學通識延伸課程計畫。取自:
http://itouch.cycu.edu.tw/index.jsp?type=student,2013 年4 月3 日。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M. Q. Patton 著。質性研究與評鑑(Qualitative research &; evaluation methods)。嘉義市:濤石。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概論:實用的教育方案。台北市:學富文化。
吳庶深、黃麗花 (2002)。生命教育:健康與體育的核心概念。中等教育,53(1),154-163。
吳庶深(2003)。生命教育的意義與內涵-中港台兩岸三地初探。學生輔導,88,126-131。
吳清山、林天佑(2006)。教育名詞靈性領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3,179。
吳秀碧主編(2006)。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案。台北市:心理。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若水(譯)(1992),李安德著。超個人心理學。台北:桂冠出版社。
若水(譯)(2002),李安德著。超個人心理學。台北:桂冠出版社。
李昱平(2006)。高雄縣高級中等學校學生靈性健康與生命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沈清松(2004)。大學理念與外推精神。台北:五南。
沈碩彬(2010)。淺談靈性健康之意涵及其相關研究之探析。教育與發展, 27(4),59-65。
沈麗靚(2003)。安寧護理人員靈性概念之建構研究。 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未出版。何英奇(1987)。大學生之生命意義感及其相關:意義治療法基本概念之實徵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0,87-106。杜強國、林芳生(2009)。靈性健康與職場靈性之探索性研究-以C 公司為例。全球商業經營管理學報,1,35-50。杜明勳(2003)。談靈性。護理雜誌,50(1),81-85。周珮祺(2009)。瀕死照顧者之經驗學習及其生命意義之探討-以「印度垂死之家」臺灣志工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治平(2000)。國科會「提昇私立大學校院研發能量」專案--全人生命教育理念下之大學教育和文化資產傳承研究。取自:
http://he.cycu.edu.tw/hecul1.htm,2012 年6 月20 日。
林治平主編(2001)。找人-全人理念與生命教育。中原大學宗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
林治平(2004)。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生命的奧秘。台北:心理。
林思伶(2000a)。生命教育單元教學的設計與實施。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151-170。台北市:寰宇。
林思伶(2000b)。台灣省高級中學實施生命教育現況~1998-2000。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201-237。台北市:寰宇。
林芳生(2009)。靈性健康與職場靈性之探索性研究-以C公司為例。高苑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林彥伶(2007)。不同人口變項大學生之靈性安適、社會興趣及幸福感的差異比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玲儀(2010)。從U型理論觀點探討成人靈性學習歷程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終身學習與人資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林繼偉、潘正德、王裕仁 (2002a)。學校生命教育現況分析。中原學報,30(2),173-187。林繼偉、潘正德、王裕仁(2002b)。生命教育對後現代台灣社會問題的回應。2002 年全國生命教育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79-100。
林繼偉 (2004)。社會正義與社會關懷。生命教育之理論與實踐,頁137-152。台北市:心理。
邱淑芬(2002)。靈性面向在成人教育上的意義。成人教育學刊,6,51-72。邱皓正(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易之新、黃璧惠、釋自鼑(譯)(2008),Jack. Kornfield 著。踏上心靈幽徑-穿越困境的靈性生活指引。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柯麗蓉(2008)。大專校院高階主管生命態度與學校生命教育實踐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載於謝臥龍策劃(主編),質性研究,頁83-126。台北:心理。
紀潔芳(2006)。視聽媒體在生死教育教學上之探討。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頁171-199。台北市:心理。
紀潔芳(2007)。生死教育學:方法、資源運用、教學活動。臺北:華騰文化。
胡宜芳(2008)。大學生「覺察他人受苦」之生命教育課程與教學成效研究。東海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胡瀚平(2011)。現行生命教育教材之探討。取自
http://blog.ncue.edu.tw/sys/lib/read_attach.php?id=2313,2012年3月20日。
徐慧娟(2005)。生命教育融入軍訓護理CPR教學對學習CPR成效及生命態度之影響。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徐敏雄(2007)。台灣生命教育的發展歷程:Mannheim 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台北:國立編譯館主編,師大書苑發行。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1-22。台北市:寰宇。
孫效智(2001)。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哲學雜誌,35,4-31。孫效智 (2002)。生命教育的困境與展望。中央日報, 7 月 29 日,觀念世界版。
孫效智(2004a)。高中生命教育選修課課程規劃理念與展望。「高中『生死關懷』新設課程教學研討會」會議論文集。
孫效智 (2005a)。高中「生命教育」課程綱要重點與特色。台灣生命教育觀摩學習團團刊,112-116。
孫效智(2005b)。生命教育與大學通識課程。生命教育之理論與務實研討會。台中市:中臺科技大學。
孫效智(2007)。生命教育與大學生通識人文素養。大專校院生命教育學術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1-15。
孫樂平(2010)。教師靈性健康與成長之道。台灣教育雙月刊664 期。
