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王以仁、林淑玲、駱芳美(2006)。心理衛生與適應。臺北:心理出版。
王貞云(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王清龍(1991)。自我概念與其相關因素對國中生違規行為的預測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王朝霞(2002)。關於兒童、青少年同伴關係研究的進展。陰山學刊,15(3),79-82。
左承誠(1995)。基督徒青少年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臺北。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白博仁(1999)。國小學生的性別角色與自我概念的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伍至亮(2001)。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電視收視行為、偶像崇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朱崑中(1996)。青少年所知覺的親子溝通與其自我觀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沈秋宏(2010)。國中學生情緒智能、性別角色態度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何秋蘭(2004)。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余啟民(1994)。國小單親兒童其學業成就、自我觀念與生活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
吳怡楨(2004)。國中聽障生自我概念、家庭氣氛與其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吳武典(1989)。社會計量法,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東華。
吳芝儀(2000)。中輟學生的危機與轉機。嘉義:濤石文化。
吳晃彰(2008)。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吳康寧(1998)。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吳淑玲(1999)。臺南市國小學生家庭因素、性別角色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吳淑珠(1997)。國小學童自我概念、數學學習動機與數學成就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吳臻姿(2002)。從形塑安全感、隸屬感的課室氣氛到提昇國中生的自尊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吳靜樺(1994)。離婚家庭青少年期子女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吳麗卿(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家庭系統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呂素幸(1992)。同儕輔導對國小學生數學學習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李美佳(2008)。不同同儕關係類別國小身心障礙學生的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李美華、蔡瓊月(1999)。非理性信念、父母親教育職業水準、父母管教態度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和人際關係之研究。臺南師院學生學刊,20,37-66。李美慧(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個人背景、父母管教方式與自我概念對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李素卿(譯)(1999)。當代教育心理學(原作者:T.L.Good &; J.Brophy)。臺北:五南圖書(原著出版年:1995)。
李雅芬(2003)。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李燕、李浦群(譯)(1995)。人際溝通(原作者:Trenholm S.&;Jenson A.)。臺北市:揚智文化。
李駱遜(1997)。兒童的同儕關係:老師怎麼說。道德與健康: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林錦英編)。臺北:師大書苑。
李麗蘋(2002)。壓縮的童年-提早入學兒童自我概念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李麗日(1986)。國中生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台中縣光復國中為例。東海大學,台中。
周玉真(1992)。青少年的身體意象滿意度及其自我概念、班級同儕關係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周佑玲(2002)。國小學童自我對話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周素嫻(2001)。愛上學的孩子不會變壞嗎?論學校因素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11,93-115。
林世欣(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第四版)。臺北市:巨流。
林邦傑(1986)。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指導手冊(第三版)。臺北:正昇科學教育社。
林雯菁(2001)。國小兒童社會計量地位與自評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林瑞欽(1990)。師範生任教職志之理論與實徵研究。高雄: 復文圖書出版社。
林瑞欽(1990)。國小資優兒童學業自我概念、一般自我概念與學業成就的關係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78/9-79/7。
林筱芬(2009)。國中生知覺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同儕關係之關聯性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林碧英(2005)。淺談獨生子女的同伴關係。莆田學院學報,12(1),42-44。
林翠湄(譯),(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原作者:Shaffer D.R.)。臺北:心理出版社。
邱招婷(2002)。國民中學青少年次及文化、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邱政皓(2003)。青少年自我概念向度與成份雙維理論之效度檢驗與相關因素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6,85-131。
邱霓敏(2001)。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氣質、自我概念與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侯雅齡(1998)。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編製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洪光遠、鄭慧玲(譯)(1995)。人格心理學。臺北市:桂冠出版社。
洪志成(1989)。臺北縣國中學生數學科自我概念及其有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洪志成(1989)。學業自我概念與學業成就、重要他人的相關研究回顧。台東師院學報,2,99-148。
洪志峰(1991)。臺南縣大橋國小學童學業成就、家長社經地位、教師喜愛、社交能力、自我態度與同儕接納之相關研究。臺南師院學生學刊,13,1-22。洪若和(1995)。國小學童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臺東師院學報,6,91-134。洪嘉璜(2005)。高雄地區學童負向情緒感受、同儕接納與因應方式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洪儷瑜(1994)。不同評量來源的社會特質與學生的社交地位之相關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2,61-83。洪儷瑜、涂春仁(1996)。Coie &; Dodge社會計量地位分類公式之修正。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3,106。胡月娟(譯),(1991)。實用人類發展學(原作者:D.Brodzinsky,A.Gormly &; S.Amborn)。臺北市:華杏。
胡秀娟(2006)。高中職學生家庭結構、自尊、情緒管理與同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紀紅豔(2005)。論同伴關係對兒童社會化的影響。科學教育論壇,9(總第207期),41-43。
胡舜安(2003)。臺灣地區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胡斐斐(1986)。家庭穩定性、母親教育程度、及子女性別對母親教養態度與兒童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苗延威(譯)(1996),人際關係剖析(原作者:Argyle,M. &; Henderson:。。臺北:巨流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86)
