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5 05:5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翁美娟
研究生(外文):Mei-Chuan,Weng
論文名稱:職場員工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among the Employees in workplace
指導教授:呂昌明呂昌明引用關係張鳳琴張鳳琴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ng-Ming, LuFong-Ching,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5
中文關鍵詞:職場員工規律運動行為
外文關鍵詞:Employees in Workplace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43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論文旨在探討職場員工社會人口因素(包含性別、年齡、婚姻狀況、自覺健康狀況、運動社團的參與)、社會心理因素(包含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社會支持、運動享樂感、運動結果期待)、運動環境因素與規律運動行為的關係。以某職場員工的300名正職員工為研究對象,採結構式問卷進行調查,得到有效問卷 286份,回收率為 95%。所得資料以 卡方檢定、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點二系相關、邏輯斯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 研究對象的規律運動行為比率佔41.3% 。
二、 自覺健康狀態愈好者,愈會從事規律運動,有參與運動社團者愈會從事規律
運動 。
三、 影響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的社會心理變項為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社會支
持、運動享樂感、運動結果期待與規律運動行為皆有顯著相關。
四、 影響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的運動環境因素變項為居住地方的運動器材或設
備的有無、居住附近可運動場所設備的個數與從事規律運動有顯著的關係。
五、 研究對象的規律運動行為可由「運動自我效能」變項來做預測。
最後,依據研究發現,對某職場工作實務與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以做為該職場提供規律運動行為的參考。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and their determinants among employees in workeplace.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enviormental factors regarding engage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were obtained form 286 male and female employees. The results were evaluated by chi-square test, t-test, one-way ANOVA, point-biserial correlation and logistic regressions.
There were major findings as following:
1.About 41% of subjects had regular exercise in past six
months
2.Subjects who perceived their health status to be better
,or who joined sport clubs were more likely to engage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3.Self-efficacy for exercise, social support for exercise,
sport enjoyment and outcome expectation for exercis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4.Enviormental factors(sports equipment at home,places to
exercise)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5.Self-efficacy for exercise could predict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Implications for use of this finding by health educators in developing relevant intervention to promote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are discussed.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假設 -6-
第五節 名詞界定 -7-
第六節 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規律運動行為探討 -9-
第二節 社會人口學變項與規律運動行為之關係 -16-
第三節 社會心理因素與規律運動行為之關係 -20-
第四節 運動環境因素與規律運動行為之關係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9-
第四節 研究步驟 -36-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0-
第一節 社會人口學變項、社會心理因素、運動環境因素和規律運動行為的分佈
情形 -40-
第二節 社會人口學變項、社會心理因素、運動環境可近性與規律運動行為之間
的關係 -65-
第三節 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間的相對重要性 -7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1-
第一節 結論 -81-
第二節 建議 -83-
參考文獻 -86-
一、中文部分 -86-
二、英文部分 -95-
附錄 -102-
附錄一 專家效度 -102-
附錄二 開放式引導問卷 -103-
附錄三 結構式問卷初稿 -106-
附錄四 預試與正試問卷 -111-

中文部份
方進隆(2001)。學生體適能的理念與期望。學校體育雙月刊,11(7),2-3。
牛玉珍(1997)。教師規律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以交通大學教師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王淑芳(2010)。健康行動過程路徑對青少年規律運動行為的預測效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淑芳、顏效禹、何佩玲、張碧芳、呂昌明(2008)。影響國中學生運動行為之性別差異研究,學校衛生,(52),37-53。
王蕙雯、張媚(2006)•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工作場所實施運動介入之成效•台灣醫學,10(3),292-301。
李皓綸、成和正、黃盈達(2012)。運動對失智症的預防及生理與心理的影響。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1(1),272-277。
吳一德(2006)。有氧運動與營養教育介入對高總膽固醇學生血脂質、健康體適能及運動行為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8(3),161-172。
吳合進 (2009)。臺南市高中職教師運動行為與疲勞程度及生活壓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呂昌明、李明憲、楊啟賢(1997)。都市學童規律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衛生教育論文集刋,10,53-66。
呂昌明、卓俊辰、黃松元(2002)。應用跨理論模式促進青少年身體活動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台北。
呂淑美(2005)。大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國立宜蘭大學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李素箱(2005)。台中地區社區民眾運動情形與健康狀況調查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1),131-145。
李思招(2000)。護理學生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護理學院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行政院衛生署(2013)‧101死因統計統計表‧取自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2.aspx?now_fod_list_no=12939&;class_no=440&;level_no=4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2)‧快樂動‧取自