教育部(2006a)。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普通高級中學「生命教育」專門科目及學分一覽表。取自
http://140.111.34.69/EDU_WEB/EDU_MGT/HIGH-SCHOOL/EDU28900,2011年10月3日。
教育部(2006b)。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畫(九十至九十三年度)。教育部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二十九日台(九○)訓(三)字第九○○六六三○六函。,取
自http://210.60.194.100/life2000/eduteam/project_mid.htm#_4,2011年10月20日。
陳立言(2004)。生命教育在台灣之發展概況。哲學與文化,31(9),21-46。陳立言(2011)。台灣推動生命教育的成果及未來發展。兩岸青少年教育研討會。台灣教育雙月刊667 期。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芳伶(2002)。生死教育與悲慟輔導:我的教學經驗與省思。載於林綺雲、張盈堃(主編),生死教育與輔導,17-35。台北市:洪葉。
陳美淑(2007)。大專院校學生靈性、工作價值與生涯抉擇之調查研究-以基督教團契學生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陳美琴(2007)。靈性發展與人格整合。大專校院生命教育學術與教學研討會,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陳雯萍(2008)。文化創意產業家的創業歷程與靈性成長的關係:一個個案的敘說研究。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11,141-179。陳雯萍、王政彥(2010)。文化創意產業女性創業家創業動機的靈性展限。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14,115-152。陳德光(2000)。大學階段生命教育的內涵。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51-65。台北市:寰宇。
陳錫琦(2009)。生命與健康之融匯-靈性教育。國民教育,50(2),7-13。陳慧姿(2007)。高中教師靈性健康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郭純芳(2004)。生命教育課程對大學生自我概念與生命態度之影響-以東海大學生命教育課程β計畫為例。東海大學教育碩士研究論文,未出版,台中市。彭慧玲、陳麗雲(2005)。生涯輔導的性靈層面。諮商與輔導,246,25-26。彭慧玲(2009)。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準備。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epaperi/topics/nindex2.php?no=46&;page=0,2011年8月31日。
彭玫瑛(2009)。藥癮戒治者宗教性、靈性健康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Frankl, Viktor E.原著,游恆山譯(1992)。生存的理由—與心靈對話的意義治療學。台北:遠流。
張光正、呂鴻德(1998)。中原大學教育理念形成、共識與擴散-科技與人文融合之觀點。中原學報,26(4),1-8。張淑美(2000)。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在中等學校實施概況之調查結果。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171-199。台北:寰宇。
張淑美(2006a)。生命教育研究論述與實踐-生死教育取向。高雄市:復文。
張淑美譯(2007),John P. Miller 著。生命教育-推動學校的靈性課程。台北:學富文化。
張淑美、張利中等(2009)。生命教育-全人課程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張淑美、陳慧姿(2008)。高雄地區高中教師靈性健康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生死學研究,7,89-138。張新仁、張淑美、魏惠美、丘愛鈴(2006)。大專院校推動生命教育現況及特色之調查研究。高雄師大學報,21,1-24。
張美蘭(2000)。國民中學生命教育課程目標之發展。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辜俊傑(2011)。影響賞鳥遊憩者靈性健康之前置因素:休閒涉入、休閒靈性功能與滿意度間之關係。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休閒遊憩與創意產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陳錫琦(2009)。生命與健康之融匯-靈性教育。國民教育,50(2),7-13。陳慧姿(2007)。高中教師靈性健康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郭純芳(2004)。生命教育課程對大學生自我概念與生命態度之影響-以東海大學生命教育課程β計畫為例。東海大學教育碩士研究論文,未出版,台中市。彭慧玲、陳麗雲(2005)。生涯輔導的性靈層面。諮商與輔導,246,25-26。彭慧玲(2009)。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準備。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取自:
https://www.cher.ntnu.edu.tw/epaperi/topics/nindex2.php?no=46&;page=0,2011年8月31日。
彭玫瑛(2009)。藥癮戒治者宗教性、靈性健康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Frankl, Viktor E.原著,游恆山譯(1992)。生存的理由—與心靈對話的意義治療學。台北:遠流。
張光正、呂鴻德(1998)。中原大學教育理念形成、共識與擴散-科技與人文融合之觀點。中原學報,26(4),1-8。張淑美(2000)。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在中等學校實施概況之調查結果。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171-199。台北:寰宇。
張淑美(2006a)。生命教育研究論述與實踐-生死教育取向。高雄市:復文。
張淑美譯(2007),John P. Miller 著。生命教育-推動學校的靈性課程。台北:學富文化。
張淑美、張利中等(2009)。生命教育-全人課程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張淑美、陳慧姿(2008)。高雄地區高中教師靈性健康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生死學研究,7,89-138。張新仁、張淑美、魏惠美、丘愛鈴(2006)。大專院校推動生命教育現況及特色之調查研究。高雄師大學報,21,1-24。