倪小平(2004)。國小肢體障礙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徐錫穎(2005)。國中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徐禮知(2012)。慈輝班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高強華(1992)。青少年次級文化的瞭解與應用。臺灣教育,511,11-15。馬靄屏(1987)。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方式與國中生自我概念、友伴關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商嘉昌(1995)。中途輟學與青少年犯罪-以新竹少年監獄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張文淵(2003)。兒童同伴關係評估方法的研究概述。上海教育科研,4,41-44。
張怡貞(1997)。國小學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同儕關係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張建成(2000)。同儕團體。載於賈馥茗(主編),教育大辭典(P.188-190)。臺北,文景。
張春興(1987)。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7)。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美麗(2004)。國中學生性別角色、同儕關係與性別教育需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張淑美(1995)。從自我概念談青少年的自我追尋與輔導。教育部訓委會(編),
學生輔導通訊,36,88-95。
張清濱(1992)。中途輟學的社會學分折及輔導策略。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張清濱(1997)。學校行政與教育革新。臺北:臺灣書店。
張朝忠(2006)。分部式慈輝專班對中輟生在一般課程、技藝課程及家庭觀念影響之質性研究-以臺南縣永仁國中慈輝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張進上(1987)。社會心理學自我論之分析。臺南師專學報,20,157-190。教育部(2001)。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民間團體辦理追蹤、輔導與安置中輟生實施原則。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專案報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2008)。全國中輟學生復學輔導資源研究發展中心成果報告(95.10-96.09)。取自http://www.edu.tw/files/publication/B0042/全國中輟學生復學輔導資源研究發展中心成果報告(95.10-96.09).pdf。
莊千慧(1993)。出生序與父母管教態度對兒童的社會興趣及人格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陳永發(1996)。國小六年級學童學科學業成績、成敗歸因以及學科學業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測驗統計年刊,4,125-178。陳彤羚(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自我概念、人際衝突與情緒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陳李綢(1983)。國小兒童自我概念發展之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0,93-100。陳秀娟(2009)。 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對同儕關係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陳怡伶(2003)。臺北縣高中職學生自我概念與政治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怡君(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陳雅雯(2003)。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陳湘茹(2011)。國中普通班與資源班學生自我概念與學習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大學,彰化縣。陳韻如(2011)。高雄市國中生家庭氣氛、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陳美芬(1996)。學童認同對象與自我觀念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陳靜宜(1997)。國小五年級學童性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相關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傳習,15,1-20。陳慧蓉(2010)。父母管教方式、同儕關係與青少年價值觀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郭怡汎(2004)。屏東縣市國小普通班學童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郭丁熒(1990)。從學生次級文化:談國中生知同儕關係。國教研究雙月刊,12,54-58。
郭盈伶(2012)。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方式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郭為藩 (1992)。現代心理學說。臺北:文景。
郭為藩(1978)。自我態度量表。臺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臺北:師苑。
郭為藩(1970)。特殊教育,臺南市: 開山書店。
黃文瑛(1977)。臺北市國民中學學生人際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117-142。黃拓榮(1996)。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黃牧仁(譯)(1999)。兒童到青少年期的友誼發展(原作者:Erwin,P)。臺北:五南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8)
黃筱雯(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生命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黃俊傑、王淑女(2001)。家庭、自我概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應用心理研究,11,45-68。黃淑玲(1995)。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觀念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黃貴祥(1988)。學習目標、學習技巧、心理自我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黃德祥(1988)。國中與國小班級中影響學生社會行為與社會關係之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黃德祥(1991)。社會計量地位分類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8,53-69。黃德祥(2005)。青少年發展與輔導(第二版)。臺北:五南出版社。
黃德祥、薛秀宜、謝龍卿、洪佩圓、 黃惠鈴、朱麗勳(譯)(2006)。青少年心理學:青少年的發展、多樣性、脈絡與應用(原作者:R.Lerner)。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楊妙芬(1995)。單親兒童非理性信念、父母管教態度、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8,71-110。楊美鋆(2011)。國中生知覺父母管教方式、網路成癮及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楊國樞(1974)。小學與初中學生自我概念的發展及其相關因素。載於羊國樞、張春興(編),中國兒童行為的發展(417-463)。臺北:寰宇出版社。
楊惠婷(2004)。國小兒童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溫甯鈺(2008)。國中學生自我概念、挫折容忍力與同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葉文婷(2007)。自我概念與創造力相關之研究—以臺北縣市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葉連祺(1997)。建構新的雙向度社會計量地位分類方法。國教學報,9,139-163。葉佳蓁(2012)。國小六年級學童人格特質、同儕關係與霸凌角色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葉靜宜(2009)。臺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自尊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詹志禹(1996)。我國青少年犯罪研究之整合分析。青年輔導報告之109。臺北:行政院青輔會。
賈馥茗編(1991)。教育心理學。臺北:空大。
鄒泓(1995)。兒童社會化研究發展趨勢。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總第129期)94-97。取自中國全文數據資料庫1997~2007。
鄒泓(1996)。社會技能訓練與兒童同伴關係。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總第133期),46-50。取自中國全文數據資料庫1997~2007。
管貴貞(1992)。單親親少年的壓力因應策略及其社會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趙冬梅、周宗奎(2003)。童年期同伴關係與後期適應的研究述評。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3),101-105。取自中國全文數據資料庫1997~2007。