http://www.bhp.doh.gov.tw/BHPNet/web/act/content.aspx?NO=641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1)‧100 聰明吃、快樂動,健康職場好樂活新聞稿‧取自http://www.bhp.doh.gov.tw/BHPNet/Web/News/News.aspx?No=201106030001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1)‧100「全國職場要動動,健康減重逗陣來」-全國企業減重120噸新聞稿‧取自http://www.bhp.doh.gov.tw/BHPnet/Web/News/News.aspx?No=201103270001
林昌國、武為瓊、溫漢雄(2007)‧軍訓教官參與休閒運動現況之研究。中華人文社會學報,(7),106-125。
林孟冠、黃淑貞(2011)。臺北市警察人員運動行為與相關因素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35),87-100。
林碧蓮(2011)。台北市某國中學生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佑真、溫啟邦、衛沛文 (2007) 。臺灣地區成年人之休閒運動行為與健康行為、健康狀況、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關係探討。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6(3),218-228。
季力康、許哲彰(2005)。以計畫行為理論預測國小教師健身運動行為之研究。臺灣運動心理學報,(7),115-129。
何佩玲(2005)。臺北市某完全中學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柏佩蘭(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怡君(2005)。國民小學實習輔導教師專業能力指標之建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東。
陳子怡(2011)。台北市國中學生規律運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立長安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真美(2001)。職業婦女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某家銀行為例。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美昭(2005)。台北市某國中學生運動社會心理、身體意象與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芬苓 (2005),企業規模與實施職場健康促進之調查研究,臺灣管理學刊,1(5),149-168。
陳志道、蕭芝殷、許秀卿、蔡美華、王俊毅(2007)。家庭醫學科門診青少年憂鬱症狀危險因子分析。台灣家醫誌,17(3),158。
陳筱蕙(2007)。影響某中學學生運動行為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俞素華(2008)。某技術學院學生規律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洪莠茹(2010)。職場員工從事規律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某專業文教機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洪詩婷(2011)。公立高中教師規律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教師會會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徐永億、許弘毅、李政道(2006)。學生參與規律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研究-以南開技術學院爲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2(1),31-39。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013)‧勞工安全衛生簡訊(115)健康享『瘦』─ 666職場健康減重操DVD教材推廣‧取自http://www.iosh.gov.tw/Book/Message_Publish.aspx?P=121&;U=1310
溫密欣(2008)。高雄縣某國中影響課後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章宏智(2007)。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選手運動社會支持因素對運動價值觀之影響。北體學報,(15),29-39。
郭曉文、王淑芳、林旭龍、李碧霞(2003)。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學童母親運動行為之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9),57-70。
張淑玲(2011)。不同運動族群中年婦女的體適能及生活品質之比較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0),115-133。
張淑華(2008)。應用跨理論模式於臺北縣某技術學院學生運動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張志成、蔡守浦( 2005 ):以跨理論模式探析健身運動行為 的改變。大專體育,(77),137-144。
張淑紅、張玨、高月梅、蕭雅竹及吳麗瑜(2006)。桃園縣社區民眾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探討。實證護理,2(1),73-81。
康永明(2011)。新竹市消防人員體適能及規律運動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蔡裕豪(2006)。氣功運動介入對憂鬱症患者生理心理健康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縣。
楊慎絢、黃芬芬、李帶琪、陳美如(2007)。老年肢體障礙者之健康相關生活品質評估。北市醫學雜誌,4(3),226-234。
謝秀芳、趙正敏(2010)。從運動健康認知與社會支持探討女性之規律運動行為-以斗六市職業婦女為例。屏東教大運動科學學科,(6),31-66。
盧淑雲(2006)身體活動介入對科技職場員工健康促進效果之研究。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5),103-116。
戴位仰(2012)。嘉義縣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規律運動習慣、工作壓力與壓力因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管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市。
二、英文部分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 Medicine(2000).Guidelines for graded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America ,
Philadelphia : Williams &;Wilkins.Mcauley, E., Bilssber, B., Marquze, D., Jerome.,Kramer, A.F., &; Katula, J. (2000). Social relations, physical activity, and well-being in older adults.Preventinve Medicine, 31, 608-617.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2011).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xercise for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cardiorespiratory,musculoskeletal, and neuromotor fitness
in apparently healthy adults: Guidance for prescribing
exercise.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43,1334-1359.
Addy CL,Wilson DK, Kirtland KA,Ainsworth BE,Sharpe P,and
Kimsey D.(2004):Associations ofPerceived Soci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al Supports With Physical Activity
and Walking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 94 (3),440-443.                         Bolívar, J., Daponte, A., Rodríguez, M., &; Sánchez, J. J.(2010).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soci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 factors on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adult population in Andalusia, Spai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7(1), 60-77.