張美蘭(2000)。國民中學生命教育課程目標之發展。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辜俊傑(2011)。影響賞鳥遊憩者靈性健康之前置因素:休閒涉入、休閒靈性功能與滿意度間之關係。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休閒遊憩與創意產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楊深耕(2004)。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成人的靈性智能。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2,98-122。楊仕裕(2006)。大學生認知發展、靈性發展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天主教輔仁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黃鳳玉(2011)。護理人員靈性健康與靈性照顧行為之相關性研究。長榮大學護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黃惠貞(2003)。某大專院校學生靈性健康、知覺壓力與憂鬱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黃淑貞(2005)。中學生靈性健康與生活壓力相關之研究-以台中地區三所女中為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黃國城(2009)。成人參與一貫道活動對其智慧與靈性健康影響之研究─以發一崇德道場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黃琪璘(2000)。死亡教育課程介入對台東師院學生死亡態度影響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雅文(2006)。共有經驗生命教育生活技能教學模式-自殺預防的基礎教育。研習資訊,23(4),15-22。黃祥德(2000)。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241-253。台北市:寰宇。
趙可式、沈錦惠(譯)(2003),Frankl , viktor .E. 著。 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存在主義。台北:光啟。
廖愛華、賴秋絨(1999)。台灣中部地區某校護理老師及應屆畢業護生靈性需求初探。弘光學報,34,247-276。廖淑純(2011)。探究成人靈性轉化學習-以生涯轉換者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終身學習與人資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潘正德、李清義(2009)。中原大學品格教育的實踐和省思。通識教育學刊,4,93-120。潘正德、林繼偉(2000):全人生命教育理念下之大學教育和文化資產傳承研究-子計畫-:全人輔導與生命教育的研究發展計畫。國科會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89-P-033-003。
潘正德(2012)。生命教育與教育生命。中原大學全人發展網。取自:
http://holistic.cycu.edu.tw/releaseRedirect.do?unitID=183&;pageID=3669,2012年 4月29日。
潘裕豐(1994)。靈性與創造。創造思考教育,6,5-9。鄧文雄(1984)。心理學與宗教信仰。台北:現代文字中心。
簡宏江(2002)。大專學生的困境與輔導-以育達商業技術學院為例。2002 年全國生命教育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蔡進雄(2006)。提升教育領導的新境界:論靈性與教育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46,78-84。鄭彩鳳、黃柏勳(2003)。學習型組織的靈性內涵初探及其對學校經營的啟示。初等教育學刊,15,27-46。
黎建球(2000)。生命教育的意義價值及其內容。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7-48。台北市:寰宇。
劉嘉韻(2005)。台學生自殺死亡率與死亡人數增加值得關切。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5/11/9/n1114184.htm,2011年11月9日。
劉建人(2007)。生命教育融入資訊倫理數位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某科技大學為例。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修吟(2003)。大學生命教育課程設計與實施之研究-以花蓮某大學為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劉佩瑜(2010)。大學生靈性健康與接觸死亡經驗之研究-以某大學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賴素燕(2008)。高齡志工之幸福感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賴維淑(2002)。晚期癌症病患對臨終事件之感受與身、心、社會及靈性之需求。
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鍾聖校(2000)。生命教育的另類可能-談情一溝通理論再大學之實踐發現。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理論與實務,67-87。台北市:寰宇。
蕭宏恩 (2000)。護理照護的根本關懷。護理雜誌,47(5)‧71-76。蕭雅竹(2004)。護生靈性健康與實習壓力、憂鬱傾向及自覺健康狀態之相關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羅暐茹(2011)。靈性教育方案對高齡者靈性健康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英文部分:
Banks, R. L., Poehler, D. L. & Russell, R. D.(1984). Spirit and human-spiritual interaction as a factor in health and in health education. Health Education,
15,16-18.
Bean, W. E. (2000).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adult education: Locating practice in its roots. 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 Continuing Education, 85, 67-76.
Capeheart -Meningall, J. (2005). Role of spirituality and spiritual development in student life outside the classroom.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104,
31-36.