趙曉美(2001)。自我概念多層面階層結構之驗證暨增進自我概念課程之實驗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劉安彥(1994)。青年心理學。臺北:三民。
劉秀汶(1999)國民中學中輟生問題及支援系統之研究。訓育研究,38,2,63-80。蔣志健(2011)。國小學童自我概念、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蔡德輝、吳芝儀(2001)。為中輟生籌設選替性另類學校之必要性。翰林文教雜誌,5。盧欽銘(1979)。我國兒童及國中學生自我觀念發展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2,123-132。盧欽銘(1981)。我國兒童及青少年自我觀念縱貫三年發展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4,115-124。蕭阿全(1984)。國小兒童智能、學習成就、師生關係對學校態度之研究。輔導月刊,20-2,26-28。
謝品蘭(1993)。單親家庭親子關係與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以離婚分居家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簡宏光(1998)。臺北市國小生家庭型態和自我概念關係之研-以中山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簡茂發(1983)。國小兒童友伴關係的相關因素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16,71-88。簡茂發、朱經明(1982)。國中學生的友伴關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測驗年刊,29,767-789。嚴裕峰(1993)。國中生的社會興趣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蘇碧秋(2000)。國小六年級被同儕拒絕學童其被同儕拒絕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
二、英文文獻
Allen, J.P., Porter, M.R., &; McElhaney, F.C.(2005).The two face of adolescents’ success with peers: Adolescent popularity,social adaptation,and deviant behavior.Child Development,76(3),747-760.
Asher, S.R., &; Wheeler, V.A.(1985).Children’s Loneliness:A Comparison of Rejected and Neglected Peer Status.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hchology,53,500-505.
Ausubel , D., Sullivan , E. &; Ives ,S.(1980).Theory and problems of child development. New York : Gume &; Stratton.
Berndt, T.J., Hawkins, J.A., Jiao,Z.(1999). Influences of friends and friendships on adjustment to junior high school.Merrill-Palmer Quarterly,45,13-41.
Buhrmester, D.(1990).Intimacy of friendship,interpersonal and adjustment during preadolescence.Child development,61,1101-1111.
Coie, J.D., &; Dodge, K.A., &; Coppotelli.(1982).Dimensions and types of social status : A cross-age perspectiv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8(4),557-570.
Coie, J.D., &; Dodge,K.A.(1988). Multiple sources of data on social behavior and social status in the school : A cross-age comparison.Child Development,59(3),815-829.
Cooley, C.H.(1902).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
Dekovic, M., &; Meeus, W.(1997). Peer relations in adolescence:Effects of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s’ self-concept.Journal of Adolscence,20,163-176.
Dusek, J.B.(1996).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A Simon &; Schuster Company.
Gifford-Smith, M. E., &; Brownell, C. A. (2003). Childhood peer relationships: Socialacceptance, friendships, and peer network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1,235-284.
Harter, S.(1990). Adolescent self and identity development.In S.Feldman and G.Elliot(Eds.) At the Threshold: The Developing Adolescent.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urrelmann, K., &; Engle, U.(1992)Deliquency as a symptom of adolescents’ orientation towar status and succes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1(1),119-138.
Kalanidhi, M.S.(1973). Distribution of sociometric choice in terms of overall acceptance, rejection and achievement. Psychological abstracts,50,616.
Ladd, G.W.(1989). Toward a futher undering of peer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contribultions to child development.In T.J.Brendt &; G.W.Ladd(Eds.),Peer relationships in child development (1-44).New York:Wiely.
Lair, J.(1984). Change induction groups,group psychotherapy,integrity groups,peer counseling.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1(2),493-494.
Liebert, R.M., &; Liebert, L.L.(1997). Personality strategies and issues(8th Eds.).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Linn, R.L. and Gronlund N.E., (1995).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inteaching. Prentice Hall.
Newcomb, A.F., Bukowski W.M., &; Pattee, L.(1993).Children’s peer relations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popular ,rejected ,neglected ,controversial ,and average sociometric status. Phychological Bulletin,113(1),99-128.
Ollendick, T. H., Weist, M. D., Borden, M. C., &; Greene, R. W. (1992). Sociometric statusand academic,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A five-year longitude stud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0, 80-87.
Perry, J.C.(1979). Popular,ambaile,isolated,rejected :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sociometric status in preschool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50,1231-1234.
Shavelson, R.J., Hubener,J.J., &; Stanton, G.C.(1976). Self-concept:Val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tations.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6(3),407-441.
Stopper, C. J. (1979).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elf-concept of gifted and non-gifted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o achievement, sex, grade level, and membership in a self-contained academic program for the gifted(Unpublishedm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