Chang-Kuo Lin(2007) .A Study on Recreation and Leisure  
Participation of Senior High School and Higher Education
Military Instructors.Chung Hua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7),106-125.
De Geus, B., De Bourdeaudhuij, I.,Jannes, C., &; Meeusen, R. (2008). Psycho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ycling for transport among a working population.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23(4), 697-708.
Dorith Zimmermann-Sloutskis,Miriam Wanner, Erwin Zimmermann, and Brian W Martin.(2010).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and determinants of change in young adults: a longitudinal panel stud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7(1),2. DOI: 10.1186/1479-5868-7-2
Friedenreich, C. M., Neilson, H. K., &; Lynch, B. M. (2010). State of the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ncer preven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46,2593-2604.
Forshee,R. A., Anderson,P.A.,&; Storey, M. L.(2004).
The role of beverage consumption,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r, and demographics on body mass
index of adolesc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s &; Nutrition,55(6),463-478.
Humpel N,Owen N,Leslie E.(2002):Environment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dults’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Activity
A 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188-199.
Johan, K. O., &; Ulrik, W.(2010). High-intensity 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 improves the heart in health and disease.
Journal of Cardio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and Prevention,30,2-11.
Kelsey, K. S., Devellis, B. M., Begum, M., Belton, L.,Hooten,E. G. &; Campbell, M. K. (2006). Positive Affect, Exercise and Self-Reported Health in Blue-Collar Women.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30(2),199-207.
Kilpatrick, M., Hebert, E., &; Bartholomew, J. (2005)
.College students' motivation for pPhysical activity: Differentiating men's and women's motives for sport participation and exercise.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 54 (2),87-94.
Marcus, B.H., &; Forsyth, L.H. (2008), Motivating People to be Physically Active,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 Series.
Mcauley,E., &; Rudolph, D.L.(1995). Physical activity
aging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Ag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3,67-96.
Pizarro AN,Santos MP,Ribeiro JC and Mota J.(2012):
Physical activity and active transport are predictedby
adolescents’ different built environment perceptions.J
Public Health,20,5–10.
Prapavessis H, Maddison R, Brading F(2004). Understanding exercise behavior among New Zealand adolescents: a test of the transtheoretical. Department of Sport and Exercise Science,35(4),17-27.
Pate, R.R. (1995). 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A
recommendation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73(5),
402-407.
Sallis JF, Owen N. Ecological models. In: Glanz K,Lewis FM, Rimer BK, eds.(2008)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and Practice.2nd ed. SanFrancisco, Calif: Jossey-Bass: 465-485.
Sharma, M., Sargent, L., &; Stacy, R.(2005). Predictors of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African American women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29(4), 352–359.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man Services
.[U.S.DHHS](2008).2008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Washington,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man Services.[U.S.DHHS](2009).2009 ODPHP Publications,Web Sites,and Tools. Washington,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8,25-35.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徐永億、許弘毅、李政道(2006)。學生參與規律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研究-以南開技術學院爲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2(1),31-39。
2. 陳芬苓 (2005),企業規模與實施職場健康促進之調查研究,臺灣管理學刊,1(5),149-168。
3. 林佑真、溫啟邦、衛沛文 (2007) 。臺灣地區成年人之休閒運動行為與健康行為、健康狀況、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關係探討。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6(3),218-228。
4. 林孟冠、黃淑貞(2011)。臺北市警察人員運動行為與相關因素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35),87-100。
5. 林昌國、武為瓊、溫漢雄(2007)‧軍訓教官參與休閒運動現況之研究。中華人文社會學報,(7),106-125。
6. 李素箱(2005)。台中地區社區民眾運動情形與健康狀況調查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1),131-145。
7. 吳一德(2006)。有氧運動與營養教育介入對高總膽固醇學生血脂質、健康體適能及運動行為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8(3),161-172。
8. 李皓綸、成和正、黃盈達(2012)。運動對失智症的預防及生理與心理的影響。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1(1),272-277。
9. 王淑芳、顏效禹、何佩玲、張碧芳、呂昌明(2008)。影響國中學生運動行為之性別差異研究,學校衛生,(52),37-53。
10. 章宏智(2007)。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選手運動社會支持因素對運動價值觀之影響。北體學報,(15),29-39。
11. 張淑玲(2011)。不同運動族群中年婦女的體適能及生活品質之比較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0),115-133。
12. 張志成、蔡守浦( 2005 ):以跨理論模式探析健身運動行為 的改變。大專體育,(77),137-144。
13. 盧淑雲(2006)身體活動介入對科技職場員工健康促進效果之研究。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5),103-116。
14. 吳清山(2002)。創意教學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臺灣教育,614,2-8。
15.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月刊,44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