Carson, V. B. (1980). Meeting the spiritual needs of hospitalized psychiatric patients. Perspectives in Psychiatric Care. 18,17-20.
Colaizzi, P. F.(1978).Psychological research as the phenomenological views it.In R.Valle &; M.King (Eds.), Existential-Phenomenological Alternatives for
Psychology,48-71.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lozzi, E. A., &; Colozzi, L. C. (2000). College students' callings and careers: An integrated values-oriented perspective. In D. A. Luzzo (Ed.), Career Counseling
of College Students: An empirical guide to strategies that work. 63-91.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73-282.
Crumbaugh, J. C. (1973). Everything to Ggain:A Guide to Self-fulfillment through Logoanalysis. Chicago: Nelson-Hall Company.
Daloz, L. A. (1999). Mentor: Guiding the Journey of Adult Learners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ei, S.G. J. (2002). Spiritual knowing and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In E. V. O’Sullivan, A. Morrell, M. A. O’Connor (Eds.), Expanding the Boundaries of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 New York &; Hampshire: Palgrave. 121-133.
Duffy, R. D., &; Blustein, D. L. (200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irituality, religiousness, and career adaptability.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67,
420-440.
Elkins ,D. N. ,Hedstrom ,J. J. ,Hughes,L. L.,Leaf,J. A.,&;Saunders, C.(1988). Toward a humanistic-phenomenological spirituality: defition,description,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Homannistic Psychology, 28, 5-18.
English, L. M. (2000). Spiritual dimensions of informal learning. 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85, 29–37.
Fisher,J. W.(1999). Helps to fostering students’ spiritual heal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ldren’s Spirituality, 4, 29-49.
Fisher, J. W., Francis, L. J. &; Johnson, P. (2000) Assessing spiritual health via four domains of spiritual well-being: The SH4DI. Pastoral Psychology, 49,133-145.
Frankl, V. E.(1963).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New York: Pocket Books.
Frankl, V. E.(1965). The Doctor and the Soul: From Psychotherapy to Logotherapy (2nd ed.).New York: Alfred A. Knopf,Inc.
Frankl, V. E. (1969). The Will to Meaning: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Logotherapy. New York, NY: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orrell &; M. A. O'Connor (Eds.)
Frankl, V. E.(1988).The Will to Meaning: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Logotherapy.(2nd ed.).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Garland, S. N., Carlson, L. E., Cook, S., Lansdell, L., &; Speca, M. (2007). A non-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and healing arts programs for facilitating post-traumatic growth and spirituality in cancer outpatients.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15, 949-961.
Gardner, Howard (1999).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Basic Books.
Hahn, D. B. &; Payne, W. A.(2003). Focus on Health(6th ed). Boston, MA:Mcgraw-Hill.
Hodge, D. R. &; Roby, J. L. (2010). Sub-Saharan Africa women living with HIV/AIDS: An exploration of general and spiritual coping strategies. Social Work, 55, 27-37.
Howden, J.W. (1992).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irituality assessment scale.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Denton : Texas
woman’s university, Texas.
Levin, J. S., Larson, D. N. &; Puchalski, C.M. (1997).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in medicine: Research and educ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78, 792-793
Maslow, A. H. (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New York: D. Van Nostrand Company.
Merriam, S.B.&Caffarella, R.S. (1999). Transformational learning. Learning in Adulthood: A Comprehensive Guide. San Francisco: Jossey-Boss. 318-339.
Mezirow, J. (1991). Transformative Dimensions of Adult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iller, L. W.(2000).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 spiritual based program. New Direction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85, 49-58.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ishler, eg.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Moberg, D. O. (2008). Spirituality and aging: Research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Religion, Spirituality and Aging, 20, 95-134.
Mueller, P. S., Plevak, D. J., Rummans, T. A. (2001). Religious involvement, spirituality, and medicine: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 practice.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76, 1225-1235.
Paloutizan, R. D., &; Ellison, C. W. (1982). Loneliness, spiritual well-being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n L.A. Peplau &; D. Perlman(Eds.), Loneliness: A Sourcebook of
Current Theory,Research &; Therapy.New York: Wiley. 224-237.
Stranahan, S. (2008). A Spiritual screening tool for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Religion &; Health, 47, p491-503.
Tisdell, E. J. (2001). Spirituality in Adult and Higher Education. ERIC DIGEST. No.232.
Tisdell, E. J.(2003). Exploring Spirituality and Culture in Adult and Higher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Tisdell, E. J. (2007). In the new millennium: The role of spirituality and the cultural imagination in dealing with diversity and equity in higher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9, 531-560.
Tisdell, E. J. (2008), Spirituality and adult learning. 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119, 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